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2021-01-10 騰訊網

1.《蝙蝠俠:俠影之謎》這部電影於2004年3月開拍,同年12月拍攝完成,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加裡·奧德曼、摩根·弗裡曼等人主演,影片製作成本1.35美元(約10.92億人民幣),於2005年6月開始上映,影片最終獲得全球票房3.72億美元(約30.46億人民幣)。

2.影片中的蝙蝠俠戰車是蘭博基尼和悍馬的混血兒,該車配備了5.7升340馬力引擎,車寬2.86米,車長4.57米,重量是2.5噸,配有6個卡車輪胎,影片中的蝙蝠俠戰車造價高達1325萬人民幣,3.78升汽油只能跑1.6公裡,也就是說如果在國內跑1609米,就需要花費20多元的汽油。該車的最高速度被設計為168km/小時。影片中共使用了8輛蝙蝠俠戰車,其中5輛是裝備齊全的,另外3輛是簡配的。

3.影片在芝加哥拍攝時,這輛炫酷的蝙蝠俠戰車被一個醉漢看到了,這個醉漢對著其他人說他看到了外星飛船。

4.在這部影片開拍之前,全部劇組人員觀看了1982年的《銀翼殺手》,大家以此為樣板。

5.在影片中,蝙蝠俠的很多高科技裝備都是源自軍事技術。

6.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曾經被邀請飾演影片中的阿爾弗雷德,但是他拒絕了邀請。

7.影片中的哥譚市在芝加哥拍攝,影片的拍攝得到了芝加哥市的大力協助和支持。

8.影片中的韋恩莊園的內景和外景大部分是在英國Mentmore塔拍攝,這處地產由羅斯徹爾德家族在19世紀50年代修建, 坐落於倫敦北部,大約1.5小時車程的地方。

9.影片中的蝙蝠洞是在攝影棚內搭建的,大約長76.2米,寬36.5米,高12.1米,洞內的瀑布由24臺水泵供水,每分鐘會有45立方米的水流下來,從而形成影片所需要的瀑布、溪流和潮溼的洞壁。

10.影片中蝙蝠俠利用自己的高科技鬥篷飛過哥譚市的畫面,是真實拍攝的,並沒有使用特效,這個飛翔動作是吊鋼絲完成的,蝙蝠俠在空中吊著鋼絲滑翔了240多米。

《蝙蝠俠:俠影之謎》是一部非常接近原著的經典漫畫改編電影,影片的暗黑風格、蝙蝠俠戰衣、蝙蝠俠戰車、高科技裝備、飆車戲、搏鬥戲、大型布景、影片劇情等等,都非常討人喜歡,看點十足。諾蘭執導的這部蝙蝠俠將超級英雄電影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對後來出現的各種超級英雄電影也影響巨大。對於喜歡超級英雄類的影迷,這部經典作品自然不能錯過。這部影片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蝙蝠俠」世界,在此之前,任何一部蝙蝠俠作品都不足以和它相提並論。

