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燥溼藥:黃連、黃柏

2020-12-23 騰訊網

黃連

【來源】

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或雲連的乾燥根莖。

【性味歸經】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大苦大寒,清洩而燥,洩降純陰,主入心與胃脾經,兼入肝、膽、大腸經。既清熱瀉火而解熱毒,又燥溼、除溼毒而解溼熱毒,為治溼熱火毒之要藥,廣泛用於溼熱火毒之病證。與黃芩相比,其清熱燥溼力較強,作用偏於心及中焦胃脾,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溼熱。

【功效】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溼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

(3)肝火犯胃之嘔吐吞酸。

(4)血熱妄行吐衄,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癤腫,溼熱瘡疹。

【配伍】

黃連配木香:黃連苦寒,功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木香辛苦性溫,功能理腸胃氣滯而止痛。兩藥相配,既清熱燥溼解毒,又理氣止痛,治溼熱瀉痢腹痛、裡急後重每用。

黃連配吳茱萸:黃連苦寒,功能清熱燥溼瀉火;吳茱萸辛苦而熱,功能燥溼疏肝下氣。兩藥相配,既清熱瀉火燥溼,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溼熱中阻之嘔吐泛酸。

黃連配半夏、瓜蔞:黃連苦寒,功能清熱燥溼瀉火;半夏辛苦而溫,功能燥溼化痰、消痞散結;瓜蔞甘寒,功能清熱化痰、利氣寬胸。三藥相配,既瀉火化痰,又消散痞結,治痰火互結之結胸證效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敷。生用長於瀉火解毒燥溼,清心與大腸火。酒炒引藥上行,並可緩和苦寒之性。薑汁或吳茱萸炒,則苦洩辛開,緩和其苦寒害胃之性,並增強降逆止嘔作用。吳茱萸制又治肝鬱化火證。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過量或久服易傷脾胃,故內服用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嘔吐或脾虛洩瀉者忌服。

黃柏

【來源】

芸香科植物黃柏(關黃柏)和黃皮樹(川黃柏)除去栓皮的乾燥樹皮。

【性味歸經】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洩寒清,燥而沉降,入腎、膀胱經。既清瀉實熱(火)而解熱毒,又燥溼、除溼毒而解溼熱毒,還清腎火(相火)而退虛熱。為治溼熱火毒之要藥,較廣泛用於溼熱火毒之病證。與黃連相比,清熱燥溼力較弱,作用偏於腎及下焦膀胱,最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溼熱。集清實火、溼熱、退虛熱於一體,凡實熱火毒、溼熱、虛熱用之皆宜。

【功效】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溼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2)溼熱黃疸,溼熱瀉痢,溼疹,溼瘡。

(3)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4)陰虛之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配伍】

黃柏配蒼朮: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燥溼,作用偏於下焦;蒼朮辛苦性溫,功能燥溼健脾,兼祛風溼。兩藥相配,既清熱又燥溼,且走下焦,治溼熱諸證,特別是下焦溼熱證有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敷。清熱燥溼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虛熱宜鹽水炒用,止血宜炒炭。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傷胃氣,故脾胃虛寒者忌服。

