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為何遠超厄勒海峽,能成為世界十大海峽之一

2020-12-23 騰訊網

眾所周知,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海上生命線」,而丹麥的「厄勒海峽」則是歐洲的頸動脈。它們都佔據險要的地理位置,早在15、16世紀就是極其繁榮的、連接亞歐的重要海上通道。到了20世紀,兩者也愈加國際化,成為國際海道。可如今馬六甲海峽是世界十大海峽之一,厄勒海峽卻只是歐洲的重要海峽,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1、戰略地位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拉島之間,聯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厄勒海峽處於瑞典的南部和丹麥西蘭島之間,連接波羅的海和大西洋。

馬六甲海峽很早就是中東等地區的國家穿越印度洋進入太平洋風浪最小、載量最大、比較平穩的通道,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15世紀,在奧斯曼土耳其佔據地中海,歐洲人將目光投向大西洋後,丹麥的厄勒海峽就成了歐洲國家北上大西洋,對亞洲、美洲等貿易的一塊寶地。

上圖_ 地中海 位置所在

2、航行優勢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同樣都是東南——西北走向,這有利於船隻的航行。

馬六甲海峽處於南亞季風區,多風浪。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同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經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變為西南信風。由於季風和信風的風向相同,所以西南——東北走向的區域容易掀起大風浪。而馬六甲海峽走向與風向相反,所以航行相對比較安全。

厄勒海峽處於西風漂流區,西風強勁。厄勒海峽的走向與西風的風向相同,所以在厄勒海峽上行船的人們可以順風順水。

上圖_ 厄勒海峽,亦稱「松德海峽」。在瑞典南部同丹麥西蘭島之間(東經12度40分,北緯55度50分)

3、海峽附近港口基礎好

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附近都有基礎比較好的港口。

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就靠近馬六甲海峽。鄭和下西洋前,這裡海運條件參差不齊,發展有限。鄭和下西洋後,封馬六甲地區為滿剌加國,並完善設備,這才有所發展。《西洋番國志》載:「中國下西洋舡以此為外府,立擺柵牆垣,設四門更鼓樓。內又立重城,蓋造庫藏完備。」

厄勒海峽毗鄰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1043年,哥本哈根已經有貿易活動出現。1167年,統治者阿布薩朗大主教完善了許多通商設施。發展約100年後,哥本哈根成了丹麥的商業中心。1443年,哥本哈根成為丹麥的國都,承接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貿易活動。

上圖_ 丹麥 哥本哈根

這兩條海峽初期有如此多的共同點,但後來卻慢慢拉開差距,主要有以下原因。

1、經濟制度

馬六甲地區的人很早就發展了信用制度。商人們可以通過契約和僱傭形式把自己的商品給他人託管,也可以通過經紀人開出的信用證在其他港口兌換現金。這種輕便的信貸制度降低了盜竊等潛在不利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利於大型貿易的發展。

如果說馬六甲地區的人有著為商人服務的意識,那麼丹麥人就有著榨取商人的意識。早在1425年,丹麥人就認準厄勒海峽的關隘優勢,開始對來往的船隻徵收一個玫瑰諾爾布金幣的「海峽稅」。後來見有利可圖,便不斷提升「海峽稅」的數額。靠收海峽稅,丹麥獲得了十分可觀的收入。直到1857年,《哥本哈根條約》籤定,丹麥才放棄海峽稅。

除了海峽稅,丹麥的財政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依賴。16世紀末,丹麥成立了東印度公司,負責打理殖民地的事務,這也給丹麥財政支持。

馬六甲的經濟制度是平等的、先進的,而丹麥的經濟制度是強盜式的、殖民的,這影響了它們的發展成效。

上圖_ 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

2、平等與主導的差距

馬六甲地區的人堅持平等開放的基本政策,鼓勵來往國家的人在港口貿易生活。在1511年,如果提到世界上人口最多元的城市,馬六甲肯定榜上有名。瓜哇人等來自各個港口的人,帶著各地的特產,匯聚到馬六甲貿易,讓馬六甲成為了一座充滿活力的商業城市。

而丹麥更嚮往做貿易的主導者。16世紀鄰國瑞典不滿丹麥徵收海峽稅的作為,與其作戰,失敗,丹麥因此確立在北海——波羅的海的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收稅更加有恃無恐。17世紀,丹麥人為了佔有更多的港口,收取更多的稅賦,主動向南部的德意志出擊,結果慘敗。瑞典趁機攻擊丹麥,成功。丹麥被迫籤下《哥本哈根條約》,失去了貿易霸主地位。

丹麥當然也有與人合作的時刻,但這種合作更多是在軍事上的,而不是商業上的,比如說和俄國結盟。

上圖_ 明朝的商船出海貿易,效法葡萄牙、荷蘭等國商船的慣例,在船頭豎一面「國旗」

3、和平與戰爭

馬六甲地區的人崇尚和平發展的觀念。15世紀至17世紀,受封於中國明朝的馬六甲人,一直把中國作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常常向中國的君主朝貢,維持良好的貿易關係。它是東南亞對中國貿易的主要中心。

