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玩古典(七十三)-「捷克音樂之父」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和其它經典作品欣賞B

2021-02-26 不花銀子的快樂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於1841年出生於布拉格,十七世紀初捷克喪失了民族獨立,當時布拉格屬奧匈帝國,現屬捷克。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紀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是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熱愛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富有民族色彩,深受國內外人民的歡迎。由於德沃夏克為發展捷克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被人們譽為「捷克音樂之父」。

本章節欣賞的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經典代表作品,而且也是大提琴協奏曲中響噹噹的少數幾部曠世傑作,備受世人喜愛!小編最愛之一。

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895年紐約。這是德沃夏克創作生涯中的最後一部協奏曲,思想內容深刻,具有氣勢宏偉的交響曲特色,優美的大提琴旋律在協奏曲裡又獨樹一幟。第二樂章Adagio, Ma Non Troppo

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是一位具有「世界公民」特質的大提琴演奏家,他出生於拉脫維亞,在蘇聯接受音樂教育,非常有幸隨當代兩位大提琴巨匠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和格雷戈爾·皮亞蒂戈爾斯基研習琴藝,最後移居以色列,

他在世界各地都有過演出並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和喜愛,他的錄音品質非常高,再之他的演奏富有詩意,情感細膩,氣質優美,技巧高超。因此,米沙·麥斯基的錄音唱片和CD幾乎都是音響發燒友和大提琴愛好者的珍貴收藏。

羅斯特羅波維奇稱讚米沙·麥斯基是「年輕一代大提琴家中最傑出的天才之一。他的演奏將詩意、精緻的優雅感與強烈個性和輝煌技巧融為一體。」

第三樂章Finale_ Allegro Moderato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快板;第二樂章,三段體,不過分的柔板;第三樂章,迴旋曲式,終曲 - 中庸的快板。Mstislav Rostropovich羅斯特羅波維奇

整部協奏曲以一個稍慢的木管旋律奏出貫穿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的英雄主題,然後是篇幅很大的交響呈示部繼續呼籲這個主題。

小編特別喜歡這個旋律,大提琴和其它樂器不停的圍繞著它變換速度和調式,具有進行曲式的風格。

第二樂章Adagio, Ma Non TroppoMstislav Rostropovich羅斯特羅波維奇羅斯託羅波維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是一生獲得榮譽無數的俄羅斯傑出的大提琴家、指揮家。確切的講,他應該算是大提琴演奏的一代宗師,對他而言沒有大提琴演奏技術難題,他幾乎為所有的經典大提琴曲目都錄了音,留下了寶貴的現場演奏「教科書」。

羅斯託羅波維奇演奏技巧靈活且富有極強的表現力,雄偉渾厚,收放自如。第三樂章Finale_ Allegro ModeratoMstislav Rostropovich羅斯特羅波維奇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創作思想和他的愛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思想是緊密相連的。

十七世紀初捷克喪失了民族獨立,在這段時期,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為捍衛民族獨立,捍衛民族宣言,捍衛文藝發展,特別是為捍衛民間音樂做了大量的貢獻。而德沃夏克的作品的主要特點是把樂觀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結合,這種思想也體現在這部《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裡面。Jacqueline Mary du Pré傑奎琳·杜普蕾在旅居美國近三年的時間裡,德沃夏克創作了不少像《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一樣經典的古典音樂作品,如《e小調第九交響曲》(Op.95「自新大陸」)...這些作品連同斯美塔那的交響套曲《我的祖國》等,把捷克的古典交響音樂推到了一個歷史最高點,這大概就是他的「捷克音樂之父」稱號的由來,而斯美塔那則被稱為「新捷克音樂之父」。第二樂章Adagio, Ma Non TroppoJacqueline Mary du Pré傑奎琳·杜普蕾

傑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Mary du Pré)是英籍大提琴家。

杜普雷五歲即展現過人稟賦。十六歲開始職業生涯,才華橫溢,遺憾的是28歲被確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不得不告別舞臺,卒於盛年。

杜普蕾一生中擁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現代製作師的作品,另外兩把則是斯特拉迪瓦裡古琴,她用的最久的一把琴叫大衛朵夫(Davidoff),如今為馬友友所用。馬友友曾經說過:「這把大衛朵夫(1712 Davidoff Stradivari )對我而言,是我演奏過最好的樂器,我真的相信這把琴是有靈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杜普雷的故事在1998年改編為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

