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哪些最基本的信仰觀念,都是什麼意思

2021-01-15 文化遊天下

一般認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道釋。然文化在傳統社會中,儒道釋終歸屬於精英文化。普通人對儒家接受多是鄉村秩序的潛移默化,而對道家的接受是通過道教來進行,對佛教的接受比較簡單,但普通人很少研究深奧的宗教道理,更多是靠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基本信仰觀念,來維護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社會的秩序。

大多數文化研究者意味,大多數的中國人並無明確的宗教信仰,他們對高深的宗教道理並不感興趣,很多人是從生活實用方面來信仰各種宗教,只要有用,就相信。所以古代中國人並不是一種想像中的、單純而虔誠的宗教信仰,普通人群中有最基本的信仰觀念,這些觀念包括:諸善奉行、因果報應、有求必應。這些觀念支撐這普通人的精神世界。

諸善奉行。世界上所有的人也許都會知道不要作惡而要行善的道理,但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中國的信仰觀念,很有趣的是,社會生活領域中,基本都是儒家道理在起作用,道教和佛教所教化普通人,都喜歡用儒家的是非善惡標準。特別是元明清以後,佛教與道教的社會倫理基本採用了儒家倫理為基礎,從古代的宗教印刷品種,所謂善,常常指的是孝順忠誠、重視親情、勤儉自 律;所謂惡,,常常指的是犯上作亂、魚肉鄉裡、荒淫貪婪等。也就是說,在人際關係上是以血緣親情為基礎,在個人品質上是以謙讓和睦為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是以勤儉為標準的。

因果報應。即由什麼來判定人的善和惡呢,並使人的善和惡得到監督呢。中國民間凡是信仰佛教、道教的人都會提到的,就是因果報應。如果說,善惡的標準由儒家來規定,那善惡的落實就是要靠道教和佛教。從古代到今天,佛教和道教都宣揚一個天堂或仙境,把那裡說的多好多好,美麗極了,幸福極了,可是,同時它們也愛渲染一個恐怖的世界,就是地獄,那裡有閻王、北陰酆都大帝,有很恐怖的刑罰,如十八層地獄的傳說。佛家和道教在其最通俗的宣傳中一直在傳播這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這些對地獄的描寫,形成了對人們行為的一定約束。這成了後來中國民間的普遍信仰。比如傳統社會中的城隍廟常貼這樣的對聯「善惡報施莫傦尟儉道竟無前世事,名利爭競須知總有下場時」,其他如《竇娥冤》的最後一出,六月飛雪,這就是因果報應的信仰在戲曲裡的寄託。

有求必應。佛教寺院、道教的道觀香火好不好,往往與其「靈不靈」有關係,這從另外一個層面證明了中國人對宗教有求必應的渴望。人們處於實用的心理信仰宗教,宗教也只能用實用的結果來維持信仰。

