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被稱為明清第一牛人?

2020-12-14 騰訊網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

他的父親王華,字德輝,成化(朱見深)十七年(1481)考中進士第一名。授編修。弘治中(朱佑樘),逐漸做到學士、少詹事。王華很有度量和才能,在講幄時間最長,孝宗(朱佑樘)很眷戀他。

李廣受世宗寵愛時,王華講解《大學衍義》,說到唐代李輔國與張皇后內外勾結所作所為,陳述得很切直。孝宗(朱佑樘)讓宦官送食品慰勞他。

正德(朱厚照)初,升禮部左侍郎。因為衝撞劉瑾,外放為南京吏部尚書,因為別的事未成此行。不久因為《會典》有小的錯誤,降職為右侍郎。劉瑾敗亡,才官復原職,沒有多久就死掉了。

王華為人孝順,他的母親岑氏活過一百歲才死。王華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守喪期間還睡在草墊上,吃素食,因此士人們每每稱讚他。

王守仁在母胎中懷了十四個月才出生。他的奶奶夢見神仙從雲彩中間送嬰兒下來,所以給孫子取名叫雲。他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個有道術的人撫摸了他,改名守仁,才會說話。

十五歲時,曾到居庸關、山海關附近訪問客人。經常混在人群中走出邊塞,放眼觀覽山川地形。加冠,鄉試中舉,學業大有長進。但他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

弘治(朱佑樘)十二年(1499)考中進士。朝廷命他為威寧伯王越辦理喪葬事,回來後朝廷正在議論並為西北的邊務著急呢,王守仁便條陳八事獻給孝宗。不久授官刑部主事。

在江北審訊犯人,稱病返鄉。復職後補任兵部主事。

正德(朱厚照)元年(1506)冬天,劉瑾逮捕南京中御史戴銑等二十多人。王守仁不顧一切遞上奏章企圖解救,劉瑾發怒了,把他杖打四十六棍,貶為貴州龍場驛丞。龍場一帶群山連綿,苗族、僚族人雜居。

王守仁根據他們的風俗加以教化、領導,這些少數民族人民很高興,大家一起砍伐樹木建造房子給王守仁居住。劉瑾伏誅以後,經考察改任廬陵知事。入京進見武宗(朱厚照)後,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楊一清卻讓他改做驗封官。後來幾次提升,為考功郎中,南京太僕少卿、鴻臚卿。

兵部尚書王瓊一向以為王守仁是個奇才。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因為他的推薦,王守仁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而起。謝志山佔領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佔領氵利頭,都自封為王,與大庾的陳曰能、樂昌的高快馬、郴州的龔福全等互相呼應,進佔、剽掠各處府縣。而福建大帽山的叛軍詹師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謝志山聯合樂昌的叛軍奪取大庾,進攻南康、贛州,贛縣主簿吳王比在戰鬥中死去。

王守仁到任後,知道身邊有不少人是叛軍的耳目,於是傳呼年老而狡黠的僕役加以審問,僕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如實坦白,王守仁就此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讓他們偵探叛軍的情報,於是對於叛軍的動靜他無所不知。於是他傳令福建、廣東會兵一處,首先討伐大帽山的叛軍。

二年(1507)正月,督副使楊璋等在長富村打敗叛軍,進一步追到象湖山,指揮覃桓、縣丞紀鏞戰死。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駐紮在上杭,又佯裝撤兵,出其不意直搗敵人營寨,俘虜、殺傷七千多敵人。指揮王鎧等活捉了詹師富。

王守仁接著給武宗(朱厚照)上書,說自己權力太小,沒辦法指揮將士,請給他旗牌,讓他管轄軍務,享有見機行事的權力。兵部尚書王瓊奏請聽從了他的請求。於是王守仁改革部隊編制:二十五個人為一伍,伍有小甲;兩伍為一隊,隊有總甲;四隊為一哨,哨有哨長,協哨兩人助理;兩哨為一營,營有營官,參謀兩人助理;三營為一陣,陣有偏將;兩陣為一軍,軍有副將。都是臨有行動時委命,而不是由朝廷任命;自副將以下,可以層層加以懲罰、治罪。那年七月向大庾進軍。謝志山乘機向南安發動猛攻,知府季學支打敗了他。副使楊璋等也活捉了陳曰能,凱旋歸來, 於是開始計議討伐橫水、左溪的叛軍。

十月,由都指揮許清、贛州知府刑王旬、寧都知縣王天與各率一軍會師橫水,季學支及守備郟文、汀州知府唐淳,縣丞舒富各率一軍會師左溪,吉安知府伍文定,程鄉知縣張戩扼守險要防範叛軍逃跑。王守仁自己駐軍南康,離橫水三十裡,先派兵四百人埋伏在敵軍營地左右,然後進軍攻打。叛軍正在迎戰,兩邊山上的伏兵舉起了官兵的旗幟,叛軍一見大為吃驚,以為官軍已經攻佔了自己的營地,因此潰不成軍。官兵乘勝攻克橫水,謝志山及其黨羽蕭貴模等都逃到桶岡去了,左溪也被官兵佔領。