第三樂章Finale_ Allegro ModeratoJacqueline Mary du Pré傑奎琳·杜普蕾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和e小調第九交響曲 (op.95「自新大陸」)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了德沃夏克創作上的總結性作品。它們推進和發展了器樂協奏曲和交響樂的體裁及其表現形式,樂觀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結合,用鮮明的藝術形象體現出該時代進步的民族解放思想。使得《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成為大提琴演奏家和廣大聽眾最受歡迎和喜愛的大提琴作品之一,是思想性和音樂性完美結合的無上精品。

後續章節將繼續德沃夏克的其它經典作品欣賞...

後續還有更多名家名樂的經典在等著你,可以走過,不要錯過,讓我們攜手共同步入古典音樂的殿堂。

不要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喲!

不花銀子是我們的目標,少花銀子是我們的宗旨,但是品質不能隨便降低喲,秘密都在於我們的用心和專業。

我們值得你信任!通俗易懂的文章在等著你,

不花錢的快樂在等著你!

我們時刻期待高品質的您...

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古典欣賞|《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紀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輕鬆玩古典(七十四)-「捷克音樂之父」德沃夏克"交響曲"欣賞
    被人們譽為「捷克音樂之父」的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熱愛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富有民族色彩。他一生作品很多,體裁很廣。
  • 極致優雅的:品味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協奏曲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創作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時,正值他旅居美國的最後一年當年勃拉姆斯聽到這首作品便羨慕地說:「早知道大提琴協奏曲能寫得這麼優美動聽,我也該提筆寫一首。」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s in B Minor)不僅是在樂思上渾然天成,作曲家在結構的設計配套上也相當傑出,德沃夏克天生對弦律性的敏銳加上他對古典樂派的樂曲造型,更提升本曲的經典性。
  • 浪漫百分百 大提琴新人王聶佳鵬助陣青交「浪漫之夜」音樂會
    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新生代大提琴王者聶佳鵬助陣,與青交聯袂演出三部德沃夏克代表作:《C大調斯拉夫舞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林大葉表示:「這次選取的曲目都是德沃夏克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作品,也是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可聽性最強的作品。」在年末聆聽這樣一場充滿浪漫氛圍的音樂會,也讓樂迷感受到古典樂裡隱藏的深沉和美好。
  • 內含一百首古典音樂的尋寶圖!看看你能從中收穫多少寶藏古典樂?
    有人說聽古典音樂就像談戀愛一樣。從一開始的初見、磨合、了解、習慣、喜愛直到不能自拔,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大多數入門樂迷都會覺得高冷的古典音樂聽起來奇怪,不怎麼好聽,甚至連記住曲目名字都頗費一番功夫。可在龐雜紛繁的形式之下,古典音樂又有那麼一些瞬間和片段,打動你、吸引你、讓你欲罷不能。
  • 古典音樂作品曲目你了解多少
    古典音樂是歷經歲月考驗,久盛不衰,為眾人喜愛的音樂。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 在古典音樂時期,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去世,他與廣州有一段緣
    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Lynn·Harrell)當地時間4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的妻子、小提琴家海倫·尼恩格爾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他的死訊,並沒有透露他的死因。 哈雷爾是當代最優秀、最傑出的美國古典音樂家之一。在古典音樂界,哈雷爾是一位慷慨的前輩和同事,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和音樂家。
  •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經典的古典音樂,就像陪伴你成長的大山大海,振奮人心的力量和靜默綿長的撫慰將會流進你的靈魂深處,陪伴你一生。文章來源: 穀米音樂 | 圖:BAIDU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1. 格拉祖諾夫:薩克斯協奏曲第一樂章薩克斯的古典樂作品很少見,這是難得的一首。2. 理察·施特勞斯:圓號協奏曲第二樂章圓號協奏曲的獨奏作品很少見,難得的一首。
  • 德沃夏克 | 波西米亞民族之魂
