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3》:是心理飢餓還是生理的飢餓,反正我是受不了了

2021-01-13 小劉娛樂小圈圈

《飢餓遊戲》的注水工程之龐大,水量之多,可以從片中水壩被炸一幕得到答案。雖說前陣子的《霍比特人3》水分也不少,但相較於後者半場政鬥、半場武鬥的粗暴結構,《飢餓遊戲3》的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則有一種奇異的才華,他能將水分均勻滲透進每一個情節細胞,通過拉長几個定格、放慢對白的語速、多一些空鏡頭和無言凝視,塞滿兩個小時的片長。觀眾即使覺得冗長不堪,也找不出具體尿點,上廁所那三五分鐘裡,隨時可能上演一場氣勢洶洶的暴動。《飢餓遊戲3》並沒有一部商業大片該有的追求,完成的是過渡之作的基本任務——把前面幾集的事情說完整,僅此而已。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發展,就是把之前處於隱性的人民戰爭推到了檯面上。反抗軍與暴虐極權勢同水火,民眾也被鼓動起來,奮勇捐軀掃蕩軍警勢力。極權政府「國會區」去年還是兵強馬壯、固若金湯,今年被人民革命的大潮一衝,頓時千瘡百孔,呈現搖搖欲墜的頹勢。影片羅列了演講洗腦,秘密監控,身份符號化的士兵,被驅策的奴役勞作,禁閉和拷打,死亡遊戲等等,以此表現該政權的鐵腕統治。但上述都是符號,我們可以在任何一部反烏託邦電影裡面見到,拼湊符號無法傳達核心精神,亦步亦趨的堆砌只能畫出貓來。《飢餓遊戲》勾畫了反烏託邦的邊框,卻無力捕捉反烏託邦的內韻。考慮到這是青少年電影,有形無神可以原諒,但原作者和編導在故事層面超出了青少年的領域,搭建了一個成人政治、軍事的舞臺,並讓青少年擔當扭轉乾坤的救世主。要知道,這不是街頭爭地盤的幫派,而是擁有空軍和核武器的政團軍隊,可供青少年英雄一展所長的,除了秀場,只剩攝影機前。

青少年鬧革命卻幫倒忙,營造集體夢幻不應作繭自縛

凱特妮絲更多暴露出她的身份本質,就像史蒂夫·羅傑斯在《美國隊長》的前半程一樣,是一個吉祥物,一個人肉圖騰,一個逢場作戲的演員,一個電視傳媒打造的虛擬偶像。而她連這一角色也勝任得十分笨拙。女總統勸慰她「最煎熬的事莫過於無能為力的等待」,正是羽翼未豐卻要玩高級遊戲的青少年的真實心態。青少年有自成一體的遊戲規則,要染指乃至左右成人世界,非得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近年最不中二的《移動迷宮》就是榜樣。除非講的就是談情說愛、爭強好勝那點事,否則青少年除了臉長得嫩,意志,勇氣,身手,智慧,經驗,哪一樣嫩了都玩不轉。

而《飢餓遊戲》呢,既要宏大敘事,又要樹立凱妮絲的主導地位,所有殺戮和揪心,創傷和犧牲,頓時都顯得廉價了。凱特妮絲的思念和抉擇之殤,跟國產青春片用懷孕墮胎體現青春之殘酷差別不大,只不過好萊塢工業更懂包裝,明白如何稀釋刻板。小說可以中斷敘述,用數段文字剖析心理,領觀眾參觀角色內心,電影無法照搬。大表姐在同齡人中演技出眾,但也難稱爐火純青,無力拯救尷尬的角色設定。此外,本集加強了對大眾媒體的表現,雙方的來回較量本質是靠媒體爭取民心,也是反烏託邦電影常見的母題,比如《V字仇殺隊》。然而片中你來我往的攻防計謀,幼稚得不像話,比《V》是肯定沒戲的,連香港片《大事件》那點設局段位也趕不上,徒有高科技外衣。

全片也不是沒有亮點,好看如「六壯士」潛入國會區,堪比《紐約大逃亡》蛇眼空降紐約那段戲,一派蕭索的末世氣氛,僻靜荒涼中孕育驚心動魄,幾個主視角鏡頭也用到了點上。只是這樣的好戲實在太少,凱特妮絲幾乎通篇作壁上觀,醫院被炸時束手無策,空襲時泯然眾人,最大的義舉是救貓(的主人);將個體情感放在革命目標之上,諷刺的是此舉又迫使更多所愛之人冒險,並為敵方所利用;勇氣迸發力挽危機,卻是中了圈套,使反抗軍陷入更大的挫敗;至於螢屏亮相帶來的正面影響,大部分也出於公關小組和智囊團調教有方。凱特妮絲在本片的失當位置,正好點出該系列電影的本質:青少年竭力想插手成人事務,但能力不濟,幫不上忙甚至幫倒忙,只好讓他們用弓箭幹掉轟炸機這樣媲美抗日大俠的奇蹟之舉,勉強求得容身之所,並助推整個故事邏輯的崩塌。

