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那些藏在「鼠殼粿」裡的故事

2021-02-17 老廣的味道

多年前的春時三月,那位老者望著村裡蕭疏的農田,語重心長地與我道出那農田與諸葛孔明之間的驚世秘密——

 

冬收後的農田裡,某種野草倚賴歲終天地的力量,得以蓬勃生長。村民會採摘曬乾取其草綿,混上糯米粉搓皮包餡,製作成流傳久遠的諸葛粿。當年諸葛孔明徵戰路過,便是發現這種諸葛粿可抵瘴氣健身體,士兵吃完也屢戰屢勝,從此聲名大噪,這種草也因此被名為「諸葛草」。

 

當時詫異原來諸葛亮徵戰也曾路過粵東大地,而且還發明了諸葛粿,後來細細查究,諸葛亮發明的是饅頭並非粿,而諸葛草雖然存在,但並不能做出這種諸葛粿。想來和天下小吃99.99%都是乾隆皇帝欽點品嘗一般,諸葛粿與諸葛草,大概也是歷史長河裡一場以訛傳訛的美麗的誤會。

啥是「諸葛粿」

那到底「諸葛粿」是啥呢?若按這個粿的原料配方、時令氣候和長相特點,老者口中的「諸葛粿」,其實就是是潮汕汕尾一帶,頗受歡迎的「鼠殼粿」。「鼠殼」與「諸葛」二字的閩南讀音相近,被人誤會和流傳自然不是難事。

鼠殼粿

至於做粿所用的「諸葛草」,則是「鼠殼草」——別名「白頭翁」,是冬收之後野地田園的常客,記得去年到龍湖古寨,看見這種老鼠耳朵的毛茸茸的綠葉,一小簇一小簇地藏在殘垣破瓦中間,甚是可愛。

鼠殼草

換誰都不會想到,這種不起眼的小野草,居然可以製成美味的粿品。鼠殼草入粿是早有記載之事。《潮州府志·物產》中:「鼠麴,葉似馬齒莧,潮之業農者雜米粉作糗(點心)」。在周作人的故鄉紹興,被稱為黃花麥果的也是一種鼠殼草,其做成的糕餅則是清明作供的祭品,一顆顆如同手指頂大小,又叫繭果。

 

周作人的家鄉做的「黃花麥果」是簡單的——取嫩葉搗鼓汁和面即可。而潮汕汕尾的鼠殼粿,則要複雜得多。單純處理鼠殼草而言,就需經過「洗曬揉炒挑煠磨」七大步驟,細緻與用心可以保證取得高純度的鼠殼絨棉,自然讓鼠殼粿更具一番風味和別致。

 

洗淨後晾乾剁碎

加水下鍋熬煮

趁熱加糯米粉

揉成麵團

擀成麵皮,加入餡料

放入模具,出磨完成製作

蒸熟即可

也恰是這番瑣粹,並不是每位巧婦都願意折騰這種粿。比方我媽,她就從來對做鼠殼粿避而遠之,但每年當親朋送來鼠殼粿,那種清新的氣息與獨特的風味,總會喚醒味蕾的記憶——那些關於時節、傳統以及土地的秘密。

老厝裡的年味

鼠殼粿首秀登場,是以年粿的身份出現。在澄海和海豐,老習俗過年便做鼠殼粿——用鼠殼綿混上糯米揖作成粿皮,然後取綠豆碾畔去殼淘淨,混上蔥油、白肉丁、沙糖、橙皮一起熬成豆餡,用粿皮捏成的小碗裝盛包裹,以抹過油的壽桃粿印蓋上,一個一個墨綠精巧的鼠殼粿,便在阿嫲的巧手裡輕快又整齊地出落。

 

炊熟後晾好疊放在竹籃春盛裡,連同其他過年還神的禮供穿街走巷,在鄉裡廟火的繁盛中沾上吉瑞,回家方可食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然後蘸一點甜辣醬,綿糯中是一絲絲鼠殼草甘澀的氣息,焦香中則讓唇齒溜過豆餡的豐潤。老人說太上火了,便會復蒸一遍,但如果蒸到鼠殼粿的流心餡料破壁而出——「流粿尿」會遭人笑話,風味自然減了三分。

 

作為禮供之外,鼠殼粿也是過年的禮尚往來的情誼。在汕尾海豐,鼠殼粿為印製成圓形的龜狀圖形,一疊疊作為親朋拜年的招待和答謝好禮。

添丁的脹風粿

潮南溪尾朱——宋代大文學家朱熹後人聚集而成的圍寨古村,每年正月十三元宵上燈,村裡的婦人便會忙碌且歡喜地相聚一堂,為的是就製作鼠殼粿——上燈喜慶最不可或缺的角兒。按風俗,生男孩的家裡會準備許多鼠殼粿作為添丁的祥瑞,贈送村裡的各家各戶。

 

溪尾朱的鼠殼粿又長得別致一些,粿餡以一大勺蔥油芋泥為主,混上一點芝麻花生末。粿皮捏成的粿碗則更薄更寬,放入餡料後粿皮如收傘一般往中間聚攏,精巧的花紋一氣呵成地浮現在粿面上,不需粿印卻更勝一籌。

 

當地稱這種鼠殼粿為脹風粿,因為蒸煮之後,表面膨脹而得名,唯獨溪尾朱的婦人精通。寓意添丁發財的鼠殼粿,也會參與到正月十九的營老爺。那也正是每年上燈節喜慶的高潮。尤其有趣的是,如此隆重的上燈禮節,如果遇上兒子不孝不乖,便會被人笑話:鼠殼粿送錯門楣了。