    德沃夏克以其《第九「自新世界」交響曲》聞名於世,他對家鄉和傳統音樂的熱愛之情,躍然於音符之上。 年輕時的德沃夏克學習過小提琴,也曾就讀於布拉格管風琴學校,18歲時成為訓練有素的管風琴家,開啟了音樂家的職業生涯。他在各種舞蹈樂隊裡演奏,經常是作為一名小提琴家。
  • 用這份「古典音樂地圖」,讓耳朵暢遊世界吧!
    在古典音樂史上也屬於裡程碑式的作品。格什溫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布蘭登堡協奏曲》選用當時已經不佔主流的體裁形式大協奏曲寫成。所謂的大協奏曲是指,以一組獨奏樂器與樂隊相抗衡的協奏曲。在這部作品中,巴赫把大協奏曲的特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正如許多研究學者所說,巴赫用這首作品把大協奏曲推向了最後的高峰。
  • 暑假進入倒計時,聽著古典音樂,讓耳朵暢遊歐美!
    在古典音樂史上也屬於裡程碑式的作品。格什溫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布蘭登堡協奏曲》選用當時已經不佔主流的體裁形式大協奏曲寫成。所謂的大協奏曲是指,以一組獨奏樂器與樂隊相抗衡的協奏曲。在這部作品中,巴赫把大協奏曲的特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正如許多研究學者所說,巴赫用這首作品把大協奏曲推向了最後的高峰。
  • 朱偉談古典(23)—— 德沃夏克是「二流」作曲家嗎?
    不少人稱,在他的音樂中,聽到的是「農民的氣質」。       德沃夏克15歲時,父親送他進附近小城的德語學校,然後,他父親聽了村裡有名望的德語教師的勸告,沒再堅持讓他繼承屠夫的職業,將他送到布拉格,進了一所管風琴學校。德沃夏克的專業知識就是在這所學校學到的,畢業後,他獲得了管風琴手的證書,卻找不到管風琴師的職位,成了一名中提琴演奏家。
  • 漫談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十一)
    1、古典音樂永遠不會和你離婚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一);2、您是什麼時候、如何喜歡上古典音樂的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二);3、聽古典音樂是否一定需要發燒器材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三);4、帶你認識巴洛克音樂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
  • 開平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之女司徒志文逝世
    司徒志文原籍廣東開平,1933年生於上海的一個音樂家庭,先後在上海國立音專、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接受教育,師從舍輔磋夫、羅斯特羅伯維奇等,1950年至2003年,先後任職於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響樂團、中國青年文工團、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參與多部重要經典及我國優秀的交響樂在中國的首演,其中包括擔任獨奏的《德沃夏克b小調協奏曲》。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講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編者按:對於喜歡文藝的朋友們來說,在家「宅」久了,不能走進大劇院、博物館、美術館近距離欣賞藝術作品,真是小小的遺憾。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改在「雲端」上網欣賞藝術作品,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看祖國大江南北已經春暖花開。
  • 古典吉他名曲欣賞:泰德思科的《協奏曲》《小夜曲》等作品
    接上期:古典吉他名曲欣賞:蒙波《康波斯特拉納組曲》 卡斯泰爾諾沃·泰德斯可 (Mario
  • 這些激昂的音樂,讓你工作更有動力
    CLASSICAL MUSIC,譯為「古典音樂」。也有人根據牛津英文辭典裡的釋義: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定義「嚴肅音樂」。於是,「古典音樂」讓人更不敢靠近了。
  • 大提琴女神,你不能只知道杜普雷
    她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法國大提琴名家莫裡斯·馬雷夏爾的大師班潛心求藝,未及兩年即成為第一位榮獲學院大提琴專業一等獎的美國人,並且還取得了兩個一等獎,分別是大提琴獨奏一等獎和室內樂演奏一等獎。  負笈深造回國後,未滿二十歲的瓦列芙斯卡即作為一位大提琴獨奏家躊躇滿志地開始了自己的職業演奏生涯。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20-06-2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大提琴和其他弓弦樂器一樣,我認為最難攻克的就是右手的運弓和發音,弓與弦的摩擦就好比是歌唱家的聲帶,每位歌唱家的聲音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拉琴也是一樣。同樣的一把琴在不同人的手裡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和音色,如何才能把琴的聲音和音色發揮出來,是需要長時間的基本功練習和自己用耳朵聽自己的聲音,要自己去給自己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