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2020-12-16 寶媽育兒字典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能生活在美麗的畫中,可把小時候的我羨慕壞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

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之謎

作為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長卷畫作,《清明上河圖》中約有82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這些栩栩如生的細節,讓北宋時期的汴京面貌躍然紙上。

畫中的每一個局部放大來看,書生、官員、兵卒、船工……衣帽妝發、姿態神情全都各不相同。

順著畫作從右往左慢慢瀏覽,你仿佛能聽到街邊小販正在和婦女討價還價、一個車夫向稅務官大聲表達他對稅費的不滿、幾個瓜農在瓜棚下搖著扇子交流著今年的收成……

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從未停止:它所展現的場景真的是北宋時期的嗎?「清明」二字到底是時令還是一種頌辭?「上河圖」中的「上河」是指一個地名還是趕集上街的意思?

就在大家討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叫冶文彪的人卻在思考另一件事:

畫中的824個人,他們姓甚名誰?當時在做什麼?張擇端為什麼要畫他們

復活「清明上河圖」

冶文彪,20世紀70年代人。多年前的一次偶遊開封,讓他沉迷上了《清明上河圖》。

畫卷中人物之多、房屋之多、場景之多,激發了冶文彪的想像,他開始立誓,要圍繞此圖創作出小說史上最龐大的推理布局。他花費五年時間構思、三年時間創作,終於在2015年寫就《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密碼》共計六部,前五部分別以士、農、工、商、兵這五大北宋社會區域為主題,第六部則是前五部故事扇面的拼合。

全書從一個最大的懸念——梅船死屍案開始,引出一個個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的小故事,最終又以「梅船死屍案」結束,揭露了一樁決定著北宋歷史命運的驚天大案。

《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的故事發生在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數十年後,此時是蔡京粉墨登場操縱朝政,而朝局上下一片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國勢虛弱之時,自有怪相乘虛而入,由誰來破解這場蠅營紛局?這些怪事最終又會將真相引向何處?

熟悉歷史的人會知道,在公元1127年,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的十餘年後暴發了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作者冶文彪試圖通過虛構的推理來破解這場歷史的興嘆,他藉由張擇端的視角俯視汴京,用文字讓畫中的824個人「原地復活」,從郊野到虹橋、從層巒樓宇到街角車邊,他將隱匿在其中的秘密悉數扒出,赤裸裸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和場景都出自清明上河圖,所有故事都是從圖上描繪的那一刻同步發生,書中描繪的很多場景也都可以在畫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在虹橋上,有一個人一直混在人群中,也親眼目睹了剛才的「客船過橋洞」事件。這個人身穿灰袍、背著木箱,立在橋欄邊,嘴裡念叨著什麼。他就是翰林圖畫院的畫待詔——張擇端。

張擇端作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創作者,被安排在這裡跟讀者見面未嘗不算是一個小驚喜,但也有讀者認為張擇端的加入有些牽強。

關於這一點冶文彪回應,「張擇端的進入是必須」,作為「畫痴」,他超凡的記憶力和形象逼真的畫作,都在破案過程中提供了非常關鍵的線索。

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畫卷上的824人每個都有名有姓。

本書第一部按照金、木、水、火、土的篇章分類,還依次講述了「八子案」、「偷換香袋案」、「範樓無頭屍案」、「暴斃復活變身案」、「梅船案」,五個案子看似不相關,卻埋藏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書中的整個汴京和《清明上河圖》中畫的一樣,表象一派祥和,實則風雨欲來。

在第6部大結局中,京城汴京又現怪象。五個紫衣妖人相繼出現,以五行妖法殺人,又當眾消失。

前五部的主人公「汴京五絕」,沿著各自所遇清明謎案留下的線索,不斷破解離奇命案,並各自遭遇一妖。

最後,「五絕」聚首,共揭終極秘密!

再多的就不劇透了,只能說,收網之作,從千鈞一髮的懸疑緊張,到最後被時代裹挾著的家國命運,簡直如同歌劇一樣激蕩,看完久久不能回神!

難怪有讀者看完之後熱淚盈眶,說這是中國第五大名著!

不僅如此!《清明上河圖密碼》已經火出國了,成為「中國懸疑推理小說的標杆書」

CHINA DAILY(中國日報國際版)還專門闢出一版頁面來推薦這部千古殺局的故事。

日本媒體兩度報導,稱其為「描述北宋時代的野心之作」!受到日本出版方青睞,日文版將和《清明上河圖密碼6》同步上市!

