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社區殘障兒童 廣州探索福利機構向社區延伸康復服務

2020-12-23 瀟湘晨報

> 廣州加強殘障兒童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兒童福利機構探索為社區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服務。日前,由廣州市民政局、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殘障兒童社會支持體系建設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交流會上,舉行了「燈塔育童三期項目——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揭牌儀式。該基地由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攜手共建,致力於打造立足廣州、引領廣東、輻射全國的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平臺。

多方面發力助兒童康復

從小在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生活的小松,因腦癱導致肢體不協調、行動不便,在福利院接受康復、教育以及社工服務。18歲開始,小松進入福利院殘障青年職業培訓項目,學習技能,進行社會適應訓練。

在社工的引導下,小松自學計算機課程,並於近日通過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通過考試後,小松又訂立了新目標,希望能取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增加日後就業的資本。

小松勵志故事的背後,離不開福利院跨專業服務團隊長期的跟進輔導。近年來,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不斷探索跨專業團隊融合的康復模式,從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個層面開展服務,發展出以社工為主導、養育為基礎、康復為目標、教育為核心的全人全程綜合康復模式。

其中,社工通過個案管理的方式,開展評估和個案輔導,同時為服務對象連結資源;保育員照顧兒童飲食起居,訓練和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康復師制定康復計劃,開展個性化康復訓練;教師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發展計劃,開展教學工作。跨專業團隊發揮各自特長,為院內兒童、青年提供全方位的綜合康復服務。

今年6月,在民政部、省民政廳等支持下,廣州市民政局依託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和廣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掛牌設立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

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努力打造集養育、治療、教育、康復、救助、科研、培訓七位一體的全國兒童綜合康復標杆院、示範院,為更多的困難兒童保駕護航。

拓展兒童福利機構社會服務功能

目前,民政部門接收安置的孤棄兒童數量初顯下降趨勢,但病殘兒童比例有所上升,兒童對醫療、康復、教育、社會工作等專業服務需求不斷提升。

去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因地制宜優化兒童福利機構區域布局,鼓勵有條件的地市級以上兒童福利機構不斷拓展集養、治、教、康於一體的社會服務功能。

圍繞這一部署要求,「燈塔育童三期項目」通過組建殘障兒童康復醫療技術專家團隊,為項目地區福利機構進行培訓和指導,制定專業培訓方案,連結相關資源,助力提升福利機構對殘障兒童的康復指導能力,支持社區殘障兒童康復。

「燈塔育童三期項目——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設在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康復中心立足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的發展,發揮該院在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方面的優勢,在落實好機構內兒童兜底責任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社區困境兒童評估、轉介機制。

自成立以來,廣州市兒童綜合康復中心探索社區困境兒童幫扶與支持服務,多次到院區周邊街道、社區、社工站等單位調研,了解困境兒童及家長的實際需求,制定服務計劃方案。

日前,兒童綜合康復中心首個技術支持試點單位在海珠區教育實踐基地掛牌,邁出服務社區困境兒童第一步。

兒童綜合康復實踐科研培訓示範基地將打破專業壁壘,打通空間阻隔,以市級福利機構指導區,區級福利機構提升康復技術水平,引領全市、示範全省、輻射全國的運行機制,拓寬困境兒童綜合康復服務體系。

兒童福利由補缺兜底向適度普惠轉變

在本次交流會上,廣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分享了廣州構建「大兒童保障體系」的經驗。

近年來,廣州不斷健全兒童福利政策體系,建成了覆蓋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的服務體系,織成了覆蓋鎮街、村居的兒童福利工作網絡,兒童福利由補缺兜底型逐步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在完善保障體系方面,廣州特殊困難兒童福利標準逐年提高,孤兒養育標準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提高至每人每月2570元。同時,率先開通困境兒童24小時救助保護熱線,並被確定為全國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地區。

目前,廣州全市各區均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配齊鎮街、村居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組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廣州創新設立兒童綜合康復中心,推進優化全市兒童福利機構區域布局和提質升級,正逐步構建孤棄兒童全人全程養育模式和服務體系。

廣州探索社區殘障兒童幫扶與支持服務,在天河區龍洞街、黃埔區雲埔街設立福利機構指導社區殘障兒童康複試點,組織跨專業服務團隊為社區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技術支持服務。

