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戰「疫」中的千萬個平凡英雄

2020-12-16 人民日報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無數個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平日裡,他們是你我的朋友、鄰居、同學;

他們是一個個網格員、快遞員、環衛工、志願者……他們是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過的普通人。

疫情來襲,他們是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

「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別是武漢人民和湖北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現了堅忍不拔的頑強鬥志。」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千千萬萬個平凡的人,在非常時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傳遞希望,匯集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

在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漢口大藥房,豐楓把為居民購買的藥掛在身上(2月24日攝)。新華社發(武漢後湖街道供圖)

堅守,他們彰顯一份擔當

24日,立在武漢街頭,身上掛滿藥袋的豐楓感動了無數人。

他是武漢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為購買居民所需的藥物,和同事從早上5點多就守在藥房門口,12個小時後終於拿齊了近100份藥。

豐楓身上的藥袋子,是病人的希望,也是一個普通網格員的一份擔當。

此時此刻,湖北有17萬名網格員正為隔離在家的居民買菜送藥,跑前忙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國務院新聞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講述他們團結奮戰的故事,並回答記者提問。這是外賣騎手吳輝在記者會上(2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街道上的行人、車輛少了,但有一群人的身影卻時時出現。

「只要我們還在跑,武漢就不會停下來。」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們,成了城市運行的「擺渡人」。

疫情暴發後,吳輝也感到害怕,他打算不再外出送外賣,從大年三十開始休息。「可是看到前線工作的醫護人員吃泡麵,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他問自己。

吳輝決定春節繼續送外賣。大年初一第一單,就送到了中南醫院呼吸內科。「從那天起,我接到了形形色色的訂單,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被各種各樣的溫暖感動。」吳輝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發到微博,網友粉絲紛紛為他點讚。

在略顯空曠的武漢街頭,還有一群人穿著亮黃色的馬甲值守巡邏。

「今年元月23日凌晨,接到趕赴武漢天河機場執行交通管制的任務,那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武漢保衛戰已經打響了。」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局長張曉紅說。

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來自武漢市東西湖區公安分局的民警張錦星(右)與同事劉晨在進方艙前向同事敬禮(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過去一個月裡,武漢市兩萬多名民警承擔了社區封控、治安巡控、醫院守控等任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沒有人叫苦叫累,一句「抗擊疫情,用我必勝!」的口號,顯現他們的決心與擔當。

在「主戰場」醫院,除了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還有一群人在幹著又髒又累又危險的活兒。

江岸環衛集團工作人員在武漢街頭清運社區生活垃圾(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眼下,在武漢的定點醫院、方艙醫院以及眾多集中隔離點,2200餘名環衛工人正在清掃保潔、消毒殺菌、轉運垃圾等。

武漢國博方艙醫院,陳萬和穿戴好防護裝備,背上盛裝25公斤藥水的噴霧器,對方艙醫院49個果皮箱進行消殺;妻子狄會蘭也「全副武裝」,用蘸過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走道桌面、微波爐和飲水機。

6個小時後,汗水浸透了衣背,陳萬和、狄會蘭脫下「戰衣」走出方艙。「方艙室溫23℃,我們穿著防護衣和隔離衣密不透氣,人人都汗流浹背!」47歲的狄會蘭說。

陳萬和、狄會蘭夫婦原為漢陽環衛集團一公司環衛工,平時清掃大馬路。2月9日晚,得知單位組建環衛突擊隊進方艙醫院,夫妻倆雙雙請戰。

無數個人的堅守,無數個人的擔當,夯實了打贏武漢保衛戰的必勝基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國務院新聞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講述他們團結奮戰的故事,並回答記者提問。這是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在記者會上(2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奉獻,他們付出一份力量

「我叫華雨辰,我是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的一名音樂教師。我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90後。」華雨辰這樣介紹自己。

可是,眼下的華雨辰不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她還是司機、測溫員、搬運工、方艙播音員——她是一名志願者。

「我不是醫生,沒有辦法上前線救助病人。我特別想站出來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就報名成為志願者。」華雨辰現在每天要工作8個小時。

「我在方艙醫院播音第一天,有位51歲的阿姨過生日,我們放了生日歌,雖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從她身體動作上看,我覺得她挺驚喜的。」華雨辰說。

「雨衣妹妹」劉女士在位於武漢光谷青年城的餐飲門店廚房裡分裝盒飯(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還有一位姑娘,一個24歲的川妹子,醫生、護士們叫她「雨衣妹妹」。