360創始人周鴻禕,官微唯一推薦的國產推理小說就是《清明上河圖密碼》經濟學家梁小民,稱它「情節曲折,格局宏大,構思精巧」, 更極力推崇作者冶文彪「史學功底深厚,讀了大量文獻,寫歷史如身臨其境」!

360創始人 周鴻禕

這樣的國產神作,每個人都不能錯過!貝貝媽媽強烈推薦你看看《清明上河圖密碼》,絕對被震撼!

在條縷清晰又暗藏玄機的驚天奇局中,感受千鈞一髮的緊張刺激。

這種有歷史背景的小說不僅適合家長讀,更適合孩子讀,讓孩子看小說之餘,增加歷史知識,還能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在完美貼近史實的風土人情細節中,仿佛身在北宋街頭真實可感;就像一場旖旎的穿越大夢,讓人沉迷其中、遲遲不願醒來!

相關焦點

  •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絹本               張擇端,生卒年不詳,(一說1085年-1145年)。以界畫而能列入宣和畫譜的郭忠恕,其所繪《雪霽江行圖》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畫中船的結構與船上的物件描寫詳盡而嚴謹,還穿插水手及一些人物的活動,情節生動。當我們驚嘆於《清明上河圖》無與倫比的精湛繪畫技法時,不論張擇端是否看到過燕文貴與郭忠恕的畫,但北宋時期繪畫整體極高的水平和前輩畫家們的成就,無疑是張擇端能創作出《清明上河圖》的重要原因之一。
  • 《清明上河圖》的題跋裡暗藏玄機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局部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出自宋代畫家張擇端之手,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裡的第一處題跋(上圖),有一條非常有趣的內容:.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燕山張著跋。張擇端有兩幅作品被評選為「神品」,除《清明上河圖》之外,另外一幅作品名為《西湖爭標圖》。而按照古人的排名習慣,《西湖爭標圖》甚至排在《清明上河圖》之上。
  • 《清明上河圖》的五大未解之謎,張擇端留下了一幅謎團重重的巨著
    導語:《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知道是一部偉大的巨作,它是宋朝時期張擇端的名作。這個作品傳說是宋帝在夢中夢見繁華市井的場面,於是就想找個畫家把他的「夢境」描畫出來。於是在幾個畫師都沒有畫出宋帝的感覺,最後只是張擇端的創作得到了宋帝的賞識。
  •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高清細節大圖欣賞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
  • 放大清明上河圖20倍後:古代一神秘職業曝光,原來早已在宋朝出現
    今天,我要講述的也是一幅畫,這幅畫跟《千裡江山圖》不同。《千裡江山圖》是近幾年被熱炒的作品,這裡面夾雜著美少男王希孟的故事,才讓人念念不忘。而這幅畫,已經紅了上千年,這便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你知道麼?如果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的話,竟然發現了現代一個非常火的職業,原來在宋朝就已經有了!究竟是何職業?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上河圖》高清完整版
    對人物、建築物、交通工具、樹木、水流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處理,非常巧妙,整體感很強,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此後歷代繪製的都市風俗畫,無不受其影響。[9]6畫作之謎編輯秋景之說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趙佶),他用瘦金體書寫的「清明上河圖」真跡和雙龍小印(宋代皇帝的閒章,用於鑑賞或收藏藝術品時鈴記),可證畫成後最初收藏在皇宮,公元1126年汴京陷落後,宮中所有名貴文物包括這幅名畫,統統被金人掠去,金人初不識此畫的價值。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王磵題的跋文上面這幾位是朋友,也都是北宋降金的遺臣,活躍於當時詩壇。每當懷念故國,便將故國人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打開,追憶當初汴京的繁華。幾人都在畫上題過跋文。
  • 《清明上河圖》裡描繪的河流,到底是什麼河,真相在這裡!
    《清明上河圖》畫中所描繪的河歷來被認為是汴河,而很多人認為,這條河並不是正河,而是別浦,即用作渡口的自然河。周邦彥《蘭陵王·柳》又有『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之句,其中的別浦,並非送別之浦,而是別通之浦。唐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引晉周處《風土記》釋浦曰:『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
  • 古往今來,眾人都想佔有的清明上河圖,又有幾人了解其中含義呢?