王守仁因為桶岡地勢險固,易守難攻,所以把兵營安置在接近平地的地方,用或戰或降或禍或福的道理曉諭敵人。叛軍的首領藍廷鳳等正在惶恐不安之中,見到王守仁的信使很高興,約定十一月初一投降,可是刑王旬、伍文定的官兵已經冒著大雨,奪險而入。叛軍礙於水陣,無以施展,刑王旬一直向前,英勇奮戰,伍文定和張戩又從右邊出擊,叛軍措手不及,戰敗而逃,路上撞著唐淳的官兵,又被打敗。各路官兵攻佔了桶岡,謝志山、蕭貴模、藍廷鳳等叛軍首領把自己捆綁了來到王守仁帳下請求投降。

總計此次戰役,攻佔叛軍營地八十四個,俘虜、斬首六千餘人。當時,湖廣巡撫秦金也打敗了龔福全,龔軍部屬約一千人逃竄到此,諸將立即擒拿了他們,並予以斬首。於是在橫水設立崇義縣,控制瑤民各部。還師贛州,計劃攻打氵利頭地方的亂軍。

當初,王守仁平定詹師富的亂軍時,龍川的盜賊首領盧珂、鄭志高、陳英都自請投降。到徵討橫水時,氵利頭的盜賊將領黃金巢也領五百人投降,只有池仲容還沒有拿下。橫水敗後,池仲容才派他的弟弟池仲安來表示歸順,而又鄭重其事地做著戰鬥或防禦的準備,詐稱盧珂、鄭志高是他的仇敵,將會襲擊我部,所以才做些防備。王守仁假裝把盧珂等杖打了一頓,背地裡命令盧珂的弟弟集合部隊等待戰鬥,然後下令疏散部隊。

新春時節張燈結彩,舉行娛樂,池仲容半信半疑。王守仁派人賞他節日物品,引誘他來稱謝。池仲容果然帶九十三個人下山,駐兵教場上,用幾個做陪從進入王守仁軍帳中求見。王守仁指責他說「:你們都是我的百姓,卻屯兵於外面,難道是懷疑我不成?」接著就把他們全部帶進祥符宮中,用豐美的飲食招待。叛軍於是大喜過望,越發感到安全。王守仁把池仲容挽留下來觀燈行樂。正月初三舉辦盛大宴席,在門裡頭埋伏了刀斧手,亂軍將領進來後,挨個兒一一加以擒拿、殺戮。接著親率大軍攻打叛軍巢穴,接連打入上、中、下三氵利,殺敵二千有餘。餘下的叛兵逃奔九連山,山勢綿延數百裡,地形陡峭,無法攻打。

王守仁於是簡選七百名壯士,穿著叛軍的服裝,跑到山崖下邊呼叫,叛軍就招呼他們上去了。官兵又從外邊攻打,內外呼應、夾擊,叛軍被擒拿、斬殺,無所遺留了。於是在下氵利設立和平縣,安置部隊防守,班師回朝。從此國境之內,大為安定了。

當初,朝廷認為盜賊勢力強大,所以發動廣東、湖廣的兵力聯合進剿。王守仁遞奏章上去制止這樣做,但奏章沒能到京,平定桶岡後,湖廣的部隊才到位;到平定氵利頭時為止,廣東部隊還沒有接到命令。王守仁所帶領的都是些文職官吏和偏裨軍校,但他平定了幾十年形成的強大叛軍,所以遠近人士大為驚奇,奉他為神明。朝廷升他的官為右副都御史,給他世襲錦衣衛百戶的封賞,後又增至副千戶。

正德(朱厚照)十四年(1519)六月受命前往福建平定軍隊的反叛,走到豐城,寧王朱宸濠造反,知縣顧亻必把這事報告給王守仁。王守仁立即進兵吉安,和伍文定一道徵召兵馬、調運糧草,準備戰爭使用的器械和船隻,並發布檄文揭露宸濠的罪行,要州縣官吏各自率領下屬和士紳起兵勤王。都御史王懋中,編修鄒守益,副使羅循、羅欽德,郎中曾直,御史張鰲山、周魯,評事羅僑,同知郭祥鵬,進士郭持平,貶官驛丞王思、李中,都參加了王守仁的部隊。

御史謝源、伍希儒從廣東還朝路過,王守仁留下他們負責記功。於是召集眾人開會,說:「宸濠假如出兵沿長江順流東下,那麼南京就無法防守。我想用計阻撓他東下,哪怕他遲誤十天也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於是他派出很多間諜,傳命府縣說:「都督許泰、谷阝永率領邊疆的部隊,都督劉暉、桂勇率領北京的守軍各四萬人,水陸並進。南贛王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領自己的部隊,計十六萬人,直接攻打南昌,所到地方官吏沒有守職的,以軍法論罪。」又寫了一封蠟封的密信給偽政府的丞相李士實、劉養正,內中說到他們歸國的誠心,讓他們誘勸宸濠早些發兵東下。然後讓間諜人員洩漏信的內容。

