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隆陽區:小公廁連著大民生

2020-12-22 騰訊網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 供圖

「你看,手一伸,這個水就流出來了。」

「哥哥,我先洗,我先洗。」

……

在保山市隆陽區蘭城街道漢營社區老年協會公廁兒童洗手臺前,五歲半的張皓宇和弟弟正在洗手,他認真地把學校老師教的「七步洗手法」有模有樣地教給弟弟。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 供圖

近年來,隨著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廁所革命的不斷推進,蘭城街道公共場所和居民各家各戶人居環境不斷提升,而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的實施,更是進一步扮靚了蘭城顏值,以細微之處的小小改造升級,讓居民生活更便捷,文明素質更提升。

前來老年協會和老夥伴聚聚的漢營社區一組居民餘朝有,茶歇時上個衛生間,出來後也擠了洗手液仔細地洗起手來。現年72歲的他,是一名退休職工,對社區的變化如數家珍。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 供圖

「最開始這裡還是旱廁,我上個廁所都心懸著,2018年的時候改成了公廁,安裝了蹲坑、坐便器,直接水衝,安全又乾淨,特別是對有些殘疾老人更方便。」餘朝有說,現在裝了洗手臺特別好,大家便後洗手更方便了。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蘭城街道副主任吳美全說,目前蘭城街道轄區內已經完成戶旱廁改造1507座,公共廁所提升改造38座,新建規範洗手臺63座,從學校到醫院,從客運站到公園,從社區到老年活動中心,掃廁所、勤洗手、講衛生正在成為健康蘭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雲南網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通訊員 李曉平

