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他,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網絡紅人「冬泳怪鴿」的勵志話語,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對於如何處理與恐懼的關係,中國家庭教育專家、雙動力教育模式開創者、優實力教育創始人、動力學社APP首席導師姜囡囡,結合10餘年教育經驗,專門為學生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以下為姜囡囡演講節選:
關於恐懼,我想講一個案例,就是今年席捲全球的疫情。
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東西,整個的疫情發生期間,全國人都被恐懼籠罩著。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克服恐懼,勇敢前行。
1)恐懼是一種常態
對於孩子們來說,你從小到大其實經歷過很多的恐懼。
比如說小時候做錯事情怕被罰,不敢去面對的恐懼。長大之後怕考試考不好帶來的恐懼。上課怕被老師提問,所以從來不敢舉手的恐懼。小夥伴之間鬧了矛盾,怕自己主動對方不接受帶來的恐懼。
2)雖然恐懼,但責任心卻不能少。
疫情期間,央視記者採訪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的郭偉醫生,他說看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是醫護人員的時候,說不害怕是假話,但是作為醫護人員,有一種職業精神驅使著他們,面對疫情,必須向前去戰勝這個困難。
3)人生從來都不是沒有了恐懼才行動
所以,我想說,人生從來都不是沒有了恐懼才行動。
正如,你不是因為沒有了恐懼才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因為沒有了恐懼才願意定目標,不是因為沒有了恐懼才去考試的。
而是像郭偉醫生這樣,即使有恐懼,也要去行動,帶著恐懼去行動。
我知道在你們的這個年齡當中,會非常的注重追求感。那麼在追求感裡面有一個就是帶著恐懼前行的,會讓你有一種獲勝的感覺。
4)當你帶著恐懼前行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無所畏懼
在疫情期間,我同樣感受到了恐懼,我怕身邊的人出現疫情,怕孩子沒法上課,怕員工無法安全返崗。但責任心支撐了我,我想到郭偉醫生所說的話,恐懼不可怕,但恐懼的同時,更要有責任心。
我對員工們做了多方面的部署,保證安全,做好服務,當我發現自己帶著恐懼前行,我就沒有了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