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鮮為人知的背後,是秦昭王的雄韜偉略

2020-12-17 曉餘年

「完璧歸趙」這個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到的一則成語故事。其講述的是藺相如將和氏璧完美無瑕的送回趙國,從而受到趙王重用的故事。藺相如的機智、果然成為了當時老師所讚頌的,然而隨著自己對知識的不斷獲取,對歷史的深入了解,秦王以城換壁或許並非那麼簡單,而藺相如乃至趙國都可能是秦昭襄王嬴稷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棋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且看,「趙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請易以十五城」。以十五座城換一個和氏璧,這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交換想法。當然,這對於趙國君臣來說也是一眼看明白的,然而趙國君臣只把它當作是秦人一向以來的欺詐手段對待,並沒有真正看清秦王的意圖。而這也正是趙國走向敗亡的一個起點。

那麼,秦王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呢?試探!秦王的真正意圖就是試探趙國君臣的底。

秦國自強大以後,一直在為東出做著各種準備,在經過幾代秦國君臣的努力下。齊魏兩大國已然沒落,昔日楚國也已暗弱,此時真正擋在秦國前面的只有崛起不久的趙國。趙國在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其國力和戰力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成為了並不弱於秦國的存在,這也是秦趙兩國長達20年之久都沒有發生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此時,秦國為了能夠完成東出的目的,秦昭襄王決意伐楚。但是伐楚的同時,秦國擔心趙國在背後捅一刀,因此才上演了完璧歸趙這一戲碼。(其實不久前秦國已經完成一次伐楚之戰了,只不過當時的趙國也在攻打中山國,所以秦國並沒有後顧之憂)

秦王此時以十五座城換和氏璧,其實就是在試探趙國君臣對秦國的態度。果然,趙國還是來了,而這一來就是在示弱,表明了趙國君臣對秦的畏懼。而在易壁的過程之中,藺相如情急之下的一句「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更讓秦王看清了趙國君臣的畏懼之心。因此,在完璧歸趙的不久之後秦國便對20年相安無事的趙國挑起了戰火。當然這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戰爭,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秦伐楚做好萬全的準備。一個尚未開戰就已膽怯的人,又如何能戰勝對手呢?因此在澠池之會以後,秦國伐楚再無後顧之憂,秦統一六國再無敵手。

「完璧歸趙」這個是趙國君臣一次外交的失敗,它直接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相關焦點

