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

2021-01-19 俚言雜談

喝啤酒為主,當然,中途靠岸可以補充淡水。啤酒不僅僅用來飲用,出發時,用成桶的啤酒壓倉,就起到所謂的壓艙石的作用,可以保持船隻的吃水深度。

麥哲倫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麥哲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

啤酒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傳入了歐洲。啤酒這種酒精飲料,為歐洲人民渡過瘟疫橫行的中世紀,立下了汗馬功勞。

啤酒是人類的一項偉大的發明

因為,釀造啤酒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中世紀,人民聚居成城鎮之後,水源汙染問題很嚴重。那時,沒有現在這樣的檢測設備。不過,通過能否釀造出啤酒,就可以基本認定水質的純淨程度了。

另外,啤酒適宜於長久保存。啤酒與淡水相比,更加不容易變質(口感當然會變),還可以補充部分營養和微量元素。

所以,遠航的漁夫和探險家,出海時都優先攜帶大量的啤酒。帶啤酒出海,不是麥哲倫的發明,是當時已知的經驗。

1620年,五月花號駛向美洲大陸

在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100年之後,1620年,五月花號駛向美洲大陸。史料詳細記載了,五月花號上的人們,在海上漂了2個多月,實施定量配給啤酒的事情。

五月花號船長瓊斯,在抵達美洲普利茅斯的時候,甚至不允許乘客喝光所有啤酒,因為,在船隻返航英國時,水手們怎麼辦呢?後來,不得已之下,採取了折中的方案。在美洲大陸,收集部分淡水代替啤酒,這才得以順利返航。

