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馬鞭草

2021-02-07 民間中草藥與驗方

馬鞭草又稱馬鞭梢、鐵馬鞭、白馬鞭、瘧馬鞭、鳳頸草、紫頂龍芽草、野荊芥。

馬鞭草為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莖四方形,近基部可為圓形,節和稜上有硬毛。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釐米,寬1-5釐米,基生葉的邊緣通常有粗鋸齒和缺刻,莖生葉多數3深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兩面均有硬毛,背面脈上尤多。 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細弱, 結果時長達25百米花小,無柄,最初密集,結果時疏離;苞片稍短於花萼,具硬毛;花萼長約2毫米,有硬毛,有5脈,脈間凹穴處質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藍色,長4-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的中部,花絲短;子房無毛。果長圓形,長約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時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喜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喜溼潤,怕澇,不耐乾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長勢健壯,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常生長在低至高海拔的路邊、山坡、溪邊或林旁。


地理分布:產中國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新疆、西藏。全世界的溫帶至熱帶地區均有分布。

性味:苦,涼。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外感發熱,溼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痺,淋病,經閉,症瘕,癰腫瘡毒,牙疳。

①《別錄》:主下部匿瘡。

②《本草拾遺》:主症癖血瘕,久瘧,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③《日華子本草》:通月經,治婦人血氣肚脹,月候不勻。

④《本草衍義補遺》:治金瘡,行血,活血。

⑤《綱目》:搗塗癰腫及蠼螋尿瘡,男子陰腫。

⑥《生草藥性備要》:活血通經。能去膿毒,洗痔瘡毒,退上部火,理跌打。

⑦《分類草藥性》:去小便血淋腫痛。

⑧《天寶本草》:利小便,平肝瀉火。治赤瘡,火眼。

⑨《現代實用中藥》:根用於赤白痢疾,慢性瘧疾,水腫,膨脹等。並有瀉下作用。

⑽《本草經疏》:馬鞭草,本是涼血破血之藥。下部膿瘡者,血熱之極,兼之溼熱,故血汙濁而成瘡,且有蟲也。血涼熱解,汙濁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陳藏器謂其破血殺蟲,亦此意耳。

⑾《歐洲藥學雜誌》:治療和預防血腥吸血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搗汁1~2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①《全國中草藥彙編》4.5~9g。

②《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名家驗方

⑴治傷風感冒流感:鮮馬鞭草一兩五錢,羌活五錢,青蒿一兩,上藥煎湯二小碗,一日二次分服連服二至三天,咽痛加鮮桔梗五錢(《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⑵治卒大腹水病:鼠尾草、馬鞭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鬥,去滓,更煎以粉和為丸服如大豆大二丸加至四:五丸,禁肥肉生冷勿食(《補缺肘後方》)。

⑶治鼓脹煩渴身幹黑瘦:馬鞭草細銼曝幹,勿見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馬鞭草去滓溫服(《衛生易簡方》)。

⑷治痢疾:馬鞭草二兩,土牛膝五錢,將兩藥洗淨水煎服,每天一劑一般服二至五劑(《全展選編·傳染病》)。

⑸破腹中惡血殺蟲:馬鞭草生搗水煮去滓煎如飴,空心酒服一匕(《藥性論》)。

⑹治婦人月水滯澀不通結成症塊腹肋脹大欲死:馬鞭草根苗五斤細銼以水五鬥煎至一鬥,去滓,別於淨器中熬成煎,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聖惠方》)。

⑺治婦人疝痛:馬鞭草一兩,酒煎滾服以湯浴身取汗甚妙(《纂要奇方》)。

⑻治酒積下血:馬鞭草灰四錢,白芷灰一錢,蒸餅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摘元方》)。

