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娘子軍」

2020-12-23 中國三門峽網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高新區)大王鎮扶貧辦的「娘子軍」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學政策、定措施、強宣傳、共發動,與全鎮幹部群眾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譜寫了不平凡的工作華章。

    「娘子軍」一共有4名工作人員,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疫情防控期間買菜方便嗎?生活上還有哪些困難?」「出門戴好口罩,有什麼需要讓村裡和我們聯繫。」「暫時出不去別著急,有關部門已經和用工企業對接了,到時候安排專車把你們送到用工地」……今年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該鎮扶貧辦工作人員走遍了24個行政村,訪遍了99戶貧困戶,從日常生活到務工就業,從家長裡短到政策落實,了解每一戶家中的情況,她們真正成了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為了減輕疫情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她們在全鎮範圍內下發困難群眾急需幫扶政策統計表,把民政、醫療、就業、教育等幫扶政策向一般困難群眾傾斜,並對上報人員逐一進村入戶核查,詳細了解每一戶家庭情況及收入來源,切實幫助有困難需求的家庭,疫情防控期間,共在全鎮建檔立卡、困難群眾中安排公益(益貧)崗位123人。今年10月,她們還為11戶34名未脫貧戶進行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補貼救助資金,為他們的穩定脫貧保駕護航。如今,不少貧困戶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貧困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她們還精心組織開展全鎮四類對象入戶大排查工作,做到戶戶過、戶戶查,實現困難人口低保、五保、大病救助等各項政策應享盡享。

    為不斷提升扶貧辦工作人員服務能力,「娘子軍」平均每月要參加兩場培訓,包括省辦、國辦系統的操作培訓、兩類人群排查培訓,針對村檔、戶檔、幹部訪談、貧困戶知曉度、行業政策落實、問題整改等各方面,加班加點是常態,每個人身兼數職,卻從來不曾抱怨。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合理分工、輪換入村、相互幫襯,工作中總是一片愉快輕鬆的氛圍。

    「這個數字再核實一下,這個貧困戶的檔案需要再完善,明天的會議通知到每位幫扶責任人……」身懷六甲的大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毛瓊瓊,依然堅守在扶貧一線,為了更好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她始終跟大家共進退,入戶走訪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身為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分子,大王鎮扶貧辦的「娘子軍」個個有毅力、有幹勁,有細膩、有柔情,她們始終堅守崗位,深入群眾,以柔肩扛起了脫貧攻堅的重任。       (程麗華 張夢婕)

