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完整的公關人才觀。但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在組裡實習半個月的實習生被勸退了。按理說,實習生做的都是些基礎性的支持工作,要求相對不高,但為何還是被勸退?其實原因也簡單,不適合。與態度無關,單純的不開竅。
關於開竅,與一個人的是否有靈氣,能否開悟,快速掌握任務的關鍵點,進而實現四兩撥千斤相關。當然,這並不是判斷一個人高低、好壞的根本,這個會在後面提到。下面還是圍繞公關實習生,進行說明。
職業的選擇,有時真就跟戀愛找對象一樣,對緣分的要求度很高。引用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形容職業叫,「天生萬物,物各有主」。實習生的崗位是微博運營,一個包括熱點跟進、活動策劃、文案撰寫、Co-branding,以及抽獎福利發送等拉新圈粉、帳號活躍度保持和粉絲黏性增強的工作崗。看上去很複雜,但分配到實習生身上的具體任務,僅僅是包括競品及節氣節日等熱點資料收集、官方帳號的日常內容撰寫,外加後臺用戶評論回復互動。
具體到工作量,大概就是一天4條微博撰寫(註:其中有其餘正式在編文案幫著寫2條),10條粉絲評論互動,為數不多的熱點資料收集。嚴格來說,並不算多。但實習生仍然覺得吃力,認為工作量大,個人覺得這是不應該的,當然我說的不應該並不是就實習生個人的反饋,而是對事不對人的說,從時間和能力配置上,正常的結果是,這活兒不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需要就問題去尋找答案。
事後追責毫無意義,但事後不去復盤,則事前的發生將失去意義。我一直認為,任何得失,其意義除自身的勝敗外,對後來及後來者的借鑑意義,不論教訓還是經驗,都極為重要。
當然,這是後話。我亦不能如此訴說。但在態度和自我信心上,顯然,實習生是不自信的。關於這點,其實也有個映照。就是包括本土藍標,國際奧美等在內很多面試官喜歡在面試的時候,詢問面試者是否會對自己這樣的大公司有崇拜。他們由此判斷面試者是否有底氣和信心。關於這點,暫不去評說好差,也不問面試官是否在秀其自我的優越感。儘管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即一旦進入圍城,人們都會嘲笑曾經站在城外傻傻仰著脖子看圍城的幼稚自己。
稍稍打住,續說信心這個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公關在內的任何一行,我總覺得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實習生說,自己寫的東西不好,被擋回來了,然後更加不敢寫,她說感覺被人寫的都很好,而且花的時間也很少,自己寫的最差。於是一天到晚在哪裡憋著,陷入死循環,很煎熬。
因為不是我的實習生,外加我自己也很少用實習生,所以不好多說。但還是在間隙裡,看到我自己是有給她講過一個故事的,關於愛因斯坦小時候做板凳:一次手工課上,老師布置所有學生回去做小板凳,第二天算作作業交上來,還有評比。第二天早上,所有小朋友都把自己做的小板凳交給老師,這其中也包括愛因斯坦做的那個橡皮泥板凳。老師站在各種各樣的板凳前,把愛因斯坦叫上去,拎著愛因斯坦的小板凳,憤怒的批評說,「你見過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醜的板凳嘛?」小個子的愛因斯坦,驚恐委屈但誠實地說,「見過,這是我昨晚做的五個板凳裡,最好看的一個。」於是緊接著,從背後拿出另外一個更醜的小板凳……講這個故事什麼意思呢?無非多寫多做。
回到實習生微博運營,從文案內容的撰寫層面來說,不同於其他寫作,公關寫作有其特殊性,在掌握訴求,即目的,帳號定位,即目標人群、內容調性後,寫起來其實並不困難。但最終辭退原因,人與崗的不合適。具體開來說,是不能夠思辨問題,打通困難,不會總結規律。作為內容出身的公關人,我一直覺得,寫作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個模仿學科,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來也會吟」,其實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儘管這裡的「抄」並非簡單複製黏貼。也因此,模仿學上的寫作,只需多看、多想、多寫的刻意訓練,上手與不上手,只是時間問題。(註:關於靈感寫作,其實可以去看餘華和弗蘭納根的解釋)
解決好寫作這個技術問題容易,困難的還是軟實力,即讓人要命的自信問題,這個還沒法教授。對於尚未畢業的實習生,或許遇到勸退,都不會是一次很愉快的實習經歷;而對於原本並不很自信的被勸退的實習生,真不清楚勸退的打擊是否會更加讓其不自信?不過毫無疑問,這裡,不會給其有一個很美好的印象。
職場即便不似戰場,但殘酷依然存在。他跟學校不一樣,每個人都很忙,沒太多時間教你,更不具備教你的理由。所以如果在職場遇到一位師傅,那是慶幸的。遇不到,那也也很正常。
臨了,分享幾句不算雞湯片話,——
天生萬物,物各有主。如果你所從事的專業、崗位,自己努力嘗試很長時間,仍舊沒有起色,切勿將固執理解為堅持。適當的加以改變,從心理和地理上做以調整,你的人生會大不同。認同高曉松的一段話,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畝地,種啥都不長,除了種上適合你那塊地生長的作物,只有種對了,其實陽光雨露,都不是最重要的。它會肆意瘋長,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這裡送那位實習生一句話:別洩氣,別灰心!也祝願早日找對自己心裡那一畝地上的作物,以實現無須揚鞭奮自蹄的人生理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