朱宸濠果然心中懷疑。和士實、養正商議戰事,他們都勸宸濠急速攻戰南京,就皇帝位,宸濠這下越發狐疑不定。十多天後刺探得知中外部隊並沒來到,才明白是王守仁欺騙了他。

七月初一日留宜春王朱拱木條據守本營,劫持他的部下六萬人,襲擊、佔領九江、南康,然後兵出長江,逼向安慶。王守仁聽說南昌兵少就高興起來,馬上進軍樟樹鎮。知府臨江戴德孺、袁州徐璉、贛州刑繤,都指揮餘恩,通判瑞州胡堯元、童琦,撫州鄒琥、安吉談儲,推官王日韋、徐文英,知縣新淦李美、泰和李楫、萬安王冕、寧都王天興,各自帶兵前來會合,共八萬人,號稱三十萬。

有人請出兵援助安慶,王守仁說:「不能這樣。現在九江、南康已被敵軍佔有,我們越過南昌和敵人在江面上爭持,九江、南康兩郡兵力斷我後路,這樣將會腹背兩面受敵。不如我們直接攻打南昌。敵人的精銳部隊全出動了,防禦力量虛弱。我軍剛剛會合,氣勢正銳,攻打南昌一定能勝。朱宸濠知道南昌被打下,一定會回師解圍,我們迎上去在鄱陽湖中打擊他,沒有不能取勝的道理。」大家一齊說「好」。

七月十八日駐兵豐城,以文定為先鋒,先遣奉新知縣劉守緒襲擊了敵人的伏兵。十九日夜半時分,文定的部隊進抵廣潤門,守兵嚇得一鬨而散。

二十日黎明,各路官兵用雲梯、繩索登上城牆,打下南昌,俘縛了拱木條等,宮人大多已被燒死。官兵在南昌有不少殺人、搶劫行為,王守仁斬了十多個違犯軍令的官兵,赦免了從犯人員,並安定南昌士紳和百姓,慰問、勸告宗室遺留,南昌人民才又高興起來。過了兩天,派文定、刑繤、徐璉、德孺各領精兵分路前進,讓堯元等將設下埋伏。朱宸濠果然從安慶撤兵而回,二十四日兩軍相遇於黃家渡。文定的部隊抵擋敵人的前鋒,宸濠的部隊以為好欺迅速進攻。刑繤部從敵人後面繞出打擊其中部隊伍,文定、餘恩追逐敵人,徐璉、德孺分兩翼進攻,分散敵人的力量,堯元等率領的伏兵又發起攻勢,敵人大敗,退而防守八字腦。

朱宸濠害怕了,發動了南康、九江的全部兵力。

王守仁於是派知府撫州陳槐、饒州林城攻取九江,建昌曾王與、廣信周朝佐攻取南康。二十五日又一次戰鬥,官軍退卻,王守仁把先後退的給殺了,於是各路人馬拼死戰鬥,敵人又一次大敗,退保樵舍,把戰船連在一起組成方陣,又拿出全部金銀財寶犒賞將士。第二天清晨,朱宸濠正在會見群臣,官軍覆壓而來,用小船載著柴草,乘著風勢放火,燒壞了朱宸濠坐用的副艦,朱宸濠的妃子自婁氏以下都投水而死。

朱宸濠的坐船擱淺,倉卒之中換了一條船逃跑,王冕部下的士兵追上去逮住了他。士實、養正及投降敵人的按察使楊璋等人都被活捉。南康、九江也打下來了。前後僅三十五天朱宸濠叛亂就被平定了。

當初,京城裡得知叛亂事發,朝廷裡的大臣們感到震驚、恐懼。王瓊揚言說:「王伯安駐兵南昌上遊,一定會活捉朱宸濠的。」到此時,果然得到報上的勝利消息。武宗(朱厚照)皇帝當時已經親自出徵,自稱威武大將軍,率領京郊勇悍的駐軍數萬人南下作戰。任命安邊伯許泰為副將軍,和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平賊將軍左都督劉暉率領京兵數千人溯江而上,抵達南昌。

這些得到武宗寵愛的小人們原本是和朱宸濠聲氣相通的,王守仁最初報告朱宸濠造反的上書中有這樣的話「:圖謀篡位的不只是一個寧王,請罷黜那些奸人和從諛之臣以挽回天下英雄豪傑不能安分的心思。」所以這些小人都心中懷恨。

朱宸濠叛亂平定以後,就一齊起來嫉妒王守仁的功勞。又因為怕王守仁見到皇帝時揭發他們的罪證,所以爭著製造流言蜚語,說王守仁原先曾和朱宸濠往來謀劃,後來考慮到叛亂不能成功,才起兵鎮壓叛亂。又想要王守仁把朱 宸濠假釋於鄱陽湖中,好讓武宗(朱厚照)自己擒拿他。

