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2020-12-09 北國網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社會新聞 2020-09-26 10:02

來源:

遼瀋晚報

作者:

編輯:

欒溪

  劉傑捐贈給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館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 遼瀋晚報特派葫蘆島特約記者 靳詩宇 攝

  別看是東北漢子,可他心靈手巧,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撕紙作畫」這門手藝。

  他用時1年時間,手撕成一幅11米長作品《清明上河圖》。前不久這幅作品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正式收藏,一雙巧手終於撕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叫劉傑,今年63歲,小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那時,我奶奶經常手撕些小動物逗我玩。她把手放被窩裡偷偷撕畫,不一會兒手裡就變出個蝴蝶放到窗戶上。那時我覺得奶奶就像魔法師一樣。」這些溫馨回憶讓劉傑來對手撕畫情有獨鍾。

  手撕畫是一種以手為剪,用手指在紙上撕出鏤空效果的藝術。他先從小幅動物和花草樹木開始練習,隨著難度一點點的增加,手法也越來越嫻熟了。如今,一張紙在他的手裡很快就會成小貓、小狗……

  2007年,劉傑決定手撕《清明上河圖》,這個作品他的父親幫著設計,也成為他的手撕畫的一個代表作。從創作《清明上河圖》開始,父親就一直鼓勵他,「曲線是手撕畫的難點,因橋的部分裡面人物多、曲線多,所以最難撕。父親說,只要把橋表現好就算成功,並且說等橋撕好了拿給他看。我也知道手撕橋是難點,怕撕不好就先從畫的兩頭開始撕起,把橋留在最後。等到開始撕橋時,父親卻去世了,父親沒看到我撕成的橋,這成了永久的缺憾。」

  劉傑說,手撕畫主要靠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巧勁兒都在指肚上。撕的時候必須要全神貫注,否則很容易撕壞,所以每次就撕10分鐘,還都屏著氣撕。因為手撕畫與其他藝術不同,尤其撕到幾百個人物時更鬧心。每個人物僅有1釐米高,不小心就前功盡棄。有一次撕完紙,劉傑發現心臟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發現右心室有血液回流現象。得知他經常在家屏著氣撕紙,醫生勸他停止,可他沒聽醫生建議繼續撕,為此身體落下多個毛病:雙手得了腱鞘炎、視力下降、心臟也受到很大影響。

  這幅《清明上河圖》是由10張紅色宣紙組成,他撕了將近一年。作品完成裝裱後總長為11米,寬約1米。上面的人物僅約1釐米高,一棵棵樹葉繁茂的大樹,一間間屋舍,還有門樓、拱橋、船隻都惟妙惟肖。

  憑藉手撕畫特殊技藝,劉傑成了葫蘆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手撕畫《清明上河圖》還被遼寧省文聯、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遼寧剪紙藝術大賽金獎」。此外,劉傑還被葫蘆島市檔案館聘為民俗藝術研究室導師。目前,劉傑正在研究盲撕畫,以將該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今年,劉傑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被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申報到上海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博物館籌建辦公室。

  世界技能博物館籌建辦藏品徵集組項目經理朱丹藝說,遼寧省葫蘆島市民間藝人劉傑老師捐贈的手撕畫《清明上河圖》作品已經安全順利入庫入藏世界技能博物館。

  遼瀋晚報特派葫蘆島特約記者 靳詩宇

北國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複製、編輯或發布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伺服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相關焦點

