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馬過去了一個多月,一切漸漸遠去,一切似乎又在眼前。
春節前的一天,坐在我身旁的李蘭俊,邊聽著他娓娓細說那天上午自己所作所為的點點滴滴,邊想著如果12月15日的上午可以重來,於他,於深馬,與智美,將會是一種什麼局面。
64歲的李蘭俊非常坦率,他承認自己當時犯了兩個錯:一是不該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個地方;二是不經鐵亮同意,往後拉扯他。
他對於事情的「解析」,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個被朋友圈、很多自媒體視為賽場「慣犯」的,有什麼資格說這些呢?
錯,因為在事件始終,除了一封道歉信外,我們沒有聽到李蘭俊的聲音。他有資格說出他所想、所知道的,或許在一個多月前他說過,只是沒有被「採納」。
如今舊事重提,僅僅是想讓大家能夠更全面、客觀地了解一個成為2019深馬標籤的事件,到底是有著太多的懸疑,還是本就那麼簡單。
只是為了當個牆
李蘭俊是個沒有任何心計的人。
若問我為什麼會信他這個素昧平生的人,除了他留給我單一、單純的第一印象外,他還平靜地講述了他的生活、他的交際。
他的一些做法,思維甚至停留在多少年前。讓我感慨的是,他的收入不算高,卻還拿出並不算少的一部分,「接濟」需要幫助的人。
對於這樣的行為,他解釋道,既然能夠開口求到我,說明對方也沒辦法了。
他比我們大多數人來深圳都早,1994年春節過來,就從老家來這邊「賺大錢」,這都26年了。
四處打工,他在深圳沒有一份社保。還是參加了老家的新農合,每個月有兩百多,根本不夠生活。
這個年齡還能跑馬,說明他的身體狀況良好。他沒想著靠兒女養老,在自己還能幹了的時候,就想著自己養活自己。
他的跑步,源於2013年前後。那時,他時常在深圳灣跑步,有一天,旁邊有人問他,你經常跑,有個10K比賽,去不去跑一下?
那是2013年3月份,在深圳灣的李寧10K比賽。為了報名,他跑到東門李寧專賣店,買了200多塊的產品,拿到名額。
那年12月8日,深馬創辦,李蘭俊十分清楚地記著這個日子,他是通過現場報名,獲得參賽資格的。
他對馬拉松還沒有任何認知,12月3日,就在深圳灣一段3K多的折返路上,生生跑了個全馬的距離,成績是434,心裡有底了。
跑完第二天,全身酸痛,兩條腿好像都是不是自己的了。持續到比賽時,才好了起來,跑了個424。
這些年來,李蘭俊就在深圳跑馬,偶爾出去跑。
去年柏林馬後,李蘭俊看到董國建取得突破性的208之後,有一張在國旗前的照片。國旗是掛在牆上的,董國建站在前面,他覺得這樣非常好,比奪冠後站在滿是贊助商標識的廣告牌前要好得多。
於是,李蘭俊心中萌發了一個念頭,深馬時,在國內冠軍到終點後,他想拿著國旗,給選手當背後的拍照牆,拍出一張漂亮的國內冠軍與國旗的照片。
作為也跑馬的人,他首先否認了之前國內選手衝刺時「遞國旗」做法的合理性,但認為在衝過終點線後,讓冠軍跟國旗合影,是一件好事。
誰有那麼大能耐
李蘭俊受傷有一段時間了,他知道自己難以跑完深馬,才有此念頭的。始終,他沒有自己與冠軍選手合影的念頭。
人總是要有些夢想,萬一真的實現了呢!李蘭俊賽前這一看上去有些「荒唐」的想法,在那天竟然順利地按照他所想的推進。
他在跑了10K左右時,無法堅持,便坐地鐵返回市民中心,接受醫療後,就在終點區域等著。鐵亮衝刺後,他馬上拿出準備好的國旗,跑在鐵亮身後,讓一旁的攝影師拍照。
從當時的視頻看,鐵亮站在國旗前,也豎起了大拇指,非常配合。
接下來,李蘭俊為什麼要拉扯鐵亮呢?