王守仁在張忠、許泰兵馬來到之前就已經俘虜了朱宸濠,打下南昌。張忠、許泰用威武大將軍的名義傳令要王守仁到廣信去。王守仁不予理睬,而從小路進駐玉山,上書請親獻俘虜,並制止武宗(朱厚照)帶兵南下。

武宗(朱厚照)不聽他的請求。

王守仁行到錢塘,遇見太監張永。張永提督贊劃機密軍務,在張忠、許泰官階之上。過去曾和楊一清友好,翦除劉瑾,天下人都稱讚他。王守仁夜間拜會張永,稱頌他的賢德,藉此極力說起江西的貧困破敗,不能再承受皇帝官兵的煩擾了。

張永贊同他的意見,說「:我這次來,是為了調理、照顧皇上的身體,不是為了邀功。你的大功,我知道,但是事情不能辦得太直率了。」王守仁於是把朱宸濠交給了張永,自己到京口,想要覲見皇帝。接到巡撫江西的任命,才回到南昌。

此時張忠、許泰已經先來到南昌,恨自己沒能拿到朱宸濠,所以慫恿京軍向王守仁挑釁,甚或直呼其名,大肆謾罵。王守仁不為所動,相反對他們的慰勞愈見親厚。病的給他藥吃,死的給他棺材埋葬,路上碰見出喪,肯定停下車來,慰問他們很長時間才會離去。京軍說王都堂這般愛護我們,所以沒有再來侵擾的了。

張忠、許泰問:「寧王府的富有天下稱首,其積蓄現在哪裡去了?」王守仁答道「:朱宸濠當時都用來賄賂京城要人,約定內應了,現有憑單可以查看。」張忠、許泰過去曾經收受過宸濠的賄賂,所以氣色收斂,不敢再說了。過後,他們輕看王守仁是個讀書人,逼著他到校場裡射箭去。王守仁從容地拉開弓弦,三射三中。京軍都在大聲歡呼,張忠、許泰越發沮喪。到了冬至時節,王守仁傳命城裡居民在街頭巷尾大行祭祀,然後,到墳地去哀哭。

當時剛剛經歷朱宸濠叛亂,死傷人多,所以悲號痛哭之聲響徹四野。京軍離家久了,聽到這樣的喪祭之聲無不淚流縱橫,各思還鄉。張忠、許泰迫不得已,班師還朝去了。等見到武宗(朱厚照),和紀功給事中祝續、御史章綸一起,對守仁百端污衊、中傷,只有張永從中斡旋,常常替王守仁開脫罪名。

張忠在武宗面前揚言道「:王守仁日後必反,試著召他來覲見,一定不會來的。」張忠、許泰幾次用假聖旨召喚守仁,王守仁得到張永的秘密信件,都不赴會。至此知道是武宗的真意,立即騎馬而來。張忠、許泰計謀破敗,就不叫他見到武宗。

王守仁於是上到九華山上,每日裡宴遊或獨坐在和尚的寺廟裡。武宗派人窺探得知這些,說:「王守仁是個學道的人,聽見召喚就來了,怎麼說他要造反呢?」於是放他回去鎮守南昌,要他有機會再上捷報。

王守仁於是修改了以前的奏章,說是按照威武大將軍的方略討平叛亂,並且把那幫小人的名字都放入有功之列,江彬等至此才無話可說了。當時讒言四起,奸邪勾結,禍亂、變化之機深不可測,沒有王守仁,東南一帶的國事幾於敗亂。

世宗深深懂得這一點,所以才即位就催召王守仁入朝受封。可是大學士楊廷和與王瓊相互忌妒。王守仁前前後後平定多處叛亂,大率歸功於王瓊,楊廷和心中不愉快,其他大臣也很忌恨他的功勳。正好朝中有人說先皇帝逝世,國哀沒有結束,不適於舉辦宴會、論功封賞,因而只任命王守仁做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沒有去上任,上書請允許他回鄉省親。過後,評價功績晉升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允許世襲,每年俸祿一千石。但是沒有頒發鐵券,每年的歲祿也沒有兌現。和他同事立了功的,只有吉安太守伍文定做了大官,受到上等的獎賞。其他人名義上都升了,而背地裡都遭抑制,廢棄罷免得無一倖存。

王守仁心中憤恨至極。當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他多次上書辭免爵位不接受,請登錄其他人的功勞,都沒有結果。王守喪完畢,也不再召他入官。

很久以後,友人席書及門弟子方獻夫、黃綰因為議論禮製得到皇帝寵愛,他們對張璁、桂萼說起此事,打算召王守仁入官,而費宏一向忌恨王守仁,又破壞了這事。總之,屢次提出讓王守仁充兵部尚書、三邊總督、提督團營,都沒能實現。

嘉靖(朱厚熜)六年(1527),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不能鎮壓,朝廷才發布詔書讓王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併兼為巡撫。黃綰藉此機會上書爭辯王守仁的功績,請賜給他鐵券和歲祿,並評定以前討伐朱宸濠的大臣們的功勞,世宗(朱厚熜)都說可以。