當遇到海盜,馬六甲地區的人也講究以和為貴。人們往往會按族群或者宗教團結起來,湊夠保險金去贖回人質。

在丹麥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與戰爭密切相關。15世紀後,丹麥就開始主動進行戰爭,頻繁出兵擴張地盤。18、19世紀,它為了保護海上貿易選擇和俄國結盟,反抗英國的海上封鎖政策,結果後來被英國出兵報復,經濟幾乎陷於癱瘓。

中國人有句古話叫以和為貴,這很適用於馬六甲地區和丹麥的情況。戰爭很多時候只能博得小利,和平才能長久發展。

上圖_ 馬六甲海峽的主要航線

4、競爭對手的有無

近些年,克拉地峽等交通通道的預修建足夠衝擊馬六甲海峽的位置。但從現在的狀況看,雖然克拉地峽等工程安全係數更高、交通更便捷,但開工完工的期限都是未知,馬六甲海峽如今仍是一家獨大的亞歐重要水運通道。

直到20世紀前,厄勒海峽都還在北海-波羅的海有著壟斷地位。直到1895年,德國修建了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基爾運河。基爾運河水深雖然不如厄勒海峽,但它使得歐洲人北海—波羅的海的航程縮短了756公裡,成功取代厄勒海峽成為歐洲人最受歡迎的通道之一。

上圖_ 厄勒海峽大橋

從地方海峽變成國際性海峽,馬六甲海峽和厄勒海峽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鄰近的國家合作建設支持。如今,馬六甲海峽鄰近的國家都紛紛出資出力,爭取更好利用和保護馬六甲海峽。

而瑞典和丹麥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厄勒海峽修建了厄勒大橋,提升了瑞典等通行丹麥的交通效率,使得丹麥北歐「醫藥谷」的名氣越來越盛,厄勒海峽也越來越有活力