李蘭俊說,旁邊的一些攝影師們在喊:太近了、太近了,他當時頭腦也有點懵,並沒有考慮更多,是想用雙手將鐵亮往後拉一拉,便於拍出更好的照片。
李蘭俊事後反思,如果自己那時能夠跟鐵亮溝通一句,說我扶著你往後退一退,可能就沒後來的事了。
他將鐵亮往後拉,剛剛高速衝刺的鐵亮肯定也搞不清楚咋回事,就很生氣。見此情形,有工作人員上前,拉走了李蘭俊。
之後,組委會報了案,警察找李蘭俊了解情況。
那封道歉信,是李蘭俊回去後寫好,又送給組委會的。對於自己做的這件事,他說很後悔,根本沒想到會造成那麼大的影響。事後,也給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此事的後續,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在經過自媒體「炒作」後,迅速發酵,成為輿情。深馬組委會在當晚推出了李蘭俊的道歉信,遠遠無法平息已經造成的影響。
手法可以高明點
作為深馬組委會,在處理這件事時,其實有更好的選擇,而非一封顯得生硬的道歉信。
據悉,這封道歉信,是運營商高層出面,要求李蘭俊寫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李蘭俊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向組委會表示了歉意。
問題是,在大家的理解中,李蘭俊更需要對鐵亮道歉,而非向組委會。讓李蘭俊那個時間段,出現在那個位置,是組委會管理上的失誤。
李蘭俊的道歉信,不僅無法「洗」清組委會身上的責任,還會惹來沒擔當的議論。
如果在李蘭俊離開賽道後,組委會能夠及時溝通,了解實際情況,再在鐵亮領獎後,向鐵亮解釋清楚,讓李蘭俊當面向鐵亮道歉,相信鐵亮在休息一會後,也能夠理解一名普通跑者的國旗「情結」,再讓他們合個影,此事便可「蓋棺定論」了。
事後,組委會發布這張照片,並將詳情告訴大家,還會有「浪花」麼?
說起輿情處理,再延伸一下。
比賽次日,朋友圈到處是「起底李蘭俊」,也就幾句話,說李蘭俊導致福田半馬夭折,還說他在廈馬也鬧過。
提到這些,李蘭俊有點「冤」。當年的福田半馬,賽前一兩天有人喊他去跑,沒有登記身份證之類的信息。他說想跑個10K,玩一下,當時天也比較熱。
到現場後,那個人跟他講,半馬人數不夠,讓他去跑半馬,他就應了下來。跑到筆架山時,補給點沒水,讓他有些生氣。
賽後,他在現場提到了這個事。至於說福田半馬的下一步,大家就真的以為,李蘭俊一個人能「毀」了比賽?
提到廈馬,李蘭俊說,他沒跑過,連廈門也沒有去過。
當一個人犯錯後,切忌一切髒水就往其身上潑。這種所謂的「起底」,莫不是一種網絡暴力。若是一種公關行為,失之偏頗;若是一種自發行徑,亦不提倡。
對於深馬,李蘭俊這事,成了最熱的話題,掩蓋了深馬的好,也屏蔽了深馬的不好。沒有李蘭俊,2019深馬也不是完美的。理解的,有這事也能看到深馬的好,不理解的,沒這事也能找到深馬的不好。
李蘭俊只是個小人物,不經意間,一個多月前他成了「新聞人物」,或許,李蘭俊對深馬造成的影響,現在還看不出來。
單就深馬受到的處罰,也不冤,因為李蘭俊出現在那裡,是個無法繞開的失誤。
之前「馬拉松江湖」在處罰深馬的深度思考:是一種隨意?最終難堪的是誰?一文中也探討過,深馬受到的處罰,細究起來,也沒有實質性損失。
但這件事,可能會成為一種契機,加速深馬主辦方考慮,深馬的未來,在哪裡。目前的運營局面,說不定就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