王守仁在行軍途中,上書陳說用兵的錯誤,並且講道「:思恩還沒有設立漢人充任的流官時,民族首領每年派出三千士兵聽從官府徵用。設流官以後,朝廷反而年年派兵數千人在這裡防守。這樣說來設立流官沒有用處是顯然可知的了。況且田州與交趾接壤,深山絕谷,都被瑤人、僮人盤踞著,肯定還是設立土著人充任的土官,才好憑藉他們的兵力作為中國的 屏障,如果改土官為流官,那麼邊境的兵患,只有朝廷自己擔當了,以後一定會有悔恨的。」他的奏章被下發到兵部討論,尚書王時中列舉了其中不恰當的地方共五條,世宗(朱厚熜)命令王守仁再做商議。

十二月,王守仁抵達潯州,正好巡按御史石金已經定計準備招撫,就遣散了各路兵馬,留下永順、保靖的土著士兵數千人,解除戰備,原地休息。盧蘇、王受本來就想得到招安而不能,聽說守仁的部隊來更加害怕了,只到這時才十分高興起來。

王守仁到南寧,他們二人派遣使節請求投降,守仁命令他們來帳前聽候命令。二人私下裡議論說:「這位王公一向多詭詐,可別給他哄騙了啊。」所以布置了兵陣方才進去相見。王守仁列舉了他們的罪過,各打了一頓大棍,然後放了他們。又親自進入他們的軍營,安撫他們的七萬兵卒。接著,寫奏章上報給朝廷,陳說了用兵的十種害處,與招安的十大好處。就此請仍舊設立流官,酌情裁割田州的地盤,另立一新州,以岑猛的第二個兒子岑邦相為代理長官,暫時管理州事,等以後立了功正式提升為知州。

在田州,設置了十九個巡檢司,以盧蘇、王受等人統領其事,一併接受流官知府的管轄。世宗(朱厚熜)都聽從了他的意見。斷藤峽一帶瑤族的亂民,往上接連著八寨,往下和仙臺、花相等洞居的蠻人相通,勢力綿延達三百多裡,郡邑受其害已有幾十年。王守仁想討伐他們,所以留在南寧。解退湖廣一帶的部隊,以顯示不再用兵。伺敵人不加戒備的機會,挺師而進,打下牛腸、六寺等十多個營寨,斷藤峽的亂民全被平定了。於是沿著橫石江向下,打敗了仙臺、花相、白竹、古陶、羅鳳等地的亂民。命令布政使林富率領盧蘇、王受的部隊一直挺進八寨,攻克石門,副將沈希儀請出兵斬殺敗逃的亂民,就這樣蕩平了八寨。

開始,世宗(朱厚熜)因為盧蘇、王受的招安,派遣使臣持加蓋玉璽的詔書前往獎諭。及王守仁報上斷藤峽的捷報,世宗卻用手詔問閣臣楊一清等人,以為王守仁自我吹噓,並且問到王守仁生平的學術思想。楊一清等不知怎麼回答才好。

王守仁這次得到起用,是由於張璁、桂萼的推薦,桂萼原本不喜歡王守仁,他的推薦是張璁強迫才做出的。後來桂萼領職吏部,張璁入主內閣,雙方勢均力敵,不相上下。桂萼平步青雲,喜好功名,曾勸王守仁佔領交趾。王守仁辭謝不聽。楊一清很了解王守仁,可是黃綰曾上書世宗(朱厚熜)想讓王守仁入為輔臣,詆毀楊一清,楊一清因此也不能沒有遷恨之心。

桂萼於是公開批評王守仁徵戰、招安一併失誤,因此,對王守仁例行的封賞被取消了。方獻夫和霍韜感到不公正,上書世宗爭論說「:各路瑤民多年以來是國家的禍患,起初朝廷曾用兵幾十萬,僅僅佔領一個思州,不久又被亂民佔有。王守仁片言隻語傳送過去,思恩、田州的亂民低頭納降。至於八寨、斷藤峽的亂民,為深巖絕壁所阻隔,開國以來,沒人敢輕易說到剿除他,現在一舉剷平,好似摧枯拉朽。可是議論的人卻說王守仁接到的命令是出徵思恩、田州,不曾命令他討伐八寨。封疆大吏外出徵戰,有可以安定國家,造福社稷的機會,專斷應是可以的。況且王守仁曾經領到詔旨,允許靈活機動,見機行事,怎麼就不可以這麼辦呢?王守仁平定寧王叛亂,忌恨他的人誣衊他當初曾和寧王同謀,又謊稱他以車輛載運錢帛。當時大臣楊廷和、喬宇裝飾成真,至今還不曾為王守仁平反昭雪。作為大臣忠誠得像王守仁那樣,有大功勳像王守仁那樣,一受委屈於江西,再受委屈於兩廣。我們真怕做事的大臣灰了心,部隊裡將士離散,以後我明朝邊疆有戰事時,誰還肯再為陛下分挑擔子呢?」世宗(朱厚熜)對此也只是說知道而已。

