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白起是被秦昭王賜死的,但他有多「作死」你不一定知道

2021-02-07 追憶歷史往事

熟悉古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最著名的將領,和廉頗、李牧、王翦一起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一生南徵北戰,為秦國攻下了70多座城池,沒有敗績。據梁啓超考證,戰國七雄多年的徵戰中,共有200多萬士兵戰死,其中有一半人死在了白起手中。僅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就坑殺了40萬趙卒。可以說秦滅六國白起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但他的結局卻很可悲,被秦昭王給賜死了。

許多人因此說秦昭王昏聵,幹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實際上,白起的死,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作死」造成的。秦趙長平之戰後,白起準備乘勝進攻邯鄲,一舉滅掉趙國。但丞相範雎卻不願意讓白起再立戰功,為了不讓白起超越自己的地位,他以士兵疲憊需要休養為由,勸說秦昭王同意趙國割地求和。秦昭王同意了範雎的意見,下令讓白起班師。

白起回國不久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此對範雎心生怨恨,不久就病倒了。後來秦昭王派使者去接收趙國割讓的土地,不料趙王卻反悔了,把之前承諾的5座城池割讓給了齊國,換回了自己急需的軍糧。除此之外,趙國還和楚國、魏國結成了同盟,準備共同對付秦國。秦昭王就這樣被趙國給涮了,惱羞成怒之下,他讓王陵統率大軍進攻邯鄲,準備把趙國給滅了。

但王陵不是廉頗的對手,連攻3個多月,沒能拿下邯鄲。此時白起的病也好了,秦昭王就把他召進宮中準備派他出任秦軍主將,但白起卻拒絕了。他對秦昭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

此時的白起還是十分清醒的,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也完全是為秦國著想的。因此儘管他不同意出任主將,秦昭王也沒有生氣,而是派了王齕替代王陵繼續攻趙,不料這次卻敗得更慘,損失了不少兵馬,更要命的是,在趙、魏、楚三國的夾擊下,秦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秦昭王明白此時除了白起秦國再也沒有人能夠挽救危局了,於是他要求白起儘快動身去前線指揮軍隊,他並不要求白起能夠擊敗三國聯軍,因為他知道這是強人所難,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白起能把身在趙國的數十萬秦軍給平安帶回來。

但白起卻再次拒絕了秦昭王,而且還四處對人講:我早就勸秦王不要攻趙,他就是不聽,怎麼樣?現在打敗仗了吧!數十萬秦軍危在旦夕,白起不想辦法解救,卻在這裡說風涼話,幸災樂禍,以此來顯示自己比秦昭王還高明。試問,換你是秦昭王,你能忍受不?儘管白起如此「作死」,秦昭王還是給了他一次活命的機會,強令他立即出發到前線去指揮秦軍撤退,白起見無法再拒絕,只好上路了,但由於心裡不爽,路上不停地發牢騷(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秦昭王實在忍不住了,就派使者持劍賜白起自盡。可笑的是,白起直到此時還不明白自己因何而死,這情商真的是讓人無語了。


