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2020-12-27 杭州網

每晚八點檔,曾是國人全家共聚的難忘時光,但近年來隨著生活迭變,一家老小齊聚在電視前的場景變得日漸少有。而正在央一播出的電視劇《裝臺》,卻讓人重溫了舊時光。「這是為數不多能和爸媽坐在一起看的電視劇。」不少網友這樣評論。《裝臺》的用心,在於它凝練了上下幾代人都無法抗拒的煙火氣。

《裝臺》講述了蝸居城中村的刁大順,帶著一幫外來打工的兄弟,為秦腔團、婚喪嫁娶等表演裝臺的故事。裝臺工是無人留意的冷門行業,作品聚焦這樣一個群體難能可貴。劇中,刁大順和工人們勞碌於舞臺聚光燈外,生活在繁華都會的城市邊緣,每天都在為別人搭臺。

一部《裝臺》讓草根打工者成為生活主角,呈現的是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是他們對舞臺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在平凡與崇高交織中,貫通了臺前幕後的美。這樣的小人物,像極了每天在大城市中奔忙的快遞員、保安、外賣員等看似平凡的你我他。他們用雙手創造生活,一碗胡辣湯、一個肉夾饃,都是辛勞過後對自己的犒勞與慰藉,沒有大悲大喜,但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

張嘉益飾演的刁大順命運坎坷,人物一出場就波折不斷,在外遭遇野班子欠薪,回家還要面對女兒與新妻的混戰……但即便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酸甜苦辣接踵而來,刁大順依然全心全意認認真真地處理著自己的一地雞毛:不甩鍋、不埋怨,咬牙咽下的苦澀背後,是一個男人的柔情與擔當。

這個有血有肉、有真實痛感的小人物,心中有傷痛,身上有隱疾,底層、真實,能讓人共情。人物有喜劇色彩,有淡淡的哀愁,還有含而不露的感傷,但角色的悲喜更多地是在展現笑對人生的生活態度,就像孫浩在主題曲《不愁》中唱的那樣:生活虐我千遍萬遍,我待它如同初戀。

劇中,語氣硬朗結實的關中方言,和樸實粗獷的秦腔相互映襯,形成了濃鬱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陝西具有獨特的氣韻與魅力,這裡是茅盾文學獎作品及作者的高產地,也是中國當代影視創作的富礦。《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籍作家陳彥的同名長篇,主演中張嘉益、閆妮、尤勇智、孫浩等都是陝西人。「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主創們正是站在故土上,身處百姓中,用「顯微鏡」去觀察瑣碎的生活細節和渺小的人生困境,讓觀眾看見自己,看見身邊的人,從而產生共鳴。

《裝臺》的一大特點是幾乎全片鋪滿音樂。通常電視劇用音樂渲染情緒需要張弛有度,過密的配樂會帶來疲勞感,不過放在這部講述生活與舞臺的陝味劇裡,則平添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味道。

這些年,國內影視創作不停地追逐風口,滿屏的古裝宮鬥、仙俠玄幻、諜戰懸疑,即使在現實題材作品中,很多電視劇中的生活場景和人物對觀眾來說,也是陌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劇作品不斷向「精緻生活」「中產趣味」邁進,而真正具有平民視角,反映底層現實的電視劇作品越來越稀缺。

螢屏上,百姓看不到自己的故事,偶爾出現的現實題材熱播劇,要麼在創作手法上不自覺地對標海外同題材作品,要麼跟風模仿,通過炒作原生家庭這樣的熱門話題來增加關注度。所體現的問題,是創作者失去了下沉生活的能力和意願,創作變成了流水線「侃劇」,造成作品抽離現實感的懸浮氣質。

影視創作如何「去浮躁」,《裝臺》的落地創作完成了一次回歸。這部以西安城中村為背景的寫實風格大劇,沒有強情節,不凹強人設,就是靠原汁原味、帶著生活毛邊的百姓故事讓人著迷,更帶給人「心裡富有,不跟生活認慫」的精神營養。作品透視給觀眾的是都市繁華背後的真實,同時也通過這樣的視角來觀察時代舞臺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將時代變化蘊含於人情冷暖、世道人心的故事設計中,展示給我們一幅既美好又心酸但不失希望的民俗生活百態圖。