「雨衣妹妹」從事餐飲行業,看到許多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2月3日,她帶著廚師和食材,「逆行」十幾個小時駕車從成都趕到武漢。第二天就開工做飯,免費為武漢的醫護人員送餐。

「雨衣妹妹」每天送400至600份盒飯。剛開始送餐時,沒有防護服,她就穿著雨衣,開著自己的車跑各家醫院。

「要堅持到疫情結束,直到不需要為止。」「雨衣妹妹」說,「等疫情結束,要好好到東湖邊走一走,看看武漢春暖花開。」

此時此刻,在城市急需之處、細微之處,一個又一個「華雨辰」「雨衣妹妹」,改變了平日裡的身份,戴上口罩,挺身而出。雖然沒有三頭六臂,但她(他)極盡所能。

「咱們雖然沒錢,但可以出一份勞力啊!」

帶了些乾糧,卷了床棉被,戴著口罩,翻越秦嶺,甘肅農民王東林驅車千餘公裡趕到武漢。剛開始,他想參與雷神山醫院的工程建設,但都是專業施工隊,「擠」不進去。他轉身來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當起裝卸工。

「全國各地送來了很多愛心物資,我們必須及時送到醫護人員的手裡。」淳樸的王東林沒有豪言壯語。他說,看到醫護人員工作生活條件有改善,他就高興,「我想堅持到奪取疫情勝利的那一天」。

疫情當前,平凡如你我,能做點什麼?這個問題,在志願者們站出來的時候,就有了答案。

「中學保衛科長孟成波主動要求到卡點值班;個體診所的醫生覃東升承擔了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的工作;待業青年覃柯源在社區辦公室負責接電話,做記錄,做臺帳……每天不停地電話打來,都說要做志願者。」湖北松滋市新江口街道歇金臺社區民警毛家寶翻著本子上的記錄說。

「從開始的6個人,到現在的600人,大家雖然不認識,但是有著一個共同名字『美德志願者』。」美德志願者聯盟發起人湯紅秋,原本是一名翻譯,從武漢「封城」起,她就籌劃著如何為疫情中的醫護人員、患者服務。

在湯紅秋的朋友圈裡,每天深夜都能看到她們一天的「戰績」:羽絨服、口罩、消毒水、衛生巾、蔬菜、盒飯等,各種捐贈物資從接收到運輸、分發,井然有序。一些不大棘手的問題,從信息發出到解決,有時只需要幾分鐘。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全市在社區服務的志願者已有5萬人。一個個平凡人的逆行,一個個普通人的攜手,搭起了一道道阻擊疫情的防線。

還有一群群人,來自天南海北,只是互相認識微信頭像,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活躍在手機屏前,忙碌在物資採購、分發路上。線上線下結合,到底有多少志願者正在參與戰「疫」,至今無法統計……

無數個人的奉獻,無數個人的付出,凝聚了打贏武漢保衛戰的澎湃力量。

心理諮詢師王懌在武漢的家中進行公益直播,對觀眾進行心理疏導(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堅忍,他們傳遞一份希望

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一個個平凡的英雄堅忍不拔,為我們傳遞著必勝信心。

得知下轄的洪珞社區工作人員中有1人確診、3人發熱、3人需要隔離,武漢市珞南街黨政辦幹部黃恆主動請纓來到社區。9000多人的社區,工作繁多,黃恆累得腰椎間盤突出舊疾復發。

但是他選擇了堅守——躺在黨群服務中心的硬地板上,他雙手輪流接打電話,繼續幫居民聯繫車輛、解難救困。「群眾有需要,我們就要頂上去。」

疫情嚴峻,但近千萬武漢市民,表現出了極大的堅忍與克制。湖北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主任荊玉梅說:「打來電話的人,有哀傷,有悲痛,但也有期待,他們用配合與堅持,守護著武漢。」

病魔可怕,隔離病毒,但愛心依然在傳遞。

領到7200元的「工錢」、300元「交通補助」,建築工人駱名良選擇購買了145箱牛奶,並悉數捐給了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醫護人員、執勤人員。

「我是個手藝人,做這點微不足道的事,相比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真的不算什麼。」駱名良是一名在火神山醫院從事內裝項目的中建深裝公司工人,他的話語樸實,但觸動人心,「一線醫護人員這麼辛苦,只想盡一份力。」

在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店,工作人員在打包咖啡(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樂文婉 攝

因為愛心,有人送出一杯杯溫暖的咖啡。

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店每天衝出約500杯咖啡,附上手寫祝福,免費送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手中。一群年輕創業者早已決定,不計成本,堅持送到疫情結束的一天。

