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 用2.5米長的擀麵杖為50多人製作國慶面

2020-12-18 西部網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在同一天,這一天也是家國同慶,小家團聚吃月餅,大國生日吃國慶面。」用2.5米長的擀麵杖做國慶面的南吉祥師傅說。

9月29日上午,2020年閻良相棗文化旅遊節在西安市閻良區關山街道東丁村千年相棗林開幕,隨後,「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也在此舉辦。

上午10時許,華商報記者來到相棗林,觀看開幕式的有上百名群眾,還有不少人揮舞著國旗慶祝即將到來的國慶節。據了解,本次相棗文化旅遊節以「魅力閻良 早想約您」為主題,在慶祝農民豐收節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文化旅遊內涵,助力文旅產業加快發展。

相棗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結束後,由中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閻良區委文明辦、閻良區關山街道辦事處承辦的西安市「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示範活動暨「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也在相棗林熱鬧舉辦。

為了讓大家吃到具有當地特色的國慶面,活動請來了南吉祥師傅,他今年51歲,自己經營飯館,做了30多年的手擀麵,和面、擀麵的手藝都是跟母親學的。南吉祥在現場擀麵時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光他手裡的擀麵杖足足有2.5米長。

吃國慶面活動開始後,南吉祥將16斤重的麵團放在長2.1米、寬1.3米的案板上,然後用2.5米長的擀麵杖將麵團慢慢擀開,在南吉祥嫻熟的動作下,麵團很快被擀成了一張薄厚均勻、平整光滑的薄面片,鋪滿整個案板。南吉祥介紹,手擀麵主要靠手感,麵皮一定要擀得均勻,這樣口感才會軟乎,像這樣一張面片足夠50人左右吃。

南吉祥擀麵的同時,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閻良新興剪紙傳承人朱素玲在現場剪出了「花好月圓」、「中秋團圓」等字樣的剪紙,為了慶祝中秋節、國慶節,朱素玲還將做好的兔子、「福」字等模樣的剪紙送給了群眾。

在加工製作國慶面期間,表演歌手與臺下觀眾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觀眾們還跟隨著音樂節奏揮動著小國旗。