王守仁這時已經病得很厲害,上書請求告老回鄉,推薦勳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覆就回去了。走到南安就病死了,終年五十七歲。靈柩經過江西,軍民無不身著白衣,哭泣相送。

王守仁天生不同常人。十七歲時拜訪上饒人婁諒,和他講論朱子格物之學的大意。回家以後,每日裡正身而坐,研讀《五經》,不輕易和人說笑。從九華山遊歷歸來,在陽明洞中建造住室,泛覽道、釋兩家的學說,幾年下來沒有什麼收穫。貶官於龍場時,荒僻之地,無書可讀,只好天天思索舊日已得的知識。一天,忽然悟到格物致知,應當自求於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嘆說:「道就在這裡呀。」從此深信不疑。

他因道設教,專門以發明良知為主旨。認為宋代周敦頤、二程兄弟以後,只有象山陸九淵的學說簡易直捷,能夠上接孟軻的學統。而朱熹的《集注》、《或問》等,是中年時還不成熟的學說。當世學者翕然而聽從,所以社會上有「陽明學」的稱法。

王守仁死後,桂萼彈劾他擅離職守。世宗(朱厚熜)大為惱火,下令朝廷大臣議論。桂萼等人說:「守仁做事不取法先賢,講學不稱道前儒。想要標新立異抬高自己,才批評朱熹格物致知的學說;知道群眾的公論不得贊成他,所以掇弄一本關於朱熹晚年定論的書。召引門徒,相互唱和。有才能的人喜歡他的隨意,沒出息的人借用他的虛名。師傳弟習,轉生錯訛,越來越荒謬。但是守仁討伐..地的叛亂,活捉造反的寧王,功勞還是值得紀念的,應該免予追奪伯爵,以顯示皇朝的信譽,禁止傳播邪說,以端正人民的思想。」世宗(朱厚熜)於是發布詔書,停止了世襲伯爵的特權,後事處理的典禮也不予舉行。

隆慶(朱載坖)初年,朝廷大臣很讚揚他的功績,穆宗(朱載坖)於是下詔追贈他為新建侯,諡文成。二年準予世襲伯爵。以後又有請把守仁與薛蠧、陳獻章一齊放在文廟中從祀的,穆宗允準大臣討論,結果以薛蠧從祀。

到萬曆(朱翊鈞)十二年(1584),御史詹事講又重申以前的請求。大學士申時行等人說:「守仁所講致知出自《大學》,良知出自《孟子》。陳獻章主靜,繼承宋朝大儒周敦頤、程顥。況且孝友之德,進退出處像獻章,氣節、文章、功業像守仁,不能說是禪客。實在應予尊崇、祭祀。」並且說胡居仁思想純正,行為篤實,為社會輿論所肯定,也該一道祭祀。神宗皇帝聽從了他。

一直到明代滅亡,孔廟中從祀的也只王守仁等四個人而已。王守仁的學生遍布天下,那些專門列傳的不再記載。只有冀元亨曾經和守仁共過患難。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人,深信守仁的學說。考中正德十一年(1516)鄉試。跟從王守仁在贛時,守仁囑託他教育自己的兒子。朱宸濠心懷不軌,但外表卻追求高名,曾寫信給王守仁向他請教學問,王守仁派元亨前往講學。朱宸濠說一些挑逗性的話,元亨假裝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和他談學問,朱宸濠以為他痴迷。後來為朱宸濠講解《西銘》,反覆多次,把君臣之間的大義講得很明白。朱宸濠也佩服了,給他很多禮物,送他回去,元亨把這些禮物入了公。後來,朱宸濠叛亂失敗,張忠、許泰誣衊王守仁曾和他勾結。審問朱宸濠,朱宸濠說沒有。

張忠等人不停地審問,朱宸濠說:「只是他曾經派冀元亨來和我講論過學問。」張忠等這下十分高興,就對元亨施以棒打,加以炮烙,元亨最後還是不承認,被戴上枷鎖,投入京城的大牢之中。世宗(朱厚熜)皇帝即位後,議論者一次次說明他的冤屈,被釋放才五天也就死了。元亨在監獄中,對待其他囚犯如同兄弟,犯人們都感動得落淚。

他被逮捕時,官吏同時收捕了他的妻子李氏,李氏面無懼色,說道:「我的丈夫尊敬師儒,熱愛善德,哪裡還有別的意圖呢?」在監獄中,還和兩個女兒一齊不停地編理麻粆。事情將澄清的時候,看守想放她們出去,她說「:不能看到我丈夫,出獄後我們到哪去?」按察司的官太太們聽說了她的賢慧,召她上門,她婉詞謝絕。她們親自到監獄探望,李氏還是穿著囚服相見,手裡還沒有放下麻粆編理的活兒。問到她丈夫的學問,她說:「我丈夫的學問就是婦女不要走出閨門與衽席之間。」這些官太太們一聽這話,頓時肅然起敬。