相關焦點

  • 認識一味藥——黃柏
    黃柏呈絲條狀,外表黃褐色或黃棕色,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縱稜紋。切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味極苦。鹽黃柏形如黃柏絲,表面深黃色。偶有焦斑。藥力雖不及黃連,但以退虛熱為長。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退虛熱。(1)溼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2)溼熱黃疸,溼熱瀉痢,溼磨,溼瘡。(3)熱毒瘡腫, 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 【皮膚科常用中藥】清熱燥溼藥——黃柏
    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檗或黃皮樹的乾燥樹皮,可分為關黃柏和川黃柏兩大類,生於深山、河邊、溪旁及樹林中,主要分布於東北三省及河北、內蒙古
  • 黃柏苦寒沉降,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力強,味道苦澀,推薦這些食療
    黃柏屬於常見的皮類藥材,習稱「川黃柏」,主產於四川、貴州、湖北、雲南等地。取材就是需要生長期為15-20年的樹皮,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黃柏的生長是極其不容易的,在一些清解溼熱等疾病上有比較好的效果。
  • 中醫中藥,黃柏的功效及應用
    【別名】黃檗,元柏,檗木,檗皮,黃皮,川黃柏,關黃柏,黃菠羅。    【性能歸經】苦,寒,歸腎,膀胱經。【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 秦皮—清熱燥溼藥
    九、功效清熱燥溼,收澀止痢,止帶,明目。十、應用1.溼熱瀉痢,赤目帶下;2.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十三、藥膳食療秦皮烏梅湯:1.功效:清熱利溼、殺蟲,主治滴蟲性陰道炎,症見帶下黃臭、陰癢。2.原材料:秦皮12克,烏梅30克。3.做法:將上述2味藥材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臨服用時加白糖適量調味即可。4.用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
  • 白鮮皮—清熱燥溼藥
    九、功效清熱燥溼,祛風解毒。十、應用1.溼熱瘡毒,黃水淋漓,溼疹,風疹,疥癬瘡癩;2.溼熱黃疸尿赤,風溼熱痺。十二、藥膳食療雙白祛風湯:1.功效:清熱解毒,主治慢性溼疹、蕁麻疹。2.原材料:白鮮皮9克,白蒺藜12克,烏梢蛇9克,生地12克,防風9克,當歸9克,甘草6克。
  • 蒼朮、黃柏兩味藥,二妙丸清熱除溼效果好!
    二妙丸組成簡單,就兩味藥——蒼朮、黃柏。 二妙丸是如何發揮清利下部溼熱作用的呢?二妙丸組成簡單,僅兩味藥。 蒼朮是標準燥溼藥,朱丹溪是這樣描述蒼朮的功效的:「治上、中、下溼疾皆可用之。」
  •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止是苦,還寒,擅清心火,去中焦溼熱
    昨天我們講黃芩的作用,清熱解毒,燥溼瀉火,涼血止血,安胎。尤其清肺熱,肝膽火熱。今天我們就接下去講下黃連。正所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充分說明黃連的苦。黃連出自《神農本草經》,性苦寒,歸心、胃、大腸、肝、膽經。所以我們可以預測黃連清心,清胃,清腸,清肝膽。
  • 黃柏
    黃柏配蒼朮: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燥溼,作用偏於下焦;蒼朮辛苦性溫,功能燥溼健脾,兼祛風溼。兩藥相合,既清熱又燥溼,且走下焦,治溼熱諸證,特別是下焦溼熱證有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治熱痢,洩瀉,消渴,黃疸,痿躄,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①《本經》: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洩痢,女子漏下赤白,陰傷蝕瘡。②《別錄》:療驚氣在皮間,肌膚熱赤起,目熱赤痛,口瘡。③《藥性論》:主男子陰痿。治下血如雞鴨肝片;及男子莖上瘡,屑末敷之。④《本草拾遺》:主熱瘡皰起,蟲瘡,痢,下血,殺蛀蟲;煎服,主消渴。
  • 黃芩,清熱燥溼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要預防燥傷正常津液
    今天開始我們來連續講幾篇清熱燥溼的中藥。這類藥祛溼熱力度強,但苦寒之性及燥性偏強。所以用的時候,那種寒溼的需要配合溫藥。燥易傷陰,對於陰虛的要適當養陰。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黃芩,出自《神農本草經》。具體的功效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怎麼來運用它呢?從它的功效來入手,我們分四種情況下用它。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柏是中藥家族的重要成員,也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中藥材,這種中藥來源於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樹皮,主要出產在中國廣東四川和雲南貴州等地,在中國遼寧吉林和河北也有一定數量的黃柏存在。入藥後的黃白酒,較高的藥用功效和藥用價值能清熱燥溼,也能瀉火解毒。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黃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食用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黃連對身體而言,分別都有什麼作用?你真的知道嗎?看專家的理解
