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幹

2020-12-17 搜鋪網

在餐飲品牌接近「封箱」,待明年再戰江湖時,咖啡賽道卻異常熱鬧,不光有長期領跑者,新入局者,還有短暫玩票者,頗為精彩。

得益於疫情後不錯的恢復能力,星巴克第四財季在中國新開了259家店,創了新紀錄。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之時,決定押寶中國市場,2021年在中國要新開600家分店。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新升級,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來布局中國市場。肯德基賣起了冷萃速溶咖啡,轉型後的「連咖啡」,推出了多款「搖搖瓶」速溶咖啡。還有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新產飲品牌紛紛上新咖啡產品。

此外,同仁堂開賣養生咖啡咖啡,左手黑枸杞拿鐵,右手山楂陳皮美式,熬最深的夜,喝最養生的咖啡。

連中石化都橫插一腳,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和連咖啡一起,推出了新品牌——易捷咖啡。

此波咖啡新潮,並非簡單的新聞連讀,更像是一場流量爭奪的前哨戰,在拓展方式與數位化層面有了大不同!

01

咖啡消費場景大不同,實體空間被「壓縮」

星巴克在2020年度總結中,給啡快頒了個年度貢獻獎,並表示2021年新開600家店中,將有10%的新店為啡快概念店。

這個新店面類型承擔著線上點單、線下取餐和外賣兩個主要功能,還有幾張簡單桌椅,延續著星巴克一直強調的「第三空間」。

但啡快誕生之時,就被人吐槽為星巴克版「瑞幸」,幾張簡單的桌椅撐不起第三空間,無法辦公與社交,最多臨時歇歇腳。

瑞幸走出的「網際網路+咖啡模式」,開始出現更多「變種」。此次的咖啡新潮,最先動刀的就是「空間」,實體店開始被壓縮,甚至「隱形」消失。

如Tim Hortons的店面類型—Tims GO,小而靈活,多開在辦公樓下,或人流密集的地鐵口、街鋪。店面小,員工少,需求多以外帶為主,兼具外賣功能。

這次發力的麥咖啡,則「寄生」在麥當勞,劃出了一塊獨立區域,以「手工咖啡吧」的形式存在。

這背後,一方面是消費場景的改變。

除了在咖啡館辦公、社交外,消費者的咖啡場景越來越多元,早晨外帶一杯咖啡,或隨時隨地喝一杯。

場景不再局限於「咖啡館」,時間也被拓展,空間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小。加上疫情宅居生活的催化,在大段剝離了「咖啡館」的日子裡,對空間依賴性慢慢下降,新的消費習慣正養成。

此外,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也逐漸放棄了為空間買單。瑞幸的出現,將咖啡帶入10元的高性價比時代,也在瘋狂暗示消費者,咖啡不貴,空間很貴。

02

小而輕的模式更適合品牌快速拓展,提高滲透率

另一方面,則是品牌快速擴張的需求。

各品牌的拓展「軍令狀」,都不是小數目,星巴克2021要開600家新店,麥咖啡則是到2023年,內地規模將過4000家,Tims咖啡在中國的開店計劃則是1500家店。

小而靈活的空間實則是為了快速拓展,再實現品牌的快速佔位。

像2019年2月入局中國市場的Tims咖啡,不到兩年時間狂開100家門店。打法就是進入一個城市,集中布局,加大密度,通過提升數量來提升品牌影響力。

星巴克的「啡快」,也是希望通過更靈活、輕便的運營模式和簡單的投資模式,來提升星巴克在核心城市的門店滲透率。

這種佔位,是線下和線上的雙重結合。咖啡進入增量市場,主戰場變為線上,品牌方更想佔據的是你的手機端,在線上和你「混個臉熟」,線下或許更像個配套設施。

這種線上、線下的組合佔位法,也同樣延伸到餐飲領域,如披薩等快餐品類,一邊拓展大店、旗艦店,拓展慢,體驗完善,線下發力,另一邊開速享店、快享店,快速拓展,線上發力。

03

看似賣咖啡,實則爭流量,有了流量就有商業的各種可能性

當有人提問為什麼是此時加碼中國市場時?

