珍貴開示:廬山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開示的九種重要的念佛方法
我們念佛修行最主要的就是以往生西方淨土為旨歸,當然,也要以對治自身的煩惱、清除自己的妄想雜念為下手的功夫。我們的六根為六賊,這些賊眾難以一網打盡。
娑婆世界的凡夫眾生,以耳根最為圓通,意根的功德最為圓滿。故此,我們必須在制服耳根意根這二根上努力下功夫。
我們首先要利用自己的耳根聽佛音聲,攝住自己的意根去觀想,緊緊地收攝,便可以制服意根耳根,隨之,其他諸根自然就會臣服。也就是所謂的一根既返源,六根鹹解脫。你只要制服了一根,其他的諸根也就被收服了。
古往今來眾多的淨土宗的祖師大德們在精修淨業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的修行方法,以作為我們末法念佛行人的軌範,以下略作介紹。
1、十念法
每天清晨起床,梳洗已畢,服飾端正,面西正立,合掌恭敬,念誦阿彌陀佛聖號,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如加早晚十念,或早午晚三次亦可。如家有淨室或佛堂,仍須對佛像焚香禮拜,立念跪念均可。
這個十念法是慈雲懺主依據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現代每天工作繁忙的人所立的方法。實為無論僧俗閒忙均可奉持之法。此法能令心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
2、十念記數法
這個方法是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為對治煩惱眾生心中的妄波沸湧而立下的方法。當我們念佛時,從第一句至第十句,要念得分明,聽得分明。念滿十句之後,再從第一句至第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久自當得之。
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
3、追頂念
念佛要一心不亂,只以一句佛號,一句頂一句,一聲追一聲,如猛將提刀捉賊,努力直前,無少憩息。不可高聲,高聲傷氣,不可逼氣,逼氣動火,不可默念,默念傷血,不可輕鬆養識,不可沉靜墮昏。
此法或在健時一日間一做,極力追頂,猛之又猛,情識不斷,物我同消,一法不立。此個光景,名為一心不亂。或於每坐念佛末後一用,或妄想洶湧時用,此法須善用,否則,容易受病。
4、高聲念
如果神志昏沉,心懶意散的時候,或妄想紛起時,就要振作精神,高聲念佛,聲音高亢,乃至高亢入雲,別具一番境界。
高聲念佛能護耳根而啟心靈,滌蕩五陰之塵垢,觀音入心,則心易專而雜念少。根據佛經《業報差別經》所記載:高聲念佛、誦經具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
5、金剛念
如果心氣不足,身體不適,或者有人的地方不方便出聲念佛,那就只動口唇,不出聲音念佛。這就是金剛念法。用金剛持法,不拘多少,總要字字從心裡過,心憶而動於舌,舌動而後返於心。舌既有聲,耳還自聽,綿綿密密,歷歷分明,口耳相傳,自他不隔,是為心念心聽。
6、隨息念佛
氣靜心平的時候,先要想著自己的身體,在圓光中,默想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吸氣時念南無,呼氣時念阿彌陀佛,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得大受用。
7、系緣念
在生活中,無論行往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繫念佛號。雖然每日的事務繁忙,可是內心亦不忘憶念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
系緣念佛不妨礙世間法。例如,耕田、經商、造飯、洗衣、一切土木金石種種行業,悉皆可以隨著工作,或默持佛號,或出聲念佛,其功德相等。
我們做工幹活用的是手,憶佛念佛用的是心,心之於手,各司其事,日久純熟,制心一處,相得益彰,事無不辦。如黃打鐵念佛往生,葛濟之夫人織布念佛見佛等,足資佐證。系緣念佛即塵勞而道場,在家人尤宜著力。
8.觀字念
當稱念佛號時,隨每字音聲,內觀字形,或觀中文字形南無阿彌陀佛,或觀梵文字形,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意根觀照字形清清楚楚,聲與字相應不亂,耳根與意根並攝。攝心顯著,淨念易成。
9.持名與觀想合修
凡於行住坐臥時,則一心執持名號,凡於蒲團上跏趺靜坐時,則心心觀想佛像與淨土莊嚴。經行疲乏則跌坐以觀佛,坐久則經行以稱名。如能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如是循環善巧修行,必定成就往生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