在麥哲倫對靠岸的時間無法確定的情況之下,攜帶啤酒作為主要的飲用水,肯定是多多益善。

相關焦點

  • 麥哲倫是怎麼解決環球航行中的淡水問題的?看完後明白了!
    幫助麥哲倫記錄文獻,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存在為麥哲倫全球航行提供了保障。 一般情況下,如果在航行的過程中遇到缺水的情況,可以直接去找對應的大陸、找他們索求相應的淡水,再不濟可以直接在海上練水,簡而言之,只要是大型的船企業,一般很少會為淡水缺失而煩惱的。
  • 麥哲倫環球航行
    1480年,菲迪南·麥哲倫出生於葡萄牙的一個貴族家庭。成年後的他曾參加了葡萄牙的海軍,前往印度、馬六甲海峽和摩洛哥等地作戰。1517年,麥哲倫放棄葡萄牙國籍,來到西班牙朝廷為國王查理一世效力,並呈上了自己的遠徵計劃。1518年3月,西班牙王室批准了麥哲倫的遠徵計劃,並將新發現的土地治理權授予他及其子孫。
  •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主角麥哲倫為何沒完成航球航行呢?
    1519年到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可以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通過他的探險團隊的努力向人類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一論斷,包括現在的太平洋也是他所命名的。可是如此優秀的一位航海家,竟然沒有完成環球航行這一偉大的壯舉,而是死在了現在菲律賓的一個小島上。
  • ...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新華社哈瓦那3月13日電 通訊:為世界帶來和平與愛——西班牙航海家駕摩託艇環遊世界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當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我帶來了和平與愛的信息這是正在進行環球航行的西班牙航海家阿爾巴羅·德馬裡查拉爾日前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時對新華社記者說的話。「我愛中國和中國人民,希望今年9月能駕著摩託艇抵達中國上海。」德馬裡查拉爾雖然已經58歲,但他仍像年輕人一樣動作敏捷。2019年8月19日,他駕駛一艘3米長的摩託艇從西班牙塞維亞港出發,展開預計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以紀念麥哲倫環球航行500周年。
  • 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究竟是誰最早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地圓說」在麥哲倫環球之旅前夕文藝復興的歐洲已經非常盛行,甚至已經有人製作出比較原始的地球儀(雖然大陸構造基本是錯的),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也是為了進一步確證大地是球體這一事實。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導航關係到生死存亡,那時候沒有航海時鐘也沒有六分儀,甚至連一份製作粗糙的海圖都是奢望。這樣以來,導航就完全靠那些經驗豐富的水手,水手們常年在海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水文和天文資料,依靠水文經驗和天文觀察來確定船隻方位。在航海瞭望的過程中水手們發現,他們總是先看見帆船的白帆,然後隨著距離靠近才能逐漸看見船身,這就是所謂的「隱沒」現象。這是證明大地是曲面的直接證據。
  • 開啟大航海時代,淺談麥哲倫沒能走完的,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這一運動中,產生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作為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壯舉的麥哲倫,正是其中不可不談的一位。彼時的麥哲倫還沒有環球航行的計劃,他在1505年到1512年之間前往東印度服兵役,一年之後又前往非洲服兵役,這為他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奠定了基礎。在服兵役的過程中,麥哲倫依舊在不停地吸收新的知識,和軍隊裡的一些人了解了一些航海的技能。終於,在1515年,他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提出了進行一次西進航行的請求。
  • 最早環球航行的中國人:比麥哲倫早100年,先哥倫布70年登陸美洲
    根據官方記載,由於船隊規模浩大,與北京建都的工程共同導致了巨大的財務負擔,第七次遠洋航行後,明帝國停止了遠洋航行。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種可能改寫世界歷史的主張正取得越來越多的支持:最早進行環球航行的並非歐洲人,而是中國人,隸屬於鄭和船隊的周滿、周聞和洪保。
  • 麥哲倫艦隊的水手:淡水、野味、土著美女,靠岸必須享受
    今天咱們聊聊,在這趟艱難的航行中,水手們難得的「享受時刻」。 大家絲毫不用懷疑,那時候海上生活的痛苦。雖然剛出發時所有人都充滿了激情,但很快底層水手就能感受到,在船上的每一天都很難熬。
  • 科技日曆|麥哲倫率船隊環球航行,「回報」土著人的是西班牙300年的...
    1521年3月6日,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麥哲倫率船隊進行環球航行,到達關島。關島是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南端的島嶼,面積541平方公裡。1521年麥哲倫在環球旅行時抵達關島。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險家麥哲倫率領的探險船隊於1519年9月20日出發,至1522年9月6日成功歸來,歷時1082天。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不僅開闢了新航線,還通過他的探險船隊他突進行的探險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地球是個圓球。
  • 皇家海盜的奇幻漂流:德雷克爵士的環球航行之旅