相關焦點

  • 破解《俠影之謎》:布魯斯·韋恩為什麼要成為蝙蝠俠
    至少《蝙蝠俠:俠影之謎》裡的布魯斯·韋恩不是。DC漫畫迷們都知道,布魯斯·韋恩自幼父母雙亡,他長大後成為了蝙蝠俠。不過他是如何從一個富二代,變成超級英雄的,在2005年之前,大銀幕上一直都沒有明確的交代,一直是一個「俠影之謎」。
  • 四部經典的科幻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榜,你都看過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四部經典的科幻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榜,你都看過嗎?鐵甲鋼拳一流的節奏把握,美式科幻版父子。不靠意外取勝,而靠對「意料之中」細節的精緻打磨。包括最開始的失敗,對atom的起初輕視及緩慢崛起之路的描繪。
  • 周末放映廳——王源影單之《蝙蝠俠:俠影之謎》
    《蝙蝠俠:俠影之謎》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5年全球公映。
  • 《蝙蝠俠:俠影之謎》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為!
    《蝙蝠俠:俠影之謎》是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的第一部,諾蘭也是很難懂的《星際穿越》的導演。和以前的蝙蝠俠系列不同,諾蘭設計的蝙蝠俠是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沒有超能力。所有打鬥場面需要蝙蝠俠在背後自己練武健身,以保持強健的體魄。
  • 克里斯多福·諾蘭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第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 影評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蝙蝠俠:俠影之謎,這部電影會使你真正感受到DC暗黑風格的魅力。最帥的蝙蝠俠出場場景這是一種獨特的魅力,在電影中觀眾始終沉浸在黑暗壓抑中,突然英雄的出現給人帶來了無限的力量,甚至喚醒了人自己心中的英雄,帶給人無限的審美享受,這一點是漫威所不具備的,也正是因為這種風格,太難拍出精品,大多作品差強人意
  • 蝙蝠俠俠影之謎:所謂英雄,因恐懼而所向無敵!
    蝙蝠俠俠影之謎:所謂英雄,因恐懼而所向無敵!前半個小時看得不太懂,關係有點複雜難懂!後面故事情節還是清晰的,不過杜卡是忍著大師還是事先就能覺察到的,這名字就像星球大戰裡面的名字。另外,瑞秋是美人。嘖嘖 引出續集的部分感覺不是很說得通,拍的不是很好。
  • 揭秘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於2007年6月開拍,同年11月拍攝完成,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影片製作成本是1.85億美元(約13.91億人民幣),影片在2008年7月開始上映,最終獲得全球票房10.04億美元(約69.44億人民幣),影片票房大獲成功,同時這部電影也是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 豆瓣日曆 2020年9月13 日《蝙蝠俠:俠影之謎》
    今日主題影片:《蝙蝠俠:俠影之謎》。 《蝙蝠俠:俠影之謎》(英語:Batman Begins)是一部於2005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同時他也身兼編劇及監製。
  • 揭秘電影《真實的謊言》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揭秘電影《真實的謊言》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1.《真實的謊言》這部電影是影史上第一部製作預算為1億美元(約8億人民幣)的電影,這部電影成為1995年之前最昂貴的電影,最終獲得全球票房3.78億美元(約30億人民幣)。
  • 《蝙蝠俠:俠影之謎》不死的忍者大師雷霄古
    《蝙蝠俠:俠影之謎》中蝙蝠俠為了學習自己的信念前往了一個叫作影武者聯盟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世世代代都在接受著訓練,每當世界上有著重大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
  • 蝙蝠俠系列電影、美劇、動畫全收錄
    未來蝙蝠俠:小丑歸來2001 拇指版蝙蝠俠2002 猛禽小隊2002 史酷比和蝙蝠俠2003 蝙蝠俠:蝙蝠女俠之謎2003 蝙蝠俠之死2003 蝙蝠俠:死角2004 新蝙蝠俠 第一季2004 蝙蝠俠:傳奇延續2005 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俠影之謎:蝙蝠車2005 黑暗騎士傳奇:蝙蝠俠的歷史2005 俠影之謎:起源
  • 蝙蝠俠之俠影之謎—我不是想成為英雄,我只是想拯救這座城市
    《蝙蝠俠之俠影之謎》是蝙蝠俠三部曲中的開篇之作,由諾蘭執導,並且由克裡斯蒂安·貝爾出演了劇中的布羅斯·韋恩,也就是蝙蝠俠一角。這部電影有著dc影視傳統的暗黑風格,與以往蝙蝠俠系列不同的是,本片著重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情感和改變。「你要讓人心生恐懼,就必須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幾乎有一個起源故事
    黑暗騎士是所有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第一次在片名中沒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也是比前作俠影之謎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該片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 給蝙蝠俠在電影中的老對手們排個名
    一直以來,《蝙蝠俠》系列電影的成敗都取決於反派的好壞。《銀河護衛隊》可能算是沒再走超級反派的套路,但《蝙蝠俠》卻還是對超級反派欲罷不能,無論是備受好評還是口碑不佳的作品,都是由其中的反派一手造就而成的。對阿弗萊克而言,為他計劃執導的獨立《蝙蝠俠》電影挑選一個正確的反派需要冒很高風險。
  • 出自諾蘭導演的電影作品,你只知道《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除了我們熟知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外,這些經典佳作也是來自這位鬼才導演手中,以下電影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記憶碎片》:這部2000年於法國上映的懸疑片,主要講述的是萊昂納多·謝爾比與妻子遭遇歹徒的襲擊後,雖然活了下來,卻患上了「短期記憶喪失症」,在僅有的一點破碎的記憶支撐下,萊昂納多必須找到更多線索將殺妻兇手繩之於法。
  • 蝙蝠俠的歷史和現在
    鮑勃·凱恩多年來,蝙蝠俠系列一次又一次地向著無頭無腦的方向發展,全靠年輕的藝術家和作者定期修正,才得以讓他恢復憤怒邪惡的外表。最近的一次淨化儀式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蝙蝠俠:俠影之謎》諾蘭曾執導了多部心理向黑色影片,例如《記憶碎片》和《失眠症》等。
  • 如果希斯萊傑還活著,《蝙蝠俠》的故事會有什麼變化?
    文/極電影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是對蝙蝠俠這個超級英雄最好的詮釋,它既代表了克里斯多福·諾蘭DC三部曲的巔峰之作,又代表了他的超現實主義都市勇氣。《蝙蝠俠》三部曲總票房超過10億美元,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在推動「超英電影」超越動作冒險大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新蝙蝠俠與《黑暗騎士》三部曲的共同點,你知道嗎?
    高譚市的保護者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超級英雄,在電影史上有著非常多的歷史,無論是好是壞而且影迷們對蝙蝠俠故事的興趣似乎從未減弱過。最近的蝙蝠俠由本·阿弗萊克(Ben Affleck)在銀幕上扮演,他在第一次出演時是很不被看好的備受爭議的人選,但最終贏得了數百萬粉絲的支持。阿弗萊克首先在《蝙蝠俠V超人:正義黎明》中扮演角色,然後在第二年在《正義聯盟》中回歸。
  • 為什麼「稻草人」在《蝙蝠俠》三部曲中一直出現?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反派,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喬納森·克萊恩教授,也就是稻草人。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始於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在喬·舒馬赫指導的《蝙蝠俠與羅賓》反響不佳之後,這部電影對《蝙蝠俠》系列意義重大。緊隨《蝙蝠俠:俠影之謎》之後的是2008年的《黑暗騎士》,它以小丑為主要反派,並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黑暗騎士崛起》於2012年上映,貝恩為主要反派。
  • 《蝙蝠俠》30周年:10個你不知道的秘聞,小丑演員原來另有其人?
    當時在一遍看淡的聲音下,電影大獲好評,全球票房錄得4億1,100萬美元。轉眼間,電影《蝙蝠俠》迎來30周年,趁這機會,重溫這部電影10件不為人知的趣聞。1. 花十年時間先有電影公司敢開拍《蝙蝠俠》監製Michae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