評論:王守仁最初因為正直有節操而著名,等到負責疆場的戰事的時候,率領一支無戰鬥力的軍隊,背後幾個文弱書生,卻也能掃除多年不法的亂民,平定藩王的武裝叛亂。整個明朝一代,文官用兵而克敵制勝,沒有像守仁這樣出色的。當著險難重重,並為皇帝疑心的時候,他能夠做到精神專一、策劃周到。這雖然因為他天資高明,不也是得益於他那精神世界嗎?可是他誇耀自己的學術創見,標新立異,不同於先代的大儒,最後受到了學者的批評。

王守仁生前曾說胡世寧沒有講學,世寧說:「我倒是恨先生你多了講學一事!」桂萼對他的指責雖然源出嫉恨的私心,但守仁學說的流弊是那樣的,這不能因為他功績很多就為他忌諱不說。

源自《王守仁傳》整理,為你分享更多歷史軼事。

相關焦點

  • 天下完人三個半,王守仁算一個,淺析他不戰而屈寧王十萬精兵
    明朝歷史上出現造反可是層出不窮,很多諸侯王乘著中央政權鬆懈開始壯大自己,但是大多都被平叛,最有名,也是最有趣的一次就是寧王造反,歷時43天,十萬精兵灰飛煙滅,還鬧出了正德皇帝想要釋放寧王然後再打一次笑談,那到底是怎樣的原因竟然讓寧王起兵謀反火速被打敗?
  • 說說王守仁(一)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因築室讀書於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守仁系浙江餘姚人。其父王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狀元。此後,王守仁隨父移居紹興。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歡喜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能改,王華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於河中。王守仁因而頓悟,當即賦詩一首詩:"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 王守仁的學說世稱「心學」,並與陸九洲的學說合稱為「陸王心學」
    王守仁的學說世稱「心學」,並與陸九洲的學說合稱為「陸王心學」,這是同程朱理學分營對壘的一種新儒家學說。程朱理學(又稱「道學」)把抽象的「理」(儒家的倫理道德準則)看作宇宙萬物的本原,主張「即物窮理」,「存天理,滅人慾」,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哲學範疇;陸王心學則將主觀的「心」(人的意志和道德觀念)視作宇宙萬物的本原,主張「發明本心」、「致良知」,屬於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範疇。
  • 「古人有癮」王守仁的人生智慧:真正的淡定,源自內心從容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3日電 題:王守仁的人生智慧:真正的淡定,源自內心從容記者 上官雲 製圖 雷宇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能聽到有人為這樣那樣的瑣事吐槽:戀人不睦、職場不順……再感嘆一聲:為什麼我這麼倒黴?然而,卻只見抱怨,不見解決問題的行動。
  • 我的宗師——王守仁
    請來一個和尚算卦,曰:乘雲而來,名雲,說破天機。且,雲即說,名雲,就是不可說啊。爺爺說: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靠智慧得到了它,不能靠仁德去保持,即使得到了也一定會失去。)就叫王守仁吧。改完名,老師就會說話了。起名是個學問,第一聽起來好聽,第二認起來好認,第三謙虛一點招人愛。你瞧,是不是中庸之道?(王守義十三香,和我老師沒有半毛錢關係!)
  •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傳奇之路2
    把這位嶽父大人急得滿頭是汗,急忙全家總動員,去找這個王守仁,直到第二天才在城郊的一個道觀裡找到了這位新郎。面對這群激動的人,王守仁也很驚訝,並且說出心中的疑問「你們怎麼全都滿頭大汗,這麼著急找我為哪般?」直到眾人解釋完畢王守仁才恍然大悟,原來昨天忘了一件小事。原來這哥們結婚那天出來溜彎,走著走著看見了這個道觀,便進去和道士聊了起來,越聊越投緣,就跟著道士學起了打坐,誰知道這一打坐就是一天。
  • 王陽明為什麼被稱為大明第一人
    王陽明為什麼被稱為大明第一人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做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他以劣勢兵力全殲俄國艦隊。在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誇讚,他默不作聲,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上面有七個漢字:一生俯首拜陽明!
  • 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嶽父」獨孤信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是中國古代十大美男之一,軍功貴族集團的臺柱之一,被稱為史上「第一嶽父」,三個女兒被封為皇后,且屬三個不同的朝代,生前顯赫無比,身後地位超前。側帽風波秦州城外,幾位俊逸少年和一華服男子正在圍獵,一時興起回城時天色已晚,急忙騎馬往回趕,進城時,一陣風吹來,把華服男子的帽子吹歪了。
  • 創立「心血」的王守仁能否在《夢想帝王》中再度平定叛亂?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古往今來,在中華九州這片土地上名臣良將數不勝數,然而被稱為"聖人"居於廟堂被世人頂禮膜拜的人物,除孔孟外在最後的漢人王朝中其實還有一位能夠被稱為聖賢的大能——王守仁。
  • 王守仁的詩有哪些?王守仁的詩詞全集33首