⑼治瘧無問新久者: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千金方》)。

⑽治乳癰腫痛:馬鞭草一握,酒一碗,生薑一塊,擂汁服渣敷之(《衛生易簡方》)馬鞭草

⑾治疳瘡:馬鞭草煎水洗之(《生草藥性備要》)。

⑿治牙周炎牙髓炎牙槽膿腫:馬鞭草一兩切碎,曬乾備用,水煎服每天一劑(《全展選編·五官科》)。

⒀治喉痺深腫連頰吐氣數者(馬喉痺):馬鞭草根一握截去兩頭搗取汁服(《幹金方》)。

⒁治咽喉腫痛:鮮馬鞭草莖葉搗汁加人乳適量調勻含咽(江西《中草藥學》)。

⒂治黃疸:馬鞭草鮮根(或全草)二兩水煎調糖服,肝腫痛者加山楂根或山楂三錢(江西《草藥手冊》)。

民間付方

⑴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⑵鼓脹煩渴,身幹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⑶大腹水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鬥,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⑷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睪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塗搽。

⑸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鬥,煎成一鬥,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⑹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⑺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乾、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⑻血吸蟲病,絲蟲病,感冒發燒,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尿路感染用量0.5~1兩。

⑼脾臟腫大:馬鞭草20克。鱉甲10克,白背葉20克,水煎服。

⑽內外痔瘡:幹根30克。豬大腸一段,開水燉服,1日一次,連服2~3天。

⑾跌打腫痛:乾燥粉劑0.5克(鮮品3~5克)外用止痛,但是絕大多數人對其過敏。

民族用藥

阿昌藥馬鞭梢:全草治牙周炎,急性腸胃炎,尿路感染《滇藥錄》。

傣藥牙項燕(西傣):根治胃腹疼痛,小腹扭疼;牙項燕(德傣):根治跌打《滇藥錄》。呀漢映:全草治扁桃腺炎,消腫,截瘧《德宏藥錄》。牙項燕(西雙版納):全株治流感,感冒發熱,肝炎,腸炎,喉炎,結膜炎,閉經,口腔炎,尿道炎,膀胱炎,瘧疾,百日咳,血崩,胃腹疼痛,小腹扭痛,外用於溼疹,皮炎;全株(德宏)治扁桃體炎,浮腫,瘧疾《滇省志》。馬鞭草(德傣):全草治跌打損傷《德傣藥》。牙項燕:根治胃腹疼痛,小腹扭痛《傣藥志》。牙項燕:全株治流感,感冒發熱,肝炎,肋間疼痛,腸炎,痢疾,喉炎,結膜炎,閉經,口腔炎,尿道炎,膀胱炎,瘧疾,百日咳,血崩;外用於溼疹,皮炎,外治疝氣,小兒頭部串串瘡;根主治跌打損傷,刀傷《民族藥志一》。

崩龍藥 喀農:功用同傣族《滇藥錄》。喀農:全草主治瘧疾《民族藥志一》。

布朗藥 雅抗恩:功用同傣族《滇藥錄》。全株治感冒發熱《滇省志》。雅杭恩:全草主治感冒發燒《民族藥志一》。

哈尼藥 阿咯俄紀:全草治流感,感冒發熱,肝炎,急性結膜炎,腸炎,赤白痢疾,尿路感染,閉經,瘧疾,百日咳,跌打扭傷,口腔炎《滇藥錄》。

彝藥 磨賣施:全草治高熱發斑,周身起黑斑塊《滇藥錄》。全株治感冒發熱,火牙痛,高熱發斑,周身起黑斑塊,男性膿血尿《滇省志》。全草治熱毒內陷,咽喉腫痛,溼熱黃疸,胃脘疼痛,腎病水腫,月經不調,瘧疾痢疾,癰瘍疔瘡《哀牢》。馬鞭草:木巴日波,木巴吾,磨米爾,磨賣施:全草或根主治乳瘡,月經不調,痛經,百日咳,腸痛腹瀉,赤白痢,肝痛,火眼,火牙痛,感冒高燒,跌打傷,疥瘡,高熱發斑,周身起黑斑塊,白喉,流行性感冒,血吸蟲病,絲蟲病,防治傳染性肝炎《彝植藥續》。磨米爾:全草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赤白痢,感冒發燒,火牙痛《民族藥志一》。