因為愛心,有人伸出胳膊獻出血漿。

程琳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捐獻血漿(2月18日攝)。新華社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供圖)

丈夫還在一線救治病人,她來到醫院,成為一名捐贈血漿的愛心志願者——2月18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獻血漿者,她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妻子程琳。

不僅自己參與,程琳還帶著同是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同學,來到金銀潭醫院的獻血點。經過一系列的問詢、檢查等評估後,成功捐獻血漿。

「這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談及疫情中武漢群眾,鍾南山院士曾哽咽讚嘆,「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對中國戰「疫」給出這樣的評價: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

武漢市西城壕社區網格員黃麗芳(左二)與志願者柳瑩(右二)、張琦(右一)為空巢老人送菜(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無數個人的堅忍,無數個人的傳遞,奏響了打贏武漢保衛戰的雄渾壯歌。

疫情猶如暗夜,但在武漢的夜裡,「希望之光」依然每天點亮。

武漢成為疫情的風暴中心,27歲的溫瑞決定留下來。他是中國鐵建中鐵十五局的一名現場安全員,負責武漢長江二橋的亮化維保。他的職責之一就是保障這些燈光,持續地閃耀在長江之上。

每到夜晚,「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致敬抗疫英雄」……這樣的燈光字樣,都在溫瑞的注視下亮起。