中午12時許,50多碗國慶面製作完成,工作人員將幹拌臊子味的國慶面送給閻良一家老年公寓的9名老人以及現場的群眾。「面香得很,特別好吃。」一位老人說,很久沒有這麼熱鬧過了,他希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文/圖 華商報記者 田睿 鄧小衛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同吃國慶面 齊唱愛國歌 與國旗合影——高新區各學校這樣迎國慶
    同吃國慶面,共慶祖國華誕;與國旗合影,向祖國致敬;齊唱愛國歌,唱響深情和祝福……在國慶節到來之際,西安高新區各學校以多種活動方式共慶新中國七十一華誕,抒發對祖國的愛和祝願,在載歌載舞中進一步增強了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 同吃國慶面、齊唱愛國歌...高新學子對祖國花式表白~
    同吃國慶面,共慶祖國華誕;與國旗合影,向祖國致敬;齊唱愛國歌,唱響深情和祝福……在國慶節到來之際,用餐前,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國慶面的來由,告訴大家新中國成立以來,歷經了兩萬五千多個日日夜夜,百姓餐桌從粗茶淡飯到美味佳餚,從吃飽到吃好到吃的健康,反映出國家不斷強大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並希望大家養成文明、節儉用餐的良好習慣,弘揚愛國愛家、家國同樂的愛國情懷。
  • 西安航空基地:愛國歌曲大聯唱 國慶吃麵樂融融
    西部網訊(通訊員 賈爽)9月29日,西安航空基地2020第三屆航空城音樂季「思鄉月 赤子情」愛國歌曲大聯唱暨「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國慶吃麵活動精彩舉辦,廣大幹部群眾喜樂迎雙節、共祝祖國好。西安航空基地社區群眾、入區企業、院校師生、環衛工人等各界代表200餘人參加活動。
  • 西安「國慶、中秋」天氣預報出爐!還有這些好消息→【9月30日周三...
    ▲9月29日上午,「國慶吃麵 國泰民安」主題活動在西安市閻良區關山街道東丁村千年相棗林舉行。為了讓大家吃到具有當地特色的國慶面,活動請來了南吉祥師傅,他今年51歲,做了30多年的手擀麵。南吉祥將16斤重的麵團放在長2.1米、寬1.3米的案板上,然後用2.5米長的擀麵杖將麵團慢慢擀開,在南吉祥嫻熟的動作下,麵團很快被擀成了一張薄厚均勻、平整光滑的薄面片,鋪滿整個案板。 中午12時許,50多碗國慶面製作完成,工作人員將幹拌臊子味的國慶面送給閻良一家老年公寓的9名老人以及現場的群眾。「面香得很,特別好吃。」
  • 武漢社區居民同做國慶面為祖國慶生
    10月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居民自發開展「家國情、鄰裡愛、國慶面」活動。社區全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社區抗疫先進家庭、少數民族家庭代表等以家庭為單位,同做長壽麵,同吃國慶面,倡導新民俗,雲端曬祝福,展示社區老百姓的小康生活,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華誕。
  • 國慶!吃麵!成都這個社區為祖國生日討個好彩頭
    一碗麵條隱含文化傳承,國慶吃麵飽含家國情懷。今年國慶,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國慶吃麵,國泰民安」的時尚新風俗。9月29日,在成都市金牛區九裡堤街道的康禧社區,居民們也用「吃川味雜醬面」和文藝匯演的方式,共同為祖國母親慶生。
  • 四世同堂齊聚小院:一碗國慶面 一份愛國情
    家人齊聚一堂,通過共享「長壽麵」的方式為祖國提前慶生,四代人其樂融融,感慨時代變遷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更憧憬迎來71華誕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和面,切面,下面·······這些稀疏平常的家務今天卻格外「隆重」,這頓家宴也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同吃國慶面,共祝祖國好。
  • 國慶節,您在武漢哪些餐廳能品嘗國慶面?
    為了祝願祖國的繁榮昌盛,全國餐飲行業發起了倡導國慶節吃國慶面的新民俗,2019年10月1日,大武漢的一場「喜迎新中國七十華誕,千人同吃國慶面」的活動,在吉慶街熱鬧上演。現場,一碗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超級「國慶面」震撼亮相,受到了中央、地方等許多媒體的高度關注,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 巫山城鄉學校歡天喜地慶國慶