    由此,歷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清明上河圖》,再次開始了它神秘而漫長的旅程。離開了皇帝寶座的溥儀利用自己的一些特權在1922年11月16日—1923年1月28日的73天時間裡,以「賞賜」其弟愛新覺羅溥傑的名義,將書畫手卷1285件、冊頁68件移出皇宮。
  • 從《清明上河圖》想到的:瘡痍滿目繁盛地 千古興廢兩悠悠
    張擇端筆墨精熟、呈給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呈現出當時社會的人物百態、經濟活絡的景象,繁華、複雜的活動場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戲,男女老幼、士農工商、販夫走卒忙忙碌碌地生活著,雖然不知道其未來如何,總是誠懇踏實與本分,也對照出來正店、腳店、彩樓歡門,小酒、新酒、稚酒、梔子燈,酒色相加賣歡牟利,時人已有風俗敗壞之嘆。張擇端寫實的畫風有種恢宏、真摯的精神,非常感人。
  • 《故事會》[作品賞析]清明上河圖
    這寶貝不是別的,正是銷聲匿跡許久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劉舉是書畫鑑定的行家,見多識廣,他對這幅《清明上河圖》所用的布帛、題字、印章等細節進行了仔細推敲,最後認定,這幅畫是張擇端的真跡。從朱廉家出來,劉舉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其實,他從未在朱父手中見過這件寶貝,只是有一次和朱父在一起喝酒,朱父喝多了,無意中透露出此事。事後,劉舉多次向朱父提起,都被他否認了。
  • 苦諫多少繁華背後的危機:盛世愛國偉卷《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天朝偉卷錄春秋,盛世繁華匿隱憂。這畫借清明時節本應蕭瑟悲傷,卻喧鬧繁華,如此反差提醒他,政治上已經不清明了。可是宋徽宗崇尚道教,醉心於道士們給他精繪的祥瑞和吉兆。自己又沉迷於書法繪畫,如何了解體會國家之命運,民間的疾苦,如何能從畫中各種細節,感受得到國家治理的弊端。因此他初看《清明上河圖》時,過多地欣賞了此畫的藝術價值,不關心畫中用真意。詢問此畫何名呀?
  • 清明上河圖放大一百倍,發現一奇怪場景,樹下睡覺的人在做啥?
    畫畫時筆墨躍然於紙上,展畫技之精湛,秀中華之藝術。得以傳承後人,了解當時之事,也是形式之一。中國傳世經典名畫《清明上河圖》,隸屬北宋朝代的風俗畫,作者張擇端。這幅畫生動具體的記載了北宋都城的繁榮景象,各種社會階層的人不同的生活景象,對人物的極其刻畫精巧,對北宋王朝的經濟和社會情況進行了一個深刻的反映。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1101年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畫,現在屬於國寶級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如果一提起《清明上河圖》的「清明」二字,大家恐怕首先就會想到的是清明節,這個時節要去祖先墳前掃墓,天氣也應該是陰雨紛紛的樣子。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針管筆下的世界  最近的亞洲藝術展上, 在一個展位的作品前, 不僅人頭攢動, 人們還都拿著放大鏡仔細察看, 生怕錯過了什麼細節。    數千幅藝術作品同臺展覽, 唯獨這一展位的作品售罄, 因為,畫中的細節實在是「驚為天人」。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一、《清明上河圖》畫家小傳《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又字文友,今山東諸城人。青年時期生活在汴梁,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善界畫,人物、城郭、市街、舟車等。
  • 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都城汴京背後的故事
    北宋畫家張擇端幼年喜好讀書,也曾研習一種沿襲自唐朝時期的界畫,之後到了汴京備考科舉,未能如願,轉而專攻繪畫,考入了翰林圖畫院,《清明上河圖》便是其代表作。可謂集張擇端之大成,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段落分明,描繪了12世紀初北宋都城東京汴河兩岸以及汴京城郊的景觀。一般認為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圖》,才是張擇端的原作。
  • 高手打架扯頭髮,學堂旁邊開青樓……這版《清明上河圖》有多奇葩
    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這幅《清明上河圖》相信大家都看到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明上河圖》可不只這一個版本。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不少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因為仇英以工筆山水、人物著稱,他在大收藏家項元汴家中看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後,油然而生「我也可以」的豪情,於是他就以蘇州城為對象,也創作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仇英的《清明上河圖》當時就很出名,民間紛紛仿製該畫出售牟利,搞得真假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