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碧雞坊在昆明
不僅是外地遊客必到之所
同時也是昆明民族文化與歷史發展的象徵
如今正值金馬碧雞坊重建20年
關於它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
今天,小掌就來跟大家談談金馬碧雞坊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文管部門專家:「金馬碧雞坊不是古建築,而是在原址根據資料還原重建的仿古建築。」
關於金馬、碧雞兩坊始建時間,古文獻裡說法不一:
《新滇志》記載為明初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
《老滇志》則稱兩坊於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公元1435年)建造,這是如今史學家比較認可的建造時間。按照後者計,兩坊歷史迄今已近600年。
由於歷史原因,金馬碧雞坊多次被毀。為迎接中國首次在昆明承辦9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1997年,昆明市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金馬碧雞坊。1999年4月,金馬碧雞坊建成開放,成為昆明地標性建築物之一。
「品字三坊」中,忠愛坊的由來已為人所皆知。《雲南文史博覽》中對此有詳細描述:元代賽典赤主滇六年,功勳卓著,成績斐然。塞典赤體貼民情,造福於民,得到百姓愛戴。元十六年(1279年),賽典赤死在任上,「百姓巷哭」,至今昆明市五裡多小學內仍保留有賽典赤的紀念冢遺蹟。而忠愛坊,就是為了紀念塞典赤而建造。
與忠愛坊不同,「品字三坊」的另外兩坊金馬碧雞坊的建造緣由卻眾說紛紜,但民族學家及史學家偏向於相信圖騰崇拜一說。
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載:「此郡(益州郡,今昆明)河土平敞,多出鸚鵡、孔雀」各種飛禽成群生活在山林溪谷之間,深受少數民族先民的喜愛和崇拜,認為是吉祥美好的象徵。檀萃《滇海虞衡志》則載:「馬產幾遍於滇,而志載某郡與某某郡出馬,何其褊也。」「南中民俗,以牲畜為富,故馬獨多。」正因為馬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少數民族先民賦予馬許多神奇的傳說。《華陽國志·南中志》有關金馬碧雞的記述,表明了當時各少數民族先民居住的南中地區可能已出現了動物圖騰崇拜的信仰。而與圖騰崇拜的故事則被人們編織出來,產生一個個神話傳說。
在老昆明的傳說中,昆明城曾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一天,天降祥瑞,一隻碧雞展開巨羽遮住烈日,自己卻承受遭受烈日的烘烤。與此同時,遠方跑來一匹金馬,拼死搭救碧雞,卻被雷電擊到。金馬碧雞不堪忍受折磨而死,卻在安葬它們的地方湧出泉水,從此解除了昆明地區的乾旱。人們為了紀念兩隻祥物,建造金馬碧雞坊,在乞求風調雨順的同時寄託哀思。
由於歷史原因,金馬碧雞兩坊幾經摧毀重建,數百年來,不斷見證著老昆明興衰變遷。
關於金馬碧雞坊的興廢,清代文獻有著詳細的記錄:
金馬坊、碧雞坊毀於明清更迭之際的1637年,即清順治四年、明永曆元年。
後又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建,道光九年(1829年)布政使王楚堂重修,並於鹹豐七年(1857年)與忠愛坊同時被毀。
時至光緒九年(1883年),雲貴總督岑毓英奉命重修東西寺塔,並一同重修了忠愛、金馬、碧雞三坊,也就是現在的「品字三坊」的原型。
中緬公路通車,人們聚集在金馬碧雞坊前歡呼
金馬碧雞坊在近代也承載了昆明的歷史更迭,在沉默中見證歷史滄桑與時代變遷。
20世紀初,
護國起義軍從坊下出徵討袁;
40年代,
滇軍出徵臺兒莊、赴越南受降,後民主運動興起,
群眾示威遊行,均行進於坊下。
50年代初,
解放軍更從兩坊進入昆明。
此後,幾經油漆修飾,兩坊煥然一新。
後在經歷十年動亂時期後,金馬碧雞坊毀於一旦,
「金馬碧雞蕩銷盡,千載勝跡無處尋」。
1997年,昆明召開常委會幾次討論通過,並請來古建專家,根據老昆明圖片及記載恢復原址原樣和原貌。
1998年,由民間集資,昆明市園林局設計復原建造。除了柱子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外,其餘完全按原作的大小尺寸及樣式建成。
1999年3月,金馬碧雞坊建成,昆明市政府落石碑有文:
「重建金馬、碧雞二坊,其柱,梁,椽,均採用鋼混構件,選取優質木材製作其鬥拱、匾、額。 『金馬』『碧雞』坊名,沿用呈貢孫清彥原書字跡複製,妥帖金箔,上下之款,仍落舊題,由當今書家趙翼榮以楷補書,旨求重建如初,再現昔日景觀。
重建工程於公元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奠基,公元一九九九年三月竣工落成,世人復以重睹金馬,碧雞二坊之巍峨雄姿,感受我中華滇文化之無窮魅力。」
在老昆明傳說中,每到乙酉年,如果當年的中秋節合著秋分,這天的傍晚,太陽的餘暉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從東方升起後,銀色的光芒照射金馬坊,倒影投到西邊街上。兩個牌坊的影子,漸移漸近,最後互相交接,這就是每60年才出現一次的「金碧交輝」。
去年恰逢農曆丁酉年,也就是說,傳說中60年一遇的奇景可能出現在9月底。但令人失望的是,許多市民翹首以盼的盛景卻未出現。
據天文學家介紹,由於日、月、地三者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影響,運動方式非常複雜,不可能有一個60年重複的周期關係。月亮本身並不發光,之所以看到光亮是因為反射了太陽光。而滿月時月亮最亮的光線,即使在太陽已經落山後的一個短時間內,也不足以在地面上投射出影子來。更何況在太陽還照射著的時候,就更不可能投射出坊影了。因此,從天文學角度來看,「金碧交輝」現象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更像是勞動人民傳達對「天降祥瑞」的期待,及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寄託。
而由來已久的「昆明八景」一說,卻有著「元代昆明八景」和「明清昆明八景」兩種詮釋。
元代詩人王升在《滇池賦》中,讚美了元代昆明的繁盛之景。因曲中有「碧雞峭拔而岌嶪,金馬逶迤而玲瓏。」一句,因此,人們把碧雞、金馬與玉案、商山、五華、三市、雙塔、一橋,並稱為"元代昆明八景"。在許多人心中,碧雞與金馬指代的是如今的金馬碧雞兩坊,但是實際上,曲中所指的「金馬碧雞」指的卻是市東郊的金馬山,及滇池西岸的山系碧雞山(即今日西山),並非現在的金馬碧雞坊。且金馬碧雞坊始建於明代,不可能出現在「元代昆明八景」的描述中。而明清昆明八景指的是:滇池夜月、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商山樵唱、龍泉古梅、官渡漁燈、灞橋煙柳、蚩山倒影,沒有金馬碧雞的蹤影,更遑論金碧交輝之景了。
對於未來,金馬碧雞坊下步將計劃引進雲南體驗式非遺文化門店,召集傳統非遺文化傳承人,並向他們免費提供店鋪,將金碧廣場打造成為依託金馬碧雞坊景觀的非遺文化主題綜合步行街。
看了那麼多
是不是發現原來自己經常路過的地方
竟藏著這麼多有趣的歷史和故事
你又有哪些關於昆明金馬碧雞坊的故事呢?
戳「閱讀原文」來分享~
撰文: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翊翔
攝影:黃曉松、杜文蕾、李海曦、周密
動畫製作:宋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掌上春城獨家策劃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長期接受來稿,投稿郵箱:zscc8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