    德雷克的環球航海路線今天談到環球航海,大家的第一反應是麥哲倫這個名字。不過,歷史上的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也有類似的功績。除了是擊敗無敵艦隊的英國功臣,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另一身份是最早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之一。不同於壯志未酬身先死的麥哲倫,精明狡詐的德雷克通過環球航行名利雙收,讓他以航海家、博物學家的身份名垂史冊。
  • 揭秘航海家麥哲倫,為何命喪部落酋長之手
    在今天菲律賓的馬克斯坦北岸,修建了一座奇特的雙面碑,墓碑的背面刻著:1521年4月27日,費爾南多·麥哲倫死於此地。他是在與馬克坦島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死亡的。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隻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於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霧港,並於一五二二年九月六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就這樣完成了。」在16世紀早期,人們甚至還不知道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情況下,遠洋航行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沒有冒險精神,那是無法航行的,大部分有去無回。
  • 歷史書騙了你,第一個環遊世界的人不是麥哲倫,而是菲律賓人?
    麥哲倫是怎麼死在菲律賓的?麥哲倫死後其部下曾試圖向土著人要回麥哲倫的遺骸,但是卻遭受到了拒絕,土著首領將其遺體當作戰利品帶回了部落。 誰是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人呢? 麥哲倫的死意味著他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人。那麼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人到底是誰呢?
  • 關於麥哲倫的12件事,你知道嗎
    他對這些「香料群島」的訪問將帶來第一次成功的環球航行,並將麥哲倫變成一個超乎尋常的人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環球航行者。1.在他航海前,他曾在軍隊服役麥哲倫在25歲時加入了前往印度的葡萄牙軍隊,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海上生活。當時,葡萄牙渴望控制全球貿易,這意味著印度洋是其戰略要點。麥哲倫在許多關鍵的海軍衝突中進行了鬥爭並學習了航海的技能。
  • 終結了麥哲倫的拉普拉普,是英雄還是罪人?
    文/阿波『高中歷史知識點解讀之「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兩面性」』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完成了一大半,他們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再走完相對較小的印度洋,就可以回家了,可是他們卡在了菲律賓的馬克坦島上麥哲倫大怒,於1521年4月 27日率一支60人部隊前往鎮壓。據《最遙遠的航行》一書記載,麥哲倫這次是一腳踢到了石頭上,他們手裡的熱兵器人家並不害怕,拉普拉普指軍士兵用短刀和長矛與麥哲倫對決。麥哲倫在戰鬥中上身、右臂被長矛刺中,他勉力用左手持盾牌抵敵,結果,左腿又被馬克坦戰士用短刀刺中,麥哲倫終於落水。
  • 497年前的10月21日,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
    船長麥哲倫此行不但擔負著掠奪巨額財富的重責,還想通過他的探險歷程來證明地球是個圓球。探險船隊在大西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後又利用東北季風和赤道海流到達南美洲巴西海岸,並順利沿著南美海岸南下航行4個多月。第二年10月,當探險隊沿著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時,突然發現一條通往太平洋的海峽。
  • 當麥哲倫的艦隊擁有先進的武器時,為什麼他會被土著人砍死?
    他死後,船上的水手向西航行,回到歐洲,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然而,麥哲倫的死很奇怪,他的艦隊的武器比土著人更先進,為什麼他被土著人切成了碎片?。1521年3月16日,麥哲倫一行抵達薩馬島附近的一個無人島,計劃在那裡休息並補充一些淡水。附近島上的居民聽說西班牙人要來,紛紛前來觀看。
  • 麥哲倫環球中倒黴的四名船員,被葡萄牙人當犯人運回歐洲完成旅途
    因為教皇子午線的緣故,葡萄牙和西班牙各自劃分了勢力範圍,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東,麥哲倫作為西班牙的船隊,在麥哲倫死後,從菲律賓到歐洲的途中,西班牙船隊為了避開葡萄牙人,新任船長埃爾·卡諾先向南航行。於12月29日到達安汶,然後穿過班達海。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後移居到英國,他在30歲時開始航海,直至今天他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已航行了20多萬英裡,包括三次環球航行以及兩次南北極航行和西北航道航行。他不止是航海家,演說家外,他還是國際最佳暢銷書《世界巡航路線》(WorldCruising Routes)的作者,已售出25萬多冊。
  • 因為船長叛亂,麥哲倫艦隊差點「打道回府」
    整個艦隊一共有5艘船,麥哲倫指揮旗艦,另外4艘船都有一位船長指揮。1520年4月1日復活節,麥哲倫計劃上岸做彌撒,順便和幾位船長見見面,他意識到了現在「軍心不穩」。可尷尬的是,除了維多利亞號船長路易斯·德·緬多薩,其它船長都沒來。麥哲倫壓住火氣問怎麼回事,緬多薩回答說:「他們可能生病了。」
  • 歐洲殖民時期的兩個風雲人物,如何評價哥倫布和麥哲倫一生功過?
    哥倫布(約1451―1506)和麥哲倫(約1480-1521),是歐洲資本時期的兩個風雲人物。他們分別以「發現」新大陸(美洲)和首次環球航行而聞名於世;但他們又都是殖民冒險家。如何評定他們的歷史功罪,近年來史學家頗多爭議。對哥倫布評價的四種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哥倫布是半路出家的殖民強盜,1492年他是受黃金的咒語驅使才遠航美洲的,必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