此外,廣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組建片區督導團隊,將全市11個區劃分為5個片區,片區督導組通過入戶探訪、機構走訪、個案督導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推動兒童福利事業精細、精準、有效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汪祥波 通訊員 廖培金

> 【來源: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利整合」與「福利分置」:老年殘疾人與殘障老年人的福利治理
    相較於殘障兒童具有教育、康復等需求,殘障青壯年具有就業、創業等需求,老年殘疾人的特殊性需求可歸結為託養照護、心理安慰、醫療護理等「殘疾人養老需求」。而不同生理狀態老年人的需求亦具有相異性,除了具有一般老年人的普遍性養老需求外,殘障老年人還具有長期照護、醫療康復、無障礙化等特殊需求。
  • 【新聞】廣州:小小工療站,創殘障就業新路徑!
    2006年,為立足社區,向廣大中重度殘障人士提供職業康復訓練等支持,廣州全面鋪開康園工療站建設。2010年,南沙區萬頃沙鎮建成康園工療站,李菁和李玉的人生轉折從此開始。  2014年後,廣州已建成188個康園工療站,每年為逾4500名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輔助性就業。廣州多個區域工療站更是探索出了連結外部資源,創造就業新路徑的獨特經驗。
  • 【規範性文件】關於加快精神障礙 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政府投資舉辦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民政舉辦的精神衛生社會福利機構和有條件的殘疾人康復中心要普遍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並對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新建城鄉社區服務機構、政府投資新建的殘疾人託養機構要設置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功能,預留服務場地。鼓勵現有城鄉社區服務機構、殘疾人託養機構積極創造條件,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提供場地。
  • 廣州荔灣區龍津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周六上午  中心簡介:  龍津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政府辦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屬醫保定點和醫保家庭病床定點單位,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醫學院荔灣醫院、荔灣區骨傷科醫院對口幫扶單位,是廣州市衛生學校社區衛生實習單位和社區護理的實習單位。
  • 國際殘障人日特別活動|自立生活與就業康復圓桌論壇直播預告
    謝秀貞女士相信,給一碗飯吃,只能幫助一個殘障朋友;建立一個機構,只是幫助一群殘障人士;但設立一個支援系統,卻能幫助整個社區的殘障群體邁向自立生活。因此,她目前正積極投入設立"介助人支援系統", 期望讓每一個殘障人士都能得到幫助,從而在社區過自立的生活。
  • 廣州等地緊盯小微權力 推動巡察向村(社區)延伸
    近期,多地黨委和巡視巡察機構積極推動市縣巡察向村級黨組織延伸,靈活運用多種巡察方式,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裡」,促進巡察監督不斷向基層延伸。浙江省義烏市委巡察組綜合分析巡察村、社區發現的共性、普遍性問題,以及基層「小微權力」運行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歸納梳理出具體問題清單48條,探索建立巡察標準化工作機制。重慶市萬州區委巡察組優先把村、社區信訪舉報量大、問題多的10個鄉鎮街道納入巡察範圍,通過梳理貪汙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等問題,逐村明晰主攻點,以巡察推動信訪舉報突出問題整治,切實為民解憂。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社區治理中專業平臺作用,促進服務功能向社區服務綜合體延伸,促進形成醫防融合、平戰結合、多元參與的社區健康服務體系。  二、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務  (一)基本功能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本市社區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與服務主體,是本市醫療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網底,也是政府履行提供基本衛生服務職能的平臺。
  • 全國腦癱網絡每年服務近萬殘障兒童 將啟動「扶貧助殘雙百賦能與...
    會上,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年度工作報告顯示,該會領導下的腦癱網絡一直致力對接社會資源,建設協作平臺,支持殘障兒童康復和社會融合,尤其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等的資助下,通過持續實施「陽光伴我行——腦癱兒童滋養計劃」「海洋天堂腦癱網絡能力建設」等重點項目,擴大對貧困地區腦癱人士及家庭和基層康復機構的定向扶助,深受廣大殘障人士好評,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 廣州白雲區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開業
    2020年12月2日,白雲區全區首個公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分院區,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石馬院區開業了。  均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戴俊琳介紹,該院區達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要求,具備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功能,還能為周邊群眾,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保健服務。
  • 貝殼公益攜手兒基會發起「共益社區」計劃 扶持優秀社區公益組織