所有品牌的答案都非常相似,中國的消費市場龐大,消費者對咖啡認知提高,需求也日益擴大。

自上世紀80年代,雀巢將咖啡帶入中國後,歷經幾代咖啡浪潮,才形成現在的格局。對消費者而言,真正爆炸性的認知依舊來自瑞幸,這匹黑馬直接將咖啡帶入高性價比時代,這也影響了現在的咖啡競跑。

麥咖啡便主打高性價比,咖啡定價在20元左右,加個三五塊,還能享受相應配搭的餐食。Tims咖啡的定價則介於瑞幸和星巴克之間,同樣有豐富的餐飲搭配套餐。

11月,星巴克在江蘇崑山建了產業園,總投資近11億元,下了大決心來深耕咖啡產業鏈。價格競爭的層面,星巴克已無任何優勢可言,此次布局,或許正為下一次的「性價比之爭」做準備。

咖啡進入性價比時代,空間增值被壓縮,利潤在明面上不如過往,為什麼這跑道還這麼熱鬧,大佬紛紛入局呢?

或許醉翁之意不在酒。回想當年的共享單車之戰,阿里、美團、騰訊紛紛下場,扶持各自的單車品牌。看似為了抓住風口,實則是看重了價值巨大的行動支付場景。

回看2017年共享單車大戰時的討論,都繞不開「流量」一詞:

共享單車冰火兩重天:關門大吉還是世界級線下流量入口?

搶用戶搶資本後,共享單車們又開始搶線上流量入口了

ofo等六大單車接入支付寶掃碼,一半共享單車可分享支付寶流量

……

此時洶湧的咖啡浪潮,也和共享單車類似,看似搶佔咖啡市場,實則在搶佔流量,用消費頻率越來越高的咖啡作為入口,用個更常用的詞,便是「數位化」。

麥咖啡用了1000萬杯拿鐵免費喝的活動,後又推出19元的月享卡,每天兩張10元咖啡券,用高性價比培養用戶習慣,還有眾多高性價比的卡券推出,以「補貼」來爭取流量。

獲得騰訊投資的Tims咖啡在流量端的爭奪更是順風順水,主要發力端在微信小程序,下單、取單更便捷。

騰訊的大數據能力,能更精準地收集消費數據,來幫忙門店做好調整和新品研發。目前Tims的會員人數近200萬,80%以上的銷售來自於會員,月復購率為40%。

當流量積累,會員增多,數位化逐漸完成後,品牌變為平臺, 具備了更多商業可能性。

而現在,可見的一種流量轉化,便是零售化,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肯德基和奈雪。

從2013年起,肯德基就開始構建自己的會員體系,今年6月底就有了2.4億會員,底氣十足,於是開始賣起了螺螄粉、雞湯和炒飯,後又開賣冷萃凍幹速溶咖啡。

奈雪從09年開始搭建會員體系,積累了3000萬會員。今年則推出了新的店面類型——「奈雪PRO」,經典茶飲和軟歐包外,新增咖啡、烘焙零售等其他產品系列。

04

結語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的咖啡市場,就是「無限的想像力」。

一方面是場景的創新,咖啡已從第三空間脫離出來,變成隨時、隨心可享用的飲品。或許隨著消費場景的再更新,更具想像力的產品將被研發出來。

另一方面則是完成數位化,擁有巨大流量的咖啡品牌們,可以玩出點不一樣的事兒,而非只是當下可見到的零售化。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

