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播出到現在,曹皇后丹殊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有爭議角色之一,觀眾們佩服他的德行和才能,卻不喜她的冷淡和驕傲
這篇文章,寫曹皇后,單純地心疼一下這個扛下了所有的女子
和丹殊性格對比最明顯的,就是舞女張妼晗了,生性跋扈囂張,蠻不講理。
張妼晗這個人,的確是整個人都帶著熊孩子的頑劣和霸道,性子一點就爆,她自己也知道,「我就是天字號第一胡鬧蠻橫的壞女人」
但她確實也在某種程度上,「單純」到了極致
《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一邊是愛情,一邊是德行。
只想得到愛情,或是只想被稱讚賢德的人,都是幸福的。
進宮前的張妼晗,一門心思想嫁官家,被安排了別的婚約,就絕食罷工,撞了南牆都不肯回頭
但她也是幸運的,面容姣好不說,教習對她的偏袒隔著屏幕也能感覺得到。
恰好,兩個人形成利益共同體,教習為了自己的前途也要拼了命把她送到官家眼前
我一直覺得,即使她最終沒能嫁給官家,哪怕絕食而死,我都覺得她是「圓滿」的
她追逐著自己想要的「月亮」,不曾停下腳步。
而最難受的,大概就是曹皇后這樣,有小女孩的愛情幻想,卻因為賢德,被「皇后」這一身份困住的人了
曾經,年輕的曹皇后,也是一個跳脫活潑的女子,在大宋重男輕女的環境下,扮作男子聽學,習武讀書,見識非凡。
比之皇太后劉娥的才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是明豔而生動的女子。
從進入了皇宮以後,就成了戴著鐐銬的舞女
成為了皇后的丹殊,是真的把賢德兩個字演繹得很好。
丫鬟和宮裡的太監生了私情,皇后尋了丫鬟缺乏教養的藉口,把她趕出了皇宮。
官家不知私情的事,只覺得皇后太過冷漠絕情。
這個事情應該算是一個節點吧,本就覺得丹殊過於刻板的官家愈發覺得皇后冷漠而不近人情。
唯有另一個知道真相的茂則看得清楚,「皇后當機立斷,處置得再妥當不過,保全了她的名聲」
曹皇后,終究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在我看來,這件事情就像導火索,從此,官家看丹殊時戴上了「冷漠」的濾鏡
兩個人行將漸遠
即使已經知道這是早晚的事情,還是很難過。
事實上,每次看到曹皇后「拒人千裡之外」的姿態時,我都很難過。
曹皇后批評張妼晗,不滿官家替她說話、恪守規矩、冷漠
是。
但你得知道,她是在替誰擋著啊?
皇后可以不那麼刻板,死守著規矩,可以「活潑」一點,可以「主動」一點,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臣們的更多劄子
是,到時候,彈幕不指責皇后了,開始罵大臣了
可是,在朝堂上被大臣們指責,和大臣們辯論的苦悶與煩惱,最後還不是官家受著
丹殊曾經也天真過的。
剛進入宮中的時候,想要給後宮中的各位娘子晉位分,迎頭就是一盆冷水,大臣們「群起而攻」,劄子一道接一道,指責皇后籠絡人心
於是,
丹殊清醒了,她知道,她不能追逐月亮了
反而是官家,還在幻想著童話,渴望魚和熊掌能夠得兼,「我只是想任性一點、自私一點,心疼我對我好的人,就要護著」
宋朝:對不起,不行
或許,這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