相關焦點

  • 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寧死也不再披戰袍?
    呼罷多時,他猛地舉劍抹向自己的脖頸——在長平之戰中,殺死45萬趙軍的一代名將白起,就這樣被秦昭王賜死了。秦昭王賜死白起的原因很簡單,長平之戰後, 秦國 在趙國打了敗仗,幾次三番徵召白起掛帥,白起卻以種種理由加以拒絕。於是乎,秦昭王在 相邦 應侯範雎的攛掇下大怒,賜死了白起。可問題是,為什麼白起寧願死也不願再掛帥出徵呢?我們還是走進歷史來一看究竟。長平之戰後,秦趙休兵。
  • 秦昭襄王為何賜死白起?秦軍遭遇了什麼失敗
    戰爭要這麼打下去,秦軍不可能攻克邯鄲,反而有被趙軍打垮的可能。戰報送到秦國鹹陽,秦昭襄王人老了,思維卻很非常敏捷,他立即意識到,王陵軍有危險!公元前258年正月,秦昭襄王請武安君白起出馬,替代王陵為將,但是卻遭到白起拒絕。白起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報復一年前秦昭襄王突然停止進攻的作法,另外秦軍確實也錯過了最佳時機,武安君認為勝算不大。
  • 秦國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戰神,為何白起被殺,而王翦卻得以善終
    但是白起並沒有這樣勾心鬥角的心思,他只知道自己作為將領,現在正適合攻打邯鄲,擴大戰果。但是秦國認同了丞相範睢的建議,並沒有繼續攻打邯鄲,白起對此一氣之下就以生病的理由回家了。後來,秦昭王想讓白起再次率軍攻打趙國,但白起以自己患病的理由拒絕了。因為白起認為這個時候攻打趙國,並不是最佳時機。
  • 戰功赫赫的大秦名將,卻被賜死真的很冤?
    但就是這樣一位秦國蓋世名將,卻沒有死於沙場,最終卻被自己的主子秦昭王賜死,不禁讓世人惋惜不已!也有很多人想不通,那麼白起被賜死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而秦王殺白起,更多的可能有「甩鍋」嫌疑,秦王殺白起,也似乎向六國國民廣而告之:殺俘幾十萬過於殘忍,是白起個人行為,與秦國無關。二:秦王對白起有個人意見要知道,秦昭王先後三次請白起出山,尤其是第三次,秦昭王是「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
  • 白起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後位列武廟十哲。中國著名的史學大作《史記》是這樣記錄這一代名將的。《史記 白起列傳》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
  • 所謂形勢比人強,戰神白起究竟犯了什麼錯,秦昭王為什麼容不下他
    白起可以說為秦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是當之無愧的秦國的柱國之臣,那為什麼最終他會落得一個被逼自盡的下場呢?原因有以下幾點。白起是「舊勢力的餘孽」白起是秦昭王的舅舅穰侯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正是因為有了魏冉的慧眼識珠,白起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白起稱呼魏冉為大哥,白起則自稱小弟,很是形象地說明了兩人的關係。
  • 你知道王者中的遊戲裝備都是屬於誰的嗎,只有戰神白起有兩件
    暗影戰斧打中敵人會造成減速效果,這便是典韋利用暗影戰斧來釋放他的二技能造成的減速效果。無盡之刃:凱爹的武器,擁有無盡之刃的凱爹一刀一個脆皮,這就是凱爹為什麼能秒人原因。凱爹身上的所有裝備都會隨著自身的變化來改變形狀和其顏色,這也是為什麼他手上的無盡之刃是藍色的原因。
  • 歷史上三大戰神如何面對皇帝質疑,一位冤死一位作死只有他最聰明
    冤死的戰神——白起大家都知道,白起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他在秦昭王時因屢戰屢勝,先後擔任左庶長、左更、國尉、大良造等職,被封為武安君,白起打仗非常殘酷,殺人無數,因此,素有「殺神」之稱。在率兵與韓魏兩國軍隊作戰時,白起「斬首二十四萬」,在長平之戰中,他把趙國四十多萬降卒全部活埋了,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孩,讓他們回去向趙國報信,令趙國舉國為之震驚。
  • 《史記·白起王翦蒙恬列傳》: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白起白起者,郿邑人。善用兵,侍奉秦昭王。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為左庶長。穰侯魏冉為秦國丞相。昭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秦相用白起為將軍在伊闕山進攻韓,魏。殺敵二十四萬,俘虜魏國將領公孫喜,奪五城。官至國尉。
  • 就算他被秦昭王趕出了鹹陽,在太史公的心裡,他依然是秦國最牛逼的創業者|三 四貴當朝&四 穰侯終焉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一年秦昭王和他的母親宣太后正謀劃著剿滅秦國腹心之患——義渠之戎。一年後,當範雎聽到秦國出兵攻打齊國剛、壽二城的消息,他認為時機成熟了。於是乎他果斷向秦昭王上書,爭取到秦昭王的接見。
  • 白起一人打服了趙魏韓楚四國,為何只被封為武安君?沒資格封侯嗎