江城武漢,燈光閃耀。臨江大屏上,字幕依然在滾動。「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樣,已經悄然更換為「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攜手向前,我們一定必勝!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關注】致敬戰「疫」英雄!《謝謝你來了》開啟雲錄製
    【關注】致敬戰「疫」英雄!《謝謝你來了》開啟雲錄製 2020-03-06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英雄,請聽我們說一聲「謝謝您!」
    在這場疫情中,醫護工作者用言行為孩子們揭開了英雄的神秘面紗。原來沒有天生的英雄,在平凡中挺身而出,你的名字就叫「英雄」。「小朋友們加油!希望你們所經歷、所見證的事情,可以為你們種下夢想的種子,努力學習,祝你們夢想都能實現」,李晨動情地說。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有一個「英雄夢」。
  • 《戰「疫」故事》聚焦平凡英雄群像 小切口大敘事
    它們有的是時代洪流中的中流砥柱,有的是氣勢磅礴的激熱壯歌。也有許多悄無聲息走進我們心裡,帶給我們許多最柔軟最細膩的感動,這就是一個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在抗擊疫情中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戰鬥員,他們那份最普通的情感與行動,凝聚成共同戰鬥的精神力量感動著你我。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十個單元 一份使命還原真實 疫情百態防控戰「疫」 人間皆安幕後解讀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戰「疫」故事電視劇《在一起》誕生於疫情期間,從2
  • 致敬那些不平凡的英雄!這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
    他們在戰「疫」一線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只為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在隔離病房屏住呼吸,只為忍住眼淚;他們走出ICU,脫下防護服後,泣不成聲。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是抗擊疫情的英雄,是陰雲密布的「疫」空下最閃亮的星星……疫情總會過去,戰「疫」英雄們的付出卻值得永遠銘記。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青島市市立醫院戰『疫』日記」原創專題,致敬那些生而平凡,但又因肩上的那份責任而變成了不平凡的英雄。
  • 【漫畫】謝謝你們,戰「疫」中的女超人
    【漫畫】謝謝你們,戰「疫」中的女超人新漫網作者..."> 切換導航  作者:熊鵬飛  2020-03-08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蔓延全國  在這場戰「疫」中,  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護士隊伍中,  女性佔了很大的比例
  •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24:戰「疫」中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等四篇
    戰「疫」中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精評:題目即論點,凸顯情感色彩。)2020-3-4 中國青年 胡輝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再兇險,也擋不住齊心戰「疫」的「中國力量」。戰「疫」中,全國各地湧現出無數感人肺腑的凡人善舉。他們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以一束束暖心的光亮帶給人們希望,溫暖了人心。
  • 述評Ⅳ|何謂英雄?戰「疫」中的你我都是答案
    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的戰「疫」,華夏大地成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戰場。有的人開著載有藥品、蔬菜的車,奔向最需要的地方;有的人捲起衣袖,用自己的熱血為生命接力……口罩遮住了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卻遮擋不住真誠交流的目光;病毒隔開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卻隔絕不了守望相助的人間大愛。何謂英雄?
  • 致敬抗「疫」平凡英雄,他們紛紛留詩傳情……
    》一首,讚美白衣天使們以平凡的身份作出不平凡的付出。《平凡英雄》平凡一個夢追逐春天的腳步流年的歲月裡你的愛曾讓我感動英雄一個夢黑夜逆行的天使戰疫的日子裡你的付出讓多少人淚流平凡一個人沒有豪言壯語如果苦難降臨堅守信念忘我生死英雄一首歌只有黙默付出讓那激情燃燒風霜雪雨拼命去完成太陽就是你的夢月亮就是你的歌平凡英雄從未停下每一分鐘未來就是你的夢快樂就是你的歌平凡英雄初心不變赴湯蹈火
  • 戰「疫」先鋒 | 疫情下的「小人物」,平凡中有「大能量」
    戰「疫」先鋒 | 疫情下的「小人物」,平凡中有「大能量」 2020-03-04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頭條|這些平凡人有不平凡的舉動,在戰「疫」中閃閃發光
    頭條|這些平凡人有不平凡的舉動,在戰「疫」中閃閃發光 2020-10-07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倩菲:盤點:2020「長電影」中的「平凡英雄」
    2020年「ABAB」式的這一年註定特殊又不平凡。回首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有難過有歡笑、有坎坷有希望、有遺憾有圓滿,猶如一場「長電影」。每一個人都是電影中的主角,不過在2020這場「長電影」當中,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群體,是電影當中的「平凡英雄」。
  • 警察丈夫@醫護妻子:一心一「疫」 戰「疫」必勝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這場特殊的戰「疫」,以別樣的方式塑造著許多個無名英雄。,戰「疫」面前,一起奮戰、一起努力,我們不需要用英雄的名義空喊口號,要以凡者的姿態衝鋒陷陣 。★陳克遠範 玲★ 不會浪漫,也不會說「情話」,我們攜手走過這麼多年,沒有過一個「情人節」,因為,我們相信,愛情有千萬種模樣,最美的還是這一種-----共同戰「疫」。加油,@範玲!
  • 致敬在這場戰「疫」中的每一個平凡的人!
    現在 是一場全民動員的戰「疫」 除了每一位在前線與病毒廝殺的英雄 其實 現在不僅國內有強大的應援團在支援著這場戰「疫」 還有非常多的國際友人們以自己的力量在應援我們
  • 美麗「疫」志|致敬最美逆行者!你們都是孩子心中的戰「疫」英雄
    許多小朋友雖然不能出去玩耍但也與爸爸媽媽有了更多的親子時光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伴很多叔叔阿姨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勇敢的出門去打病毒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守護著我們的平安他們有個偉大的名字叫危急時刻總有人站在第一線扛起所有人的希望和生機許多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他們有著不同的崗位卻一樣堅守在抗疫一線有堅韌果敢的公安交警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
  • 《英雄之城》—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60多人「疫」線拍攝首次揭秘一些武漢戰「疫」中有人,在面對恐慌和未知時勇敢拉響警報;有人,在舉步維艱的條件下與死神爭分奪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喚人們對美好與希望的嚮往。在這座英雄之城,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對的事,以他們的真心、無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開學第一課 戰「疫」英雄當主角
    4月8日,新疆醫科大學2015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上開學第一堂思政課《抗疫戰中新醫人的使命擔當》。當日,全疆首批開學複課的22所自治區區屬高校和3所兵團高校學子們陸續重返校園,迎來新學期。當天,新疆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抗疫戰中新醫人的使命擔當》為題開啟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與以往不同,這堂課的主角是新疆醫科大學馳援武漢的戰「疫」英雄。「我會加油好起來,帶兩個孩子去看你,謝謝。歡迎你們來武大看櫻花。」當看過PPT裡新冠肺炎患者的留言筆記後,學生熱娜古麗·卡哈爾淚光閃爍。
  • 徐聞戰「疫」中的平凡英雄,攜手向前,我們必勝!
    在這一場蔓延全國的疫情戰中,徐聞縣湧現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動的平凡故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徐聞縣主動擔當作為,為滯留的疫情發生地同胞提供的溫厚服務受全國點讚。而這份善意背後,凝聚著各崗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血。這群人的名字叫「你們」,每一個平凡的「你們」在抗擊疫情中默默地幹著平凡的事。
  • 「你戴口罩的樣子真美」! 600餘張戰「疫」照片盡顯英雄風採
    河南省許昌監獄警察趙國民稱,他喜歡歌詞創作,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有感而發創作了一首名為《你戴口罩的樣子真美》的歌詞,「白鴿向前飛,天使逆行追,各路英雄抗疫在崗位。日月星辰繡出戰疫譜,口罩後面藏著你的美。雖然不知你的姓名,你是誰,但你戴口罩的樣子是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