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輿情,深馬有更理想的選擇,而非僅僅一封道歉信

2020-12-22 江湖馬拉松

深馬過去了一個多月,一切漸漸遠去,一切似乎又在眼前。

春節前的一天,坐在我身旁的李蘭俊,邊聽著他娓娓細說那天上午自己所作所為的點點滴滴,邊想著如果12月15日的上午可以重來,於他,於深馬,與智美,將會是一種什麼局面。

64歲的李蘭俊非常坦率,他承認自己當時犯了兩個錯:一是不該在那個時間,出現在那個地方;二是不經鐵亮同意,往後拉扯他。

他對於事情的「解析」,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個被朋友圈、很多自媒體視為賽場「慣犯」的,有什麼資格說這些呢?

錯,因為在事件始終,除了一封道歉信外,我們沒有聽到李蘭俊的聲音。他有資格說出他所想、所知道的,或許在一個多月前他說過,只是沒有被「採納」。

如今舊事重提,僅僅是想讓大家能夠更全面、客觀地了解一個成為2019深馬標籤的事件,到底是有著太多的懸疑,還是本就那麼簡單。

只是為了當個牆

李蘭俊是個沒有任何心計的人。

若問我為什麼會信他這個素昧平生的人,除了他留給我單一、單純的第一印象外,他還平靜地講述了他的生活、他的交際。

他的一些做法,思維甚至停留在多少年前。讓我感慨的是,他的收入不算高,卻還拿出並不算少的一部分,「接濟」需要幫助的人。

對於這樣的行為,他解釋道,既然能夠開口求到我,說明對方也沒辦法了。

他比我們大多數人來深圳都早,1994年春節過來,就從老家來這邊「賺大錢」,這都26年了。

四處打工,他在深圳沒有一份社保。還是參加了老家的新農合,每個月有兩百多,根本不夠生活。

這個年齡還能跑馬,說明他的身體狀況良好。他沒想著靠兒女養老,在自己還能幹了的時候,就想著自己養活自己。

他的跑步,源於2013年前後。那時,他時常在深圳灣跑步,有一天,旁邊有人問他,你經常跑,有個10K比賽,去不去跑一下?

那是2013年3月份,在深圳灣的李寧10K比賽。為了報名,他跑到東門李寧專賣店,買了200多塊的產品,拿到名額。

那年12月8日,深馬創辦,李蘭俊十分清楚地記著這個日子,他是通過現場報名,獲得參賽資格的。

他對馬拉松還沒有任何認知,12月3日,就在深圳灣一段3K多的折返路上,生生跑了個全馬的距離,成績是434,心裡有底了。

跑完第二天,全身酸痛,兩條腿好像都是不是自己的了。持續到比賽時,才好了起來,跑了個424。

這些年來,李蘭俊就在深圳跑馬,偶爾出去跑。

去年柏林馬後,李蘭俊看到董國建取得突破性的208之後,有一張在國旗前的照片。國旗是掛在牆上的,董國建站在前面,他覺得這樣非常好,比奪冠後站在滿是贊助商標識的廣告牌前要好得多。

於是,李蘭俊心中萌發了一個念頭,深馬時,在國內冠軍到終點後,他想拿著國旗,給選手當背後的拍照牆,拍出一張漂亮的國內冠軍與國旗的照片。

作為也跑馬的人,他首先否認了之前國內選手衝刺時「遞國旗」做法的合理性,但認為在衝過終點線後,讓冠軍跟國旗合影,是一件好事。

誰有那麼大能耐

李蘭俊受傷有一段時間了,他知道自己難以跑完深馬,才有此念頭的。始終,他沒有自己與冠軍選手合影的念頭。

人總是要有些夢想,萬一真的實現了呢!李蘭俊賽前這一看上去有些「荒唐」的想法,在那天竟然順利地按照他所想的推進。

他在跑了10K左右時,無法堅持,便坐地鐵返回市民中心,接受醫療後,就在終點區域等著。鐵亮衝刺後,他馬上拿出準備好的國旗,跑在鐵亮身後,讓一旁的攝影師拍照。

從當時的視頻看,鐵亮站在國旗前,也豎起了大拇指,非常配合。

接下來,李蘭俊為什麼要拉扯鐵亮呢?

