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看電腦或手機太久,會做轉手、轉頭的動作舒緩緊繃,覺得一轉動發出「喀喀」兩聲後,可以紓解肌肉壓力,瞬間舒暢不少,但轉頭的動作可能會有其潛在的風險。
在2015年的時候,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婦人因為長期有肩頸酸痛的問題,因為聽信朋友的介紹而跟隨了一位「甩頭功」的師父,師父交代說每天只要大力甩頭一百下,肩頸周圍的氣就會通了!這樣漸漸肩頸就會不酸痛,婦人不疑有他也就開始了甩頭的練習,在第六天的時候老婦人就在家中練習甩頭功的時候倒下來,緊急送到急診的時候已經「全身癱瘓」了!
當然以上只是個別極端的例子,但是從專業物理治療師的角度來看,即使脖子非常酸痛,也不要任意自己亂扭轉脖子,或甩脖子來發出彈響聲,下面會解釋甩脖子為什麼是相當危險的舉動,但,天知道頸部僵硬時,要忍住不轉脖子有多難!
很多上班族都有脖子酸痛、頸部僵硬的問題,其中學生、年輕人也不在少數,不少人習慣轉脖子發出喀喀響聲,這樣雖能換來短暫舒緩的感覺,可是伴隨的危險性卻不容忽視。
但,首先要問:
為什麼很難忍住不轉脖子發出喀喀聲?
為什麼刻意壓抑不轉脖子,一下子就又酸又僵硬?
為什麼就算盡全力克制自己,還是會忍不住?
因為壓抑不是身體需要的答案。
會想轉脖子,是頸椎對身體發出需要舒展歸正的訊息,因為椎體不正,身體的本能反應,所以光靠壓抑忍耐,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沒有頸椎困擾的人,是無法了解這份難處的。
然而,頸椎錯位通常不是單一部位的問題,當人體頸椎錯位,時常依賴扭子時,通常伴隨胸椎錯位和骨盆偏移的整體問題,這時候,如果只考慮頸椎,即使安全地將頸椎歸正復位,不消12小時,不舒服的感覺依舊很快就反覆出現,如果我們用3D的觀念來思考脊椎,頸椎屬於最上段,哪有地基歪了,房子還能又正又穩道理?
所以,針對頸椎問題,如果忽略了人是一個整體,單就頸椎處置,本質上是無益於事的。
自己轉脖子有喀喀聲,可以解決問題嗎?
如果自己轉脖子可以解決問題,那肯定是輕視了上蒼造人的精密性。
這是拿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頭夾肌之後的頸部解剖圖。
無論你是否懂解剖,隨意數數看從顱骨到肩膀短短20公分範圍,裡面有多少肌肉、肌腱、韌帶、神經,再想想,當你隨意扭轉脖子,這些組織會怎麼被絞轉、拉扯?而並不是每條肌腱、韌帶都足夠聰明,會自動回到正常的生理皺摺與運動彈性,所以,轉脖子發出聲音喀喀後,是不是沒多久,就感覺頸部越來越硬、越來越緊?
我們的脊椎就像層疊的屋瓦,是一椎一椎相互堆迭起來的,每個錐體都有連結的小肌肉、韌帶、肌腱等軟組織,當這些組織的張力不平均,某部份的肌肉、韌帶就會被拉緊,如果長期仰賴扭脖子來處理頸椎關節問題,會造成周圍軟組織扭轉紊亂,反而會是頸椎週邊的供血供氧機能不正常,加上長期磨損,更提高骨刺增生、頸關節提早老化的可能。
那轉脖子到底會不會壓迫到神經?
感覺又回到了以上的問題,有人說「轉脖子是自殘的行為」、也有人說「如果轉脖子都會癱瘓,那人類早就滅絕了」。其實轉脖子對於大部分正常的人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重點:頸椎各項功能都正常!!!)他們椎間孔空隙夠大,的確是不會壓迫到神經的,但也因此他們是不會想主動扭脖子的,都是已經有軟組織發炎,或是頸椎錯位、甚至是椎間盤凸出導致他脖子慢性酸痛的人,才會想一直轉脖子,那也就是這樣的人才會導致神經容易被壓迫。
而且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怎樣的脖子才是活動度夠大,結構有沒有異常,既然這樣的動作危險性比較高,容易壓迫到周圍的軟組織,不如建議一般民眾不要做。
如果覺得脖子不舒服,那麼小編一定要推薦給大家的是頸椎減壓動作:收下巴運動(手指放下巴前(a),眼保持向前望,頭部水平向後移(b),停留2秒後放鬆,重複5-10次)
那小學體育老師教我們的熱身動作還能做嗎?
轉脖子確實是體育老師熱身必備動作之一,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上了多少節體育課,就轉了多少次脖子,我現在也還好好的呀」!確實沒錯,小編現在也還好好的。但是還是建議儘量不要做轉脖子的熱身動作,排除以上頸椎已經有問題的因素,對於頸椎的生理結構來說,脖子的環轉動作也不是頸椎該做的事。
好課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