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2020-12-14 貓叔談史

賈平凹,當代文壇聲名顯赫的文學大師,極具叛逆又不失純樸本色。

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秦腔》《古爐》《帶燈》《極花》《山本》等。

他不僅小說創作成績斐然,還是一位散文大家,代表作有《自在獨行》等。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這句話中:「不顧一切」、「堅持」、「喜歡」三個詞單獨拿出來都容易實現,可是當組合在一起,便很少會有人做到。

但賈平凹做到了。

他喜歡安靜,他說平生最害怕的就是敲門聲。

在他不幸染上了B肝病毒後,他把這當做了自己的護身符,逢人便要告訴他。

從前總是嚷著要吃要喝,弄得家中狼藉無序的「朋友」很少來串門了。

他的生活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舒心,別日裡那些不願瞧見的骯髒醜惡之事也都能避免了。

領導不再讓他一遍遍交一些無聊繁雜的報告,那些長舌婦和長舌男也不用嘴湊在他的耳朵上嚼些是是非非了。

請為你的生活保留一份「任性」

可能很多人說如果非常任性,不考慮別人,會引起身邊人反感,你也不會融入這個社會。

確實百度百科的任性釋義指:聽憑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縱,以求滿足自己的欲望或達到自己某種不正當的目標或執拗使性,無所顧忌,必須按自己的願望或想法行事。

可賈平凹書中所說的「任性」是帶有引號的。

現在這個社會好似大家都一樣,生活豐富多彩,無數好友可以交談約玩,但這是表面的我們,都是被生活倉促的追趕著,不斷地向前跑。

為了不被群體排斥,學會慢慢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裝扮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迎合身邊的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

如果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節奏,不用按照別人的劇本度過一生。這才是「任性」的意義吧。

所以,請保留你的「任性」,在熙攘紛擾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節奏,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晚的只有開始的勇氣。

曾經有一句風行於朋友圈的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

正如哲學家叔本華說:

一個人自身擁有越多,想從他人身上獲取的東西就越少,他人對他而言幾乎沒有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較粗俗的人越是喜歡社交——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人活一世可以選擇的其實並不多。

《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正是一個深沉的獨行者,在這本《自在獨行》中,他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讀這本書不僅是走一遭賈平凹的孤獨世界,更是自己對人生對孤獨的一種更深刻的領悟。

書中充滿智慧和人生思考,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來到世界上的,然後再孤獨的離開。

所以,何不樂觀看待生活、瀟灑自在的走這一回呢?

