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是後秦的別稱。是十六國時期羌族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
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後,關中空虛,原降於前秦的羌族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陝西耀縣東南)。次年(385年)擒殺苻堅。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國號秦,史稱後秦。
其國號以所統治地區為戰國時秦國故地為名。《十六國春秋》始稱「後秦」,以別於前秦和西秦,後世襲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別稱姚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陝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後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後燕滅西燕,盡佔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後燕相當。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東晉乘喪發兵,陷洛陽,後秦宗室內訌,互相攻殺。永和二年(417年)東晉破長安,姚泓降,後秦亡。後秦共存在32年(384-417)。
背景
西晉末年,各族人民紛紛起義,建立政權。割據疆域,自稱為王。當時計有十六國之多。史稱「東晉十六國」(304-439),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國,其中氐(di)族人符洪 符創建前秦,或稱「符秦」。經過三傳至其孫符堅。堅稱帝後,見本國兵強馬壯,於是欲出兵滅晉。時朝廷內外,皆言不可。符堅不納。遂請教當時佛教之高僧——道安大師。安公亦勸諫其不可攻晉,堅仍不從,執意攻晉。發兵不久,晉軍即在今安徽壽陽洛澗打敗秦軍之前鋒。使秦軍銳氣大敗,敗逃途中,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是追兵已至,由此可見,敗兵之慘況。符堅亦登壽陽城,遂見晉軍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之草木,以為皆是晉軍,因此有「草木皆兵」之成語。
當時符堅攻晉之時曾任命姚萇為龍驤將軍。秦兵敗北後,西燕國慕容泓(鮮卑族)見秦國兵殘國弱,有機可乘。於是起兵背叛符堅。堅遣其兒子符睿為大將軍討伐慕容泓。並派龍驤將軍姚萇為司馬(相當於政委書記,亦參預軍事計劃)。符睿勇果(勇敢果斷)輕敵,且不體恤士兵,故全軍上下萬眾萬心,結果被慕容泓戰敗,符睿亦戰死沙場,堅聽說兒子戰死沙場後,龍顏大怒。而姚萇耳聞皇帝大怒後,遂不敢率殘兵敗將回朝廷復命。何以故?怕符堅誅殺故。於是亦背叛朝廷,自立稱王。
後來符堅被慕容泓家族打敗,堅逃到五將山,姚萇聞此消息,見有機可乘,於是遣將軍吳忠圍住五將山,俘獲符堅。姚萇請求符堅傳國璽於他,符堅不從,又請求符堅像堯、舜般禪位於他,堅仍不從,並大罵姚萇不義不忠,以求一死了之。於是姚萇縊(吊死)堅於新平佛寺中。時年四十八歲。次年,姚萇僭即帝位,國號「大秦」。史稱「後秦」或「姚秦」,而將符堅所統治之秦國稱為「前秦」或「符秦」也。此「姚秦」之由來也。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前往姚網查看更多報導及圖片~
轉帳二維碼,1分錢也是心意
(姚網建設離不開每一位族人的支持,請添加備註您的姓名,以便感恩。)
請告訴我們您的宗族家事:
請將您的尋根線索、姚氏源流、家譜及故事、宗族活動等形成文字,連同圖片一起發到66464065@QQ.COM或姚網上,將有機會通過姚網微信號推送給全球的宗親。
本文來自:中華姚網(yaogens.cn)
中華姚網,創辦於2007年,為全球姚姓宗親尋根交流公益平臺,是凝聚538萬全球姚姓宗親的網絡橋梁。
長按二維碼並識別,訪問手機姚網,記得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