拋開成人視角,對年輕觀眾來說,青少年電影最大的興奮點在於營造集體夢幻:青少年能擔起成年人的使命,並且比成年人做得更好;而不是把成人降格到他們的水平,陪他們玩一些彆扭的遊戲。斯諾總統這樣身經百戰的年邁政客,公開發言應該簡潔洗鍊,命中要害,配合小丫頭說些故作高深的矯情格言,就顯得滑稽。這兩年青少年電影格局越攢越大,不來個反烏託邦你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青少年電影,嚴肅指數也呈遞增,主角卻依舊扭捏作態,實屬作繭自縛,玩得好的寥寥無幾,跟風炮灰倒是越積越厚。依筆者看,與其苦大仇深幹革命,不如喜笑顏搞無釐頭,年輕人的喜怒哀樂有了落腳點,中老年們故作萌態也可以更無節制。《飢餓遊戲3》在北美是感恩節檔,咱們這裡則是春節檔,都是合家歡的季節,一個板著臉孔又墨跡而小氣的偽大片,實在不應景。

相關焦點

  • 《飢餓遊戲3》影評:除了「飢餓」 還會有些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飢餓遊戲3》影評:除了「飢餓」 還會有些什麼? 2015-11-24 09:42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   皮特問:「你愛我是真的嗎?」 凱特尼斯答道:「真的。」——《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 》   作為一部電影,《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 》給足了我們看電影時所需要獲得的那種緊張感。
  • 消除減肥的頭號剋星:無處不在的飢餓感
    今天晚上吃了很多東西包括一個黃瓜一個番茄兩小盒無糖酸奶之後,肚子仍然很餓,我覺得肚子裡應該裝了很多了,但是肚子不知道為啥狡黠的知道我在欺騙它——其實並沒有很多乾貨 於是它開始大聲的吵鬧,餓的讓我覺得胃是不是破了一個大洞,我也分不清這是真的生理上的餓,還是一種病態的飢餓,我也分不清這深不見底的餓來自哪裡。
  • 《飢餓遊戲》小說作者發表前傳,將解答飢餓遊戲起源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吳龍珍)據外媒5月23日報導,《飢餓遊戲》三部曲的作者蘇珊·柯林斯於5月19日發表了前傳《鳴鳥與蛇之歌》(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這本書講述的是「飢餓遊戲」發生之前六十四年的故事。
  • 電影《飢餓遊戲2》以飢餓為名,權力的遊戲中我們在看什麼?
    電影《飢餓遊戲2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應該看過,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一般熱劇都不會少了大家的支持,就像電影《飢餓遊戲2 》以飢餓為名,權力的遊戲中我們在看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點評下這部很有深度的電影。四部電影和四年後,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終於準備告別飢餓遊戲專營權。
  • 電影《燃燒》,一場「飢餓患者」的獵殺遊戲
    食物的填充,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愉悅,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解決「飢餓」飢餓感,每個人都不陌生,生理的,物質的,情感的,精神的,人人都是飢餓患者。電影《燃燒》講述的便是有關「飢餓患者」的獵殺遊戲。電影裡三個主要人物,鍾秀(劉亞仁飾),海美(全鍾淑),本(史蒂文·元 )任意兩個組合都會在某個飢餓層面跟剩下一位對立起來。
  • PNAS|口腔微生物的飢餓遊戲
    如同今日佳作中的主角上演一場激烈的飢餓遊戲,詳情請往下翻閱!與大腸桿菌的飢餓實驗相似,在飢餓培養下,口腔微生物群體首先進入了快速死亡期,在45天後進入穩定期(圖1.A)。值得注意的是,口腔中有部分微生物無法在體外存活,因此實驗結果可能是低估其真實微生物總數,但對其整體變化預估還是可靠的。為了確定樣品中的微生物組成,作者針對16S rRNA的V3-V4區進行二代測序,結果顯示在混合液中的微生物α多樣性明顯高於在PBS中(圖1.B)。
  • 《飢餓遊戲3:嘲笑鳥》:再見青春,再見青春片!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最後的告別實在是有些漫長了,在感動了幾下之後,就此結束了,但是卻並沒有,而是繼續以煽情的方式,又拖拖拉拉了十幾 分鐘。《暮色》之後是《飢餓遊戲》,已經有跟風嫌疑了。至於其他更多的青春片大潮,乍起乍落,不幾年年,競相上映又先後撲街,終於到了 最後的時刻。現在,隨著《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的終結,一切就要結束了。 畢竟,《飢餓遊戲》不是《指環王》也不是《哈利波特》,作為原著,這不過是一個水準之作,遠不是現代文學的經典。
  • 香港票房:《飢餓遊戲3》奪冠 「少女時代」第五
    香港票房:《飢餓遊戲3》奪冠 「少女時代」第五 時間:2015.11.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飢餓遊戲3(下)》將推出中文版VR視頻(圖)
