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歸屬懸而未決持久和平尚需時日

2021-01-10 法制網

       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11月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

       圖①為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外長會晤討論納卡問題。     CFP供圖

       圖②為納卡地區宣布停火後,亞美尼亞當地民眾安葬陣亡士兵。 新華社發 格扎拉揚 攝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距離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聲明並宣布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完全停火已經一月有餘,但直接衝突方——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及域外勢力圍繞納卡地位及對南高加索地區影響力等問題的爭奪仍在繼續。三方達成的協議雖然客觀上實現了停火,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納卡地區法律地位及領土歸屬問題。過去近三十年的教訓已經證明,如果這一問題始終懸而未決,該地區將很難實現持久和平。
  納卡衝突爆發以來,各域外勢力粉墨登場,紛紛將觸角伸向南高加索地區,但從上個月9日俄羅斯、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然三方達成協議就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強勢斡旋在納卡衝突中所發揮的作用。維持南高加索地區局勢穩定無疑符合俄羅斯利益。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從1994年納卡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一直以「調停者」的身份出現,無論是依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的身份,還是依靠由自身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及歐亞經濟聯盟。也正是由於傳統影響力及幹預手段的多樣性,俄方儘管在此次納卡衝突中表面上顯得有些「被動」,但事實上俄方的立場尤為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戰局的走勢。
  不過儘管俄羅斯在納卡地區發揮著重要影響,但由於南高加索地區牽涉了太多地緣政治因素,尤其是涉及俄羅斯、伊朗及歐洲的能源通道安全問題,因此納卡地區實際上也成為各方勢力角力的舞臺。憑俄羅斯一己之力,顯然無法徹底解決納卡衝突這一牽扯領土、民族及宗教等各種因素的歷史遺留問題。
  日前,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外國僱傭兵立即撤離納卡地區。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用意很明確,一方面警告域外勢力不要試圖採用僱傭兵的形式繼續對該地區施加影響力,尤其是在俄羅斯已經根據停火協議在這一地區部署維和部隊的情況下;另一方面則是敦促阿亞雙方在當前停火協議執行期間,在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協調下達成全面和平協議,從而最終明確納卡地區的領土歸屬。
  除以俄美法為共同主席國的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外,其他有關國家的立場也格外重要。12月8日,俄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主要討論了納卡問題,包括俄方根據停火協議在拉欽走廊部署維和部隊的具體情況。
  從當前的情況看,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土耳其的積極響應。與之相反,有媒體披露,土耳其近日再次向與亞美尼亞接壤的邊界地區調動了大批重型武器裝備,同時要求在與俄組建「聯合監測中心」,用以對納卡地區停火協議執行情況進行技術性監督的前提下,在該地區部署自己的維和力量。土方這一要求已經被俄方拒絕,這也不符合11月9日俄阿亞三方達成的協議中的規定。但從目前來看,土方對這一結果並不滿意,並似乎仍在醞釀新一輪動作。
  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及國際關係研究所高加索問題專家穆哈諾夫認為,上月籤署的停火協議符合阿亞雙方目前的現實情況,預計短期內會得到執行,但隨著衝突雙方力量恢復,尤其是協議本身並未解決納卡領土歸屬問題,未來該地區存在再次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可以說,上個月的停火協議僅僅是向著納卡問題的最終解決邁出了積極的一步,但未來國際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納卡地區實現持久和平尚需時日。