李蘭俊說,旁邊的一些攝影師們在喊:太近了、太近了,他當時頭腦也有點懵,並沒有考慮更多,是想用雙手將鐵亮往後拉一拉,便於拍出更好的照片。

李蘭俊事後反思,如果自己那時能夠跟鐵亮溝通一句,說我扶著你往後退一退,可能就沒後來的事了。

他將鐵亮往後拉,剛剛高速衝刺的鐵亮肯定也搞不清楚咋回事,就很生氣。見此情形,有工作人員上前,拉走了李蘭俊。

之後,組委會報了案,警察找李蘭俊了解情況。

那封道歉信,是李蘭俊回去後寫好,又送給組委會的。對於自己做的這件事,他說很後悔,根本沒想到會造成那麼大的影響。事後,也給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此事的後續,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在經過自媒體「炒作」後,迅速發酵,成為輿情。深馬組委會在當晚推出了李蘭俊的道歉信,遠遠無法平息已經造成的影響。

手法可以高明點

作為深馬組委會,在處理這件事時,其實有更好的選擇,而非一封顯得生硬的道歉信。

據悉,這封道歉信,是運營商高層出面,要求李蘭俊寫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李蘭俊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向組委會表示了歉意。

問題是,在大家的理解中,李蘭俊更需要對鐵亮道歉,而非向組委會。讓李蘭俊那個時間段,出現在那個位置,是組委會管理上的失誤。

李蘭俊的道歉信,不僅無法「洗」清組委會身上的責任,還會惹來沒擔當的議論。

如果在李蘭俊離開賽道後,組委會能夠及時溝通,了解實際情況,再在鐵亮領獎後,向鐵亮解釋清楚,讓李蘭俊當面向鐵亮道歉,相信鐵亮在休息一會後,也能夠理解一名普通跑者的國旗「情結」,再讓他們合個影,此事便可「蓋棺定論」了。

事後,組委會發布這張照片,並將詳情告訴大家,還會有「浪花」麼?

說起輿情處理,再延伸一下。

比賽次日,朋友圈到處是「起底李蘭俊」,也就幾句話,說李蘭俊導致福田半馬夭折,還說他在廈馬也鬧過。

提到這些,李蘭俊有點「冤」。當年的福田半馬,賽前一兩天有人喊他去跑,沒有登記身份證之類的信息。他說想跑個10K,玩一下,當時天也比較熱。

到現場後,那個人跟他講,半馬人數不夠,讓他去跑半馬,他就應了下來。跑到筆架山時,補給點沒水,讓他有些生氣。

賽後,他在現場提到了這個事。至於說福田半馬的下一步,大家就真的以為,李蘭俊一個人能「毀」了比賽?

提到廈馬,李蘭俊說,他沒跑過,連廈門也沒有去過。

當一個人犯錯後,切忌一切髒水就往其身上潑。這種所謂的「起底」,莫不是一種網絡暴力。若是一種公關行為,失之偏頗;若是一種自發行徑,亦不提倡。

對於深馬,李蘭俊這事,成了最熱的話題,掩蓋了深馬的好,也屏蔽了深馬的不好。沒有李蘭俊,2019深馬也不是完美的。理解的,有這事也能看到深馬的好,不理解的,沒這事也能找到深馬的不好。