相關焦點

  • 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來「趟渾水」
    在餐飲品牌接近「封箱」,待明年再戰江湖時,咖啡賽道卻異常熱鬧,不光有長期領跑者,新入局者,還有短暫玩票者,頗為精彩。 得益於疫情後不錯的恢復能力,星巴克第四財季在中國新開了259家店,創了新紀錄。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之時,決定押寶中國市場,2021年在中國要新開600家分店。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新升級,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來布局中國市場。
  • 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來「趟渾水」!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新升級,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來布局中國市場。肯德基賣起了冷萃速溶咖啡,轉型後的「連咖啡」,推出了多款「搖搖瓶」速溶咖啡。還有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新產飲品牌紛紛上新咖啡產品。此外,同仁堂開賣養生咖啡咖啡,左手黑枸杞拿鐵,右手山楂陳皮美式,熬最深的夜,喝最養生的咖啡。
  • 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品牌賣咖啡背後:流量爭奪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新升級,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來布局中國市場。肯德基賣起了冷萃速溶咖啡,轉型後的「連咖啡」,推出了多款「搖搖瓶」速溶咖啡。還有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新產飲品牌紛紛上新咖啡產品。   此外,同仁堂開賣養生咖啡咖啡,左手黑枸杞拿鐵,右手山楂陳皮美式,熬最深的夜,喝最養生的咖啡。
  • 麥當勞、肯德基、同仁堂等爭相賣咖啡,中國咖啡市場究竟有多香?
    咖啡是門好生意,尤其是中國的咖啡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謂是一片紅海。近年來,無論是老牌咖啡巨頭,還是網際網路咖啡品牌,以及網紅咖啡品牌及新創立的咖啡品牌均紛紛開足馬力,力求分得一杯羹。就在前天(11月16日),麥當勞自有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的手工咖啡。前幾日,肯德基旗下咖啡品牌KCOFFEE也宣布涉足速溶咖啡市場了。
  • 同是洋快餐,為什麼麥當勞登上了世界500強,肯德基卻什麼也沒有
    對於麥當勞和肯德基,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從小時候的廣告中了解,到心心念念它終於來到了自己的城市,短短數十年間,麥當勞和肯德基已經走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而且基本上是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會有肯德基,這些年來,不僅僅是這兩家巨頭,就連華萊士和漢堡王也會湊過來分一杯羹。
  • 肯德基與麥當勞的可樂為啥比外面的好喝?員工:我們加了這些
    其實炸雞漢堡之類的在其他的快餐店中也有賣,但是很多人如果想要吃炸雞漢堡的話,即使要花更多的錢,也一定要去肯德基和麥當勞,並且一定會點上一杯可樂,仿佛這裡面的可樂比外面的可樂要好喝的多。甚至有人專門來到店裡面就只是為了點一杯可樂。
  • 肯德基要回中國上市?肯德基、必勝客到底還是不是洋快餐了?
    我們都說肯德基是來自美國的洋快餐,為啥會成為中概股?這其中到底原因何在?二、肯德基到底是洋還是土?遙記得當年肯德基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萬人空巷排隊吃肯德基的新聞似乎還在耳邊迴響,然而沒想到幾十年過去,時過境遷,肯德基竟然成為了中概股,而且還是要回國上市的中概股,這葫蘆裡到底賣了什麼藥?我們到底該怎麼看?
  • 相愛相殺的麥當勞、漢堡王,一旁的吃瓜群眾肯德基躺贏
    歷史淵源咱們中國人最早接觸洋快餐是肯德基,第一個進入咱們這,而且從創立的年頭來看的肯德基1952年、漢堡王1954年、麥當勞1955年。雖然肯德基創立的時間早於另外兩家,可是麥當勞跟漢堡王的名氣在美國本土要大於肯德基。為什麼呢?麥當勞和漢堡王是賣漢堡包的,肯德基是賣炸雞的,不是競品行不正競爭關係。時至今日,在美國老百姓心目當中,論漢堡包的專業程度,那就是麥當勞和漢堡王。
  • 肯德基、麥當勞和巴比饅頭,都看中了8400億早餐市場
    為了賣早餐給中國人,洋品牌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營業時間提前。於2002年最早進軍早餐市場的肯德基,特地將營業時間從9點提早到7點。至2014年,全國大部分肯德基的早餐供應時間都改為6:00-9:30。而在麥當勞24小時營業的門店,早餐供應時間為5:00-10:30。
  • 肯德基、麥當勞的「隱藏菜單」,很多人不知道,趕快收藏以備之用
    說起肯德基與麥當勞大家都知道,這是目前我們生活中最火爆的快餐品牌,很多人也都喜歡吃肯德基與麥當勞的食品,小編也不例外,也是肯德基與麥當勞的忠實粉,因為經常去吃,所以在家附近的兩家肯德基與麥當勞店是常客,裡面的人也都比較熟了,所以也就知道了一些肯德基與麥當勞的「隱藏菜單」。
  • 肯德基和麥當勞也忍不住出來擺攤了,早餐直接帶走,不用排隊!