茶餘飯後,打開電視,《裝臺》能讓一家人談談人情世故、聊聊風土美食,這樣的客廳場景,不就是電視劇曾經帶給我們的往日時光嗎?邱偉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原標題:《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原標題:《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每晚八點檔,曾是國人全家共聚的難忘時光,但近年來隨著生活迭變,一家老小齊聚在電視前的場景變得日漸少有。而正在央一播出的電視劇《裝臺》,卻讓人重溫了舊時光。
  • 本周五《裝臺》作者陳彥將在詩經裡小鎮分享「生活」裡的故事...
    看《裝臺》列好午飯計劃表。逛街不知道去哪兒?看《裝臺》同款地標相約打卡……近日,央視一套上演的電視劇《裝臺》收視率節節攀升,屢上熱搜。很多網友說,最近沒有《裝臺》下飯,生活就缺少了很多樂趣。12月18日周五,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將帶著《裝臺》來詩經裡小鎮,用《一切從生活出發》的分享,以生活為點,講述別開生面的「生活」裡的故事。
  • 電視劇《裝臺》熱播,揭秘鄭州「裝臺人」的故事:走南闖北、日夜...
    他們既是在舞臺上搭建布景、燈光的「藝術家」,為荒涼的舞臺帶去聲色;也是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小人物」,交出體力、血汗、睡眠,分得最微薄的一份養分。李寶雲團隊布景後的婚禮舞臺獨立裝臺人幹的什麼活兒?演出、婚慶能接就接所謂裝臺,對於行業外的人是需要解釋的。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陝西人寫陝西故事,西安人演西安煙火,獨特魅力獲得觀眾熱評。今日我們也來揭秘這部作品成功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裝臺》原作者陳彥,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三次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作品三度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碼」。五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創作電視劇《大樹小樹》,獲「飛天獎」。
  • ...裝臺》熱播,揭秘鄭州「裝臺人」的故事:走南闖北、日夜顛倒是常事
    他們既是在舞臺上搭建布景、燈光的「藝術家」,為荒涼的舞臺帶去聲色;也是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小人物」,交出體力、血汗、睡眠,分得最微薄的一份養分。李寶雲團隊布景後的婚禮舞臺獨立裝臺人幹的什麼活兒?演出、婚慶能接就接所謂裝臺,對於行業外的人是需要解釋的。自然舞臺空空曠曠,可以行車走馬,但一旦有演出,就要在這個舞臺上布置出一個故事的典型環境,裝臺人也就發揮了他的作用。鄭州裝臺人李寶雲做的就是這份活兒,2015年時,他從貨車司機轉行做起了裝臺。
  • 《裝臺》張嘉譯: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張嘉譯告訴閆妮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裝臺人,引來閆妮的不屑。不過他頭頭是道地講解了一番其實頗有道理。圖片來自網絡確實,人生中每個人都是裝臺人,只不過他們服務的對象不同而已。人其實並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是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從事的職業比較體面,其實想想也就是個裝臺人而已。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裝臺》簡介《裝臺》是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於2015年10月首次出版。《裝臺》故事主角是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順子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陳彥的筆墨圍繞著他的家事與這一方使裝臺的老少爺們能夠養家餬口的舞臺展開。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
    由閆妮、張嘉益主演的《裝臺》在央視播出了,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劇,刁大順和蔡素芬半路婚姻坎坷多,最後在平淡中找到幸福。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人的一生就是在為別人為自己裝臺!