李蘭俊只是個小人物,不經意間,一個多月前他成了「新聞人物」,或許,李蘭俊對深馬造成的影響,現在還看不出來。

單就深馬受到的處罰,也不冤,因為李蘭俊出現在那裡,是個無法繞開的失誤。

之前「馬拉松江湖」在處罰深馬的深度思考:是一種隨意?最終難堪的是誰?一文中也探討過,深馬受到的處罰,細究起來,也沒有實質性損失。

但這件事,可能會成為一種契機,加速深馬主辦方考慮,深馬的未來,在哪裡。目前的運營局面,說不定就會發生變化。

相關焦點

  • 瀋陽市民:這是道歉信嗎?當事者家人:誰規定道歉信非說對不起?
    瀋陽市民:這是道歉信嗎?當事者家人:誰規定道歉信非說對不起?截至1月13日13:26分,遼寧瀋陽市現有確診病例25人,累計確診病例70。按照官方的說法,此次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然而,追本溯源,人們對引發此次疫情的那個老太太仍然耿耿於懷。
  • 女朋友道歉信:因為傷害了女朋友而分手之後,如何利用道歉信挽回
    你受傷了,你難過了,你難過了,你沮喪了,當你還想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可能會盡你所能告訴她你有多在乎她。然而,當我們被這些情緒所淹沒時,很難正確地表達我們的觀點。更重要的是,你的前任也正經歷著一波又一波的情緒波動,所以很難正常地交流。緊張情緒高漲的時候,有時需要一點空間讓事情平靜下來。因為傷害了前女友而寫一封道歉信,是開始走向和解的絕佳方式。
  • 運用「桌球原理」做好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
    輿論領域的博弈有時就像一場桌球比賽,速度、力量、旋轉、落點這四個貫穿始終的要素,對於做好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具有借鑑意義。◆ 速度——快速反應,掌握先機桌球運動的特點是「快速多變」,在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中,對響應速度同樣有較高要求。
  • 四川信託發布道歉信,對不起,真的感受不到任何誠意
    面對投資者的維權,面對監管的壓力,面對市場的質疑,四川信託終於發布了致投資者的一封道歉信。內容如圖:可是通讀整篇道歉信,對不起,我沒有感受到一絲的誠意。但是僅僅甩鍋給宏觀,是有失偏頗的;顯然宏觀和疫情因素絕不是川信問題的主要因素。四川信託今天出現的大面積違約,尤其是TOT項目的違約與外部環境有關係,但更多是自身原因。是川信自身的違法行為,導致了今天的局面。這是監管已經明確定性的事情,但是道歉信中川信卻對於自身的問題隻字不提。這樣的道歉哪有什麼誠意可言?
  • 2019全國最具影響力馬拉松排名:深馬寶馬入圍
    原標題:2019全國最具影響力馬拉松排名:深馬寶馬入圍深圳晚報2020年4月9日訊 4月7日,在"2020中國馬拉松風雲會"發布會上,公布了"2019年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排行榜"排名前100的賽事。
  • 「最低成本挽回」一封好的道歉信,怎麼寫?
    之前看日劇《最完美的離婚》,有個橋段每次看都有不同觸動。女主結夏決定離開家,離開她一直愛著的幼稚的、喜歡各種小動物、卻始終討厭著櫻花的男人。她在臨走前給這個男人寫了一封信。信裡說:「我沒辦法協調好很多事,跟喜歡的人在生活上步調不一致,合拍的人卻又喜歡不起來。我從來都無法贊同你的言行舉動,卻還是喜歡你啊。
  • 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教育輿情應對處置策略研究
    網民有各自的立場,使得當下的社會共識愈發難於達成,極大提升了輿情的應對難度。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時時處處在線」的複雜網絡環境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意見表達的主體。當無數的本來存在於「小圈子」裡的輿情事件一旦具有公共話題屬性,就會突破特定的集群進入到公開的網絡空間,成千上萬的網民發布消息、表達意見,再加上眾多的轉發和評論,輿情內容急劇增長,迅速形成輿論場上的「汪洋大海」。
  • 外貿案例,如何正確地寫一封道歉信,致歉客戶
    導語:有一個詞,在2020年最後一天出現的頻率很高,就是「道歉」。很多朋友都在調侃「太雞賊了」,「不單純」,表示對一些個別名人的道歉看不下去。例子就不舉了,大家都知道。
  • 別在道歉信裡夾帶廣告私貨
    (1月11日上遊新聞)這封道歉信看得很是尷尬,滿滿的槽點,知道的是在公開道歉,不知道的還以為公司在表功,難怪會有網友質疑道歉變打廣告,稱其是開頭「我錯了」,後文「我真棒」。顯然,全棉時代在道歉信裡夾帶廣告私貨,試圖將熱點流量轉化為宣傳的小心機,被網友的雪亮眼睛看穿了,怪只怪該公司的操作太離譜,明明好好說話就行了,非得玩高難度的文字遊戲技巧,結果是公關不成,反而迎來第二波輿情。
  • 東莞市應急管理局舉辦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班
