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2020-12-22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學習時報》2020年12月18日第1版,刊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署名文章《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肖亞慶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全產業鏈素質整體躍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以數位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新發展動力與活力。

  全文如下:

  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肖亞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加快建設製造強國」。這為我們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做實做強做優製造業、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性緊迫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緊扣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著力點,深化改革、強化創新、深化融合,推動製造強國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保障。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加速突破應用,顛覆性技術層出不窮,正深刻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方式和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國製造業創新能力還不強,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從「0」到「1」的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創新能力十分迫切。規劃《建議》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體系化提升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突破重點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加強重點技術和產品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的保障能力。完善共性基礎技術供給體系,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加大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規模化應用。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催生更多自主創新、顛覆性創新成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自主、完整並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保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深刻啟示我們,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必須保持好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體系完備、配套齊全,並深度融入世界產業分工體系,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要一環,不僅保障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仍在持續深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數位化智能化技術深入應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遭受衝擊、加速重構,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保持好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我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要按照規劃《建議》部署,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大力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持續增強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著力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確保在關鍵時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環、保持經濟正常運轉。加快布局新興產業鏈,以打造產業生態為著力點,前瞻布局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無人駕駛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進行系統梳理,建立安全風險評估和產業救濟機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全產業鏈素質整體躍升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世界經濟結構深刻調整,製造業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前堵後追」的雙重擠壓加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製造業供需結構失衡問題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要按照規劃《建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狠下功夫,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積極落實擴大內需戰略,著力提高供給質量,激活消費潛力,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努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鼓勵外向型企業加快出口轉內銷,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加強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建立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深入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建設綠色製造體系,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大力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支持大企業兼併重組、做強做優、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提高專業化發展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以數位化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

  世界產業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重要驅動力。新冠肺炎疫情激發了5G、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平臺蓬勃興起,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要按照規劃《建議》「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部署,適應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發揮我國既有優勢,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要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務實推進5G網絡規模化部署,全面推廣千兆光纖網絡,推進農村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深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統籌雲數據中心、邊緣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布局,加快5G與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推動大數據向生產、物流、供應鏈等生產核心環節延伸。

  要全面推進產業數位化。瞄準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智能製造工程、中小企業數位化賦能行動,有針對性地培育新型智能產品、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等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擴大升級信息消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推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推動兩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發展服務型製造,推動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健全標準、政策、技術保障體系,加強工業大數據發展與管理,有效防範化解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隱患。

  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新發展動力與活力

  過去幾十年,改革開放推動製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面向未來,做實做強做優製造業、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依然要靠深化改革釋放新發展動力和活力。要更好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引領作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聚焦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使改革更好對接製造強國建設所需,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大法治建設力度,提高利用大數據等手段進行科學決策和精準治理的能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快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推動壟斷行業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讓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充分湧流。加快培育知識、技術、數據等新型要素市場。增強制造業對各類資源要素的吸引力,推進財稅、金融、科技體制等改革,強化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本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協同,進一步降低製造業稅費負擔,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通發展,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強化製造業發展的專業人才支撐。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放開製造業,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依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構築互利共贏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利益共同體,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聯動、相互促進。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深化雙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和標準制定,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贏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肖亞慶: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_滾動新聞...
    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 肖亞慶部長《學習時報》撰文: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
    導 讀《學習時報》2020年12月18日第1版,刊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署名文章《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全文分享如下。把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強調「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 工信部肖亞慶談2021年工業通信業發力點
    比如,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入加速突破期,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依託和廣闊空間。持續推進的市場化改革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動力和活力。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配套能力、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等,為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要著眼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全局,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擺在突出重要位置。」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到中國商飛調研
    8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一行到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調研。肖亞慶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保持耐心,腳踏實地,只爭朝夕,加快創新步伐,把我國的大飛機搞上去。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一同調研。
  • 《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出版,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作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紅旗出版社獲悉,由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新望主編並由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作序的《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一書近日由紅旗出版社出版。新望所在的中制智庫是工信部智庫聯盟成員,是「中國製造業的思想庫、代言人」,以傳播、塑造中國製造業品質、品牌為使命。今年3月3日,《人民日報》刊發了新望題為《推動傳統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評論文章。《中國製造前沿大講堂》一書延請劉世錦、隆國強、張燕生、許小年、陳志武、秦朔等諸多前沿專家,解析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 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習近平這樣部署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把我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紮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求是》雜誌撰文: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
    一批優質企業和國產品牌脫穎而出,「中國製造」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十三五」時期,我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完善企業服務體系,企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製造業競爭力大幅提升。2019年我國有133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榜單,23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知名品牌入選世界品牌500強。
  • 工信部部長《學習時報》撰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放開製造業
    【工信部部長《學習時報》撰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全面放開製造業】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學習時報》撰文稱,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放開製造業,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
  •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從五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肖亞慶指出,展望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是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如何優化產業布局,如何更好的保持供應鏈暢通,成為全行業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
  • 「銅牆鐵壁」促升級 「芯屏器合」育集群 製造強省建設步入快車道
    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訊(記者 吳量亮 見習記者 朱卓)11月2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工業經濟呈現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至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高於全國2.5個百分點;2018年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民營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
  • 郝鵬應邀為中央黨校秋季學期中青班學員作報告 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
    郝鵬應邀為中央黨校秋季學期中青班學員作報告 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發布時間: 2020-12-22 08:48:18   來源:新聞中心  作者:
  • 【黨報頭條】2020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我市舉行
    12月22日,由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辦,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淄博市人民政府協辦的2020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學研企精英翹楚濟濟一堂、共商大計,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集聚智慧和力量。
  • 國資委主任郝鵬: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充分發揮國有經濟...
    、怎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圍繞新時代為什麼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郝鵬表示,從實踐維度看,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的國有企業為我們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勳。實踐和理論都充分證明,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支撐力量,必須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圍繞怎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郝鵬指出,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國資國企的新部署新要求,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升改革綜合成效,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 工信部:培養一批產業鏈...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有關情況,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就「十四五」時期如何發展5G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答記者問。
  • 【地評線】荔枝網評:做強中國品牌,走好品牌強國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品牌建設,明確要求「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圍繞這「三個轉變」,我國就加快推進位造強國、品牌強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品牌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2020-11-16 19: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肖亞慶任工信部部長,胡和平任文旅部部長
    任命肖亞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胡和平為文化和旅遊部部長。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11日下午經表決,決定任命肖亞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胡和平為文化和旅遊部部長。 肖亞慶簡歷肖亞慶,男,漢族,1959年9月生,河北新樂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