    《飢餓遊戲3(下)》將推出中文版VR視頻(圖)2015年11月19日 07:58:58來源:新華娛樂    「飢餓遊戲」系列的最終章《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以下簡稱《飢餓遊戲3(下)》)即將於11
  •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_無字幕英文字幕版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1 (2014)導演: 弗朗西斯·勞倫斯編劇: 丹尼·斯特朗 / 彼得·克萊格主演: 詹妮弗·勞倫斯 / 喬什·哈切森 /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伍迪·哈裡森 / 唐納德·薩瑟蘭
  • 育碧的手遊,飢餓鯊續作,飢餓龍今日上線試玩!
    土豆伺服器買BUG送遊戲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不買遲早送天下BUG共一鬥,大哥獨佔一半看到這些如果還不明白軟體帝卿語說的是誰,那只能說你沒接觸過真正的遊戲。育碧作為一家3A遊戲公司,許多人一定都接觸過它的遊戲,但多少人知道它還搞了手機遊戲呢?《飢餓鯊:進化》《飢餓鯊:世界》這兩款遊戲相信都給不少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天(7月31日)育碧的手遊《飢餓龍》正式上線了。本次卿語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育碧新作。
  • 卡夫卡 飢餓藝術家
    孤圖敬告讀者:2016年3月8日-2016年4月17日,孤圖執行冬季運營時間:每周一到四閉館,每周五-日開館(9
  • 《飢餓遊戲》落幕 詳解電影市場「嘲笑鳥效應」
    共43張   1905電影網專稿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2014年,《飢餓遊戲3:嘲笑鳥(上)》取得了全球票房7.6億美元的成績,在全球票房排行榜中位列第62。  目前,該系列中票房成績最好的一部是《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影片在北美首周末就狂攬1.61億美元,創造了2D電影的開畫紀錄,它還將2013年北美票房冠軍的頭銜收入囊中。
  • 飢餓藝術家 | 卡夫卡
    所以,飢餓藝術家特別喜歡那些"秉公執法"的看守人員,他們靠近鐵柵坐在一起,嫌大廳燈光太暗而舉起演出經理提供的手電筒把自己照得通明。刺眼的光線對他毫無影響,反正他根本睡不成覺,但是無論什麼光線,也不管什麼時候,就是大廳裡人山人海,喧鬧嘈雜,打個盹兒他總是做得到的。他非常樂意徹夜不眠和這樣的看守共度通宵,喜歡同他們逗樂取笑,給他們講述自己的流浪生活,然後再悉聽他們的奇聞趣事。
  • 2014年美國最賣座影片《飢餓遊戲3》將登陸中國
    原標題:2014年美國最賣座影片《飢餓遊戲3》將登陸中國   參加了兩場飢餓遊戲,凱妮絲身心俱疲。為了重燃她的鬥志,13區革命軍將她送回已經淪為一片廢墟的第12區。行走在家園的廢墟中,「燃燒的女孩」眼神越發堅定。
  • 育碧衝擊休閒手遊市場,《飢餓鯊》後作《飢餓龍》究竟有多好玩
    很多育碧玩家一聽到《飢餓龍》肯定會想到《飢餓鯊》這款遊戲,同樣都是育碧開發的遊戲作品《飢餓龍》卻比前作更有意思,當然也是基於前作的製作經驗上才有這款遊戲。和前作《飢餓鯊》不同的是,育碧把場景從充滿神秘的海底世界搬到了中世紀風格的北歐大陸,主角也從海中霸王變成了陸地霸主。
  •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票房統計 目前影院排片最多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票房統計 目前影院排片最多時間:2015-11-22 23:13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票房統計 目前影院排片最多 電影的票房很大程度取決於影院排片.據貓眼電影數據,影院排片最多的是《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佔了32%.其次分別是
  • 北美票房:《飢餓遊戲3》三連冠 「企鵝」敗北
    北美票房:《飢餓遊戲3》三連冠 「企鵝」敗北 時間:2014.12.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moon 分享到:
  • 《飢餓遊戲3》的視覺盛宴是如何打造的?
    作為該系列的收尾巨作,《飢餓遊戲3》將故事進行到真正殘酷的白熱化,原本被徹底消滅的第13區再度出現。化身成嘲笑鳥的女主角凱特尼斯帶著一隊人馬跨越凱匹特城市生擒斯諾總統的過程,則像極了一場現實版的超大型「飢餓遊戲」,凱匹特城市中的各路機關怪獸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 《飢餓遊戲3:嘲笑鳥(下)》:暴力少女煉成記
    ,這種設計既具有古典的悲劇色彩,同時也具有非常強烈的假定性的遊戲感,就是說,無論是設計故事的人,還是看故事的人,都不會真的把故事當真,而是在自己的欣賞情緒中留下30%到40%的不當真態度,使這部電影被當成一種益智遊戲,姑妄聽之,姑妄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