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即舊金山,常常人們只要說到功夫就會想到李小龍,我們更多的還是從他的電影中了解到這個人,電影中雖然稱不上華麗的打鬥,但卻給人一種真實的碰撞感,常常冷人熱血沸騰,也被他獨特的打鬥方式所感染。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原籍廣東順德,是著名的粵劇醜生,母親何愛瑜是一個中德混血的天主教徒。父母為兒子起名李振藩,李小龍則是他後來的藝名。出生3個月後,李小龍隨父母搬到香港居住,接受傳統的天主教學校教育。他自幼熱衷武術,曾奪得多項香港武術比賽的獎項,還受粵劇家庭的影響,參加了多部香港早期黑白影片的演出。18歲時,李小龍捲入一場毆鬥,惹上了麻煩,父母憂心這個好鬥的孩子會遭仇人報復,決定送他回美國發展。於是,1959年春天,李小龍懷揣100美元,登上「總統號」輪船,前往美國西雅圖。
李小龍一邊在餐館打工,一邊就讀於當時的艾迪森技術學校,以完成相當於高中學業的課程。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在大學期間李小龍不僅學習哲學還研究各國的搏擊技巧。
1962年4月,21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傳授中國功夫。西雅圖成立「振藩國術館」。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
1963年,唯一一部生前完成的《基本中國拳法》自費出版。10月5日,功夫表演首次被列為大學開放日的表演項目。
1964年夏,李小龍關閉「西雅圖振藩國術館」,7月19日離開西雅圖到百老匯。8月2日出席「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作表演。8月3日,「振藩國術館」正式開班授課。
1965年,李小龍受到黃澤民的挑戰並獲得勝利,繼續教授外國人功夫。夏季,擊敗棍王伊魯山度。1967年2月5日,「振藩國術館」成立。5月6日,出席「全國空手道冠軍大賽」並做表演。6月24日,出席「全美空手道公開大賽」並做表演。7月9日,創立「截拳道」,這種武術講究快準狠,能夠在對方出拳的一瞬間截擊空擋,一招制敵,要求聯繫者在速度和肌肉爆發力上大強度訓練,李小龍在《截拳道》這本書中充滿辯證哲學的解釋了「截拳道」的博大精華,對世界武術做出不可磨滅貢獻。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這標誌著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李小龍的熱愛者遍布世界,也是一段功夫神話,他不僅僅功夫獨特,更是對武術的見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MMA之父,但卻英年早逝,但是他的名字卻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