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學習時報》撰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放開製造業

2020-12-22 網易財經

【工信部部長《學習時報》撰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放開製造業】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學習時報》撰文稱,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放開製造業,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本文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王宏貴_NF7326

相關焦點

  • 肖亞慶部長《學習時報》撰文: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
    導 讀《學習時報》2020年12月18日第1版,刊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署名文章《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全文分享如下。積極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著力提高供給質量,激活消費潛力,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努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鼓勵外向型企業加快出口轉內銷,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學習時報》2020年12月18日第1版,刊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署名文章《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肖亞慶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全產業鏈素質整體躍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以數位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新發展動力與活力。
  • 教育部長陳寶生《旗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日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旗幟》發表署名文章《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加快建成教育強國》,一起來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乃至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統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到中國商飛調研
    8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一行到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調研。肖亞慶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保持耐心,腳踏實地,只爭朝夕,加快創新步伐,把我國的大飛機搞上去。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一同調研。
  • 證監會:將進一步擴大期貨市場的雙向對外開放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訊 12月25日,在中國證監會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將多措並舉,進一步擴大期貨市場的雙向對外開放。一是引進來,持續擴大特定品種的範圍,優化制度環境,提升境外交易者的參與度,支持具有良好聲譽和經營業績的金融機構進行參股、控股境內期貨公司。同時,研究境外執業資格的認證機制,進一步便利境外專業人員在境內進行從業。
  • 王東峰:堅持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加快唐山「三...
    原標題:堅持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加快唐山「三個努力建成」步伐 河北日報訊(記者四建磊)11月13日至14日,省委宣講團團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唐山市調研檢查並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財政部部長劉昆稱,財政把更多資源讓渡給市場主體,有利於進一步...
    上海證券報消息,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在《求是》雜誌撰文稱,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從「質」和「量」兩方面發力,加強逆周期調節、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保持合理適度財政支出強度是一方面,優化資金配置和結構、提高使用效益是另一方面,而且更可持續。
  • 工信部擬放開光伏玻璃擴產限制 供應緊張有望緩解
    來源:中國證券報工信部日前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公開徵求意見,指明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要求新建光伏玻璃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
  • 《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出版,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作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紅旗出版社獲悉,由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主編並由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作序的《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一書近日由紅旗出版社出版。新望所在的中制智庫是工信部智庫聯盟成員,是「中國製造業的思想庫、代言人」,以傳播、塑造中國製造業品質、品牌為使命。今年3月3日,《人民日報》刊發了新望題為《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評論文章。《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一書延請劉世錦、隆國強、張燕生、許小年、陳志武、秦朔等諸多前沿專家,解析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 工信部肖亞慶談2021年工業通信業發力點
    「機遇大於挑戰,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雖然製造業投資增長仍顯乏力,重點高技術領域「卡脖子」仍然突出等,但這些是發展中的問題,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仍具有很多機遇和有利條件。 比如,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入加速突破期,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依託和廣闊空間。持續推進的市場化改革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動力和活力。
  • 全面構筑西部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全面構筑西部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 2020-07-05來源:《中國教育報》   甘肅是絲綢之路的「黃金段」,也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鎮之一。
  • 如何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青島市委書記:從「三述」中找「方法論"!
    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青島,如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想透了才能說清,說清了才能幹實。9月27日,在2020年青島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上,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主持召開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三述」成果匯報會暨市委常委會「三述」會議。
  • 出口訂單徘徊歷史低位 中國商務部長闡述如何穩外貿外資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在求是雜誌的署名文章給出了答案:在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同時,還要繼續擴大開放,重點加大金融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縮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 今年中國如何擴大自貿朋友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了這三個重點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今年中國如何擴大自貿「朋友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了這三個重點未來,商務部將重點從擴大範圍、提升水平和增強實效三方面落實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實施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內容,也是推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
  • 金融業已全面開放!一文詳解金融7大機構對外開放「前世今生」
    2019年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對外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基金管理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外資「覬覦」已久的中國公募基金牌照及基金管理公司絕對控股權打開通道。
  • 《紐約時報》:疫情強化中國製造業地位,美國一些政客願望落空
    《紐約時報》14日稱,中國11月對美國出口按美元計價達519.8億美元,同比上漲46.1%,創下歷史紀錄。這令那些指望借疫情「減少貿易逆差、促進位造業回流」的美國兩黨政客們,願望落空了。《紐約時報》:美國人被困家中,與中國的貿易回升今年1月底,中國率先向全世界通報新冠病毒的發現、以舉國之力抗擊疫情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竟拋出「疫情有助於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等言論。
  • 原國家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為什麼中國工業不能被邊緣化、空心化
    經濟觀察網記者李紫宸9月20日,在由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主辦,商務部中國流通三十人論壇(G30)、中國國際品牌觀察中心協辦的「2020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原國家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中國工業切記不可邊緣化、空心化,同時他分享了對當前中國工業與服務業如何協調、融合發展的看法。
  • 以擴大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我國堅持在擴大開放中推進復工復產,用實際行動踐行對外開放承諾。這不僅進一步堅定各方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抓牢了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牛鼻子」。要抓緊抓實抓好各項助企紓困政策,以更精細的思路推出穩外貿穩外資的新措施。
  •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經上報國務院
    工信部: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研發換電模式車型工信部 副部長辛國斌23日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