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葫蘆島漢子一年完成11米長手撕畫《清明上河圖》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

2021-03-01 葫蘆島圈

別看是東北漢子,可他心靈手巧,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撕紙作畫」這門手藝。他用時1年時間,手撕成一幅11米長作品《清明上河圖》。前不久這幅作品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正式收藏,一雙巧手終於撕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叫劉傑,今年63歲,小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那時沒有電視和玩具,我奶奶就經常手撕些小動物逗我玩。她把手放被窩裡偷偷手撕畫,不一會兒就說,看蝴蝶來了,手裡就變出個蝴蝶放到窗戶上飛。那時我覺得奶奶老厲害了,會變出各種小動物,就像魔法師一樣。」

這些溫馨回憶是劉傑後來對手撕畫情有獨鐘的初始原因。

手撕畫是一種以手為剪,用手指在紙上撕出鏤空效果的藝術。他先從小幅動物和花草樹木開始練習,一點點增加難度,手法也越來越嫻熟。上學後,在手工課上,別的同學拿剪子都很難做出一幅圖畫,他僅用手就能撕出。如今給他一張紙,他看似隨意地撕來撕去就會成為一幅作品,小貓、小狗、牛、馬等動物在他的手中都活靈活現。

圖為:劉傑捐贈給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館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

2007年,劉傑決定手撕《清明上河圖》。這是其手撕畫中的代表作。當時該作品是劉傑的父親幫設計,從創作《清明上河圖》開始,父親就一直鼓勵。「曲線是手撕畫的難點,因橋的部分裡面人物多、曲線多,所以最難撕。父親說,只要把橋表現好就算成功,並且說等橋撕好了拿給他看。我也知道手撕橋是難點,怕撕不好就先從畫的兩頭開始撕起,把橋留在最後。等開始撕橋時,父親就突發疾病去世,沒看到我撕成的橋,這成了永久的缺憾。」

劉傑說,手撕畫主要靠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巧勁兒都在指肚上。撕起必須要全神貫注,否則很容易撕壞,所以每次就撕10分鐘,還都屏著氣撕。因為手撕畫與其他藝術不同,尤其撕到幾百個人物時更鬧心。每個人物僅有1釐米高,不小心就前功盡棄。當撕到一半時,他的心情變得急躁,越撕越難受,到最後精神都要崩潰。有一次撕完紙,劉傑發現心臟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發現右心室有血液回流現象。得知他經常在家屏著氣撕紙,醫生勸他停止,可他沒聽醫生建議繼續撕,為此身體落下多個毛病:雙手得了腱鞘炎、眼睛視力下降,心臟也受到很大影響。

這幅《清明上河圖》整整撕了將近一年,是由10張紅色宣紙組成。作品完成後經過裝裱,總長為11米,寬約1米。當這幅作品呈現在人們面前時,畫作上,一個個僅約1釐米高的小人,一棵棵樹葉繁茂的大樹,一間間屋舍,還有門樓、拱橋、船隻惟妙惟肖,很難想像這都是用手一點點撕出來的。人們無不為他的絕技所驚嘆和折服。

憑藉手撕畫特殊技藝,劉傑成了葫蘆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撕畫《清明上河圖》還被遼寧省文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遼寧剪紙藝術大賽金獎」。此外,劉傑還被葫蘆島市檔案館聘為民俗藝術研究室導師。目前,劉傑正在研究盲撕畫,以將該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今年,劉傑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被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申報到上海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前不久,劉傑收到了來自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博物館工作部郵寄過來的捐贈證書,證書為中英文格式,上面寫著,劉傑--您所捐贈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已為我館收藏,特此頒證,感謝您為世界技能博物館做出的貢獻。

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籌建辦委託運輸藝術品的專業機構來到葫蘆島市與劉傑對接,同時籤訂了一份協議後,將《清明上河圖》運到上海。

世界技能博物館籌建辦藏品徵集組項目經理朱丹藝說,遼寧省葫蘆島市民間藝人劉傑老師捐贈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作品已經安全順利入庫入藏世界技能博物館。看到了這副作品,大家都非常感動,劉傑老師用雙手創造了奇蹟,用最樸實的材料,不藉助任何工具製作出如此形象生動、自然、別具風格的畫面。這幅長達11米的作品飽含了劉傑老師製作的艱辛,非常感謝劉傑老師對世界技能博物館的大力支持。