    六年級2班楊晶晶同學在接受電視臺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說:「這是我第一次為了祖國媽媽生日吃長壽麵。讓我感覺意義重大。我為青春中國70年日新月異的成就感到驕傲。我想高呼祖國萬歲!」孩子們親手製作了各種節日禮物,大班的孩子們用豆子精心製作了國旗、天安門等粘貼畫,中班孩子認真仔細地畫出了美麗的天安門,小班孩子動手給國旗塗色。教師還把孩子們精心製作的各類作品展示在校園內,給校園亮起了一條國慶風景線。
  • 抿圪蚪握溜溜 跟山西人學吃麵
    您說了,北京人也做剔尖,用筷子就行。可山西人用筷子,做出來的叫「流尖」。什麼是流尖呢?鍋中水燒開,將面放入盤子裡,盤子略微傾斜,右手用一根筷子蘸水,潷(bi) 住盤邊往開水鍋內割面,面依靠重力自然流到鍋裡,就成了流尖,而筷子掌握的,是麵條的粗細。
  • 劃重點:99%的人都猜錯了,吃麵和吃米誰更容易發胖
    這種差異性也帶來了很多討論,很多人都認為南方人身材更苗條,吃麵比吃米更容易長胖;北方人普遍更高大,面的營養比米更豐富。面和米究竟吃什麼更好,《養生堂》主持人也在節目現場和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於康教授進行了討論,從於教授的解答來看,面和米實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 中秋遇上國慶:國泰民安,家和月圓
    山河遼闊,國泰民安舍小家為大家,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挺了過來。生於斯長於斯,愛我中華!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回家團圓,歡聚一堂,吃團圓飯,賞月看花。加上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天上月圓,地上人圓。二者遙相呼應,所以這一天團圓的人內心滿足而幸福。
  • 方城縣:同吃家鄉燴麵 共祝祖國繁榮
    ,共慶新中國71周歲生日,祝賀方城燴麵作為河南特色麵食入選中宣部《國泰民安國慶面》一書,表達全縣幹部群眾對偉大祖國的真摯祝福。方城縣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宣傳科長金海林在活動致辭中說,「舉辦『同吃家鄉燴麵、共祝祖國繁榮』主題活動,是對『國慶吃麵國泰民安』新民俗的積極響應,是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重要內容,從而增強全縣幹部群眾的愛國情懷、文化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
  • 經常吃米的人,與長期吃麵的人,有什麼區別?哪個會更好?
    說到吃,就會想到每天所吃的主食,主要有兩大類,一個是米,還有一個就是麵食。隨著養生人群的增多,還有很多人會適當地吃點粗糧,對人體比較有益。可是因為地域、個人習慣的差異,每個人選擇的主食也就不同。在不同的選擇之下,也有很多人產生疑問,就是吃米好,還是吃麵好?接下來就了解看看。
  • 新民俗:國慶吃麵,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宜賓面大體上分為乾拌麵和湯麵兩種,湯麵又包括紅湯和清湯,按食客喜好程度來講,乾拌麵第一、清湯麵第二、紅湯麵第三,無論哪種面都只用同一種原料,就是宜賓當地才有的水葉子面,這是宜賓面之所以成為一個家族的根本。燃面:芽菜、花生碎、芝麻面、蔥花,最原始的宜賓燃面,簡稱素燃。在素燃的基礎上加炒香的豬肉臊,是現在最流行的宜賓燃面,簡稱葷燃。
  • 晨讀|擀麵杖與指揮棒
    某日中午,指揮家曹丁約我和洪兄第二天中午去他家吃麵。洪兄馬上在微信中發問:「吃過拉麵、刀削麵、燜面、扯麵,明天出品什麼面?」曹丁反問:「你要吃什麼面?」他是山西人,洪兄遂戲語:「你的面對南方人來說都是開眼界的,是麵食中的愛馬仕。」曹丁便回應了一個誇張有趣的動漫表情包。不過,我的心裡卻在嘀咕。
  • 家常大餅製作方法,營養美味,鮮香可口,製作簡單,一學就會
    大餅是很多人都愛吃的美味,吃上兩個就能管飽了,所以非常的簡單方便,喜歡吃烙餅、燒餅的朋友看過來。這道大餅味道不錯是一道好吃的美味喲。準備需要的食材:中粉120克、酵母2克、溫水80克。油皮:中粉100克、豬油50克。
  • 死面大餅怎麼做軟而不硬,到底用什麼水和面,看老奶奶的製作方法
    水的量略微要多一些,一斤麵粉大約需要七兩水,麵團會比較的軟。和好的麵團需要比較充分的伸展,所以醒面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大概需要30分鐘左右的時間,和好的麵團不需要太多的揉,這樣可以降低麵團的筋性。可以達到做出來大餅柔軟不硬的目的。
  • 不要總吃包子饅頭了,多吃點這個,鮮香軟糯,怎麼吃都好吃!
    中國地大物博,在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特有飲食文化,比如說在咱們北方,一般吃的比較多的主食就是饅頭,其次早點的時候還會吃一些豆漿油條,基本上這是常吃的東西,其實這樣的早餐在我國整個早餐文化中,顯得相對單調,我國有很多的早餐種類,比如天天吃一樣的東西,不管是誰,都會覺得不好吃了的,我們有那麼多的早餐種類,平時換著樣吃,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