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2020-12-16 川北在線網

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時間:2020-12-15 17: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

  原標題:大寫的憋屈!漢朝最悲催的皇帝漢獻帝 最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協從出生開始就經歷各種挫折,能當上皇帝也是實屬不易,身在皇家,卻生逢亂世,在位期間做過幾家梟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隱忍偷生,他算是在所有皇帝中最無奈最倒黴的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協9歲稱帝,能夠登上皇位全靠董卓廢少帝改立劉協,但是董卓的狼子野心劉協非常清楚,可那時劉協才9歲,只能讓董卓獨攬朝政。後來由於董卓無惡不作,讓王允利用呂布殺死了董卓。這時,朝政大權又被王允和呂布把持,很快王允驕傲自滿又被人殺了。亂世之中,小皇帝劉協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又被董卓的手下郭汜搶到手中控制。

  公元195年,劉協被楊奉、楊定和董承救出,歷盡坎坷,用了半年的時間才逃回洛陽。可還沒安定多久,就又落到曹操的手中。曹操挾持了劉協,自然又是獨攬大權,在顛沛流離中成長的劉協已經18歲了,他一直都以傀儡的身份為恥辱,終於決定要反抗。

  他用鮮血寫成一封詔書,秘密藏在衣帶中,賜給董承,讓他與劉備、王服等人謀劃誅殺曹操之事。可惜曹操是個精明的人,生性多疑,對劉協一直都防備著。事情敗露後,除了劉備提前藉故出走外,其餘幾個主謀都被處死。董承的女兒是劉協的貴人,已經有孕在身,也被曹操殺了。

  劉協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多次抗爭,但都以失敗告終。劉協的皇后伏氏,為了幫助他,傳信給自己的哥哥伏完伺機除掉曹操,結果事情敗露,劉協在曹操的威脅下廢了皇后,不久伏皇后就被曹操殺死了,連他生的兩個兒子都未能倖免。接著曹操又逼迫劉協立自己的女兒曹節為皇后,封自己為魏王。劉協最後徹底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奪回皇權的希望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承襲爵位為魏王。曹丕和曹操一樣,也很有野心,於是就決定自己稱帝,他先指使手下捏造謠言,說漢室氣數已盡,將由魏來代替。又寫好退位詔書逼迫劉協退位,孤立無援的劉協根本無力反對,於是禪位給曹丕,歷時195年的東漢政權正式滅亡。