白藥 修嘎嘎粗:功用同彝族《滇藥錄》。鮮嫩葉治急性胃痛;全株用於小兒雀盲,痢疾《滇省志》。麻撇梢,修嘎粗,阿尼波基,滿呼德之:全草主治喉炎,牙周炎,尿路感染,急性胃痛.鏈黴素副反應耳聾《民族藥志一》。

僳僳藥 亨色窩,阿約驅敏:全草治感冒,尿路感染,牙痛《滇藥錄》。莫九西:全草治外感發熱,溼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痺,淋病,經閉,牙疳,瘕瘕,癰腫瘡毒《怒江藥》。亨色窩,阿約馳敏:全草主治小兒雀目,痢疾《民族藥志一》。

佤藥 日哎了:功用同僳僳族《滇藥錄》。鐵馬鞭,狗牙草:全草治尿道感染,尿血,腎炎水腫,流行性感冒,痢疾《中佤藥》。日骯力,日端內:全草主治婦女小腹痛及月經不調《民族藥志一》。

苗藥 麻篩:功用同僳僳族《滇藥錄》。奧向陽(融水):全草水煎衝蜜糖服治阿米巴痢疾,黃疸型肝炎;水煎服治尿路結石,感冒高熱,瘧疾,尿路感染,肝炎腹水,小兒破傷風《桂藥編》。 Reib jangl nbeat(銳江擺),Jab lob gheid(加洛根),Uab jabcub(蛙加粗):全草治筋骨疼痛,腹痛,螞蚱症《苗醫藥》。Jab laobgheib(加勞給):全草主治受涼發燒,腰痛,白痢,筋骨疼痛,骨折《苗藥集》。嘉摟陔,馬鞭灑,奧向陽:全草主治腹痛,跌打損傷,疝氣,胸痛,尿路結石《民族藥志一》。

壯藥 馬害麼:全草治瘧疾,血吸蟲病,感冒發熱,急性發熱,急性腸胃炎,菌痢,肝炎,腎炎,水腫,尿路感染,月經不調,血瘀閉經,牙周炎,白喉,咽喉腫痛《滇藥錄》。倒勒撇(上思),燕子叉(忻城):功用同苗族《桂藥編》。馬兵燥,兜勒畢:全草主治尿路感染,感冒發燒,咽喉腫痛,阿米巴痢疾,黃疸,肝炎腹水,小兒破傷風,外治跌打損傷,疔瘡腫痛《民族藥志一》 。雅當燕( my-axdangjen):治療閉經,麻疹。

侗藥 血馬鞭(三江):功用同苗族《桂藥編》。Nyangt piudt,娘球馬鞭(Nyan-gt piudt max bieenh):全草主治餵瘧(打擺子),兜亮高(燒熱病) 《侗醫學》。全草主治尿路結石,感冒咳嗽。


毒性: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製劑可治療瘧疾、白喉、流行性感冒等。有些人服後有噁心、頭昏、頭痛、嘔吐和腹痛等反應。孕婦禁服。

用藥宜忌: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疏》:病人雖有溼熱血熱證,脾陰虛而胃氣弱者勿服。