    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 投降敵人的叛徒,屠殺70萬無辜平民,如今被稱為「明清第一完人」
    明末清初,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我們如今都嘆息不已的時代。自從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帝上吊梅山,清兵入關之後,標誌著我華夏漢族又再一次被外族入侵,為外族所統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今天,他不僅沒有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他的後人以及部分對他推崇的人士竟然為他翻案,從五湖四海前往海城為其祭奠,到2006年的時候,更是在那舉辦了名曰:「尚可喜死亡330周年紀念」的荒誕祭典,出現了稱他為「明清第一完人」言論,不得不說,這洗白工作簡直令人難以想像,甚至於一些人曾言「尚可喜戎馬一生,身經百戰,推動了清王朝的建立和鞏固,在清代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 王守仁、朱厚照與朱宸濠之間的「太極拳」
    藩王實際是皇帝監控地方軍權的代表人物,而每一個王國則成了一個軍事中心。頭腦一旦發熱發昏,自然就要鬧事。朱宸濠見朱厚照在「豹房」胡亂加班加點,就是不見成果結出,於是就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正德十四年,朱宸濠終於起兵造反。朱宸濠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佔安慶。但遇到文人王守仁,這文人卻是精通兵法的軍事家,沒費多少勁,就將宸濠叛亂平定了。
  • 王守仁:入世建功立業,出世著述無數,傳世智慧,句句醍醐灌頂
    這位仁兄還真是一個態度老的人,在他的反應聲中,他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可以。」這位仁兄看見了他的真面目,當即拍案而起,聲淚俱下地,說道:「你想幹什麼?」這位老兄還笑了,他點了點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著這個死一般的小人物,王守仁沒有異議,他整肅衣冠,卻旁若無人,嘆息「念自己的母親」之類的話,也表現出了他的真實態度。他提出了一個問題:怎麼這麼會是你引理?王守仁表示,自己可能會相信一個耳朵裡隱沒有提到的事情,而這個問題導致了他的後果。
  • 錦衣衛作為皇帝的鷹犬,難道也有害怕的人?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
    史書上記載「二十年,以治錦衣衛者多數人,非法凌虐,乃焚刑,出繫囚禁,送刑部審錄,詔內外獄鹹歸三法司,罷三法司,」這一專門機構,各朝代雖名不同,但作用仍不可忽視,成祖朱棣為了穩定其統治,重開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司,使錦衣衛成為皇帝的鷹犬。
  • 王守仁《行書詠良知四絕示馮子仁卷》灑金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 生肖牛2021年運勢:屬牛人2021年怎樣提高運勢
    屬牛人2021年是本運年,由於太歲星君的原因,在2021年的運勢很有可能不太好,非常容易走背運,所屬2021年必須尋找自身的解決之法,才可以成功的渡過2021年,不一樣人不一樣階段解決之道是不一樣的,那麼屬牛的人2021年怎樣解決本運年產生的危害呢?
  • 立功、立德、立言之不朽傳奇——王守仁,儒門「四大天王」之一
    因此事刺激,王守仁發誓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力。在他十五歲之時,便開始上書皇帝,為朝廷平定義軍獻策,可惜未被採納。同年,王守仁出居庸關,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旅遊」,塞外之行讓王守仁開拓了眼界,並且讓他立下了經略四方的大志。作為大戶人家的少爺,王守仁十七歲結婚,二十歲中舉,二十八歲中進士,隨後在工部觀政,由此步入仕途。
  • 「牛人」來襲!泰州人,快來認識一下
    「泰州學派」是唯一以地方名字命名的儒學學派,長期以來受到國際國內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第一個啟蒙學派」「亞洲覺醒的第一階段」,創始人王艮被譽為「早期啟蒙思潮的先驅者」。東方這一波瀾壯闊的啟蒙思潮最初從泰州發萌,經過16世紀20年代至17世紀30年代學派發展的三個階段,在一個多世紀內,學派代表人物的啟蒙思想一步一步向前發展,從泰州走向全國,走向海外,形成國際性的影響。02牛人牛事從灶丁到開門授徒,學霸是這樣煉成的
  • 在古代,有一名書生叫王守仁,既飽讀詩書也能帶兵打仗
    而在王守仁獲得勝利之後皇帝武宗卻不開心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王守仁當時是用什麼方法活抓到朱宸濠的。在這段時間朱宸濠不敢輕易出兵攻打南京一直派人打聽內部消息,一直到十天之後獲得消息王守仁虛張聲勢沒有實際的兵權,這才下定決心開始進攻南京,在他調查的這段時間,王守仁已經將曾經虛報的兵力湊齊在軍營中蓄勢待發了。
  • 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墨跡
    明中後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徐渭稱讚王陽明書法說:「古人論右軍(王羲之)以書掩其人,新建先生(王陽明)乃不然,以人掩其書。觀其墨跡,非不翩翩然鳳翥而龍蟠也,使其人少亞於書,則書已傳矣。」書法家朱長春評價其書藝時說:「公書法度,不盡師古,而遒邁衝逸,韻氣超然重表,如宿世仙人生具靈氣,故其韻高冥合,非假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