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型顯示邁向價值鏈高端 東旭光電逢產業發展順風期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國產新型顯示邁向價值鏈高端 東旭光電逢產業發展順風期

  新型顯示已發展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導性支柱產業,是我國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表示,當前新型顯示產業正成為升級新型消費、壯大數字經濟、發展信息產業的重要驅動力。在政策引導、資本追逐、技術支持下,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已邁入「千億時代」,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重要的一極。

  國內企業在全球LCD市場的趕超之路,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的逆襲之旅。未來,新型顯示產業要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推進核心材料的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正處於戰略「窗口期」,除了國內面板廠商進行技術PK力爭續寫領先格局,東旭光電等上遊顯示材料龍頭企業也在持續自主創新,助力新一輪顯示技術競賽中的國內面板廠商實現彎道超車。

  新型顯示產業變局加速

  當前多種顯示技術創新湧現,如OLED、QLED、Micro-LED、Mini-LED、雷射等趨勢基本處於「並跑」狀態,同時不同陣營和顯示技術之間的競爭也為市場增加了活力,推動顯示技術朝著高畫質化、全色化、大屏化、柔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產業模式及發展格局與LCD差別較大,除仍有重資本投入之外,技術要素佔比亦不斷提升,行業成長屬性趨強,競爭壁壘更高。在信息電子化背景下,中國製造業進入加速轉型升級時期,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

  為及時跟上主流面板的變革周期,避免重演從顯像管技術向液晶平板技術更替時的落後現象,中國頭部廠商早已布局極具潛力的新型顯示技術,新一輪的競爭與博弈悄然開始。中國面板製造企業積極推進OLED產能建設,大部分在2020年擴張產線以實現產能釋放。數據顯示,我國面板生產企業已投入運營12條OLED生產線,還有7條在建產線。

  此前有消息稱,中國面板巨頭京東方成功進入蘋果手機OLED面板供應鏈。雖然目前供應數量相當有限,僅為翻新機用面板,但這已讓蘋果OLED面板的唯二供應商三星顯示和LG顯示繃緊神經,意味著京東方距離成為蘋果正式供貨商更進一步。

  目前,AMOLED成為現階段主流OLED技術。調研機構Omdia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產柔性AMOLED出貨佔全球比重為10%,到2020年上半年已達18%。根據國產LTPS-LCD智慧型手機面板歷史出貨佔比的發展路徑進行預判,國產柔性AMOLED面板出貨佔比將在未來3-5年快速提升。

  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從「缺屏之痛」到「跨域發展」經歷了脫胎換骨的改變,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新技術、新產業取得突破,產業鏈加快協同發展。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直接產業規模已從2012年的740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725億元,預計今年將超過40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6%,成為全球產業鏈增長的「新動能」。

  東旭助力產業突破壁壘

  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雖然已有規模優勢,但是全產業鏈發展不均衡,關鍵材料與裝備對外依存度較高。此外,新型顯示材料的開發過程周期長、投資大、爬坡慢,國內企業的經營發展壓力較大,先期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耗費了大量資源和資金,持續高額的投資構成了很大挑戰。

  這些都是制約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實現跨越式突破的瓶頸問題,國產關鍵材料本土化發展任重道遠,需要建立上下遊共同發展的生態鏈,協同分工。不過,一些深耕產業多年的企業在新型顯示材料和設備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

  作為顯示領域國產替代先鋒,東旭光電多年來在保障國家供應鏈安全上敢於直面與擔當,不僅打破了液晶玻璃基板的國外技術封鎖,使我國面板產業從上遊顯示材料領域擺脫技術依賴,還通過與京東方、深天馬等國內知名高端製造企業的穩定合作,進一步夯實其核心地位。更重要的是,作為中國光電顯示材料生產領軍企業,東旭光電迎合時代的步伐,趨向「柔性化」和「大屏化」技術研究發展,並已實現相關技術的應用。

  11月27日,東旭光電「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項目在四川省綿陽市經開區破土開工。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是由東旭光電與綿陽市經開區管委會共同打造,總投資20億元。「王者熊貓」二代是繼「王者熊貓」蓋板玻璃後的又一明星產品,在前代產品基礎上多項指標明顯提升,抗落摔高度增加5倍以上。

  業內專家指出,蓋板玻璃耐摔強度的提升成為5G手機供應鏈的強需求,「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的研發成功及時解決了行業痛點。該產品經過國內知名智慧型手機生產商測試驗證,各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下遊手機客戶將把耐摔玻璃應用在旗艦機上,從而大大提升了蓋板玻璃的利潤空間。

  東旭光電在OLED載板玻璃領域技術取得突破後,開始正式進入大規模產業投資建設階段。11月24日,東旭光電天水新材料產業園OLED載板玻璃項目已落戶甘肅省天水市經開區產業園,雙方聯手打造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OLED載板生產基地項目,合作投資額度高達50億元。

