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冰:人生的位置

2021-02-20 中國青年雜誌

十一年前,陳一冰在北京奧運會拿下了男子吊環的世界冠軍;十年前,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他站在花車上經過長安街;十年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陳一冰作為一名志願者,穿梭在人群中。

身份的變化讓他感受深刻,也讓他體會到不同的位置所帶來的不同收穫。他說:「今年站在志願者的位置上,我體會到了另一種意義。」

2019年9月29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開始的前兩天,陳一冰在中國青年雜誌社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2009年的時候,我是在花車上作為當時的參與者代表,向全國的觀眾問好,十年過後,作為一名志願者,參與到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我真的感覺無比自豪。十年之間,我們國家的發展變化巨大。那時候,我們剛剛舉辦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奧運會,我們向世界展示了我們有能力去辦好一個世界性的盛會。十年之後,我們不僅從體育競技上,而且從科技、軍事到所有,都比十年前在國際上更有地位、話語權以及影響力,這是我們最為自豪的一件事情。」陳一冰對《中國青年》記者說。

志願服務的精神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有一句比較有代表性的話就是『微笑就是名片』,我們的行動就是最好的名片,我覺得這非常好。當天的工作,我希望能夠順利地把它做好。而對於我們志願者的工作要求來講,能夠最大限度地去幫助當時的群眾解決問題,包括管理身體的不適,以及一些秩序方面的維護等等,讓活動非常順利地去開始和結束。」

在慶典活動結束當天,《中國青年》記者再次聯繫了陳一冰。剛剛到家的他聲音中帶著激動與不易察覺的疲憊:「首先,我覺得很光榮。我們作為志願者,凌晨四點多鐘就到了自己的崗位上,七點半左右,觀禮的人陸續到了,我們去引導,去解答他們的問題,幫他們拍照。也有很多人認出來我以後也會跟我合照。在這次志願服務當中,真的感覺很開心,當志願者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第二我覺得,親眼在現場見證這麼偉大的事情,特別激動也特別幸運。全中國現在14億多人,能在現場觀禮真的很榮幸。我在現場看到彩車,有奧運冠軍站在上面,我沒有站在上面,我今天是站在了為別人服務的志願者的位置上,反而會覺得更有意義吧。 第三就是激動自豪,想流淚。咱們軍人的這種氣勢,這種整齊的步伐,還有我們戰力的展示,這種強大讓人特別安心和鼓舞。我們愛好和平,但是我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會被別人威脅。我們已經不像從前只是為了追趕,而是站在了一個世界領先的地位,去更好地擁護和平,這種感覺非常棒。」 

現在作為一名大學教師,陳一冰與年輕人的接觸非常多。對於年輕人的社會責任,他說出了自己的體會感受。

「如果你內心的能量不夠滿,其實去談社會責任感是比較空的。你會發現你很累,帶不動,沒有那種散發能量影響周圍的狀態。很多時候,我覺得更多的幹擾來自你自己的信念感不夠強。我現在35歲,我自己在作為青年人的過程當中,覺得重要的是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社會價值觀,或者人生觀。這可能是人活到老一直在追求的——我是誰?來自哪裡?我要去哪裡?這些問題其實不管你是青年中年老年,你都應該不斷地去詢問自己。」陳一冰說。

對所有的運動員來說,訓練都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越是優秀的運動員,對訓練的感受越深刻。表面看起來,它是枯燥的。枯燥並不難熬,真正考驗一個人的,是能否忍受枯燥中的那份孤獨。

「這一段徵程真的是需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的,這個東西不是教練或者說是家人能陪著你走。像傷病壓力,甚至是無助,你沒有辦法跟任何人分享。在隊裡大家既是隊友又是對手,而且大家都很辛苦,你不能把你的垃圾倒到別人身上。尤其當你的技術水平達到一定高度時,你很難每天都有突破。訓練大部分是重複,然後突破不了,傷病還加重了,這時候就會一肚子悶氣。我那個時候最大的支持就是回到房間打開博客,還有微博,有很多人會給你留言,說還有多長時間要比賽了,加油什麼的,甚至是說天漸漸涼了,你要保護好你的傷病,那時候會發現有很多你根本就不認識的網友或者青年人給了你很多。當時我吸收了很多這樣的溫暖的能量。而當我退役之後,我就特別希望能反饋給他們,能告訴他們:其實你們當時給我的鼓勵,對我有很大的意義,所以我也想把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們,講講我的這條路是怎麼走的。」

