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記者林朝暉

「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這是正在進行環球航行的西班牙航海家阿爾巴羅·德馬裡查拉爾日前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時對新華社記者說的話。「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希望今年9月能駕著摩託艇抵達中國上海。」

德馬裡查拉爾雖然已經58歲,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動作敏捷。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這次航行不僅開闢了新航線,還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德馬裡查拉爾充滿激情地介紹。1519年,麥哲倫率領一支由5艘帆船組成的艦隊,從西班牙起航,開始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但他只完成了航程的一半,不幸在菲律賓的一次小規模衝突中喪生,船上餘下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三年後回到了歐洲。

自30年前開始航海生涯的那一刻起,德馬裡查拉爾就在海上與大風、巨浪和暗夜作戰,「我要探索海洋這個宏偉但仍然未知的世界,海洋讓我痴迷」。

德馬裡查拉爾還在航行中收集海水樣本,以提高各國政府和普通民眾對環境保護必要性的認識。

他說:「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威脅,我們需要保護好地球並更加關注海洋,因為地球約70%表面被海水覆蓋。」

在哈瓦那海明威碼頭舉行的歡迎儀式上,這位西班牙航海家還欣賞了由古巴華人聯合會表演的中華武術。

接下來,德馬裡查拉爾將駕著他的摩託艇,向北前往佛羅裡達海峽,繼續他的環球航行。

相關焦點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啟航照片80歲高齡的航海家兼作家吉米·康奈爾(Jimmy Cornell)本月20日從塞維亞啟航開始了他的第四次環球旅行,本次環航以紀念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和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海洋探險500周年,他們的探險完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
  • 開啟大航海時代,淺談麥哲倫沒能走完的,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這一運動中,產生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作為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壯舉的麥哲倫,正是其中不可不談的一位。彼時的麥哲倫還沒有環球航行的計劃,他在1505年到1512年之間前往東印度服兵役,一年之後又前往非洲服兵役,這為他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奠定了基礎。在服兵役的過程中,麥哲倫依舊在不停地吸收新的知識,和軍隊裡的一些人了解了一些航海的技能。終於,在1515年,他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提出了進行一次西進航行的請求。
  •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主角麥哲倫為何沒完成航球航行呢?
    1519年到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通過他的探險團隊的努力向人類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論斷,包括現在的太平洋也是他所命名的。可是如此優秀的一位航海家,竟然沒有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偉大的壯舉,而是死在了現在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上。
  • 歷史書騙了你,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人不是麥哲倫,而是菲律賓人?
    根據歷史記載麥哲倫的船隊於1522年9月首次完成了環繞地球航行一周。 但事實上麥哲倫(Magellan)早在1521年就死在了菲律賓。2021年剛好是麥哲倫去世的500周年。
  • 科技日曆|麥哲倫率船隊環球航行,「回報」土著人的是西班牙300年的...
    1521年3月6日,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率船隊進行環球航行,到達關島。關島是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南端的島嶼,面積541平方公裡。1521年麥哲倫在環球旅行時抵達關島。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險家麥哲倫率領的探險船隊於1519年9月20日出發,至1522年9月6日成功歸來,歷時1082天。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不僅開闢了新航線,還通過他的探險船隊他突進行的探險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地球是個圓球。
  • 497年前的10月21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
    1519年9月20日,一支有著5艘遠洋航船從西班牙的港口駛離。船長麥哲倫此行不但擔負著掠奪巨額財富的重責,還想通過他的探險歷程來證明地球是個圓球。探險船隊在大西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後又利用東北季風和赤道海流到達南美洲巴西海岸,並順利沿著南美海岸南下航行4個多月。第二年10月,當探險隊沿著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時,突然發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
  • 麥哲倫環球航行
    1480年,菲迪南·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的一個貴族家庭。成年後的他曾參加了葡萄牙的海軍,前往印度、馬六甲海峽和摩洛哥等地作戰。1517年,麥哲倫放棄葡萄牙國籍,來到西班牙朝廷為國王查理一世效力,並呈上了自己的遠徵計劃。1518年3月,西班牙王室批准了麥哲倫的遠徵計劃,並將新發現的土地治理權授予他及其子孫。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
    麥哲倫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麥哲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
  • 揭秘航海家麥哲倫,為何命喪部落酋長之手
