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當代文壇聲名顯赫的文學大師,極具叛逆又不失純樸本色。
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秦腔》《古爐》《帶燈》《極花》《山本》等。
他不僅小說創作成績斐然,還是一位散文大家,代表作有《自在獨行》等。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這句話中:「不顧一切」、「堅持」、「喜歡」三個詞單獨拿出來都容易實現,可是當組合在一起,便很少會有人做到。
但賈平凹做到了。
他喜歡安靜,他說平生最害怕的就是敲門聲。
在他不幸染上了B肝病毒後,他把這當做了自己的護身符,逢人便要告訴他。
從前總是嚷著要吃要喝,弄得家中狼藉無序的「朋友」很少來串門了。
他的生活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舒心,別日裡那些不願瞧見的骯髒醜惡之事也都能避免了。
領導不再讓他一遍遍交一些無聊繁雜的報告,那些長舌婦和長舌男也不用嘴湊在他的耳朵上嚼些是是非非了。
請為你的生活保留一份「任性」
可能很多人說如果非常任性,不考慮別人,會引起身邊人反感,你也不會融入這個社會。
確實百度百科的任性釋義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願望或想法行事。
可賈平凹書中所說的「任性」是帶有引號的。
現在這個社會好似大家都一樣,生活豐富多彩,無數好友可以交談約玩,但這是表面的我們,都是被生活倉促的追趕著,不斷地向前跑。
為了不被群體排斥,學會慢慢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裝扮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迎合身邊的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
如果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節奏,不用按照別人的劇本度過一生。這才是「任性」的意義吧。
所以,請保留你的「任性」,在熙攘紛擾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節奏,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晚的只有開始的勇氣。
曾經有一句風行於朋友圈的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
正如哲學家叔本華說:
一個人自身擁有越多,想從他人身上獲取的東西就越少,他人對他而言幾乎沒有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較粗俗的人越是喜歡社交——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人活一世可以選擇的其實並不多。
《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正是一個深沉的獨行者,在這本《自在獨行》中,他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讀這本書不僅是走一遭賈平凹的孤獨世界,更是自己對人生對孤獨的一種更深刻的領悟。
書中充滿智慧和人生思考,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來到世界上的,然後再孤獨的離開。
所以,何不樂觀看待生活、瀟灑自在的走這一回呢?
現在購買這本書僅需38元,不過一頓午餐錢,或許你會更明白孤獨的真正含義,在生活裡能多一份面對獨行的從容與瀟灑。
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