退役之後,陳一冰做了很多公益活動,其中就包括他希望能夠將自己接收到的能量回饋出去的「百校行」。

「我希望我們的大學生群體不要荒廢了最好的年紀。其實他們的大學生活,跟我在國家隊的狀態一樣,需要很強的自控力。高中的時候,有父母老師盯著,到了大學突然間離開父母離開家,到了一個需要自控力更強的環境,很多時候這樣的變化會讓人迷失一下,覺得沒人管我了,然後會不太珍惜時間,也不太珍惜這四年的學習,但是往往這四年是對一個人的人生至關重要的一個時間段。我去跟他們交流,哪怕只有十個二十個青年人聽進去了,我就算沒白走這一回。」陳一冰說。

 

「拼搏、頑強,這些是與體育伴隨而來的體育精神。這麼多年,其實我只學會了兩個詞,就是專注和堅持。我24年就幹了一件事,並且堅持到最後。這一路有過很難熬的時候,但是我也一直專注堅持過來了。到退役之後,我把它變成了一個主題——『做自己的冠軍』,去跟我們的大學生群體、我們的青年人分享。為什麼是這個主題?其實青年人會來自不同的出身,後天的成長環境也許完全不同。當你用很多時間去跟別人比較,你會發現沒有辦法平衡。但是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昨天的自己強一點,這叫『做自己的冠軍』。就是說你只需要每天比昨天的自己強,你就能夠做到很多事了。我崇尚做自己的冠軍,希望能夠把我怎麼變成冠軍的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跟他們分享。我八歲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覺得我能成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

講到這裡,陳一冰眼裡燃起了亮亮的光,記者在很多其他體育項目的世界冠軍眼中都曾見過。

「我經常跟人說,我覺得我最大的天賦是努力,因為我努力到了,我才知道我有天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天賦就放棄了。這個天賦有可能你積累、堅持到了別人堅持不了的程度,你就變成了一個頂尖選手。我出成績比較晚,但是當我第一次拿吊環世界冠軍的時候,甚至第二周期成為隊長,一直都發揮非常穩定,就是一點點積累出來的,因為我比別人練得多。我每天最少比別人多練將近兩個小時,很多動作我要比別人重複更多遍。所以我比賽的時候心態很穩,我真的練到了,覺得沒有什麼對手。那麼我只要關注自己的狀態,去正常發揮就好。」