    2020年第一屆貝殼「共益社區」資助計劃近日公布,16家社區公益組織項目將獲得來自貝殼公益提供的共130萬元的資金支持。  貝殼「共益社區」資助計劃由貝殼公益攜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共同發起設立。2020年貝殼公益投入200萬元,用於支持優秀的社區領域公益組織和項目,支持鼓勵社區社會組織利用本土資源,通過本土途徑,解決本土社區問題,致力於社區公益領域創新實踐及社區影響力營造。  項目於2020年9月21日正式發布招募公告,10月15日招募截止,共收錄307家機構提報項目的申請。
  • 南京社區治理實現「以殘助殘「 殘障人士也可以為社會出力!
    今天(12月19日),南京市鐵心橋街道新階層聯合會、景明佳園社區、殘疾人之家聯合開展「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活動,組織轄區殘障人士30餘人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據了解,「殘疾人之家」為景明佳園殘障人士提供了中醫康復理療、培訓,殘障人士輔助性就業及開展節日類精神文化活動等服務。
  • 西蒙家:社區照料的發展歷史及理念意義
    ●●(二)社區照料的定義與基本理念1、社區照料的定義指在社區內對那些身體與精神有需要的人(即傳統的案主-如老人、殘障兒童、精神病人等,及家庭中的照料者-如不能自理的高齡老人的子女、智障兒童的家長等),通過正式與非正式的社會服務系統
  • 廣州白雲區新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中心簡介  新市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於2011年,是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貧困居民等為服務重點的衛生機構,在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免費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
  • 2020殘障觀察者峰會在深召開,多角度深議殘障行業
    在峰會的第二部分「趨勢篇」中,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徐巖圍繞社區服務這一主題,指出當前社區服務心智障礙家庭總體參與度低的現狀,並提出「機構如何發展來促進心智障礙群體的社會參與」、「機構如何提升能力來深化社區服務」等反思。
  • 山東2019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情況出爐
    一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8,115元,主要用於新建改擴建以服務生活困難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為主的城鎮老年社會福利機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等,以及建設城鄉社區為老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引導和幫助養老機構配置消防設施器材、支持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支持培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和機構、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等方面;二是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補助資金3,802萬元,
  •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首家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成立
    本網訊(記者陳鎮國□周鍾權)12月9日,福建省南平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和南平市延平區水東街道辦事處共同成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南平司法戒毒所所領導,水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延平區禁毒辦,水東派出所、司法所、社區戒毒康復管理站等單位負責人共13人出席揭牌儀式。
  • 廣州五年大變化,見證殘障人士書寫精彩人生
    ,一座城市的五年變化意味著許多可能性:殘疾兒童可以在康復醫療和融合教育支持下快樂成長;殘障青年可以在無障礙技術支持下,盡情探索職業生涯發展。值得關注的是,過去5年,廣州殘疾人事業納入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大局,殘工委成員單位各司其職,著力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構建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與此同時,記者觀察發現,越來越多來自各領域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殘疾人事業中,不斷普及和倡導社會多方正視殘障,保持平等和尊重,並關注每一個個體在「障礙」標籤之外的夢想和個人價值。
  • 澳門:社區服務給城市「溫度」(看澳門)
    為家長提供專業支持  高女士去的這家社區家庭服務中心,位於澳門鬧市區的一棟公寓樓裡,面積約1400平方米,主要為澳門居民提供家庭生活教育、社區教育及輔導。對高女士這樣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服務中心還會提供兒童狀態早期初步辨認,兒童成長訓練,家長支援,專業治療服務等。
  • 廣州黃埔區大沙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開展家庭醫療服務、轉診服務和康復醫療服務。開展社區現場應急救護和居民急救知識普及性培訓。是醫保定點單位,全部使用基本藥物,全部實行藥物零差率銷售。  ㈢住院部住院部開展康復理療、雙向轉診、臨終關懷、中醫理療。
  • 廣州白雲區雲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雲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預防接種門診時間:  周三、四、五、日上午8:00-11:00,下午2:00-4:30  卡介苗接種時段:  每月最後一周周一樓預約登記後,按登記先後順序接種  中心地址:白雲區齊富路27號君富商務中心首層、三層  聯繫電話:86269972、19928310763  中心簡介:  雲城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家綜合性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