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啤酒為主,當然,中途靠岸可以補充淡水。啤酒不僅僅用來飲用,出發時,用成桶的啤酒壓倉,就起到所謂的壓艙石的作用,可以保持船隻的吃水深度。
麥哲倫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麥哲倫是葡萄牙航海家,他於 1519年-1522年9月,率領船隊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那麼,他是怎樣解決淡水問題的呢?主要是靠喝啤酒。
啤酒是古埃及人發明的。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傳入了歐洲。啤酒這種酒精飲料,為歐洲人民渡過瘟疫橫行的中世紀,立下了汗馬功勞。
啤酒是人類的一項偉大的發明
因為,釀造啤酒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中世紀,人民聚居成城鎮之後,水源汙染問題很嚴重。那時,沒有現在這樣的檢測設備。不過,通過能否釀造出啤酒,就可以基本認定水質的純淨程度了。
另外,啤酒適宜於長久保存。啤酒與淡水相比,更加不容易變質(口感當然會變),還可以補充部分營養和微量元素。
所以,遠航的漁夫和探險家,出海時都優先攜帶大量的啤酒。帶啤酒出海,不是麥哲倫的發明,是當時已知的經驗。
1620年,五月花號駛向美洲大陸
在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100年之後,1620年,五月花號駛向美洲大陸。史料詳細記載了,五月花號上的人們,在海上漂了2個多月,實施定量配給啤酒的事情。
五月花號船長瓊斯,在抵達美洲普利茅斯的時候,甚至不允許乘客喝光所有啤酒,因為,在船隻返航英國時,水手們怎麼辦呢?後來,不得已之下,採取了折中的方案。在美洲大陸,收集部分淡水代替啤酒,這才得以順利返航。
在麥哲倫對靠岸的時間無法確定的情況之下,攜帶啤酒作為主要的飲用水,肯定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