相關焦點

  • 奧運冠軍陳一冰,如今成人生贏家,身價上億擁美麗嬌妻
    陳一冰是我國非常優秀的體操運動員,他曾為國家贏得大大小小的榮譽,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如今奧運冠軍陳一冰成為人生贏家,他不僅是身價上億的公司老闆,並且身邊還擁有美麗嬌妻,實在是令人們羨慕。當時的陳一冰對體操越來越熱愛,自身也擁有著巨大的天賦。陳一冰的每一次訓練都非常刻苦,也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了國家隊。在國家隊時期,陳一冰在2008年拿下了兩枚奧運冠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很多觀眾被陳一冰在賽場上的表現震撼到了。
  • 陳一冰:從「吊環王」到「創客」,我的人生從未迷茫
    陳一冰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2008年的北京,在此前的兩屆世錦賽上,他都獲得了吊環項目的冠軍。不過,這條看似順風順水的冠軍之路,對於陳一冰來說走得並不平坦。外界普遍認為,陳一冰是個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選手。1996年到2000年的4年是他職業生涯中比較艱難的一段時期,剛進入專業隊的陳一冰始終未能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
  • 陳一冰大婚迎娶美豔新娘
    鄒凱、馮喆等七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組成了陣容強大的伴郎團,為昔日體壇隊友、兄弟送上祝福。當天的婚禮在天津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現場布置猶如童話殿堂。整場婚禮以城市為主題,在「愛情城堡」兩側,分別矗立著新郎陳一冰家鄉天津的標誌性建築「天津之眼與解放橋」,與新娘從事同聲傳譯工作的城市——倫敦的大笨鐘與倫敦眼,而桌牌則是將陳一冰曾經徵戰與比賽過的40餘個國家和城市的名稱來展示。
  • 運動基因太強大 陳一冰女兒綜藝首秀獲得人生第一塊金牌
    近日,奧運冠軍陳一冰在平臺分享女兒第一次獲得運動金牌的感受:"祝賀yiyi拿到人生第一塊金牌,以前從沒試過立定跳遠,原來一一也是個隱藏的運動小超人,為她感到驕傲,"據悉,陳一冰女兒首次參加運動綜藝,運動基因強大,表現可愛乖巧,深受觀眾和領隊喜愛。
  • 陳一冰|十年間從運動員到不可定義
    ;在微博上擁有「#陳一冰今天vlog了嗎#」的話題,雖然日常被催更,但至今只發表了二十三篇視頻。說起愛好,陳一冰是一個喜歡追求「刺激」和「速度」感的人。所以他喜歡車,也喜歡下賽道開賽車的感覺。對車子的選擇也有自己的堅持,對他來說,極星2的「可持續」理念,與他自己的堅持如出一轍。而且它的環保與北歐設計,也是陳一冰在日常生活中,認為必不可少的:「比如下班回家,我從老師變成爸爸,每一次這種身份的轉換過程中,車都是我的一個最好的陪伴,一個密不可分的好友和支持者。」
  •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成立
    12月18日,由我國兩屆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捐贈發起的「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陳一冰體育教育專項基金」在北京成立。在成立儀式上,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薛萬河向陳一冰頒發專項基金牌匾並授予其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體育公益之星稱號。薛萬河表示:「作為優秀運動員,陳一冰為祖國贏得了榮譽,退役後,心系體育公益事業,通過參與公益實現人生新的價值。感謝陳一冰在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設立專項基金。
  • 「吊環王子」陳一冰:不同的事業 同一個夢想
    第一次參與創業項目,陳一冰與合伙人從一個很小的體能康復俱樂部做起,截至2012年,這個項目在北京、天津、瀋陽一共開了6家連鎖俱樂部,而且均能盈利。2013年12月,陳一冰正式退役。作為天津人,退役後的陳一冰回到了老家天津,被任命為吉林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兼任天津市體操中心副主任。這時,陳一冰把自己的股份全都轉讓給了合伙人,自己的第一次創業宣告結束。
  • 體操隊倫敦奧運陣容公布 陳一冰眭祿領銜出徵
    本報訊(見習記者 舒凡)昨日,中國體操(體操新聞,體操說吧)隊公布了倫敦奧運七人名單,男隊:鄒凱、陳一冰(陳一冰博客,陳一冰新聞,陳一冰說吧)、張成龍、滕海濱(滕海濱新聞,滕海濱說吧)、馮喆作為正選隊員入選。女隊:姚金男、眭祿、黃秋爽、鄧琳琳入選主力名單。何可欣、江鈺源、譚思欣爭奪第五人位置。
  • 51Talk小學霸為奧運冠軍陳一冰在線答疑
    6月23日晚8點,由國內在線英語行業第一家赴美上市企業51Talk與支付寶少兒團隊聯合主辦的在線直播類公開課《父母怎麼幫孩子拿到人生的「冠軍」》準時開播。本次直播在支付寶體育官方生活號、51Talk支付寶官方生活號、51Talk官方抖音號、51Talk快手官方帳號等多平臺直播,吸引了眾多少兒家長的關注。