相關焦點

  • 雲南保山易羅池 解鎖小眾 冬日城市周邊放空休閒好去處
    初冬在外旅行,因陪伴我們南徵北戰多年的愛車出現故障,臨時決定到雲南保山市進行維修,故而有此一行。導航時得知維修店在保山市隆陽區主幹道永昌路上,碰巧度娘「 永昌 」,於是牽出「 永昌府」,再帶出「 保山歷史」,查閱中,上至「乘象」 「哀牢」「南方絲綢之路 」;下至「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 等字眼,仿佛化為一個個鮮明有力的符號,串起幾千年文明的沉浮,逐漸豐富了採採的視線。我們此行第一站來到保山易羅池 (又名 九龍 池)。據載:泉有九竇,似九龍噴泉,故又名 九龍 (隆)池。
  • 星巴克雲南保山綜合扶貧項目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10月24日,星巴克雲南保山綜合扶貧項目啟動儀式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叢崗村從崗小學成功舉辦。中國扶貧基金會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江紹高、星巴克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崔復秋、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星巴克雲南項目負責人佟亞倫,保山市農業局、保山市扶貧辦、保山市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隆陽區扶貧辦、潞江鎮人民政府等項目受益地區政府代表,叢崗村小學師生和媒體記者共計60餘人參加項目啟動儀式。
  • 雲南保山市委書記、市長等領導會見融創中國孫宏斌一行
    來源: 鳳凰網房產昆明站4月12日下午,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高層負責人蒞臨保山考察座談會在保山市青華海官房花園酒店舉行。座談中,融創中國與保山達成了合作意向,將重點發展康養旅居項目,共同建設滇西大旅遊環線。
  • 保山隆陽區林草局對太保公園古樹名木開展保護性防治工作
    玉皇閣為明代建築珍寶;會真樓是當年徐霞客遊歷保山的下榻之所;狀元樓則是大學者楊升庵落難之際遮風蔽雨的「獨居」;山頂建有西南第二大的武侯祠。 為保護隆陽區古樹名木生態安全及遊人的人身安全,經隆陽區林業和草原局研究決定:自2020年9月2日至2020年9月10日,隆陽區林業和草原局將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對太保公園武侯祠、
  • 保山市隆陽區市場監管局「四強」並舉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區建設
    今年以來,保山市隆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把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等作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的有力抓手,大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四強」並舉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區建設。
  • 保山隆陽區多舉措保障食品安全
    本報訊 日前,保山隆陽區市場監管局在抓緊、抓實食品安全監管各項工作基礎上,以兩舉措開展食品相關產品專項檢查,保障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 對標對表,逐戶核查除隱患。
  • 雲南保山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原創文\美食家小婷保山,下轄1個區、1個市、3個縣,是雲南省地級市,總面積1.96萬平方公裡,是全國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紅花油茶種植基地,有「滇西糧倉」之稱,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騰衝火山熱海、和順古鎮、高黎貢山
  • 聚焦丨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分會場將於12月12日在騰衝舉辦
    據悉,創意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是在整合雲南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雲南民族服飾文化博覽會等展會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雲南規模最大、輻射面最廣、文化門類最齊全的展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7屆,今年首次在保山、玉溪、麗江設立州市分會場。
  • 走進保山——尋文化足跡,探歷史名城
    保 山歷史文化名城保山,古稱永昌,「襟滄江而帶怒水」,素有「入滇第一勝」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國際通商孔道——蜀•身毒道(後稱西南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的咽喉要衝,是雲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
  • 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保山辦事處一幹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
    據云南省紀委監委消息: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保山辦事處副調研員朱應洲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雲南省紀委監委移交保山市監委,保山市監委指定龍陵縣監委管轄。目前,由雲南省紀委監委駐雲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紀檢監察組對其進行紀律審查,龍陵縣監委對其進行監察調查。
  • 展宏「三個十萬」特色種、養、旅項目落地保山隆陽
    來源:展宏實業集團 經過多次到保山進行實地考察,展宏針對保山市隆陽區獨特的地形地貌、人文環境以及生態資源,提出十萬畝種植基地、十頭畝肉牛養殖基地、十萬畝高山牧場綜合一體化「三產」融合特色生態環保項目。
  • 探尋西漢「不韋縣」所在地 保山金雞古鎮
    作為「南方絲路第一城」,是雲南歷史上開發開放較早的地區之一。而保山漢文化的發祥地、永昌文化的搖籃在哪兒?當屬位於保山城區東北邊的金雞村。金雞古鎮位於隆陽區保山壩子東北緣鳳溪山下,在僅52平方公裡的轄區內,有國寶永子、土陶、花家藥麩醋、口袋豆腐等省市區級9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有鳳儀古街、臥牛寺、金雞寺等9個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點。
  • 雲南這座城市將迎來大發展,不是玉溪和昭通,也不是保山和麗江
    雲南這個城市迎來了巨大的發展,不是玉溪和昭通,也不是保山和麗江,如果一個城市有美麗的環境,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來玩, 雲南是個美麗的地方, 我第一次知道雲南還通過大理, 我們知道大理是風景秀麗、環境好的地方, 小時候在暑假熱播劇《還珠格格》第一次看大理後,我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地方, 雲南省除了風景優美外
  • 隆陽區先行開展20個「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規試點編制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將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編製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關於鄉村振興和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戰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區範圍內擇優選取20個村(社區)作為試點開展編制工作,計劃2021年前編制完成,以點帶面做示範,為下一步全區各鄉鎮編制村莊規劃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範本。
  • 「賽事回放」保山首屆「吾悅杯」輪滑邀請賽暨保山市第四屆輪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5日,2020年全國輪滑大聯動暨「小米高飛 」全國青少年輪滑巡迴賽雲南·保山站,保山首屆「吾悅杯」輪滑邀請賽暨保山市第四屆輪滑運動公開賽在保山吾悅廣場舉行本次比賽由中國輪滑協會、保山吾悅廣場、雲南省輪滑運動協會保山市輪滑運動協會主辦, 雲南優斯特體育運動諮詢服務有限公司、聖巴(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保山市寶貝輪滑俱樂部承辦,保山市隆陽區新醒培訓學校有限公司、保山酷哥機器人教育、保山魔耳國際英語等機構合作支持。
  • 罕見的「保山冰紫料」評測來了!
    圖源網絡| 侵刪這種看起來像深了幾個色號紫玉髓的料子,號稱只有雲南保山出產,十分珍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保山冰紫」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真假「保山冰紫料"研究石頭,當然要不同的標本對比才行!從現有的標本表現,我們推測手上的「保山冰紫料"戒面標本有注膠或充填,至於顏色是否有經過熱處理,尚待紅外檢測結果。後期會為大家更新。天然保山冰紫料真的存在嗎?網絡上搜索「保山冰紫」南紅,出現的大多都是商家寫的商業介紹文章,產地介紹都是雲南保山蒲縹。
  • 保護城市「活文物」 保山在行動
    位於保山市隆陽區的太保山城市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景區,其間分布有大量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樹名木,為了保護這些古樹名木生態安全及市民、遊客的人身安全,隆陽區林業和草原局將於9月2日至10日期間,對其進行保護性防治工作。太保公園歷史悠久,森林覆蓋面積90%以上,多以松、柏、慄、樺為主,林木蔥蔥,空氣清新。許多古建築都隱蔽在山中,有玉皇閣、會真樓、狀元樓、玉佛寺等。
  • 當雲上美景遇上紅茶和咖啡……彩雲之巔雲南保山這些美景你見過嗎?
    天南鎖鑰極邊勝境雲南保山攜大批美景、美味來到閔行10月19日下午,伴隨著德昂族姑娘歡快的民族舞蹈,「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保山文旅宣傳推介會在顓橋鎮黨群服務中心舉行。
  • 保山究竟有多迷人?
    喬氏影像 攝保山地處七彩雲南之西,東與臨滄市接壤,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鄰,東北與大理白族自治州交界,西南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正南與西北接友邦緬甸,擁有國境線 167. 78 千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保山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要衝。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20多年前,他們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福貢、蘭坪等縣的大山深處走來,在政府有序組織和自發移民的大潮中,來到了保山市隆陽區芒寬鄉、潞江鎮海拔1200米至1500米左右的「二半山」一帶居住。在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扶持下,如今4910名少數民族移民真正實現了從刀耕火種到融入現代生活的驚人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