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霄霄去幼兒園幫姐姐接孩子,去到之後,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外甥這個班的人不多,但是男生有十來個,女生卻只有五個,這男女比例也太誇張了吧。
我在門口等孩子放學的時候跟旁邊的家長聊天,說到男女比例的問題,對方回答說:這都算很好了,去年剛開學的時候就只有兩個女生呢,隔壁班更誇張,只有一個女孩,後來沒幾天就轉園了。
那位家長還說:現在已經算好了,今年轉走了幾個男生,轉進來了2、3個女生,整體男女比例差不多3:1吧。
聊完天后,我笑了笑,估計學校也沒想到男女比例能差這麼大吧,以後生男孩的人慌不慌呀!
晚上跟姐姐吃飯的時候,我也提出了這個問題,姐姐說:沒辦法,附近就這一家幼兒園算是比較好的,之前也想過讓孩子轉學,但是找了很久都沒有合適的,也就這樣將就了。
其實類似的極端情況雖然是少數,但現在在幼兒園裡,男多女少的大體趨勢就是這樣。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重男輕女的想法。
雖然現在都2020年了,即使父母們已經淡化了這種思想,但是這種思想還是存在的。重男輕女主要分為兩種:
一個是傳統極端的,懷孕了之後,只要家裡檢查到是女孩子,就直接打掉,直到懷到男孩子時才留下;
還有一種比較理性,因為二胎的放開,原本家中只有一個女孩的,父母都想要再生一個,他們潛意識中還是希望能有個兒子,他們骨子裡的思想還是重男輕女的,只不過不是那麼嚴重。現在有了生兒子的機會,他們當然不會放過,於是一胎是女兒的,都計劃二胎生個兒子。一胎是兒子的,卻很少有計劃想再生個女兒,就算是有這種想法的家庭,二胎還是兒子的機率也很高,久而久之,就變成這種男多女生的局面了。
第二,教育觀念不同。
這裡主要分為兩種:一個是認為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就上完小學和初中認一些字就可以了,認為女孩不用有太高學歷,幼兒園自然也是不用念;
還有一種是認為女兒比兒子乖巧,覺得自己在家帶著就可以,到時候直接上小學,不用去幼兒園「受罪」,於是就自己在家帶孩子。而男孩子就不一樣了,就算家長想自己在家帶孩子,但是男孩一般都非常淘氣,只靠自己帶是非常困難的,還是送到幼兒園集體教育比較方便,所以最後還是把兒子送到幼兒園了。
第三,地域差異。
其實,並不是每個幼兒園男女比例失調,區域不同,情況也不同。大部分的幼兒園比例都在5:4左右,有一些誇張一些的,女生比男生還要多。
之前看過一個報告,說我們當地的22-35歲未婚的男女比例為女多男少,可以看出來我們這個地方對於重男輕女這種思想還是比較弱的。相反的,南方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其實,女孩真的不差。但因為重男輕女思想時間長遠,已經深刻地印在許多人骨子裡了,但是現在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女孩真的不差,如果社會還是這樣強調重男輕女的話,就太落後了。
而且現在的社會給了女性很多的公平和機會,她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在同樣的教育機會和資源下,女生不比男生差!
我是@盧霄霄日記 ,一位新手家長。希望我分享的育兒知識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