  •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時間:2020-11-15 16: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出來的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也有不少人通過其他手段將這一繁浩的北宋風俗圖景生動地呈現出來
  • 葫蘆島漢子一年完成11米長手撕畫《清明上河圖》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
    別看是東北漢子,可他心靈手巧,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撕紙作畫」這門手藝。他用時1年時間,手撕成一幅11米長作品《清明上河圖》。前不久這幅作品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正式收藏,一雙巧手終於撕出了一片新天地。他叫劉傑,今年63歲,小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那時沒有電視和玩具,我奶奶就經常手撕些小動物逗我玩。
  • 煙臺市民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
    萊州繪畫愛好者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名畫,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幾百年來備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近日,煙臺萊州的一位民間繪畫愛好者李永濤用時120天,臨摹出了一幅9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燕文貴甚得宋太宗賞識,畫過《七夕夜市圖》,表現北宋都城汴梁城內安業界到潘樓一帶商肆。又畫過《舶船渡海圖》,在大不盈尺的幅面上,畫出了海船檣帆槔櫓的複雜結構和指呼奮躍的船夫活動,及風波浩蕩、島嶼相望的海景。燕文貴所繪《江山樓觀圖》今尚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清明上河圖》高清完整版
    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風俗畫)[qīng míng shàng hé tú]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5.2釐米,長525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 高清還原《清明上河圖》5米+立體書!還送巨幅拼圖!
    故宮鎮館之寶周邊書,1小時爆賣10萬這本《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是個套裝,一共包含了3樣東西:01.鋪陳開整整5.04米長的立體書。 02.整整1000塊的《清明上河圖》原畫拼圖。這幅拼圖長達1.25米,是目前市面上還原度和清晰度最高的《清明上河圖》的拼圖周邊,做工細緻到連絹布經緯都清晰可見。
  • 萊州繪畫愛好者120天臨摹出9米長《清明上河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1日訊 《清明上河圖》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的名畫,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幾百年來備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近日,煙臺萊州的一位民間繪畫愛好者李永濤用時120天,臨摹出了一幅9米長的《清明上河圖》。作為一名書畫愛好者,李永濤並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學習,多年來,一直是自己苦練畫功,博物館與各類書畫展成為了他最常去的地方,2018年一次難得的機會使他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 故宮震撼《清明上河圖》5米立體書,娃不能錯過的大宋風華……
    故宮鎮館之寶周邊書,1小時爆賣10萬這本《大宋風華:立體<清明上河圖>》是個套裝,一共包含了3樣東西:01.鋪陳開整整5.04米長的立體書。02.整整1000塊的《清明上河圖》原畫拼圖。這幅拼圖長達1.25米,是目前市面上還原度和清晰度最高的《清明上河圖》的拼圖周邊,做工細緻到連絹布經緯都清晰可見。拼圖對於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作用館長就不多說了,這盒製作精良的拼圖還能培養孩子的「美商」。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摘要:河北唐山農民企業家斥資1.5億打造泥塑《清明上河圖》,該泥塑《清明上河圖》許多人物好似在奔跑,栩栩如生
  • 《清明上河圖》全圖展示 觀眾排隊逐釐米賞閱(圖)(1)
    眾人排起長隊等待觀看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其中的重量級首展——「石渠寶笈特展」昨天在武英殿書畫館和延禧宮展廳同時開幕,在兩個月的展期中,將有近300件絕世珍品與觀眾見面。據統計,昨天共有8500人參觀武英殿,賞閱了中國第一畫《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散文|參觀《清明上河圖》作者:琚向東
    參觀《清明上河圖》文| 璩向東上海之旅期間,我們於7月9日在上海世界愽覽會中國科技館觀賞了《清明上河圖》。上海世博會中國科技館展廳內長約二十餘米的巨大電子屏幕上,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動態的《清明上河圖》。全圖景觀從右到左,從城外到城內,讓觀者看得有滋有味。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清明上河圖》有多牛?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畫卷。張擇端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圖畫中。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生動地描述了900年前北宋汴京人民的生活景象,簡直厲害。
  • 《清明上河圖》復活:充滿陰謀和殺局,824個人物竟都有姓名!
    800多年來,後人對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小吃糕點、店鋪雜貨都不放過,反覆推敲琢磨。但是研究者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畫中的這824個人物本身。這些人姓甚名誰?為什麼出現在這幅畫中?他們都有什麼出身來歷?當時在做什麼?在畫外又有什麼樣的命運?800多年來沒有人問這些問題。
  • 宋畫讀記|《清明上河圖》:如夢幻泡影,累卵之上的浮華盛世圖景
    書中《紅樓夢》,畫中《上河圖》。 相比如今蔚為大觀的紅學來說,清明上河圖在繪畫領域的地位不遑多讓,歷代對它的解讀和分析汗牛充棟,成為繪畫史上一個經久不息的傳奇,而以此為引子通過天馬行空的無釐頭改編的影視、小說等作品,更是將這部作品的熱度推向了一個新的魔幻高峰。
  • 將清明上河圖放大50倍,樹下的那個人,是在幹什麼?
    特別是宋代,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立下過「不殺文人」的祖訓,因而宋代文化繁榮,詩詞文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並且宋代經濟異常繁榮,市民生活豐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好事成雙,北宋不僅創作出了展現中國大好河山的《千裡江山圖》,而且創作出了表現當時繁華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 殘疾小夥繡6米長《清明上河圖》 耗時1年5個月
    日前,長治縣蔭城鎮中村雙下肢終身殘疾的小夥郭小林,終於完成了他的刺繡版《清明上河圖》。  第一件成品賣了4500元  6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治縣蔭城鎮中村郭小林家。郭小林向記者展示了這幅長6米,寬80釐米的《清明上河圖》。  現年31歲的郭小林出生後就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直到20歲才靠拄雙拐開始走路。
  • 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國書畫傳世國寶賞析
    二、清明上河圖1.概述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梁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像在大聲吆喝著什麼。船裡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這裡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橋頭布遍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兩位攤主正爭相招呼一位過客來看自己的貨物。這裡名副其實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可稱為畫面的高潮片段。
  • 匠人心,刺繡情丨她耗時8年織就22米巨幅《清明上河圖》,帶你夢回千年~
    而在被譽為風情水鄉的長汀三洲鎮,竟然驚現一幅長達22米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堪稱罕見。繡工細膩,人物逼真,透著滄桑,古韻十足,恍若一幅被時光遺忘在現世的古畫卷,令人震撼又嘆為觀止。22米長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這幅作品出自三洲古鎮「譙國名家」李水連之手。她匠心巧思,與先生共同經營著一家集農家樂、旅遊民宿於一身的「譙國名家」,文藝氣息十足。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三、《清明上河圖》畫作內容《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主要描寫了北宋首都汴梁城(今河南開封)的繁榮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清明上河圖》繪製了數百個人物形象,牲畜以及船隻、轎子、房屋、城樓、酒家、橋梁等,充分展現了北宋時期真實的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