遼瀋晚報·ZAKER瀋陽記者 靳詩宇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社會新聞 │ 2020-09-26 10:02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煙臺市民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
    萊州繪畫愛好者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名畫,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幾百年來備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近日,煙臺萊州的一位民間繪畫愛好者李永濤用時120天,臨摹出了一幅9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宋徽宗鑑賞完之後大為讚賞,當即為畫題名「清明上河圖」,並加蓋雙龍小印,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北宋末年,靖康之難,金朝滅亡宋朝,兵荒馬亂之中,清明上河圖被盜出皇宮,流落民間,被張著、張公藥、酈權、王磵、張世積等人收藏過。
  • 萊州繪畫愛好者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名畫,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幾百年來備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近日,煙臺萊州的一位民間繪畫愛好者李永濤用時120天,臨摹出了一幅9米長的《清明上河圖》。作為一名書畫愛好者,李永濤並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學習,多年來,一直是自己苦練畫功,博物館與各類書畫展成為了他最常去的地方,2018年一次難得的機會使他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 再現大宋風華:5米長卷立體書《清明上河圖》推出
    來源:經濟日報五米巨幅、原作比例、精準還原《清明上河圖》。10月25日,由故宮出版社、紫禁太和、葫蘆弟弟聯合推出的立體書《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在故宮博物院外東華門99號院線上發布。10月24日,在文化創意眾籌社區摩點上,一本書完成了它的首發眾籌。火爆異常的認籌數字,顯示出讀者的噴薄熱情。對這種熱情,出版方早有預期。「中國書畫巨製的強IP,加上新穎的立體結構,這本書真正使得國人熟悉的《清明上河圖》『活』了起來。」福建葫蘆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 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圖3.0》
    與傳統靜態布展形式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圖3.0》是一場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
  • 《清明上河圖》高清完整版
    清明上河圖寬25.2釐米,長525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 殘疾小夥繡6米長《清明上河圖》 耗時1年5個月
    說到十字繡,人們並不陌生,但患有小兒麻痺症、平均每天繡13個小時以上,耗時一年零五個月繡一幅繡品卻並非易事。日前,長治縣蔭城鎮中村雙下肢終身殘疾的小夥郭小林,終於完成了他的刺繡版《清明上河圖》。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900年前,一幅《清明上河圖》,將北宋都城的盛世繁華、人文風貌盡收畫中。2.2米的畫卷中藏有豐富的信息,粗略瀏覽只能感受一時的視覺震撼,而畫中所蘊藏的文化和歷史價值,值得後世仔細觀摩。套裝:立體書+拼圖+《<清明上河圖>面面觀》值得擁有這套書的理由:1. 5米長卷再現《清明上河圖》高清原作,近距離觀賞名畫,100多個畫中細節全解析;2.
  • 汴梁藝術|河南國際藝術品保稅倉:《清明上河圖》各版本賞析
    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北宋的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這是作者為了勸誡徽宗而作,表現的是徽宗初年喧鬧的商肆和百病叢生的社會現象,頗有悲天憫人之感。
  •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特別是經歷了北宋一百多年的建造,汴京已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擁有人口一百多萬,繁華無比,正是這樣建都的歷史為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提供了最真實的場景。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絹本        北宋文學家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對北宋都城的繁盛有著生動的記載:「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幹戈。
  • 春節收藏好禮!故宮震撼《清明上河圖》5米立體書,娃不能錯過的大宋風華……
    故宮鎮館之寶周邊書,1小時爆賣10萬這本《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是個套裝,一共包含了3樣東西:01.鋪陳開整整5.04米長的立體書。02.整整1000塊的《清明上河圖》原畫拼圖。這幅拼圖長達1.25米,是目前市面上還原度和清晰度最高的《清明上河圖》的拼圖周邊,做工細緻到連絹布經緯都清晰可見。拼圖對於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作用館長就不多說了,這盒製作精良的拼圖還能培養孩子的「美商」。
  • 用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現在的開封地區,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城市風貌。數百年來,《清明上河圖》流落於不同人的手裡。It was re-purchased in 1945 and kept at the Palace Museum in the Forbidden City.直到1945年才被贖回,並收藏於故宮博物館。
  • 七旬老人手繪15米長「德陽版」《清明上河圖》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餘如波 攝影 肖雨楊疫期這幾月,德陽七旬老人、畫家舒增堯「宅家」實在閒不住,5月幹成了一件在朋友圈引人點讚的「大工程」——手繪15米長的《柏社古鎮墨蹤》。畫中蔥蔥鬱鬱熱熱鬧鬧的柏社古鎮,位於如今德陽旌陽區的柏隆鎮,南距德陽市中心約17公裡,這幅畫被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德陽版」《清明上河圖》。上千人納入畫幅,以小人物展行業百態留著鍋剷頭的胖娃娃,穿一身紅色對襟馬褂,左手牽著一個白色的兔兒燈在街上開心地滑行。
  • 立體書《清明上河圖》:讓大宋風華「躍然紙上」
    2020年10月25日,「清明上河畫中遊——《大宋風華:立體》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博物院外東華門99號院舉行。分享會上,由故宮出版社、紫禁太和、葫蘆弟弟三方聯合推出的全新立體書《清明上河圖》,引發專家、學者及讀者的高度興趣。
  • 高手打架扯頭髮,學堂旁邊開青樓……這版《清明上河圖》有多奇葩
    因為仇英以工筆山水、人物著稱,他在大收藏家項元汴家中看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後,油然而生「我也可以」的豪情,於是他就以蘇州城為對象,也創作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仇英的《清明上河圖》當時就很出名,民間紛紛仿製該畫出售牟利,搞得真假難分。
  • 高清還原《清明上河圖》5米+立體書!還送巨幅拼圖!
    最出名的莫過於5米多長的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生動地記錄了北宋都城汴京(又稱東京,即今天的河南開封)的都市風貌,是故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故宮鎮館之寶周邊書,1小時爆賣10萬這本《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是個套裝,一共包含了3樣東西:01.鋪陳開整整5.04米長的立體書。
  • 黑科技版《清明上河圖3.0》現身故宮 「文化+科技」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與傳統靜態布展形式不同的是,本次《清明上河圖3.0》是一場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這一創新型產品也正是今年博物館日「超級連接」主題下最引人矚目的成果。長36米,高4.8米的《清明上河圖》巨幅互動長卷 動態長卷對面的顯示屏上,12個具有代表性的信息點解說輪番滾動。
  • 2020《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展出信息詳細介紹!
    《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時間:2019-12-19至2020-05-28《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地點:深圳 | 華潤大廈藝術中心美術館《清明上河圖》真跡沉浸特展深圳站門票價格:76,108,20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