參考資料:《東南亞的貿易時代》《列國志 丹麥》《西洋番國志》

相關焦點

  •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位於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經濟價值、軍事價值最大的海峽之一。美國非常重視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出海口的新加坡樟宜基地有軍隊駐紮。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
  • 地圖看世界;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及望加錫海峽
    貿易和交流對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至關重要,約佔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是運輸人員和貨物的海上高速公路,而海峽更是海上貿易路線的關鍵。自從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直布羅陀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東亞;這條航線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之一。
  • 泰國為什麼沒有開鑿克拉運河,以此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現在世界各國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影響,各種資源都在各國之間流通,世界貿易也是發展的越發繁榮。很多國家都喜歡從別國購進原料和零部件,然後再進行組裝,或者是將本國的產品出口到國外賺錢。所以說,世界貿易的繁榮也是惠及了很多國家。
  • 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17公裡,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峽的大橋呢
    馬六甲海峽因為其能縮短中東,歐洲甚至非洲地區的船隻前往東亞各國的航行距離,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從西往東逐漸變窄的海峽,是一個漏鬥狀的海域。在安達曼海的寬度可達370公裡以上,而到了海峽東部的出口附近,寬度只有十幾公裡。
  • 開發克拉地峽可取代馬六甲海峽地位,泰國為何沒有落實下來?
    馬六甲海峽的地位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能夠確定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功不可沒。但另外一方面更是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一直是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大量過往的商船一方面給新加坡帶來了大量的服務性收入,另外一方面也讓新加坡擁有更多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的機會。馬六甲海峽是東南亞地區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關鍵通道。
  • 克拉運河完全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泰國為何不願開鑿?原因有兩個
    馬來半島是世界最狹長的半島,它是中南半島向南的延伸部分,南北全長達1127公裡,而最寬處僅322公裡。由於它的存在,東南亞邊緣海被分割成東西兩部分。假如緬甸要與越南通航,船隻需要進入緬甸海,途徑馬六甲海峽、柔佛海峽、南中國海,再進入南中國海,航程長達5200多公裡,而仰光與胡志明市的直線距離不過1000公裡。兩地交流不便,為何不在馬來半島上開通一條運河呢?
  • 克拉地峽運河一旦開通,將取代馬六甲海峽,但為何泰國不敢挖通?
    克拉地峽的東南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中日韓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中國百分之六十的石油運輸和海外貿易通過馬六甲海峽。 因此,中國、日本和韓國一直在尋找打破馬六甲困境的辦法。克拉地峽無疑是泰國的寶地,有可能取代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馬六甲海峽,每年GDP3641.1億美元,大部分與馬六甲海峽有關。因此,克拉運河可以給泰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如果開出克拉運河,保守估計泰國一年能賺到四到五十億美元,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條件。
  • 如果中印開戰,印度將封鎖馬六甲海峽?
    通過馬六甲海峽的大小船隻(圖源:the jakarta post)首先咱得說說馬六甲海峽這個地方。馬六甲海峽是馬來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島之間的一段水域,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中國進出口歐洲及非洲貨物的交通之路。
  • 馬六甲海峽不收費,新加坡憑藉什麼富足起來?
    雖然新加坡見過的時間並不是特別長,但是所處的地理位置確實是一個咽喉之地,依靠著馬六甲海峽而生,確實讓自己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這是因為從新航路開闢之後,馬六甲海峽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就造就了馬六甲海峽的商業用途。也從此之後新加坡成為了很多西方國家,在不斷擴張領土和擴大勢力範圍時的必爭之地。
  • 成功橫渡馬六甲海峽 信陽女子劉葉琳好樣的
    昨晚,本報記者聯繫剛回國的劉葉琳,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在3月19日舉行的馬六甲海峽檳威國際遊泳競賽中,她成功橫渡馬六甲海峽,「遊完全程6.5海裡,相當於12公裡多,用時3小時50分,我再一次挑戰了自己!」 有著16年泳齡的「女漢子」曾「徵服」長江、黃河、漢江 3月19日上午,發令槍一響,2016年馬六甲海峽檳威國際遊泳競賽正式開始。
  • 全球十大海峽,當然少不了中國臺灣海峽
    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海峽全長1080千米,最寬370千米,它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經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的油輪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馬六甲海峽對於中日韓都是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運輸線」。4.
  • 海盜頻出的馬六甲海峽,竟然有如此美麗的海上清真寺
    說起馬六甲海峽,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中學課本上無數次聽到關於馬六甲海峽和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同時馬六甲海峽的海盜也是出了名的猖狂,前幾年海盜事件頻出,讓人們對馬六甲海峽有所忌憚。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馬六甲海峽邊上,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海上清真寺。
  • 泰國能在自己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航道取代馬六甲海峽嗎
    如果在這裡開鑿一條運河可以將太平洋和印度洋連接起來,過往船隻將不必再捨近求遠從馬六甲海峽繞路。目前船隻從東亞去非洲、歐洲的最佳航線就是通過馬六甲海峽,而且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都在東亞,而世界主要的能源產地卻在波斯灣中東地區,所以能源需求和產品的輸出使得這條航線極其繁忙,這就促使所處必經航線要衝的新加坡迅速發展起來了。
  • 盤點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海峽,你都認識嗎?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近代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國際上習慣用它稱呼該海峽。區別:新加坡海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裡最窄處只有37千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 荷姆茲海峽
  • 雲旅遊:馬來西亞的歷史古城馬六甲,與著名的海峽一樣出名!
    馬六甲,它位於馬六甲海峽出口的樞紐位置,它原為一無名漁村,四處草莽叢生,一片荒涼,位於馬六甲河邊,背山面海,形勢險要,又有便於停泊小船的港灣,海盜出沒,僅有居民數十,多為來自暹羅屬地淡馬錫的難民。 由於土地貧瘖,糧食不足,居民多以捕魚為生。唐代開始,馬六甲海峽成為東西交通孔道。
  • 印度安達曼群島極為重要:扼守馬六甲海峽,美機降落於此別有用心
    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大國都必須依賴海上航運,維護自己海上交通線的安全是任何大國都需要關注的問題,但威脅海上交通線的戰術,也成為美國用以威脅別國的一張王牌。長期以來,美國都試圖將軍力更多地部署於世界各個關鍵海峽通道,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此地的軍事部署並沒有受到大多數地區國家的積極回應。
  • 戰略地位堪比馬六甲海峽,卻因為一個原因,此國沒能發展成新加坡
    眾所周知,馬六甲海峽是著名的海上交通要道,這裡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咽喉,也是中東石油運往遠東地區的必經之路。也正因為如此,馬六甲海峽成就了新加坡,一個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像馬六甲海峽這樣的海上通道還有很多,比如蘇伊士運河,博斯普魯斯海峽等。
  • 意在劍指馬六甲海峽!美軍重建第一艦隊,理想駐紮地就在新加坡
    重建第一艦隊的說法來自11月17日的海軍潛艇聯盟年度座談會,布雷思韋特當時指出要建立一支新的艦隊,希望將這支艦隊部署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暗指馬六甲海峽。目前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任務屬於第七艦隊,該艦隊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這也是美軍在印度-太平洋中唯一的海上力量。
  • 雲旅遊:馬來西亞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哪裡值得遊玩?一起看看吧!
    1.葡萄牙海上之花,海上之花是一艘葡萄牙戰列艦,在1511年來到馬六甲海峽,不只消滅了馬六甲王朝,載滿了財物、瓷器以及黃金塑像的船準備回航,卻在航向葡萄牙時沉於馬六甲海峽,因而留下了不少的傳說故事。而現今海事博物館的外觀,就是以這艘海上之花的造型來打造的,位置就設立在馬六甲海峽的岸邊,館內展出了從馬六甲皇朝到殖民時期以來的航海歷史,像是古老的航海圖、貨櫃箱等等,想要仔細了解馬六甲,就必須來這裡走一回。
  • 印度海軍艦艇傾巢而出,兵鋒直指馬六甲海峽
    繼不久之前印軍高層揚言有能力在關鍵時刻封鎖整個馬六甲海峽之後,作為南亞海上一霸的印度海軍,於近期再一次以實際行動回應了這一說法。據印度知名防務網站IDRW援引本國媒體的相關報導稱,消息人士於本周五向媒體透露,一場大型軍演已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