相關焦點

  • 一課譯詞:懸而未決
    [Photo/Pexels]「懸而未決」,漢語成語,意思是一直拖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the decision is still hanging),可以翻譯為「be in suspense;not yet decided;unsettled」
  • "懸而未決"用英語怎麼說?
    「懸而未決」,漢語成語,意思是一直拖在那裡,沒有得到解決(the decision is still hanging),可以翻譯為「be in suspense;not yet decided;unsettled」,常見表達如
  • 洛城雙雄率先表態 比賽的恢復仍然懸而未決
    快船和湖人的投票僅代表了這兩支球隊的觀點,而不是最後的投票,比賽的恢復仍然懸而未決。(逮蝦戶)
  • 納卡衝突停火背後的各方角力
    10月1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外交部分別表示,兩國已達成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實施人道主義停火協議。這份協議的達成來之不易,背後是連續多日各方勢力的極力調停或艱難角力。  位於歐亞交界處的外高加索地區,不僅是向世界市場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走廊,而且地緣、歷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多重交織,素有「高加索火藥桶」之稱。
  • 懸而未決!TYC記者:梅西90%可能留下,父親:梅西很難留下
    拉莫斯曾在西班牙國家隊比賽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有權利去贏得自己的未來歸屬,但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最好的方式。為了西甲聯賽,為了巴塞隆納和皇馬,我們希望他留下來。梅西父親與巴薩主席巴託梅烏會談了90分鐘,雙方的會談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梅西的未來依然懸而未決。
  • F1收官戰漢密爾頓能否出戰懸而未決
    新華社阿布達比12月10日電 2020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阿布達比站的排位賽將於12日進行,因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而缺席上站比賽的梅賽德斯車隊冠軍車手漢密爾頓能否參加還懸而未決。不過車隊方面明確表示,只要漢密爾頓健康情況符合參賽條件,將竭盡全力確保他參加這場賽季收官戰。
  • 東京奧運會摔跤項目亞洲區預選賽如何辦賽懸而未決
    原標題:東京奧運會摔跤項目亞洲區預選賽如何辦賽懸而未決 新華社西安3月2日電(記者 姚友明)世界摔跤聯合會日前接到吉爾吉斯斯坦方面的通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吉爾吉斯斯坦表示比什凱克將不再承辦東京奧運會摔跤項目亞洲區預選賽。
  • 網曝育碧《碧海黑帆》完成尚需時日 項目數度重啟
    網曝育碧《碧海黑帆》完成尚需時日 項目數度重啟 2020-02-08 11:
  • 與通用合作懸而未決 Nikola股價下跌逾8%
    與通用合作懸而未決 Nikola股價下跌逾8% 2020
  • 俄土總統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局勢等問題
    新華社莫斯科11月24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應約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局勢等問題。據克裡姆林宮網站24日發表的聲明,俄土總統在通話中就本月9日籤署的納卡地區停火協議的落實情況進行了詳細討論。普京向埃爾多安通報了俄羅斯維和人員在納卡地區維護停火、確保平民安全方面的情況。雙方強調,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納卡地區人道主義問題,包括幫助難民返鄉、重建基礎設施、保護宗教和文化設施。
  • 綜述:英國經濟初現反彈 復甦尚需時日
    新華社倫敦7月14日電 綜述:英國經濟初現反彈 復甦尚需時日新華社記者孫曉玲英國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5月份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1.8%,與4月份環比下滑20.4%雖然英國目前已解除「居家令」,但零售業受衝擊依然嚴重,業界認為尚需相當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英國藥妝連鎖店博姿9日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將裁員超過4000人,即員工總數的7%。英國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協會數據顯示,英國6月新車註冊量約為14.5萬輛,同比下降34.9%。
  • 天海的準入還是懸而未決,打算拖到什麼時候?
    天海的準入是未解之謎,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這件事肯定早就有結果,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拖到現在還是懸而未決,現在曝光出足協沒有收到天海的準入資料,這算是大反轉?
  •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只能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納卡衝突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新聞秘書弗拉基米爾·扎伊涅特迪諾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只能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為此需要動用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扎伊涅特迪諾夫稱:「我們認為這場衝突只能通過和平途徑解決。為此已經存在公認的國際機制——負責調解衝突的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
  • CBA季後賽12強產生 季後賽對陣表懸而未決
    CBA季後賽12強產生 季後賽對陣表懸而未決
  • 換取和平?伊朗建議把納卡交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政府左右為難
    納卡戰爭發展到現在,亞美尼亞如果得不到外部勢力的支持,大敗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亞塞拜然最為擔心的便是俄羅斯軍隊的介入,最終導致亞塞拜然不能完整地控制整個卡拉巴赫地區。伊朗建議亞美尼亞奉上納卡地區以換取和平亞塞拜然一直宣稱俄羅斯一直在支持亞美尼亞,但苦於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是土耳其出兵納卡的證據反而多如牛毛。前不久有消息稱亞塞拜然軍隊炮擊俄軍哨所,但是俄羅斯官方並沒有承認這一點。
  • 不妥,其真正意思應是懸而未決
    目前我們的所有計劃都懸而未決。in limbo混沌不明;懸而未決,這個說法可追溯至17世紀初,源自基督教信仰中的天堂與地獄。limbo是指位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地帶,位於地獄的邊緣。其實,limbo這個詞來自拉丁語的limbus,意指edge(邊界)。
  • 俄軍進駐納卡前線,隨軍記者拍下駭人一幕,親美首腦騙了全世界
    圖為納卡戰場近日,據媒體報導,俄軍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前線,隨軍記者拍下了屍橫遍野慘不忍睹的駭人一幕,對此有網友評論,亞美尼亞親美首腦騙了全世界,公布的戰果都是謊言?此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終於在俄羅斯的見證下簽署了停火協議,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戰火暫時落下帷幕,但直至日前,俄羅斯維和部隊進駐兩國持續爭議的納卡地區時,才為世人揭示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這場戰事遠比想像中要慘烈的多,而其中大部分遇難者都來自於亞美尼亞和納卡的士兵。
  • 亞美尼亞割地求和,普京出兵擔保,納卡這次能迎來真正和平嗎?
    自9月27日雙方圍繞納卡地區開戰以來,這已是第四份停火協議。此前,雙方曾在俄美兩國的撮合下簽署過三份停火協議,但每次都是墨跡未乾又重新開戰。 但最新的協議有望得到切實落實。亞阿兩國人民在經歷了一個半月的戰爭之後,有望迎來真正的和平,能踏踏實實、平平安安地迎接新年了。
  • 納卡已經恢復和平,三大國提醒土耳其趕緊撤離僱傭兵,不要再幹預
    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在納卡問題上,俄羅斯美國以及法國幾乎保持著一致的共識,那就是避免納卡衝突升級,遏制外國勢力插手幹預納卡地區事務。然而,納卡衝突爆發後,土耳其不顧國際社會反對悍然派遣大量僱傭兵幫助亞塞拜然打擊亞美尼亞,直接導致納卡衝突愈演愈烈。
  • 強勢斡旋,俄羅斯能否為納卡帶來持久和平
    三國敦促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利用當前停火,在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主持下,就達成長久、可持續的和平協議進行談判,並呼籲包括聯合國相關機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在內的國際社會採取具體措施,通過協調一致的方式改善納卡地區及其附近地區的人道主義狀況。納卡地區和平曙光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