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由邢臺市委、市政府主辦,邢臺市農業農村局承辦的「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隆重舉行。
中共邢臺市委副書記宋華英、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技中心園藝處王娟娟、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苗冰松、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春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周振亞等領導及邢臺市信都區、內丘縣、沙河市、臨城縣縣(區)委縣(區)政府領導和農業農村的主管領導、企業負責人,人民網、河北日報、長城新媒體、河北新聞網等新聞媒體出席發布會,並有多家「邢臺酸棗仁」相關品牌產品在現場集中展示。
打造「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旨在通過對外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產業價值,對內優化資源整合,提升產業效率,進一步推動酸棗仁產業提質增效,為做強做大邢臺中醫藥產業提供新的發展動能。
會上,中共邢臺市委副書記宋華英、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苗冰松、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王娟娟分别致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張春江做了「加強科技創新,推動酸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互動智造河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韓旭對邢臺酸棗仁的「品牌價值塑造、品牌形象創意及產業系統推進」做了詳細介紹。會上不僅發布了「邢臺酸棗仁」全新品牌形象、推出邢臺酸棗的核心價值主張「本草上品·『鵲』實道地」,同時發布了「以產業規劃為引領,以園區為聚集平臺,以服務平臺為支撐,圍繞『品牌塑造、產業布局、主體提升、三產融合』等系統推進」的產業發展戰略思路。
據了解,邢臺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非常適宜野生酸棗的生長。所產的酸棗仁不僅藥用成分含量高且各種有效成分配比和諧,素有「邢臺酸棗甲天下」的美譽。目前,邢臺酸棗種植規模超過100萬畝,酸棗年產量佔全國40%,年加工酸棗12-18萬噸,加工酸棗仁3000-4000噸,是全國最大、也是唯一的棗仁生產、銷售集散地。2019年12月,「邢臺酸棗」正式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同年,邢臺縣酸棗產業研究院也向國家商標總局申報了「邢臺酸棗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為推進酸棗產業發展,邢臺市積極謀劃了以信都區、內丘縣為核心,涵蓋四大酸棗主產區15個鄉鎮,綿延160餘裡的邢臺太行百裡酸棗產業帶,全面推進酸棗產業規模化、一體化發展。
據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苗冰松介紹,截至目前,河北省已註冊農產品品牌7萬個,居全國第五位,品牌農產品數量年增長率達到10%;培育創建了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13個,省級以上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85個,市級以上公用品牌200多個,品牌溢價能力顯著增強;品牌農產品對農業總產值貢獻率逐年增加,品牌農產品平均溢價水平達到20%以上,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邢臺市是河北省農業品牌建設的典型代表,發展了一大批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本次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必將對邢臺酸棗仁產業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中共邢臺市委副書記宋華英表示,本次邢臺酸棗仁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布,是邢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次創新之舉,也是加速邢臺酸棗產業變道超車的一次有益探索,依託此次品牌發布,將大力提升邢臺酸棗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提升酸棗產業的知名度,擴大市場佔有率,開啟「邢臺酸棗仁」產業品牌化發展新階段,讓邢臺「小棗仁」成為富民強國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