    黃連也是我們經常會使用到的一味藥材,很多的人都知道黃連可以去火,但是對於身體去哪些火怎麼去我們就不是特別清楚了。《本草正義》之中記載「黃連大苦大寒,苦燥溼,寒勝熱,可以洩降一切有餘之溼火,而心、脾、肝、腎之熱,膽、胃、大小腸之火,無不治之。上以清風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嘔吐,下以通腹痛之滯下,皆燥溼清熱之效也。
  • 每天學一味中藥:黃柏
    飲片 黃柏呈絲條狀,外表黃褐色或黃棕色,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縱稜紋。切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味極苦。鹽黃柏形如黃柏絲,表面深黃色。偶有焦斑。味極苦,微鹹。藥力雖不及黃連,但以退虛熱為長。主治病證(1)溼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2)溼熱黃疸,溼熱瀉痢,溼磨,溼瘡。(3)熱毒瘡腫, 口舌生瘡,血熱出血。(4)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 都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但你知道黃連的養生妙用嗎?
    其實,說到味道苦的藥物,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黃連了。歇後語就有說「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其實這句話是劉觀時問老師王陽明:「一個人的感情在將發未發時,是什麼氣象?」王陽明回答說:「啞巴吃黃連,與你說不得。」但現在一般是形容人吃了虧,卻不能說不來。這味藥以苦味著稱,在中醫當中味苦的藥物一般有很好的瀉火的功效,今天讓我帶著大家一起好好了解一下這個藥物吧。黃連,味苦,性大寒。
  •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講004: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13.黃連(川連)黃連味苦,瀉心除(疒言(hū)),清熱明眸,厚腸止痢。這種瘍毒呢,你用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抓一小撮來煮水喝下去,它就退了。這叫黃連解毒湯,這四味藥很猛哦!你瘡癰初起,不管是口腔潰瘍,咽炎,還是胃痛,這四味藥下去,那是解毒最快的。瀉心除痞,就說,黃連它可以。瀉掉心火,心呢?心下的這些胃火,還有整個心主血脈,周身上下的火氣五臟六腑它都可以瀉。
  • 苦參—清熱燥溼藥
    九、功效清熱燥溼,殺蟲止癢,利尿。十、應用1.溼熱瀉痢,便血,黃疸,赤白帶下,陰腫陰癢;2.溼疹溼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滴蟲性陰道炎;3.溼熱溼瘡,尿閉不通。十三、藥膳食療苦參雞蛋1.功效:清熱解毒、燥溼止癢。2.原材料:苦參6克,雞蛋2隻,紅糖60克。3.做法:先將苦參加水400毫升,煎煮約3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雞蛋紅糖入湯內同煮,至蛋熟。4.用法:雞蛋趁熱去殼,連蛋帶湯一次性服食。
  • 經方藥解19:黃柏主五藏,腸胃中結熱,黃疸,腸痔,止洩利,女子漏下赤白,陰陽蝕創.
    川黃柏: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關黃柏: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平坦,有不規則的縱裂紋,皮孔痕小而少見,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五、經方應用1. 清熱燥溼,治療溼熱黃疸。
  • 魚吃黃連,清腸解熱,苦盡甘來
    為毛茛科植物,有三個植物來源,分別是黃連、三角葉黃連或雲連,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雲連」。2015版中國藥典明確指出黃連是除去了鬚根的根莖。(黃連)黃連的功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於溼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
  •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中的黃連有什麼功效?值得收藏
    我們都聽過「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句話,這也間接地說明了黃連這味藥材是很苦的,而在中醫認知中「苦能清熱」,黃連味苦,性寒,也就說明了黃連這味藥材主要會用於「清瀉心胃火熱」,「涼肝膽」,「解熱毒」等之中,並有一定的「燥溼」作用,因為四川產的黃連效力較好,一般也會稱為「川黃連」。
  • 黃柏(歷代本草匯言)
    《液》雲∶足少陰劑,腎苦燥,故腎停溼也,梔子、黃芩入肺,黃連入心,黃柏入腎,燥溼所歸,各從其類也。《活人書》解毒湯,上下內外通治之。惡乾漆。 《本草發揮》:成聊攝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黃連、黃柏之苦安蛔。潔古云:治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腰腳無力,於黃芪湯中少加用之,使兩足膝氣力湧出,痿軟即時去矣。蜜炙此一味為細末,治口瘡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