    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莊臺這兩天登陸了央視,引起了很多關注,這部片子改編自陝西的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裝臺。什麼叫裝臺,裝臺就是明星角在舞臺上表演,搭起臺子的人叫裝臺人,這部書講述了西安城一個登三輪的土著刁順子,帶著一幫兄弟給戲臺子搭臺做苦力,黑白顛倒,人前人後都無比的卑微。
  • 裝臺:生活這臺戲,遠比秦腔更難唱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價值官記者跟很多人一樣,最初看到「裝臺」的名字,還誤以為是中央臺的連讀。其實這劇開機時的名字被改成了《我待生活如初戀》,上星定審才又變回原著名,而《我待生活如初戀》則成了片尾曲的名字,事實上,記者追劇之初就是被這首歌吸引,強烈安利給大家。
  • 看《裝臺》中「裝」出來的西安生活
    「裝」一組美景 跟著取景地逛西安陝西人寫的陝西故事,西安人演的西安煙火氣。有人說《裝臺》是電視劇版的西安文旅宣傳片,片中不乏流光溢彩的長安夜,雄立一方的古城牆。更難能可貴的是,劇中將主人公設定在西安城中村裡的市井小巷,聚焦市井早市的叫賣吆喝。
  • 我們都是「裝臺人」——評電視劇《裝臺》
    該劇改編自陳彥的同名小說,圍繞古城西安「裝臺人」這一特殊群體和「城中村」這一特殊空間,以人民為中心講述了普通民眾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用誠實勞動開創美好生活的故事。《裝臺》在敘事上跌宕起伏、張弛有度,既有感人的生活細節,又有深沉的思想意蘊;既有真誠的社會諷喻,更有溫暖的人性關懷。
  • 電視劇《裝臺》展現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該劇將故事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了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當「憨列列」的刁順子遇上羞答答的蔡素芬,家長裡短中盡顯煙火氣,裝臺人將平凡的精彩人生照向現實,溫暖而珍貴。  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陳彥凝練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了小說《裝臺》,用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底層人生活。「在生活的舞臺上,誰都不是藝術家」。
  • 電視劇《裝臺》火了,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您聽過嗎?
    著名作家陳彥帶給了我們諸多值得回味的作品,從《西京故事》到《裝臺》再到最新長篇《主角》;大部分作品被製作成電視劇、話劇等。其中《裝臺》更是深受大眾喜愛。那麼,方言版長篇小說《裝臺》您聽過嗎?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小說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了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表達了作家對人的生存境況的感受與思考。
  • 陳彥回長安 再講《裝臺》故事
    12月17日,小說《裝臺》作者陳彥從北京返回他居住生活了20餘年的西安城,與觀眾、讀者們面對面交流文學創作、戲裡戲外,古都長安再次颳起「裝颱風」。 重返長安為西安「裝臺」 12月18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收官,這部人間溫情大戲,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讓觀眾們連連叫好,意猶未盡。
  • 本周五《裝臺》作者陳彥將在詩經裡小鎮分享「生活」裡的故事
    本周五《裝臺》作者陳彥將在詩經裡小鎮分享「生活」裡的故事 很多網友說,最近沒有《裝臺》下飯,生活就缺少了很多樂趣。12月18日周五,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將帶著《裝臺》來詩經裡小鎮,用《一切從生活出發》的分享,以生活為點,講述別開生面的「生活」裡的故事。《裝臺》這部陝西人寫陝西人演的講陝西生活故事的
  • 踏實忠厚又隱忍的大雀兒 背後是《裝臺》說不盡的煙火故事
    「你幹啥嘞」,極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告訴了觀眾們這是一部發生在西安的故事。板車拖著,拉繩裝臺,又述說了這是一部講述勞動人民的故事。講述普通市民故事的電視劇不少,但是把視角放在了「裝臺人」這個職業的還真不多,《裝臺》,算得上頭一個了,一路追劇,才發現這部劇不僅僅是講給西安人民的,也不僅僅是獻給「裝臺人」的,因為它即「真」又「新」。
  • 張嘉益新劇《裝臺》,為別人裝臺,演自己人生
    這些用細節刻畫出的場景,每一幀都是一幅地道西安生活圖鑑。西安人衣食住行、言談交往等普普通通的一天,在這部劇裡有了具象化的呈現,生活細節裡散發的煙火氣,也帶著西安人獨有的質樸和真誠。當《裝臺》將一座城市的氣質融入細顆粒的生活場景裡,故事和人物也就有了精氣神,整個作品的立意便顯現出高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