②《本草從新》:瘡證久而虛者,斟酌用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cyys8

相關焦點

  •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傳播中藥知識,弘揚傳統中醫文化每天分享一味中草藥,歡迎加百草中醫微信:bczys12馬鞭草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之全草
  • 養花記 之 中草藥馬鞭草
    中草藥馬鞭草
  • 民間中草藥:​馬鞭草
    馬鞭草的藥用價值1、治療感冒馬鞭草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而且能消炎殺菌,它對人類經常出現的感冒有明顯治療作用,在治療的時候需要準備新鮮馬鞭草50克,青蒿50克,把它們一起入鍋加清水煎煮,取出藥液後直接口服,每天服用一次就能讓感冒症狀明顯好轉。
  • 傳世中草藥:馬鞭草
    2、防癌抗癌中藥馬鞭草是一種能預防癌症的特色中藥材,平時把它當食療食材食用能有效預防細胞癌變,也能抑制癌細胞再生,能讓癌症發病率明顯下降,另外中藥馬鞭草還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常用藥,那些癌症患者病情惡化出現腹水以後,及時服用馬鞭草就能讓症狀很快好轉。
  • 抗癌中草藥:馬鞭草
    2、防癌抗癌中藥馬鞭草是一種能預防癌症的特色中藥材,平時把它當食療食材食用能有效預防細胞癌變,也能抑制癌細胞再生,能讓癌症發病率明顯下降,另外中藥馬鞭草還是一種治療癌症的常用藥,那些癌症患者病情惡化出現腹水以後,及時服用馬鞭草就能讓症狀很快好轉。
  • ​民間中草藥:馬鞭草
    ,及時服用一些馬鞭草就能增加乳汁分泌量,能讓症狀很快減輕。馬鞭草的禁忌馬鞭草是一種帶有毒性的中藥材,它全草有毒,平時可以抗病毒,但過量服用以後人們卻會出現頭痛和嘔吐以及腹痛等不良症狀,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用量,禁止過量服用馬鞭草,另外馬鞭草的毒性對胎兒發育不利,生活中的孕婦也禁止服用馬鞭草。馬鞭草
  • 【中草藥介紹】 馬鞭草的性味功用\附藥方9個
    長按二維碼關注「平和中草藥」收藏知識!相關配伍1、治傷風感冒、流感:鮮馬鞭草45g,羌活15g,青蒿30g。上藥煎湯2小碗,一日2次分服,連服2-3天。咽痛加鮮桔梗15g。(《江蘇驗方草藥選編》)2、治喉痺深腫連頰,吐氣數者,名馬喉痺:馬鞭草一根握。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10:白花蛇舌草,好端端的草藥被朋友圈吹成了抗癌神藥
    在這種背景下,中草藥被用在各種病證中,很多醫療單位也自行提取製作中藥注射劑,積累了很多經驗。白花蛇舌草這種草根貧農的出身,在階級鬥爭的年代,仿佛更加吃香。 (不明來歷的消息,隨意複製傳抄,常常因為標題奪目而被人們到處轉發點讚,而小永作為醫生,用真實姓名註冊公眾號,親手寫的每天一味中草藥,卻很少有人耐心閱讀,更不用說轉發了,這就是現在微信朋友圈的現狀,也是現代人對待學習和知識的態度)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10:垂盆草,您是不是也管它叫吊蘭?
    《本草綱目拾遺》鼠牙半支條下,還引用了《藥鏡》的記載:「半枝蓮解蛇傷之仙草」,由此垂盆草又被稱為半枝蓮,但為了避免與唇形科的半枝蓮混淆(回復109查看),該藥正名叫做垂盆草。(上圖左為佛甲草、右圓葉佛甲草,下依次為鼠、狗、虎、馬牙)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桂皮!
    (《福建中草藥》)2、治胃寒噁心嘔葉:山桂皮、草豆蔻、蒮香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4.5克,每日2次,開水送服。(《安徽中草藥》)3、治產後小腹冷痛:山桂皮6克,當歸、延胡索各9克,小茴香4.5.川芎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4、治跌打損傷:天竺桂幹根樹皮。研末,調水或酒敷恿處。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鼠麴草
    鼠麴草又稱軟蕎、棉菜、秋菊草、菠菠草、佛耳草、軟雀草、黃花白艾 、軟芡 、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無心、無心草
  •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馬鞭草的正確吃法
