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篇有對大同世界理想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也描述了一個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大同世界。
如果評價過去哪一個時代實現了這一美好的境地,最要屬政治開明,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鞏固,民族和睦的唐朝,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的唐太宗,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
而離我們現代人近一點,就要論曾經用傳統文化薰陶的湯池——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一個面積91.9平方千米,人口33642人(2017年數據)的小鎮
怎麼樹立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信心,用講證據的科學方法,拿出最用力的證據證明給別人看。於是建立一個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從400人當中精挑細選,挑出37人,真正賦予他們使命感,按照弟子規從自身做起。學習最成功的兩位教育家,孔子和釋迦摩尼佛的教學方法——先行其言。
三個月過去了,小鎮的風氣就完全轉變,成為禮儀之邦,和睦象徵,人們見面都有笑容、都能打招呼,商店不宰客,不再有小偷,子孫孝順父母的多了,夫妻不再吵架離婚率大幅度降低,不坑蒙拐騙,不勾心鬥角,路上無垃圾,計程車司機以前拉外客,都多兜幾圈多收費,現在拉客老老實實,有的都不收錢,說來這學習的都是善人。和諧的外界環境能感召人們向善。
有一個當地司機,撿到一個老闆的皮包,裡面有7萬塊錢,馬上找旅館送還給客人,那是一個上海來的客人。老闆說:「湯池小鎮有這麼好的氛圍,這麼好的人。司機說:」我在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可能不會歸還,但學習了之後應該給你,這是做人的道理,基本的德行。我們小鎮個個都像我一樣。老闆當時拿出2萬塊錢給這個撿錢的司機,司機堅決不收,一分錢不收。
湯池小鎮的實驗得出兩個結論。人性本善,環境的薰陶很重要,人是很好教的。這個實驗的取得的巨大成功,報告被分享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而人人和睦,社會和諧安定,這是每一個國家,每一位有志之士的期望。因此很多外國的領導人想要到湯池小鎮的實地考察。但當地的領導害怕了,打電話給法國大使館取消參觀的請求。一次傳播中華文化的機會就這樣失之交臂。
做實驗的那一年是04年,如今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已經停辦,交還政府,傳統文化老師們在的時候身體力行,效果非常之好,如今大部分老師們都撤離了,但鎮民關係還是很融洽的。現在去湯池只能旅遊,泡溫泉,算是休閒享受。如果想學習傳統文化,只能上網搜索弟子規相關視頻。
我搜集到了一位參加過傳統文化課程大學生,他的感悟:
我大學畢業前參加過大學生幸福人生講座,觸動很大,感覺二十多年都沒人教過我那麼多東西,那一周像被洗禮了一樣。大家都覺得學習到不少東西,我也去學了個寒假大學生的一周培訓,每個人離開的時候都是哭著鞠躬九十度來感謝那些點撥我們的老師們。即使,儒家思想我們不能百分百接受,但是孝道是毋庸置疑的。可能當今社會你覺得你已經很孝順,可是當你聽完課,你會發現你平時那些話語和行為是多少傷父母心,多麼不孝順。當時風氣很好,可以說鎮上每個人都很真誠,見面都微笑。很美好的一個地方。
當年建立和諧的湯池小鎮絕對是現代城鎮的世外桃源,曾經體驗過的人們都感覺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是多麼富足與快樂。幾十年過去了,那段故事也湮沒在信息潮海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必定會再次挖掘它的巨大價值。
在《展望二十一世紀》這本書中,作者已經表明: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到了最危機的時刻,人類必將因為過度的自私和貪慾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將毀滅一切,人類道德的衰敗和宗教信仰的衰落將使世界出現空前的危機!而解決21世紀的問題只在中國儒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