  東旭光電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搶抓新型顯示迭代機遇,致力OLED載板相關工藝技術研發,已實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玻璃配方,並在高代次適配性、輕量化、薄化、第三代柔性顯示技術等方面擁有明顯優勢,助力我國OLED顯示產業發展。

  在以電子產品柔性顯示為主流趨勢的新型顯示產業發展中,東旭光電深耕柔性化技術研發創新,獨樹一幟。公司立足自身技術優勢,橫向擴展深入布局以蓋板玻璃原片、曲面玻璃、耐摔玻璃、光學膜片為代表的新材料技術研發與應用,突出產業集群化優勢,為推進OLED柔性顯示領域發展添磚加瓦。

  未來,東旭光電將根據終端需求,繼續以玻璃基板產業為核心,協同拓展OLED柔性顯示領域,以高世代基板玻璃、蓋板玻璃、載板玻璃、電致變色玻璃等方面做先鋒主導,進行技術優化和產業升級,進一步提升公司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資訊: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速增長 東旭光電迎發展新機遇
    國內企業在全球LCD市場的趕超之路,也是中國面板產業的逆襲之旅。未來,新型顯示產業要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推進核心材料的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新型顯示產業正處於戰略「窗口期」,除了國內面板廠商進行技術PK力爭續寫領先格局,東旭光電等上遊顯示材料龍頭企業也在持續自主創新,助力新一輪顯示技術競賽中的國內面板廠商實現彎道超車。
  • 東旭光電:創新領跑新型顯示關鍵材料國產替代
    隨著政策加持、技術突破以及資金投入的大幅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鏈的「創新高地」。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表示,當前新型顯示產業正成為升級新型消費、壯大數字經濟、發展信息產業的重要驅動力。
  • 東旭光電高端蓋板項目開工 有望加速顯示材料國產替代
    東旭光電實際控制人李兆廷出席了此次開工儀式並發言。他表示,該高端蓋板項目是東旭實現新的產業發展的重要布局,將加快綿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助於公司提升核心新型顯示材料國產化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進一步保障中國顯示產業鏈安全。
  • 東旭光電又有大動作?政企「聯姻」 聚焦主業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張曉玉近年來,柔性顯示、摺疊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迅猛。1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明確提出,當前新型顯示產業正成為升級新型消費、壯大數字經濟、發展信息產業的重要驅動力。從事光電顯示業務的東旭光電,今年8月份以來,先後在河南安陽、甘肅天水等地持續推進新型顯示材料國產化項目,達成多項合作並陸續開工。其中,「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項目已於11月27日在四川綿陽開工建設。
  • 國資加持東旭光電如虎添翼,顯示產業景氣上行梅開二度
    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東旭光電直面問題進行戰略調整,為提高公司投資價值、增加利潤收入,陸續出售了多家非主營業務資產,進一步聚焦光電顯示主業,加緊布局新型顯示材料,以研發創新推動產業發展。東旭光電相關負責人指出,本次與綿陽國資合作實施高端蓋板玻璃項目,正是東旭光電聚焦主業進行「造血」、緩解流動性壓力的重要措施。此舉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東旭光電蓋板玻璃的生產能力,增強在光電顯示行業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把握顯示產業迭代重構的發展契機,進而保障中國顯示產業鏈安全。
  • 國資站臺助力東旭光電 顯示產業上行估值優勢盡顯
    當前,經濟逆全球化態勢愈加明顯,中美博弈進一步加深,在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以國產替代為主的「科技內循環」發展格局勢在必行。顯示產業正處在升級換擋的窗口期,且已經迎來一次周期性回暖,各龍頭企業加快產業整合及技術升級的腳步,開啟了產業發展新局面。
  • 資金「悄然」布局新型顯示產業 東旭光電等受益國產化需求漲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各大面板廠商在技術布局上的差異,促進了顯示技術的繁榮發展和多樣創新。目前,OLED、QLED、雷射和Micro-LED、Mini-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基本處於「並跑」狀態,不同陣營和顯示技術之間的發展與競爭無疑是市場一大重要看點。隨著全球OLED市場份額逐步提高,升級換代的需求將迎來上升期。
  • 東旭光電:政企合作 統籌布局新型顯示材料國產化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縱深推進,中國在面臨前所未有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發展主基調。地方政府的產業升級需求,和優質的企業主體升級方向不謀而合。作為中國顯示材料國產化領軍企業,東旭光電(000413.SZ)把握新型顯示迭代機遇,與多地政府深度合作,統籌布局新型顯示材料國產化,書寫了一個個「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優質案例。
  • 東旭集團多個「最大」國產化項目開工 持續發力新型顯示關鍵材料
    本次開工項目是繼東旭集團在河南安陽、甘肅天水等一系列新型顯示關鍵材料「最大」國產化項目開工後的又一重大進展,將進一步保障國產新型顯示供應鏈安全。 近年來,以柔性顯示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發展迅猛,全球顯示產業正處於新舊技術轉換迭代的戰略窗口期。顯示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如果核心技術不能自主可控,很可能面臨被國外巨頭圍剿的生存問題。