  • 漢武帝一生豐功偉績,雄韜偉略,晚年為何要立子殺母?
    漢武帝一生豐功偉績,雄韜偉略,晚年為何要「立子殺母?漢武帝時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在位時長最久的一個皇帝,他這一生在位五十四年,對整個漢朝的貢獻不計其數,尤其是前半生他一直在徵戰沙場,為國家謀求幸福安康穩定的生活。
  • 戰國小課堂 | 雄韜偉略,燕國有著怎樣的謀臣?
    而在這偌大的燕國之中,也曾誕生過幾位擁有著雄韜偉略的謀臣,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將渠以及鞠武。將渠出生於戰國時期的末年,在當時他輔佐的國君被稱為燕王喜。在公元前251年時,燕國的相國慄腹出使趙國後歸國。彼時的趙國正陷於長平之戰戰敗的泥潭之中,因而在相國慄腹的勸說之下,燕國國君便想向趙國發起進攻。而在當時,只有昌國君和將渠提出了自己反對的意見。
  • 老師為何從不說,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後續?專家:付出的代價太慘烈
    《史記》:「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天下人都怕秦昭王,但有一個人不怕,這個人就是趙國上卿藺相如,藺相如和秦昭王有過一次交鋒,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帶著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去找秦昭王要15座城池,秦昭王得到和氏璧一心撲在美玉上,全然忘記了割讓城池的事,藺相如怎麼不清楚秦昭王這老油子心裡在想什麼,騙秦昭王和氏璧有瑕疵,借著把瑕疵指給秦昭王看的功夫
  • 卞和的腳和完璧歸趙,該質疑寶貝還是人
    和氏璧,古代的一塊稀世寶玉,也就是秦昭王要拿15座城換的那一塊。它先是害得卞和丟了兩隻腳,即倒黴蛋遇上了兩個混蛋楚厲王和楚武王,隨後是趙惠文王和秦昭王及藺相如的嘴臉。完璧歸趙,其實歸還的永遠是物,不是人心。寶貝這東西太摧殘人了,害人不淺,該質疑寶貝還是人?
  • 《史記》中飽含深意的一句話,藺相如完璧歸趙,但實際上一敗塗地
    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寫的《史記》,作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史書之一,它的歷史地位更是無與倫比,在《史記 藺相如列傳》中記載過完璧歸趙這件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鮮為人知的是,藺相如這次事件中可以說是很失敗的,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分析一下。
  • 秦國第一任君王——秦惠文王的雄韜偉略
    從「春秋五霸」秦穆公到莊襄王,歷經三百多年,勵精圖治、謀劃布局,一步一步地向大一統時代邁進。到嬴政這一世,割據走向集權,已是大勢所趨。六世之中,秦惠文王可謂高屋建瓴、深謀遠慮。在位二十七年,滅蜀伐楚、安定匈奴、逐個攻克六國,以絕對的戰略優勢,壓制六國同盟軍。
  • 評武契奇的矮板凳,論藺相如的完璧歸趙!
    趙惠文王時,秦昭王告趙王,以十五個城池,換和氏璧。藺相如奉命,攜帶和氏璧到秦。秦昭王接見藺相如,相如捧璧獻上。昭王大喜,看完之後,再給妻妾和左右侍從傳看。藺相如看出,昭王沒有用城邑抵償的誠意,便說道:「璧上有個小瑕疵,我給大王看」,昭王把璧交還給他,相如持璧玉退後幾步,對秦昭王說:「大王想得到寶璧,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接見我,禮節非常傲慢;得到寶璧後,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收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璧一起在柱上撞碎」:
  • 能夠統一天下,哪一位國君貢獻大,秦孝公、秦昭王還是秦始皇?
    所謂的六世指的是秦始皇之前的的6位秦國先王,分別是秦孝公(當時都沒有稱王)、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這六人中,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加起來也才不到8年時間,尤其孝文王,在位三天,部分區域秦昭王的死訊還沒有傳到的時候,秦莊襄王已經繼位了。而莊襄王也不過三年時候,本人並沒有多少決斷能力,而是由相國呂不韋絕決。
  • 完璧歸趙
    (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成語故事 )wán    bì    guī    zhào成語解釋成語完璧歸趙造句您的這本書,我看完後一定完璧歸趙,絕不食言。完璧歸趙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國大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
  • 完璧歸趙:看似藺相如佔了上風,其實一切都在秦昭襄王的掌控之中
    秦昭襄王所做的這些事情,無論是放在當時,還是放在現在,都是為人所不齒的。然而,作為將秦國推向頂峰的一位秦王,真的會做這麼多看似無恥且毫無意義的事情嗎?完璧歸趙發生前夕,戰國所處的局勢眾所周知,秦昭襄王的即位,是一個比較偶然的事情。本來秦惠文王的繼任者,乃是秦武王。
  • 趙武靈王的宏圖偉略——南下滅秦
    再往後,原為中等國家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實力暴漲,也迅猛成為一等強國。趙國在北方用兵,滅林胡、樓煩等胡人,在黃河以北,從東到西,建立雁門郡、雲中郡、九原郡。雲中郡,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一帶。
  • 你只知道白起是被秦昭王賜死的,但他有多「作死」你不一定知道
    許多人因此說秦昭王昏聵,幹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實際上,白起的死,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作死」造成的。秦趙長平之戰後,白起準備乘勝進攻邯鄲,一舉滅掉趙國。但丞相範雎卻不願意讓白起再立戰功,為了不讓白起超越自己的地位,他以士兵疲憊需要休養為由,勸說秦昭王同意趙國割地求和。秦昭王同意了範雎的意見,下令讓白起班師。
  • 秦昭襄王的試探,完璧歸趙其實是場陰謀,趙國已是外強中乾
    將楚懷王囚禁至死,間接逼死屈原的是他;攻陷東周王都,遷九鼎於鹹陽,結束周朝八百年統治的是他;竊符救趙的幕後黑手是他等等一系列。難道秦昭襄王就沒有吃癟過嗎?肯定有人會提到完璧歸趙,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初步試探,完璧歸趙公元前二三八年,趙惠文王從楚國得到了一塊絕世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了這件事情後,就派人給趙王送了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國明知道這是一個騙局但是迫於秦國的壓力又不得不給出回應,頓時朝堂上陷入兩難。而此時宦官令繆賢推薦了自己的門客藺相如給趙王,說是藺相如有萬全之策解決可以當前的危機。
  • 鴻圖之下周瑜雄才偉略皮膚獲取方法介紹
    鴻圖之下周瑜雄才偉略皮膚怎麼得?鴻圖之下新上線了周瑜的限定皮膚【雄才偉略】,周瑜的雄才偉略顯得英氣勃發,煞是好看。那麼周瑜雄才偉略皮膚要如何獲得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鴻圖之下周瑜雄才偉略皮膚獲取方法。
  • 雄韜股份:武漢市汽車通勤商會與武漢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5日訊,有投資者向雄韜股份(002733)提問, 據悉12.6日武漢市汽車通勤商會與武漢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籤署300臺通勤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旨在支持武漢市氫能發展。請問雄韜是不是又籤約了300臺氫燃料電池訂單,此次是哪個車企,宇通客車(600066)嗎?
  • 雄韜股份發布燃料電池電堆
    原標題:雄韜股份發布燃料電池電堆   雄韜股份
  • 完璧歸趙的故事裡,藺相如贏了嗎?他輸了個底朝天尚不自知
    秦昭襄王才是"完璧歸趙"中真正的贏家,他胸懷宏圖大略,完全把藺相如玩弄於掌股之上,並進行花式吊打!細心研讀,發現幾個疑點。可以說,和氏璧在其他人的眼裡是至寶,而在秦昭襄王的眼裡只是一個道具,整個完璧歸趙的過程,從頭到尾都是秦昭襄王設下的一個巧妙的局。秦昭襄王示敵於弱,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圖。
  • 「完璧歸趙」藺相如的伯樂,繆賢以己之短,襯人之長,慧眼識英雄
    楚王是因為內憂外患,無力奪回和氏璧,但這樣的重寶從來就不缺少覬覦它的人,和氏璧現世的消息不只被楚國人知道了,消息還被傳到了秦國,秦昭襄王就缺這麼一塊美玉來裝飾自己的宮殿。此時的秦國,雖然國力強大,但畢竟周禮尚存,幹點什麼事情還是要講個名正言順的,所以秦昭襄王也不好發兵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