    如今擺地攤成了一股熱流,現在街頭擺攤的不僅只有那些街邊小吃、玩具、衣服啥的,就連一些餐飲行業的大牌都坐不住了,也想要隨著這一波「擺地攤」的熱流從中獲取利益,有很多餐飲的創業者都紛紛擺起了街邊攤了,似乎餐飲業要進入一個全新擺地攤模式。
  • 華萊士香過麥當勞肯德基?不服!
    「人狂路子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後,去一次可能要擠破頭。一個品牌一旦火了,就會有滿懷熱血的「愣頭青」打心底裡認為「俺也行啊」。到現在華萊士也最愛耍這種招數,外賣漢堡0.1、免費吃雞排、10塊三個漢堡、逢6會員日全場 6元……有耐心蹲點、蹲活動的話,免費薅一頓也不是什麼難事。另一方面,麥當勞肯德基還沒去到的地方就是開店賺錢的好地方。
  • 麥當勞、肯德基為何不喊「救救我」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麥當勞、肯德基為何不喊「救救我」來源:第一財經女兒喜歡吃麥樂雞,配上甜玉米和牛奶,她說:「我每天都要吃。」大人也喜歡麥當勞。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的百勝中國也有60%左右的門店開著。我很好奇,他們賺錢嗎?很熟的麥當勞朋友避而不答。當然不賺錢。春節期間,百勝中國還開業的門店,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0~50%。
  •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什麼總是開在一起?
    01製造爆點聚勢引流先講一個故事:有一對兄弟賣豆腐,兄弟倆各自開了一家豆腐店,而且是在相鄰不遠的路段,但弟弟賣的豆腐柔軟酥口,哥哥賣的豆腐硬質飽滿。剛開始人們都希望吃弟弟店裡的豆腐,後來發現軟質的吃久了就漸漸乏味了,於是哥哥的店生意開始興隆起來,後來前往兩家店的顧客漸漸達到了一個平衡點。
  • 麥當勞要投資25億,在中國做咖啡真香?
    11月16日,麥當勞宣布,其旗下品牌麥咖啡計劃未來三年投資25億元人民幣,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 麥咖啡將採用「輕資產」模式,即不獨立開設門店,而是利用現有麥當勞餐廳的空間,開設單獨櫃檯,再由咖啡師手工製作咖啡。
  • 麥當勞和肯德基員工辭職後,為啥也沒人洩露配方?看完就懂了!
    ,如果有一些人在裡面工作過,可能會知道裡面的配方是什麼,但是為什麼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員工辭職後也沒有人會洩露配方呢?麥當勞和肯德基員工辭職後,為啥也沒人洩露配方?看完就懂了!就是因為肯德基在麥當勞裡面,他們在製作這些食物的時候都會經過嚴格的要求,才能保證這個品牌在每個國家都站穩腳跟,在這麼多年來熱度也是一直非常高的,就算是裡面的員工辭工之後,他們根本也不可能去外面單獨開一家肯德基或者是麥當勞,因為他們在做這些食物的時候,所使用的機器設備都是非常嚴格的。
  • 職場百科:肯德基VS麥當勞,肯德基員工工資永遠比麥當勞貴一毛?
    相信不少小夥買針對麥當勞肯德基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肯德基的工資永遠比麥當勞高一毛,是什麼情況,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下。肯德基VS麥當勞兼職時薪!肯德基永遠比麥當勞只貴一毛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他們的兼職時薪待遇了。依照陝西西安為例,麥當勞時薪11.4元/H,而肯德基11.5元/H;一個城市一個價位。
  • 你知道西班牙的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和國內有什麼不一樣嗎?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西西,現在我人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今天我要帶大家來看一看西班牙這裡的肯德基、麥當勞還有漢堡包都在賣點什麼東西,和我們國內的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和我們國內不太一樣,這裡麥當勞的標誌都是綠顏色的,大家更喜歡吃肯德基、麥當勞還是漢堡王,西班牙人吃得更多的是這個麥當勞。
  • 營銷不是賣更好,而是賣不同,麥當勞VS肯德基VS漢堡王
    夥伴們好,今天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討論了一個關於營銷的話題,其中有一個觀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營銷不是賣更好,而是賣不同,簡單來講,就是我們賣產品要有「差異思維」。先舉一個正面的案例,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家的產品品類其實是非常相似的,但一家著重於漢堡,主推牛肉,而另一家著重於炸雞,主推雞肉。兩家雖然都在餐飲行業,但並沒有成為直接的競爭對手,並且在中國市場都賺得盆滿缽滿。再舉一個反面的例子,一個也是麥當勞,但另一個是漢堡王。
  • 麥當勞、肯德基為什麼不喊「救救我」?
    疫情當下,洋快餐們並沒有傳出「救救我」的聲音,是不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裡有錢,更可以笑看風雲呢?有人說:「女兒最喜歡吃麥樂雞,再配上甜玉米和熱牛奶,而且我也經常吃。」看來都喜歡麥當勞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一位顧客在麥當勞餐盤的紙上寫到:「作為麥當勞的常客,在這裡看見溫暖的燈光照在辛勤工作的員工的臉上,她們還熱情的為點餐的顧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