    馬鞭草並不是字面上的草,馬鞭草做為一種可以在北方多數地方生存的藥材,擁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的神奇功效,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也十分多而且十分實用,因此很受人歡迎。同時馬鞭草在很多人心中也是正義的象徵,純真的代表,再加上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那也可以說很厲害了。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馬鞭草的正確吃法吧!
  • 民間草藥:馬鞭草
    馬鞭草,分柳葉馬鞭草、藍花馬鞭草等,娘家在歐洲,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形似馬鞭狀,故名。夏秋間開淡紫色唇形花。多數生長於原野,在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均能看到。在古歐洲,一般人認為疾病是受到魔女詛咒,馬鞭草常被插在病人的床前,以解除魔咒。
  • 馬鞭草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認識的鮮草藥是—馬鞭草先來看兩張它的高清照拉丁名:Verbena officinalis L.別名:馬鞭、龍芽草、鳳頸草、紫頂龍芽、鐵馬鞭、狗牙草、順捋草、蜻蜓草、退血草、鐵馬蓮、燕尾草、蜻蜓飯、狗咬草、鐵掃帚《別錄》:「主下部暨瘡。」
  •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馬鞭草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馬鞭草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野生草本植物,它多生長在中國西南部的山野中是一些園林景區中常見的觀賞植物,同時它也是一種中藥材,這種植物全草可以入藥,多在秋季採收入藥以後,能止血也能止痛,它的藥用功效特別出色,但使用時卻有一些禁忌存在,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馬鞭草,今天小編就從中醫學角度來看看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馬鞭草的禁忌人群有哪些吧!
  • 每天學中藥——防風草
    防風草別名又叫:落馬衣、假紫蘇、馬衣葉、稀薟草、土防風、四方莖、臭草、臭蘇頭、鴨兒蔑、穢草、大篾草、大羊古騷、排風草、臭蘇等。為唇形科植物防風草的全草。乾燥全草,長1~1.5米。莖草質,四稜形,粗可達5毫米。表面棕色或紅棕色,被毛,尤以稜角處為多;質硬,斷面纖維性,中央有白色的髓。葉多皺縮,邊緣具鋸齒,上面灰棕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有毛,質脆,易破碎。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佛甲草
    佛甲草又稱火燒草、火焰草·佛指甲、鐵指甲、狗牙菜、金莿插來源:
  • 每天學一味中藥——八仙草
    八仙草為景天科植物,又名景天三七、、活血丹、見血散、土三七等。別名:豬殃殃(《野菜譜》),小鋸藤、鋸子草(《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茜草、小飛揚藤、紅絲線、血見愁(《廣西中藥志》),細茜草(《雲南中草藥》)紅絲線、拉拉藤、小舒筋。英文名為Tender Catchweed Bedstraw Herb。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為Galium aparine L.,Galium asperlium Wall。八仙草歸少陰、太陰經。
  • 每天學一味中草藥----海金沙
    (《閩南民間草藥》)治溼熱黃疸:金砂蕨葉、田基黃,雞骨草各一兩。水煎服。 (《廣西中草藥》)治夢遺:海金沙藤燒灰存性。用淨灰一錢五分至二錢,開水衝服。 (《福建民間草藥》)治火燙傷:海金沙鮮葉搗爛。調入乳外敷火傷處。 (《福建民間草藥》)治纏腰火丹:鮮海金沙葉切碎搗爛。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狀,塗搽患處。
  • 每天學一味中藥,凌霄花!
    含芹菜素、辣椒黃素、矢車菊素-3-芸香糖苷、阿江欖仁酸、β-谷固醇、黃酮類、有機酸、獼猴桃鹼、草蓯蓉鹼、凌霄花紅色素等成分。孕婦、內無瘀熱及氣血虛弱者忌服。1、治女經不行:凌霄花為末,每服6克,食前溫酒下。(《徐氏胎產方》)2、治崩中漏下血:凌霄花末,溫酒服方寸匕, 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