  • 東旭光電安陽「十代高端顯示蓋板玻璃項目」正式開工
    一期投資10億元,建設1條十代高端顯示蓋板玻璃生產線。東旭光電安陽新型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奠基該項目採用國際領先的工藝技術,達產後可年產1000萬平米高端顯示屏保護蓋板玻璃,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1.7億元。
  • 東旭集團50億元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落地株洲
    業內人士指出,株洲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等項目的落地,將為株洲市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同時,也有利於東旭集團夯實新產業統籌布局,鞏固在顯示材料國產替代領域的龍頭地位,保障中國顯示產業供應鏈安全。
  • 中國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鏈「創新高地」 東旭光電加速關鍵材料國產化
    隨著政策加持、技術突破以及資金投入的大幅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顯示產業鏈的「創新高地」。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表示,當前新型顯示產業正成為升級新型消費、壯大數字經濟、發展信息產業的重要驅動力。
  • 東旭集團再破國際技術壟斷 助力顯示產業國產化加速
    而國產替代進程全面加速後,1到N的提升也將進一步向上遊環節傳導,核心材料和高端裝備成為國產化發展的關鍵角色。顯示面板產業成為近期機構布局熱點,京東方A、東旭光電等產業鏈個股受到主力資金重點關注。產業基本面修復且估值較低,疊加國產化進程加速等多重利好,為機構投資提供了較高的安全墊。
  • 東旭集團攜手株洲 加速光電顯示國產化替代 保障產業鏈安全
    在湖南省、株洲市有關領導的見證下,東旭集團與株洲市政府籤署了50億元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投資協議和300億元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基地戰略協議。這是東旭集團繼與多地國資共同打造系列關鍵顯示材料國產化項目之後的再次重磅布局,具有裡程碑意義。
  • 東旭光電(000413.SZ):擬建設新型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項目
    格隆匯 8 月 16日丨東旭光電(000413.SZ)公布,為拓展公司光電顯示產業業務,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公司與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安陽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在安陽籤署了《投資合作協議書》,依託公司在蓋板玻璃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安陽市地處豫晉冀交界的區位優勢
  • 與合作方共同投資20億元 東旭光電擬在安陽市建設新型光電顯示材料...
    原標題:與合作方共同投資20億元 東旭光電擬在安陽市建設新型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項目   8月17日,
  • 東旭光電突破「卡脖子」難點 實現關鍵顯示材料產業化新布局
    東旭光電(000413)作為中國顯示產業關鍵材料國產化先驅者,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打破核心技術的國際壟斷,其液晶玻璃基板和高端蓋板玻璃的科技研發、生產能力居國內首位、國際前列,並形成了具有綜合競爭力的顯示材料產業集群。在新型顯示技術迭代的戰略窗口期,東旭光電前瞻布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力爭「彎道超車」,實現關鍵顯示材料的自主可控。
  • 國資加持疊加產業回暖,東旭光電聚焦主業再出發
    東旭光電錶示,藉助國有資本的支持,將發展壯大公司光電顯示產業,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此舉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蓋板玻璃的生產能力,增強在光電顯示行業的競爭力及盈利能力。項目達產後預計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及現金流產生積極影響。近期,市場研究機構對顯示面板產業觸底反彈達成共識,資本市場亦是動作頻頻。
  • 東旭光電憑什麼迎來了久違的國資站臺?
    在華為的筆記本電腦、顯示屏等業務的上遊,顯示材料龍頭東旭光電從源頭上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為華為產品走向全球提供重要支撐,並保障國內顯示產業鏈安全。東旭光電不僅為華為這類科技巨頭提供「糧草」,還與地方國資展開重磅合作。8月3日的一紙公告,揭開了東旭光電與四川省綿陽市國資的合作序幕。這是東旭光電聚焦光電主業、布局新型顯示產業的一步好棋。
  • 東旭光電:打造中國最大二次強化玻璃生產基地
    本次開工項目是繼東旭光電在河南安陽、甘肅天水等一系列新型顯示關鍵材料項目開工後的又一重大進展,將進一步保障國產新型顯示供應鏈安全。「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的研發成功及時解決了行業痛點,經國內知名智慧型手機生產商測試驗證,各項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東旭光電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該產品大規模產業化將有力推動高端觸控保護玻璃國產化,打破我國手機行業在高端觸控保護玻璃和5G後蓋材料方面被人「卡脖子」的被動局面,並能為行業整體降本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