相關焦點

  • 貧困村的「環保娘子軍」
    吳朝輝說,現在全縣都在搞人居環境整治,石坪是縣委副書記、縣長黃偉雄的扶貧聯繫點,鄉上想在該村創建一個示範點,這對於該村來說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支村兩委在研究包幹責任制時,左思右想人手不夠,因此暫時擱置在那裡,「不知姐妹們有沒有熱情和信心拿下來?」 「這有何難?石坪是我家,清潔靠大家。好歹我們也是半邊天!」
  • 江美平: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
    從投入扶貧工作那天起,扶貧人就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扶貧路上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激情豪邁書寫著感人生動的扶貧故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道路上綻放著青春芳華,開啟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甘做扶貧路上的「勤務員」,建好「扶貧能量泵」。
  • 【我的扶貧故事】旅遊扶貧路上的追夢人
    在陽光的沐浴下美觀、典雅、溫馨,望一眼都會讓人心醉……近年來,興義市萬峰林民宿產業聲名鵲起、持續走熱,旅遊扶貧方興未艾。2019年接待遊客3847.5萬人次,增長34.3%。我叫周麗,44歲,中共黨員,興義市文體旅廣局職工,旅遊扶貧路上的一個追夢人。  緣牽旅遊,攜手民宿。2012年,我懷著對從事旅遊業夢想的強烈追求,從一名普通的教師轉崗到興義市文體旅廣局工作,從此與旅遊行業結下不解之緣。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我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主動請戰,積極投身萬峰林的旅遊扶貧工作。
  • 石首:扶貧路上的幫扶人與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石首:扶貧路上的幫扶人與致富路上的帶頭人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5:59 來源:中新網湖北 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積極商討研究政策,針對他家庭的實際情況,為他擬定了產業扶貧幫扶措施,並積極為他申報、落實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養殖培訓等政策,謝遠海先後從石首市農商行申請了25萬元的扶貧貸款,養殖蛋雞1000隻、肉牛13頭。
  • 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砥礪前行
    思想堅定,當好扶貧路上的指導員 陳才權,男,土家族,中共黨員, 48歲,桑植縣司法局工會主席、主任科員,2017年3月被任命為駐龍潭坪鎮龍潭坪居委會第一書記 。衝鋒在前,當好扶貧路上的戰鬥員 龍潭坪居委會由原 5個村合併而成,貧困人員多、扶貧任務重,陳才權樣樣工作都衝鋒在前,既當指導員又當戰鬥員 。 一是 速戰徵地任務 。
  • 「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海南 · 瓊海
    是在1960年上映的由上海製片廠攝製的,由著名的導演謝晉導演的影片紅色娘子軍的主題歌,電影紅色娘子軍無疑是空前成功的一舉囊括了首屆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配角四項大獎,但這只是他在電影銀幕上的成功,關於紅色娘子軍的故事還有更耀眼輝煌的藝術體現,那就是所有表演藝術中所以素雅動人的藝術。
  • 【扶貧日記①】19本扶貧日記譜出扶貧路上酸甜與苦辣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之上,每個扶貧幹部都在為脫貧攻堅傾注自己的全部心力。百年央企,責任擔當。用愚公移山之志,打贏脫貧攻堅之戰是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一直以來的堅持所在。深入大山、紮根基層,勇當網絡扶貧主力軍是無數電信人共同的信念。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將推出《扶貧日記》系列專題,從無數電信扶貧人的手記中見證脫貧攻堅路,從他們的扶貧足跡裡探尋貧困地區的變化。
  • 正安縣:大力發揚「300娘子軍」精神 圓滿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30年前,正安縣委、縣政府組織「300娘子軍」南下廣東務工,開啟了全省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的先河,正安婦女塑造了「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打造了「尹姑娘·珍漢子」全國優秀勞務品牌。30年後,正安縣委、縣政府再次秉承和發揚光大「300娘子軍」精神,激發全縣20多萬勞動婦女創業激情,在攻克深度貧困的實踐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歌劇《紅色娘子軍》來了!
    數十年來,「紅色娘子軍」題材曾以瓊劇、電影、芭蕾舞劇、京劇和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歷經歲月磨礪,依然保持著盎然的生機。為紀念建軍90周年、獻禮黨的十九大召開,6月14日、15日由中央歌劇院、海南省委宣傳部和海南省文聯共同推出的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將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將以歌劇特有的藝術形式展現這一題材強大的生命力和不朽魅力。
  • 【扶貧故事大家拍】發現扶貧路上ZUI美笑臉(四)
    【扶貧故事大家拍】發現扶貧路上ZUI美笑臉(四) 2020-10-09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娘子關下娘子軍
    娘子關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在此駐守軍隊所建,當時平陽公主帶領幾萬娘子軍在葦澤關駐守屯兵,抵禦隋軍以及其他起義軍向山西挺進。當地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某次,劉黑闥大軍壓境,兵臨娘子關城下,氣勢洶洶,平陽公主指揮娘子軍與居民嚴防死守。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攻城,平陽公主急中生智。
  • 杜支偉:扶貧路上的「孺子牛」
    一提到迎賓路街道扶貧幹部杜支偉,村民們都讚不絕口:「他是個實誠人,不怕苦、不怕累,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脫貧致富,是我們貧困群眾的貼心人、扶貧路上的孺子牛。」2019年8月24日,杜支偉接到一紙調令,他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千鈞。在迎賓路街道分管扶貧工作以來,他滿腔激情全力以赴。
  • 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37張高清劇照及電影拍攝花絮照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是集體創作的結晶,是精雕細琢的產物。尤其是70年代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被拍成電影後,更是引起了極大轟動。其中的許多高難度動作都令觀眾嘆為觀止。如最經典的「倒踢紫金冠」,這個動作實際上是來自於咱們中國的民族民間舞,但運用到《紅》劇中,卻似乎沒有違和感。
  • 菏澤市鄆城縣:扶貧路上救人傳佳話
    鄆城縣委扶貧紀檢監督組段玉照帶領三位扶貧幹部迅速向事發點衝去。5月13日上午11點左右,鄆城縣紀委監委派駐第三紀檢監察組副組長段玉照、夏新龍、張魯集鎮紀委書記楊愛菊、鎮綜治辦主任魏德軍一行四人到張魯集鎮入村督導扶貧幫包工作,途經潘朱莊村東橋頭,發現前方100米左右一帶棚三輪車在橋頭轉彎時,由於車速過快,突然一個踉蹌,連人帶車跌下了橋頭。
  • 扶貧路上不落下一人
    關注南天一劍關注廣西法治日報扶貧路上不落下一人梧州龍圩警方為121名貧困人員辦理戶籍助力脫貧攻堅□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李繼遠 通訊員 甘澤民戶口對每個人來說都極為重要,如果沒有它將無法獲得身份證、無法上學、外出等,也無法辦理醫療保險等基本保障,更享受不了國家的各項惠民和扶貧政策。
  • 身邊的「貼心人」陳君:基層扶貧5年,曾暈倒在扶貧路上
    2020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候選人4——身邊的「貼心人」陳君:基層扶貧5年,曾暈倒在扶貧路上9月的一天,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陳君如往常一樣,行走在扶貧路上。今年是陳君參加扶貧工作的第5個年頭。從2016年10月開始,他接手鎮裡的扶貧工作,進村入戶、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 【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們攜手前行 ——李哲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展現我縣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講述廣大幹部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展示社會各界凝心聚力決戰決勝的精神風貌,營造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濃厚氛圍,縣脫貧辦特在「千陽扶貧」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廣泛宣傳我縣扶貧一線的感人故事和先進典型。
  • 正安縣委書記鄧兆桃:大力發揚「300娘子軍」精神圓滿打贏脫貧攻堅...
    30 年前,正安縣委、縣政府組織「300 娘子軍」南下廣東務工,開啟了全省有序組織勞務輸出的先河,正安婦女塑造了「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打造了「尹姑娘·珍漢子」全國優秀勞務品牌。30 年後,正安縣委、縣政府再次秉承和發揚光大「300 娘子軍」精神,激發全縣 20 多萬勞動婦女創業激情,在攻克深度貧困的實踐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 中國芭蕾舞劇經典《紅色娘子軍》回歸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這句朗朗上口的歌詞出自電影《紅色娘子軍》主題歌《娘子軍連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如這首歌都是經典,面世已有五十多年,依舊曆久彌新,其藝術魅力、創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勵了無數人。
  • 扶貧路上的赤腳女孩
    扶貧路上的赤腳女孩那是今年的四月,在下村扶貧的途中,我看到了永遠難以忘記的一幕:在4月裡乍暖還寒的時節,一個赤腳小女孩趴在地上玩耍著,我拿手機拍她的時候,她也並未懼怕,而是抬起頭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