現在購買這本書僅需38元,不過一頓午餐錢,或許你會更明白孤獨的真正含義,在生活裡能多一份面對獨行的從容與瀟灑。

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賈平凹《自在獨行》:10句經典語錄,戳中成年人的心,忍不住落淚
    《自在獨行》裡面講述的就是賈先生四十年間的故事,先生用他真實純樸的人生故事、簡單直白的哲理加上風趣幽默的文筆,讓這樣一部散文集甚有看頭。賈平凹《自在獨行》:10句經典語錄,戳中成年人的心,忍不住落淚1.
  • 成年人最珍貴的生活方式:自在獨行
    可是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孤獨,總是不斷地尋找群體,參加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試圖掩飾和逃避內心的孤獨,所以才有人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但其實孤獨並不可怕,假裝不孤獨才可怕。只有當你不再害怕孤獨,學會與孤獨相處相伴,才能成就最大的自由。
  • 《自在獨行》十句經典: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是獨處,值得細細品讀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齲齲獨行著的,因為哪怕是整日生活在一起的親人,也有各自的悲歡,他不懂你的,你也不懂他的。所以,想要過好這一生,我們就要學會如何與自己獨處。《自在獨行》是賈平凹一部四十年散文精選。
  • 賈平凹《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這個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圓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賈平凹從來沒有讀過賈平凹先生書籍的我,因為書名買下了這本《自在獨行》,越長大內心就越浮躁,越害怕孤單就越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自己以後能成為一個活得很自在,享受孤獨的人,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告訴我怎麼自在通透的活在這個世上吧,所以就毅然決然的買下了,很顯然我買對了。
  • 《自在獨行》:給生命的行者,願皆得灑脫
    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這是書的簡介,其實不看書簡介,光是書名就已經很吸引我。
  • 自在獨行,你我都是江湖中人,緣何被瑣事打擾?
    自在,是指人不受外物幹擾,痛痛快快的瀟灑的去做、去活。獨行,是指一個人忍受孤獨、寂寞,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人向前。《自在獨行》的作者是賈平凹,平凹先生的文風多是用簡單質樸的文字來寫記憶中或是在平日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平淡後卻總有著一些不平淡,這本書裡有很多篇章都寫了秦腔,這不僅是因為平凹先生對秦腔有著深深的情感,還有著害怕秦腔會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的不安。所以,他把這種喜愛寫了出來,同時,也把這種不安寫了出來。他希望人們通過他的文章,去認識秦腔,了解秦腔,甚至愛上秦腔。
  • 讀賈平凹的《自在獨行》,這三點告訴你做個獨行的人多麼重要
    這本《自在獨行》便是他的散文精品。《自在獨行》是2016年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更有生活的趣味。在這本《自在獨行》中賈平凹先生向讀者展示出低調冷智、謙和厚道從容狀態。他是一位智者,更是一個獨行者。
  • Solitude——自在獨行
    《自在獨行》這本書是我和朋友逛MUJI的時候發現的,以前逛MUJI我比較關注我喜歡的文具類,而店裡擺放的書籍我一直以為是裝飾品, 沒有仔細看過,這次隨手拿了一本發現MUJI挑書還是有一定用意的,有五成以上的書是關於日本文化,以飲食和建築為主,還有一些書跟《斷舍離》類似,非常契合MUJI簡約的生活理念,這可能是《自在獨行》位列其中的原因,同時也是MUJI比較成功的原因之一
  • 《自在獨行》:人生就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初讀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很吸引我「自在獨行」。我覺得其詞很是富有個性,剛看到這個書名時我感覺到的是一股豁然開朗、自在安逸、感到一股禪意似的那種樸實無華又具有內涵的感覺。而怎麼在這快節奏下的當代能做到自在獨行呢?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自在獨行》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散文集。
  •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不知道你有沒聽過這樣一句話:「說自己孤獨的人往往不孤獨,真正的孤獨者是偶然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前者很好理解,後者便有些深奧了。那不妨來看看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吧。這本書在出版的兩年內,發行超過百萬冊,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 《自在,獨行》書評
    他的引言:賈平凹的獨行世界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安寧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自在獨行》是2016年6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賈平凹。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對於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要寫給生命的行者。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灑。
  • 《自在獨行》: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值得一讀再讀的語錄
    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齲齲獨行著的,就像劉震雲的質問:你有朋友嗎?是一樣的孤獨。《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行路人的書,這也是賈平凹的獨行世界。1、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2、. 好多人在說自己孤獨,說自己孤獨的人其實並不孤獨。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嫌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
  •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
    在《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一書中,作者就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在風雨中,唯有珍愛自己的人,才能自在獨行,溫暖、浪漫和詩意都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要為自己活一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為悲觀的思想所縈繞。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磕磕絆絆的事情,如果你一直耿耿於懷沉浸其中,就會鬱鬱寡歡,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消極,那麼,在遇到困難時,你又拿什麼力量去度過?
  • 《自在獨行》-拿起這本書,賞玩人生路
    頓覺這是自己的「菜」,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我之所以選擇這本賈平凹老師的散文精選集,是因為我沒有品讀內容,就理解了他要傳達的意義。既然選擇了忙碌的生活,既然知道何處是今生要走的路,就要背負起責任,不做中途的逃兵。於是越發有了自己的原則和堅持,35歲之後,我更多的是向內探尋結果,而不是面對外界再找冠冕堂皇的藉口。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自在獨行》
    先生愛熱鬧,但這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nbsp&nbsp&nbsp&nbsp《自在獨行》一書分為五章。每章的主題分別為:孤獨地走向未來,默默看世界,獨自走一走,獨處的安寧,自在的禪意。在書中,先生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字裡行間既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 改變每一天,就是最大程度改變人生
    改變每一天,就是最大程度地改變人生。01老舍《把日子過得有趣》一輩子很短,要麼有趣,要麼老去。餘生也只是在模仿自己的過程中度過,並且以一天比一天更機械、更離譜的方式,重複他們從前說過的、做過的、想過的、愛過的人與事。
  • 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
    ★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文匯讀書周報》第1763號第六版「三味書屋」(2019年5月20日發行)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袁恆雷「你尊重了文字,文字就尊重了你,輕慢了它,它必會使你自取其辱。」
  • 賈平凹《自在獨行》:能夠被男人寵愛的女人,身上有一個明顯特徵
    在《關於女人》這篇文章中,關於能夠被男人寵愛的女人,賈平凹寫道:「獨立做女人的人格, 熱情地對待生活,對待自己,為自己而活,活得美好,女人越會對男人產生永久的吸引。這就是平等,與男人平等是真正地活出了女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