    11月26日,東莞市應急管理局舉辦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班,旨在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提升應急管理幹部輿情敏感度和處置力。做好輿論引導,提升應急管理軟實力11月26日,東莞市應急管理系統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課開講。
  • 「致凱爾-庫茲馬先生的一封道歉信」
    看了馬哥今早的表現再回想半個月前對馬哥的汙言穢語,絕技老哥深感自身齷齪不堪,一番反省過後決定提筆寫下這封道歉信回想半個月前的熱身賽首戰,您走馬觀花、閒庭信步,對著籃筐連敲九鐵、怒摘九分,彼時氣憤如絕技老哥也選擇了隨波逐流,與鍵盤俠同流合汙,一度將您罵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殊不知最好的風景往往都需要經過最艱難的攀登。強如您馬哥,很快就做到了。
  • 理想汽車道歉是什麼狀況? 問題頻出的理想汽車不太「理想」
    問題頻出的理想汽車不太理想 理想汽車道歉今日引發關注,是因為最近理想汽車出現了多次的短軸的情況,因此其官方發布了相關的道歉信,並且還發布後續的處理方式就是召回出現問題的10469輛理想ONE汽車。 理想汽車道歉信中表示,此前理   原標題:理想汽車道歉是什麼狀況?
  • 立體流程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
    另外,根據調研和訪談發現,地方政府的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和水平參差不齊,儘管有些發達地區以及輿情高發地域引導水平較高,但大家同樣都存在迫切的需求,希望有一個危機事件的網絡輿情引導流程圖,充分融合輿情技巧和政府工作流程,呈現一個立體化的方案,幫助它們在危機事件中有規可依、有圖可用,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
  • 輿情回應該怎麼做?線上輿情與線下處置有何關聯?來看正確姿勢!
    編者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上一系列「波濤洶湧」的輿情引起廣大網民的關注,其中不乏被網民吐槽甚至「聲討」的,但也有線上與線下聯動處置得當反響良好的,還有一些省市把網民呼聲轉化為更實的防控舉措等。那麼,輿情回應到底應該怎麼做?線上輿情與線下處置有何關聯?來看正確姿勢!
  • 包裹裡還有一封道歉信
    女子在網上買了兩斤小米辣,快遞收到後拆開一看裡面僅有2個辣椒,女子一臉懵隨後看到商家還寄來一張道歉信,解釋稱「因為連續低溫寒潮,導致小米辣大面積受損」。最終,顧客和客服溝通後,予以退款處理。網友評論網友:商家太不誠信了!延伸閱讀:啥情況?
  • 明星手寫道歉信被「小學生作文式」找錯,網友:標點符號也沒用對
    其中,有一些明星擁有良好的「藝德」,能夠與粉絲進行良性互動,所以成為了大牌明星。但也有一些明星,他們雖然通過了最初的歷練,成為了頗有名氣的新人,但是卻因為「藝德」的關係失去了粉絲的信任,從而淡出了娛樂圈。比如說下面這位頗有名氣的明星新人,就因為某些原因得罪了粉絲,所以不得不因此向喜歡他的粉絲進行了道歉。
  • 關於道歉信寫法的若干問題
    去年,某名校出了個么蛾子事件,有機構就寫了一封病句連篇的拙劣不堪的道歉信,送到媒體公開發表。那是他們小學語文沒學好。他們雖然擁有博士學位,但是還很有回小學語文課堂的爐子裡重造的必要。今年,又一封道歉信讓人不得不對其中的錯誤作一番分析。 首先談格式。1.道歉信是書信的一種,首先需要有稱謂。
  • 嶗山外籍人插隊辱華事件後續,洋大人道歉信疑似再次辱華
    一名外籍人士手指鏡頭,嘴裡說著「chinese get out」行為言語多有不當。該事件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最後嶗山區相關部門介入,傳訊這三位外籍人士,進行了批評教育,讓三人手寫道歉信並發布到網絡上,本是皆大歡喜之事,可是很多網友卻發現了其中貓膩,道歉信內容沒有任何問題,三人對自己的行為不當表示歉意,並且說尊重中國,尊重中國文化。
  • 「熊孩子」拼音道歉信的背後是靠譜的教育
    這並不是小孩的信筆塗鴉,而是一封道歉信的內容——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日前,深圳一名七歲小學生騎單車撞倒三歲娃娃,因溝通不暢未作處理就各自回家了。  這封「熊孩子」的道歉信之所以能引起萬千網友點讚,是因為這種現象不常見,卻又符合人們心中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更能讓人反思兒童教育中的種種問題。不言而喻,孩子年齡尚小,還沒形成完整的三觀,其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 選擇輿情監測供應商之前,請先問自己這十個問題
    市場上每家輿情監測都在過度消費「輿情監測」、「人工智慧」、「大數據」這些詞,但很多供應商其實並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僅僅作為一個爬蟲軟體配合人工服務而存在。如何在良莠不齊的廠商中優中選優?本文從「問自己」與「問對方」兩個角度,針對性選出在供應商評估中需要搞清楚的十個問題。問自己:品牌方為什麼要先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