    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隻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於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霧港,並於一五二二年九月六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就這樣完成了。」在16世紀早期,人們甚至還不知道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情況下,遠洋航行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沒有冒險精神,那是無法航行的,大部分有去無回。
  • 菲律賓擬建拉普拉普博物館,麥哲倫喪命之地或成新景點
    1521年,天才航海家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率領的船隊前往宿霧島,4月27日,在鄰近的馬克坦島上的衝突中,麥哲倫被一個叫拉普拉普(Lapu-Lapu)的酋長殺死。此後,拉普拉普成為了菲律賓反抗殖民入侵的英雄,馬克坦之戰也載入史冊。2021年,菲律賓將舉行馬克坦戰役勝利500周年以及菲律賓環球航行的紀念活動。
  • 這些航海主題電影你看過嗎?
    這是一部關於航海的法國劇情片,在單人帆船環球航行比賽-旺迪單人不靠岸航海賽的開賽出發點,當楊·克爾瑪德克臨時替換了朋友弗蘭克·德爾維勒時,他意識到自己即將夢想成真。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看完後明白了!
    航海最缺少的就是水,只不過那是個人航海或者在海上遇了難,包了一個小夾板兒的情況才會遇到,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環球航行當中並不會缺水,恰恰相反水還會非常的富裕。(當然,也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富裕,畢竟一個船的空間有限,不可能全整成水)
  • 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究竟是誰最早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地圓說」在麥哲倫環球之旅前夕文藝復興的歐洲已經非常盛行,甚至已經有人製作出比較原始的地球儀(雖然大陸構造基本是錯的),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也是為了進一步確證大地是球體這一事實。讓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歐洲,當時歐洲的中心古希臘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依託海洋貿易而發展,航海業非常發達。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導航關係到生死存亡,那時候沒有航海時鐘也沒有六分儀,甚至連一份製作粗糙的海圖都是奢望。這樣以來,導航就完全靠那些經驗豐富的水手,水手們常年在海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水文和天文資料,依靠水文經驗和天文觀察來確定船隻方位。
  • 麥哲倫的大航海: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正是這個兄弟,使得麥哲爾哈斯產生了環遊世界的妄想。正是這個賽勞,使得麥哲爾哈斯最終變成了「麥哲倫」。多年前,伽馬從葡萄牙出發,由西向東航行,發現了遠東和印度。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路線是由東向西,最終找到了美洲的多個海岸,卻沒能抵達遠東世界。如果自己選擇哥倫布的路線——由東向西,那麼是否有可能抵達特爾納特島、抵達遠東世界呢?
  • 最早環球航行的中國人:比麥哲倫早100年,先哥倫布70年登陸美洲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種可能改寫世界歷史的主張正取得越來越多的支持:最早進行環球航行的並非歐洲人,而是中國人,隸屬於鄭和船隊的周滿、周聞和洪保。這一主張無疑是向風平浪靜的航行史丟下重磅炸磅,許多歷史學家浮想聯翩,他們追尋鄭和船隊,勾勒出大明水師環球航行的足跡。
  • 終結了麥哲倫的拉普拉普,是英雄還是罪人?
    文/阿波『高中歷史知識點解讀之「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兩面性」』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完成了一大半,他們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再走完相對較小的印度洋,就可以回家了,可是他們卡在了菲律賓的馬克坦島上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圖初登菲律賓,菲律賓人民熱烈歡迎了麥哲倫,可麥哲倫一登島即宣示主權:以後,這塊地就屬於西班牙了,必須每年向西班牙王室貢稅。
  • 皇家海盜的奇幻漂流:德雷克爵士的環球航行之旅
    德雷克的環球航海路線今天談到環球航海,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麥哲倫這個名字。不過,歷史上的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也有類似的功績。除了是擊敗無敵艦隊的英國功臣,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另一身份是最早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之一。不同於壯志未酬身先死的麥哲倫,精明狡詐的德雷克通過環球航行名利雙收,讓他以航海家、博物學家的身份名垂史冊。
  • 賽領周報 | ​2020海帆賽正式開賽;中國帆船非法入境菲律賓被判罰;第34屆泰王杯推遲;米拉博世紀航海攝影大賽冠軍出爐
    Magnus Olsson獎由Magnus Olsson紀念基金會頒布,旨在激勵和支持年輕一輩,獎勵在競技水平上大力發展帆船運動的國際水手。Magnus Olsson在1985年至2009年期間,曾六次參加世界環球帆船賽(彼時名為懷特布萊德環球帆船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並在1997-98賽季作為EF Language隊的一員奪得總冠軍。他還擔任愛生雅隊的教練直至2013年。
  • 冒險者去世499周年,人類的彷徨與不彷徨
    作為世襲貴族子弟,10歲時進王宮服役,16歲進入國家航海事務廳,35歲以前一直在葡萄牙軍中服役,先後被派到東印度和非洲。年輕的麥哲倫相信地圓學說,希望組織一場環球航行去踐行自己的理論,然而已經擁有好望角航線的葡萄牙國王不願意冒更大風險,忽略了他的提議。1515年,麥哲倫被葡萄牙軍隊解僱。
  • 大航海帶來了財富,探索月球將帶來希望
    大航海時代又被人們叫做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世紀到17世紀,持續了近二百年。歐洲國家的船隊航行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像隨處亂撞的蜜蜂尋找著潛在的花叢,航海家們也在尋找著新的大陸。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雖然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義大利人,但他並沒有得到義大利王室的支持,哥倫布曾先後遊說了義大利、英國、法國、葡萄牙,但都被拒絕了。最後來到西班牙,才終於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西班牙王室看中了擁有高額利潤的香料貿易,亞洲地區盛產香料,而香料在歐洲又極其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