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懟天懟地懟監管:
巴塞爾協議是「老年人俱樂部」
傳統銀行是「當鋪思維」
中國金融的問題不是系統性風險,而是直接就沒有系統
內容十分大膽,言辭十分犀利,引發輿論一片討論。
史稱,1024演講。
然後,昨晚傳出消息,螞蟻集團123號人物被4部門約談:
這下可熱鬧了,你看看這4個部門,基本監管了全國的金融系統。
說咱國家沒有系統?今天就讓你看看系統的門朝哪開。
4部門一起出動,約談一個民營企業,在我印象裡好像還是頭一次。
事後,螞蟻也反應神速,迅速回應了16字方針: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
這還沒完。就在11月2日,馬雲被約談的同日,上面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馬雲被約談後,很多人非常擔心,螞蟻周四就要上市了,會不會影響新股發行?新規會不會影響螞蟻日後業務發展?
要我說,這種擔心真的是大可不必。
這次約談,是利好。
—1 —
螞蟻創立短短十幾年,就力壓國內國外一眾銀行巨頭,此次上市後市值不出意外將是A股之首,也是全球銀行之首。
當時餘額寶的橫空出世,導致銀行存款大搬家,從那時候起,螞蟻就在和監管一路博弈。
螞蟻集團現在的主要收入,正是來源於爭議的焦點——小微貸款:
這一塊的收入在今年上半年佔到了總收入的39%,已經超過了支付業務。
支付寶改叫小貸寶可能更貼切一點。
小貸業務已經是螞蟻發展的重中之重了,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大概可以理解馬云為啥要搞個1024演講懟監管。
監管管的是啥?是平穩發展。
那創新又是啥?是尋求爆炸性的發展。
沒有誰對誰錯,本來就是雙方互相博弈,尋求一個平衡點。
可以看一下當時螞蟻瘋狂的把資產做ABS的時候,監管是如何無奈的:
只能硬性規定不許超過5次。因為監管也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全球範圍內都沒有。
那你說創新最怕的是什麼?
最怕的就是自己一路蒙眼狂奔,忽然有一天被監管一槍撂倒,猝不及防。
馬雲已經是中國首富了,並且是演講界的高手高高手。
他能不知道監管的難處嗎?他能不知道在這種場合說這種話是什麼效果嗎?
我個人認為,他求的,就是現在被約談的這樣一個結果。
求錘得錘。
創新不怕監管,就怕被下黑手。
有了這麼一個起因,大家就可以找個機會坐下來,就事論事,把事情搞搞清楚嘛。
可千萬別等都上市了再忽然來一下子,誰都不好看。
—2 —
你說這次約談,包括這次的小貸新規,會影響螞蟻的業務嗎?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並不傷筋動骨。
我最近也看了很多危言聳聽的評論,說新規一出,螞蟻要完了。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1)原則上不允許跨省經營
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小額貸款公司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
這下子,很多小貸公司沒法跨省經營了。
但是有意思的是,政策留了個口子:
對極個別小額貸款公司需要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審查批准、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
誰是極個別的?誰能讓國務院特批?結果不用我多說吧。
(2)註冊資本大大提高
網絡小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跨省經營的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50億元,均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而此前的規定是,小貸公司的註冊資本全部為實收貨幣資本,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資本不得低於50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不得低於1000萬元。
這條螞蟻完全不受影響,很多小規模的小貸怕是沒這財力實繳註冊資本。
(3)貸款金額有上限
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
有人說螞蟻完了,一戶只讓放這麼點錢,業務沒法開展了。
其實,螞蟻完全不慌。且不說年均收入具體怎麼確定,就說螞蟻目前,花唄戶均2000塊,借唄戶均1-3萬,完全在範圍內。
(4)資本充足率
新規主要限制的還是參與助貸和聯合貸款的小貸公司主體的資本金的問題。
也就是說,不能再出現拿2%的本金嫖了1.7萬億信貸餘額的情況了。
但是,可是,然而,螞蟻馬上就上市了啊同志們。
上市是幹啥的,不用我多說了吧?上市以後,資本金的事,還叫事嗎?
再退一步說,如果業務要擴大,槓桿率受限制,資本金不能無限擴大,那還可以專心做助貸業務:
我們在支付寶上交水電煤氣費,買火車票電影票,螞蟻賺錢嗎?顯然不賺,但賺的是數據。
再加上平時的消費,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就出來了,風控也就能搞起來了。
銀行有錢,但這種級別的風控銀行做不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現代金融業的分工,助貸業務一直就是螞蟻的專長。無非是比聯合貸款少賺點而已。
所以你看,上面這麼多規定,目的是讓整個小貸行業更加規範。
而上述新規一旦實施,目測八成以上的網絡小貸公司都會面臨轉型、轉讓、甚至退出的問題。
螞蟻馬上上市,已經上岸了。
其他的追趕者,倒是被新規的海浪拍回去不少。
—3 —
馬雲無疑是個聰明人,而且是頂級聰明人。
他從來不信什麼大而不倒。看看安邦、海航、華信?
創新應對監管的唯一辦法,就是擁抱監管。要擁抱監管,首先得能跟監管對上話。
約談,就是對話。
現在這個時間點也很巧妙,發行過了審批,新股申購都申購完了。
太早了可能影響發行,太晚了股價波動太大不好看。現在正好留點時間給大家回味一下。
我們再回味一下那16個字的回應:
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
監管從來不是壞人,不是就攔著你不讓發展。
相反,看一看螞蟻的股東目錄,我們的社保和國家隊都穩穩的在裡面呢。
螞蟻是一艘大船。
左邊是關係7億月活用戶的小貸服務,右邊是承載全國社保和國家隊的股東背景。
這艘船可以快可以慢,但絕不容有失。
作為掌舵的馬雲爸爸,和調度中心的溝通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