  • 陳一冰8年前摘銀惹眾怒 與何雯娜分手8年仍互撕 現身價上億娶良妻
    近日,奧運體操冠軍陳一冰在接受鄧亞萍主持的採訪時,回憶了在倫敦奧運會上痛心疾首的一幕:陳一冰自認為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表現得近乎完美,直到最後落地,陳一冰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但是最後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吊環王陳一冰身價上億,8年前摘銀惹眾怒,與何雯娜分手8年仍互撕。
  • 陳一冰童年照曝光,穿花衣戴蝴蝶結乖巧似女孩,一家三口長相神似
    中國體操奧運冠軍、「吊環王子」陳一冰的妻子單競緹也在兒童節這天更新了微博動態:我來了我來了我來了,祝看到這條微博的小朋友們六一快樂(所以yiyi更像誰呢?某人壓箱底的蝴蝶結照片都被我翻出來了)。單競緹還將女兒yiyi的照片和自己及陳一冰的童年照拼到了一張圖上,以便於網友進行對比。
  • 遇黑哨失金牌,陳一冰現在仍耿耿於懷:國際體聯欠我冠軍頒獎儀式
    >近日,奧運體操冠軍陳一冰在接受鄧亞萍主持的採訪時,回憶了在倫敦奧運會上痛心疾首的一幕:本來對手和觀眾都在恭賀自己時,裁判卻打分他比巴西運動員少了0.1分,從而被裁判「偷走」了自己的奧運金牌,陳一冰顯然仍耿耿於懷:倫敦奧運會錯失吊環金牌,國際體聯仍欠我一個冠軍頒獎儀式!
  • 陳一冰回憶倫敦奧運丟金:國際體聯欠我冠軍頒獎儀式
    網易體育8月19日報導: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接受鄧亞萍採訪,談到了倫敦奧運會錯失吊環金牌,這位名將難掩失望,直言當時自己站在領獎臺上人都是木的,而國際體聯欠自己一個冠軍頒獎儀式。
  • 陳一冰自曝自己是LOL老玩家,S1就代言遊戲了!
    最近在虎牙舉辦的QQ名人賽中,邀請了奧運冠軍陳一冰參加比賽。比賽中陳一冰竟然大爆自己和LOL的往事,直接說了自己是S1代言人的身份。「和英雄聯盟的淵源也挺深的,S1的時候,和陳赫、郎朗一起代言英雄聯盟,後來還在高校做宣講。」看得出陳一冰對LOL不但是淵源,印象也是很深的。
  • 奧運人物 陳一冰:從「吊環王」榮耀與遺憾,到「霸道總裁」揚帆和修行
    歲才拿世界冠軍大器晚成,08年終拿兩枚奧運金牌以證明「吊環王」榮耀背後亦有酸苦但退役後,他毅然成為創客他說:這是另一種修行━━━━━2008年的北京,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陳一冰,就在家門口一舉獲得吊環和男子體操團體兩枚金牌,加上此前兩屆世錦賽的冠軍,陳一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吊環王」,但對於體操運動員來說,算是成名晚的了。
  • 陳一冰擔任「健康形象大使」助力口腔健康
    8月11日,口腔健康公益形象大使聘任儀式在京舉行,此次奧運冠軍、吊環王子陳一冰擔任「口腔健康形象大使」,旨在向公眾傳播健康理念,提高公眾對口腔疾病的知曉度,推動口腔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陳一冰擔任口腔健康形象大使)熱衷於公益事業的陳一冰,一直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宣傳正能量
  • 陳一冰劉翔田亮三大冠軍同框
    #陳一冰劉翔田亮同框# #田亮41歲還能後空翻# 三個站過在世界頂端的男人同框了,北京奧運會冠軍陳一冰,雅典奧運會冠軍劉翔,雪梨奧運會冠軍田亮,感覺在看奧運會[笑哭] ​不得不說每一個都是為國爭光的人~
  • 柳巖趴在陳一冰背上 男方做伏地挺身引掌聲(組圖)
    柳巖趴在陳一冰背上 男方做伏地挺身引掌聲(組圖)   柳巖自曝體重100斤  陳一冰駝其做伏地挺身  陳一冰今年8月與女友領證結婚,錄製現場也與觀眾分享了與嬌妻動感十足的照片。性格十分活潑的柳巖,也在現場與陳一冰挑戰了照片中的一個姿勢。  環節中,柳巖需坐在陳一冰身上,男方要努力做伏地挺身。遊戲開始前,眾男嘉賓問起柳巖體重。
  • 奧運冠軍陳一冰創業了,做了一款健身App
    和田亮、李小鵬、鮑春來等體育明星轉型綜藝咖不同,陳一冰搭上了網際網路創業的大潮,從競技體育轉型大眾體育服務。陳一冰說 ,他本來也可以生活的不錯,但他選擇了一條很難走的路,但相信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站在發布會舞臺上的陳一冰,化了淡妝,一身黑衣,鎂光燈下的他顯然不如奧運賽場上的他從容淡定,好幾次都緊張的快要忘了詞而重複前面說過的話。「雖然排練了好多次,但我不擅長言辭,這可能是在座的各位見過演講最失敗的CEO」,語氣裡充滿了誠懇與謙虛。陳一冰的創業方向是從時下最流行的「網際網路+」入手,結合自己的專業體育,打造一個網際網路+體育的模式,目標是大眾體育。
  • 吊環王陳一冰,前任嫁製片人,今創立公司,體重對比圖引熱議
    我國在體操領域,總也能夠培養出諸多的精英人才,陳一冰就是其中一位有著較高知名度的運動員,只不過相較於其他在十多歲年紀時候就已經出名的優質選手,陳一冰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了。2013年,29歲的他宣布退役,不少粉絲也是將關注的目光,從賽場轉向了陳一冰的私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