    這一騷操作之下,也誕生了不少名將,白起就是其中之一。白起給秦國建立的功勞實在是太多了,他先後將趙魏韓楚四國給打得服服帖帖的,累計斬殺士兵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之多。按照軍功封個侯問題不大,可為何只封為武安君呢?一、君和侯,在當時的秦國其實不論大小。
  • 白起之死,原因至今震撼心靈!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經過這次軍事失利,秦昭王越發深刻地認識到了白起的價值。就在王陵的五名校尉陣亡之後不久,秦國的第一名將武安君白起病癒了。秦昭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只要這臺國寶級的戰爭機器再次啟動,秦昭王就有信心橫掃一切障礙。於是秦昭王派出了使者去看望白起,並向白起轉達了秦昭王希望白起再次領命出徵、代替王陵進攻邯鄲的願望。
  • 《大秦賦》王翦能幫嬴政統一六國,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戰國有四大名將,其中兩個在秦國,他們分別是白起和王翦。另外兩個在趙國,分別是廉頗和李牧。白起的功勞,基本上都是在秦昭襄王時期立下的,同樣,當時廉頗也是趙國最著名的將領。王翦主要是在嬴政時期立下的功勞,和他對標的是趙國的李牧。
  • 白起之死,原因至今震撼心靈
    這樣的慘敗在白起主持秦國軍事工作時期是不可想像的。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經過這次軍事失利,秦昭王越發深刻地認識到了白起的價值。就在王陵的五名校尉陣亡之後不久,秦國的第一名將武安君白起病癒了。秦昭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只要這臺國寶級的戰爭機器再次啟動,秦昭王就有信心橫掃一切障礙。於是秦昭王派出了使者去看望白起,並向白起轉達了秦昭王希望白起再次領命出徵、代替王陵進攻邯鄲的願望。
  • 範雎都能封應侯,打服了趙魏韓楚四國的白起,為何只封了個武安君
    這一騷操作之下,也誕生了不少名將,白起就是其中之一。 白起給秦國建立的功勞實在是太多了,他先後將趙魏韓楚四國給打得服服帖帖的,累計斬殺士兵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之多。按照軍功封個侯問題不大,可為何只封為武安君呢?
  • 為什麼說白起才是古代殲滅戰的天花板?
    武安君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殲滅戰軍事家。秦昭襄王贏稷時代傑出軍事將領之一。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故白起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的成名史就是一場場血淋淋的屠殺史。...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 千古第一戰神——白起
    公元前294年,在軍隊中因作戰勇猛而累功升為左庶長,進而被秦國權臣穰侯魏冉所賞識,成為其心腹愛將;公元前293年:因伊闕之戰大勝而升為左更、國尉,進入秦軍領導層;公元前278年:因安邑之戰大勝再升為大良造,成為秦軍最高指揮官;公元前257年8月:因破郢之戰大勝被封為武安君,這是戰國時代一個軍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白起一生致力於為秦國徵戰,從史料記載中找不到他的敗仗記錄。
  • 有關戰國第一戰神白起的評價,是諸葛亮說的對,還是李世民說的對
    後來秦昭王再多次給敬酒不成以後,強令他必須去打邯鄲,於是白起只好聽命,但是還沒等他走到邯鄲,他就被秦王賜死於中途。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蹊蹺,白起身為一代戰神,卻沒法說服秦國最明事理秦昭王,而秦昭王竟然在前線告急的情況下,還臨陣殺將。秦昭王這是怎麼看,都像是和白起不對付啊。那麼秦昭王和白起到底有什麼矛盾呢?這還要從一個女人說起。
  •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國曾有三次機會王霸天下,你知道是哪三次?
    聽完荀子師傅講完這段話,突然莫名的感動,人一生若是能知道自己為何而活,為甚而拼命,且又非常值得,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可惜我等草民,命如草芥,只待王者歸來拯救!汗顏啊!秦昭襄王時白起水淹鄢郢,未一鼓作氣滅掉楚國秦與楚交戰,水罐鄢郢,壩區鄢邑和鄧邑等五座城池,最後攻佔楚國都城郢,楚王落荒逃之陳邑,後秦昭王把郢城改為南郡,並提升白起做武安君。
  • 白起的功勞那麼大為何昭襄王還會殺他,殺神白起的一生從超神到隕落
    他精通兵法,善於用兵,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後來位列武廟十哲。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國本來就十分強大了再加上商鞅變法和秦昭襄王十二年,秦國制定了東進擊敗三晉圖謀天下的大戰略更促使了他順應時勢的登上中國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