相關焦點

  • 試析傳統文化中的忠孝觀念及其現實意義
    忠孝作為調節社會人倫關係的基本規範,有它自己的起源、 發展 軌跡,既有階級性又具有全民性,包含著豐富的社會 歷史 價值。在改革開放,建設有 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 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弘揚中國孝親的傳統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中國文化中獨特的「香火」觀念
    香於漢唐之時由西域與南洋傳入中國,逐漸在原有的佛教用香文化之上,發展出中國文化中獨特的「香火」觀念與象徵。香灰與香爐也成為神聖的結晶與器物而受信徒珍惜與膜拜。臺灣民間廟宇流行前往老廟或大廟謁祖進香,儀式過程中,廟方或信徒無不向老廟神明進貢高級香材,也迎回珍貴的老廟香灰回去供奉。進香儀式核心價值在於香火傳承,在於獲取老廟的歷史記憶與象徵的靈力。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其實王志文拍過很多電視劇,拍攝《天道》已經順利轉型,他之前是拍偶像劇的,屬於小生,後面拍攝的〈黑冰〉〈青瓷〉〈歸去來兮〉〈寬恕〉等等都已經華麗轉身,並且經歷了徐帆、許晴,最後和蘭博基尼中國區總裁結婚,並且育有一子,過上幸福的生活。今天討論的話題是丁元英所講的「窄門」在基督信仰中和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命運指什麼?
    從君王帝王、文臣武將到知識分子、平民百姓,無一不受命運觀念的支配和影響。 帝王們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帝王,是命運的預先安排,「君權神授」;百姓們則認為貧窮的生活是註定的命運。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失意的人感嘆命運不好。 那麼,命運究竟是什麼呢?
  • 世界各地都有信仰,有信仰上帝有信仰佛祖,中國人信仰什麼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諸葛雪歷史小屋」很多人說外國人有著自己的信仰,中國人卻沒有什麼信仰,外國人的信仰,比如有的人信奉上帝,有的信奉伊斯蘭,還有佛教、印度教之類的信仰,中國好像一直沒有什麼信仰之類的東西,幾乎翻遍歷史也沒有,那到底中國人信奉什麼呢?
  • 葛兆光:中國文化是什麼?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是一個很普通的題目——什麼才是「中國的」文化。略微有一點特別的是,我把「中國的」這三個字加了引號,因為我主要討論的是,究竟什麼才能算中國的文化。最近這些年,很多人熱衷於談論中國文化,諸如「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義」,等等。可是,很多人在談論「中國文化」的時候,首先會把它「窄化」。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有人卻把中國文化窄化為漢族文化,然後又窄化為漢族裡面的儒家文化,然後再窄化為他認為是正統、經典的儒家文化,這樣就使得我們對什麼是中國文化產生誤解。
  • 傳統文化,究竟包含哪些東西?
    一、「文化」是什麼?我們習慣將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詞彙並列。實際上,在政經裡面總結出一套特有的文化也未嘗不可,所以說文化和每一樣都是互相交織的,你甚至能在一張桌子裡面探究其文化意義。這裡就不虛晃繞圈了,要繞的話,萬事萬物都能探討成大一統的實有或虛無。本文按標準定義來理解: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思想、教育、科學等。二、「傳統文化」的定義?
  • 傳統婚禮都有哪些儀式?與現代婚禮相比很多傳統文化在慢慢流失
    傳統婚姻儀式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模式,它本身是由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叢構成,它存在於一定的時空之中, 並作為一個文化單位發揮作用,指導著人們的生活。功能學派的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主張任何一種文化都是一個整體,每一種文化特質都應該置於這個文化整體中去考察。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及吉祥圖案
    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及吉祥圖案中,由於官祿代代相傳的觀念。一直為世人所嚮往,如「太師少師」、「五子登科」、「帶子上朝」、「教子升天」、「輩輩封候」、「連升三級」、「馬上封候」、「指日高升」、「金榜題名」、「連中三元」、「狀元及第」、「青雲直上」、 「春風得意」、「魁星踢鬥」等,都是典型的析祿紋飾。祿的裝飾紋樣主要有:祿星、魁星、鹿、獅子、仙鶴、猴子、公雞、蟈蟈、雞冠花、麒麟等。這些素材在中國的吉祥圖案中被傳頌了幾千年,至今仍然流行。
  • 當代中國的信仰理解與信仰包容
    由此來看,信念可以包含在信仰之內,信念中雖暗含未知、猜測和神秘的因素,但其作為人們把握世界之獨特方式的基本觀念,卻被相關人群視為確信或堅定的理想。因此,信仰具有前瞻、遠眺、希望、渴慕的因素,它雖無現實中的確定性,在相關人群中卻有心理上、情感上的確定性。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對「信仰」的理解將持一種開放態度,涵括神聖與世俗兩大層面。
  • 如何理解傳統文化!
    它的意思是說,學習人文之後,就能夠脫離野蠻,走向文明,使人人懂得道德禮義,就可以教化天下,讓好的思想、好的制度為天下人所接受,這就叫做人文,這也是文化在中國的最原始含義。在《周易》裡,已經有了人文的概念,但「文」與「化」還沒有連結成一個詞。最早把「文化」連用的是西漢末年的劉向,劉向在《說苑・指武》中最早使用了「文化」這一概念,有「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
  • 除夕——什麼意思?有哪些傳統習俗?
    除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重大的節日之一。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 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淵源?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
    日本文化有哪些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習俗?01日本人的先祖是誰?這件事眾說紛紜,連日本國內意見都不統一。一、日本人祖先是中國雲南人,公元前開始的移民。縱觀日本人的基因組成,就會發現,日本人實際上是蒙古人、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長江下遊的吳越人、雲南少數民族人、朝鮮人、韓國人,在演變的過程中,遷徒流動,穿過白令海峽,沿著如今的俄羅斯南下,到達日本島,與當地土著人通婚後,形成的雜交人種,並不是單一的一個人種的後裔。02日本文化有哪些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習俗?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
    摘要中國傳統思想奠基於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而戰國思想的背景,不僅代表當時社會思想,更可溯及三代乃至更早時代的天地與人生觀念,濫觴於中國先民多元的巫覡文化信仰中
  • 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是如何定義的?中西方文化有什麼區別?
    在泰勒之後有很多學者試圖從不同的學科和角度給「文化」一個更準確的定義,例如 Kelly 提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括隱形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等等。可是這些定義或多或少並不完善,大多數學者仍然認為到現在為止泰勒提出的有關「文化」定義涵蓋面最廣泛,也最為精確。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維八德」,現在的學校都不教了,真是可惜!
    至於看似無用其實一個未成年人偏偏最需要學習的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完全是在望天收!翻開現在的課本,除了「語文」和「地理」,試問還有哪一門課程裡還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哪怕一絲絲的的獨有氣息呢?現在我來說說何為「四維」?
  • 對圖騰的崇拜,世界各民族都有出現過,它是我們的信仰觀念!
    對圖騰的崇拜,世界各民族都有出現過,它是我們的信仰觀念!前些時候,市場上曾經流行過一本書:《狼圖騰》。看到這群中國特警的披掛和標識,在我眼前直接跳出來的幾個字就是:狼,圖騰。「圖騰」一詞,源於北美印第安人一個部落方言對於信仰觀念的表述,意為「他的親族」。
  •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三個派系?被世界推崇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 ,到夏朝建立。之後綿延發展至今。
  • 在傳統文化中,蓮花含有什麼文化意境?有什麼現實意義
    在傳統文化中,蓮花含有什麼文化意境?有什麼現實意義?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歡迎關注。前言蓮花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習俗中,所具有的作用無可替代。在歐美對荷花有一些貶損之意。送人荷花,代表愛情結束。02蓮花在中國寓意廣泛1.在中國傳統文化習俗中,荷花有吉祥如意之寓意。蓮花代表了一種人格。「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寓意潔淨、聖潔、美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