  很多人一談到劉協,就說他是一個亡國之君,說他沒用。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時候的漢朝已經搖搖欲墜,無力挽回,劉協不僅聰明,還很有膽識,只可惜生不逢時,才華無處施展,在位31年,始終都是傀儡,最後眼睜睜看著大漢王朝在自己手中滅亡。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歷史故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漢丞相、魏武王曹操,因為首創「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舉,又殺死漢獻帝劉協的伏皇后、董貴人,以及伏後所生兩個皇子。
  • 袁紹不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因,是他覺得漢獻帝名不正言不順
    曹操一直被蜀漢人馬罵做漢賊,其實也並沒有冤枉了他。曹操靠著機會迎奉漢獻帝之後,大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投機把戲,而且完全不把漢獻帝當成一個真皇帝還隨便欺凌,這就把這些個豎著「匡扶漢室」的人給恨的牙齒痒痒的,而既然不能把曹操什麼樣,罵兩句總是沒啥問題的。
  • 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劉備,他能否統一天下,能否興復漢室
    東漢末年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董卓,只是董卓並不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真正含義,而是完全憑藉個人喜好,大肆屠殺不聽從自己的百官,甚至毒殺太后,廢立皇帝,簡單幹了一系列超出道德、禮儀並且不得人心的荒唐壞事,才最終被王允聯合呂布所殺。
  • 曹操迎回漢獻帝就能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袁紹不去做?
    但是,皇帝畢竟是皇帝。對於冷酷計算的各方諸侯主公們來說,皇帝就是個累贅;對於心向大漢的各級士大夫謀臣來說,皇帝還是君父。這時候,袁紹手下的謀士沮授就對袁紹說:你看皇帝都已經那副德行了,咱們是不是該接濟一下,把皇帝給接到河北吧。你這麼做,咱們不就從地方諸侯升級為大漢朝廷了嗎。沮授的給的建議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 曹操董卓同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一個名留青史,一個留下罵名
    "挾天子以令諸侯"出自於《後漢書·袁紹傳》,原文:"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是指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或比喻假借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 【成語典故】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出處《左傳·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其部將李傕等人便遣使詣長安求赦。
  • 漢獻帝:最後的大漢天子
    東漢的首都本在洛陽,190年,軍閥董卓為了迴避討伐他的關東聯軍,強行將漢獻帝和滿朝文武遷徙到長安;192年,董卓被殺,此後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又控制了小皇.帝劉協。後世人常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然而大家普遍忽略的是,東漢末年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其實最早的是董卓,然後又是李傕、郭汜。
  • 同樣是傀儡皇帝,漢獻帝都敢暗殺曹操,為什麼光緒不敢暗殺慈禧?
    漢獻帝是東漢的末代皇帝,也是傀儡皇帝,沒有實權。他本身能夠做皇帝就是董卓的功勞,可以說從他頭一天做皇帝開始,就開始了漫長的傀儡生涯。董卓伏誅後,又被他的部將給控制了,好不容易擺脫後,又開始依附曹操。可以說漢獻帝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 曹操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何至死沒有篡漢稱帝?
    此時,一代梟雄曹操脫穎而出,「挾天子以令諸侯」,以黃河中下遊為根據地,削平群雄,統一了整個北方地區。然而,許多人感到意外,因為曹操至死也沒有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建立新政權。那麼,曹操為什麼沒有至死也有稱帝呢?應該說,曹操最初起兵的時候,或許沒有改朝換代的想法,但隨著現實的轉變,開始有了建立新政權的想法。應該說曹操不是不想稱帝,而是遇到了一系列現實的問題。
  • 歷史系列:挾天子以令諸侯
    實際上,不用扯遠了,曹操前面,何進、董卓、王允、李傕郭汜,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呢,無一例外,全部死於非命了。可見,這個挾天子並不是靈丹妙藥,反而蘊含著極大的風險。而且,天子真的這麼神奇,還需要曹操挾持?天子自己就可以中興大漢了。
  • 若曹操不迎漢獻帝,不挾天子令諸侯,他能否稱霸天下?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頭號梟雄,其軍事、政治能力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無人能出其右。最重要的是,他能夠通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盡心盡力地打造自己的事業,克服各種困難,消滅四方虎視眈眈的敵人,最終成為魏帝國的奠基者。
  •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雖不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要活得有意義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雖不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要活得有意義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
  • 漢獻帝最恨的一個人,既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他才是真正的漢賊
    提到漢獻帝劉協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之一。
  • 歷史見解:漢獻帝一生最牛兩句話,一句讓曹操汗如雨下,一句被
    然而相比之下,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在禪位後不僅享受天倫,壽終正寢,而且死後還以天子規格和禮儀下葬,堪稱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皇帝。作為大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既不像隋煬帝那樣急功近利,也不像崇禎皇帝那樣剛愎自用,更不像秦二世胡亥那般殘暴無道,史載「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
  • 漢獻帝被曹丕篡位逐出許昌,為什麼不投靠劉備光復漢朝而選擇沉湖?
    歷史上漢獻帝的結局還算不錯的。雖然董皇后、伏皇后,先後被曹操所殺,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權力鬥爭是你死我活。董皇后和伏皇后,都想藉助外戚剷除曹操。這種情況下,失敗了,自然她們難逃一死。曹操去世以後,曹丕便馬上篡漢自立了。這個時候的漢獻帝,實際上處境非常危險。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諸葛亮和《三國演義》中的漢獻帝,表面上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一位幽居深宮,一位躬耕南陽山野;一位當過皇帝,一位被曹操軟禁,一位跟隨劉備。但是事實上,它們可能是同一個人。諸葛亮與漢獻帝是在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都是公元181年出生,公元234年去世。又有諸葛亮一身布衣,劉備三兄弟憑什麼沐浴更衣前去,又是三顧?
  • 第四十八戰:挾天子令諸侯(4)「令諸侯」的真正含義,荀文若的「四方生心」
    獻帝東歸刺激了兩個集團的高級幹部。一個是袁紹的謀臣沮授,他對袁紹說:「應該西迎大駕,挾天子而令諸侯」。
  • 曹操為何寧可背著「篡漢」的罵名,也要千裡迢迢迎回漢獻帝?
    三國時期,要說走得最妙的一步棋,大概要算曹操主動迎接天子並遷都許昌了,這讓曹魏勢力佔盡了便宜。看似累贅的漢獻帝,成為了曹操最好的工具,一系列的舉措都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只有曹操選擇了擁護原有的天子——漢獻帝,雖然這個漢獻帝是董卓所立的,但卻代表著當時唯一的正統地位。漢獻帝本身沒有什麼本事,比較懦弱,正因如此才會被董卓立為皇帝。曹操擁護漢獻帝和這一歷史事實不無關聯。但是曹操非常聰明。
  • 漢獻帝劉協:歷史上最好的一個亡國皇帝
    相比之下,漢獻帝劉協不僅享受天倫,壽終正寢,死後以天子規格和禮儀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還廣施仁政,懸壺濟世,造福一方,為民傳頌,堪稱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皇帝。劉協,漢靈帝之子,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因為皇權軟弱,朝臣跋扈,劉協從即位之初就註定要充當傀儡,他先後見識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無禮,領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處處受制於人,可謂命運多舛。
  • 曹操迎獻帝:沒有大局觀的人怎麼打天下
    東漢王朝經過這場起義,徹底把多年來積累的弊病暴露在檯面上,漢朝皇室的威信也遭受到打擊。過了一段時間,東漢最後一任皇帝,漢獻帝登基,他面對著千瘡百孔的山河,大權盤落,已經無力回天。漢獻帝只能任由權臣們擺布,成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在漢獻帝當傀儡的這段時間,有一個人操縱他的時間最長,這個人就是曹操。那麼,曹操是怎麼把漢獻帝「拐騙」到手的呢?我們從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