清明的鼠殼龜

在汕尾人的記憶裡,鼠殼粿只叫鼠殼龜,龜與粿相通,是粿世界的語法。鼠殼龜是汕尾清明時節的使者。像朋友阿強的媽媽,如今依舊會每年製作許多鼠殼龜,以招待遠方歸來的親朋。但強媽媽的首要做粿重心不是粿餡或者粿品,而是尋找適合的鼠殼草,「鼠殼草有兩種,一種是高個的叫大樣,另一種是矮小的叫小樣,小樣細嫩絨棉又多,這樣的鼠殼龜才清香好吃。」

 

上好的鼠殼草絨棉,加入糯米粉和水後在鍋中慢火炣煮,煮至質地顏色均勻便可出鍋搓揉,小麵團用粿碗球搓成粿碗,便可包裹餡料做成小巧的鼠殼龜,強媽媽的鼠殼龜餡料以紅糖、紅蔥頭、肥瘦豬肉丁和花生芝麻混合而成,清爽甘香的植物氣息中,芳香滿溢糖漿流心,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做好的鼠殼龜,媽媽們會一袋袋地分裝冷凍,等待遠方歸來的親人,聚首一堂再話舊事舊味道。

文|連幼希

來咯來咯

老廣開始對外徵稿

廣東被譽為「美食天堂」

而我們也在不斷滴挖掘其中的飲食文化

如果你也熱愛廣東美食

對吃有獨特的見解

歡迎隨時給老廣投稿

一、徵稿內容:

        一切與老廣美食相關的文章!

二、稿件標準:

     (1)圖片、文字必須原創,不可盜取!

     (2)並且從未在任何平臺發布過,字數1500-3000字。

     (3)內容詳實,有參考文獻來源!

三、投稿郵箱:

     (1)原創投稿發至:gdtvgm@163.com

           標題註明 「筆名+聯繫方式+文章標題」。

     (2)每月對外採納文章篇幅有限,7天內採納回覆郵件,未採納不予回復。

     (3)一經採納,會有300-1000不等的稿酬,具體看一周內的點擊量定。

ps:《老廣的味道》第三季又開始重播咯!

本周起周日21:05

廣東衛視

我們不見不散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之山海

廣東衛視

本周日21:05分播出!

相關焦點

  • 潮汕美食之野草做成的鼠殼粿
    鼠殼粿,既是祭祀供品,又是潮汕特色小食,是人神共饗的美食。
  • 澄海 --- 鼠殼粿
    「轉眼天寒過冬節,結伴田間採鼠兒」指的就是採「鼠殼草」。鼠曲粿又名茨殼粿,其主要原材料是鼠麴草,饑荒年代人們採摘鼠麴草充飢,後來有人將鼠麴草作為原料,採取傳統做殼桃粿的方法做出了鼠曲粿,因其味道鮮美且具有消積健脾開胃之功效,而成澄海地區春節期間家中必備的傳統小食。(「鼠曲」的潮汕話諧音是「鼠殼」,本地人因此稱之為鼠殼粿)(「鼠殼粿」柔軟香甜,散著天然鼠殼草的香味,具有濃鬱的澄海地方特色。
  • 尋味潮汕小吃,上過央視的「鼠殼粿」敢不敢來一個?
    鼠殼粿·Custard
  • 美食探訪 鼠殼粿,鼠殼做的粿?!
    有鹹甜雙拼的粽子,有各種五顏六色的粿品,有彈牙的牛肉丸,還有吃遍牛各個部位的牛肉火鍋……好多好多,潮汕大地孕育了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讓許多人一提起它的時候,腦袋裡跳出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美食。今天,我將給大家介紹潮汕粿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鼠殼粿!Ps.因為我手上的素材有限,有些圖可能會從網上找到,來源或不詳或見水印,如有不妥,立馬刪文,請原作作者見諒。
  • 南澳年味 | 鼠殼粿,有故事的粿,家的味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阿嬤,她守護著你的童年,她可能比你的父母還疼愛你;她懂得特別多,她會做各種家常菜和雜鹹、各種粿;她喜歡潮劇、總是很虔誠的拜神、喜歡嘮叨我們多穿件衣服;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她帶著的,記得喜顛時甲阿嬤,甜甜坐在門腳口哦古,記得喜顛時細,阿嬤擔,食大著愛聽話莫除人;鼠殼粿是潮汕過年的獨特的年味,潮汕歸鄉遊子回家必吃的菜品
  • 潮汕年的味道之-鼠殼粿
    這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人的手裡,往往寄予了好彩頭,按味道的不同,粿有鹹、甜和雙拼之分。鼠殼粿印成桃形,表示對健康長壽的追求,蒸鼠殼粿也寄予了潮汕人蒸蒸日上的願望,這就是粿文化。鼠殼粿的製作步驟及其複雜,方法主要如下:1、到田間採摘新鮮的鼠殼草,取其嫩心,放進石臼中搗碎,將搗碎的鼠殼草清洗十幾遍,放入鍋中加水和花生油小火熬製至粘稠
  • 海陸豐特色小吃——鼠殼粿
    鼠殼粿?  老鼠殼做的食物? 想想就可怕!阿浩小時候也以為鼠殼粿是用老鼠背上的毛做的,現在想想還真是好笑。其實鼠殼粿是一種植物做成的粿食,汕尾本地叫「鼠殼棉」,長於冬季農田及荒埔中,芯末開白色小花,花蕾及枝葉有棉絮狀的白色纖維,學名叫鼠粬草。鼠殼粿,也叫茨殼粿。每逢過年祭祖時汕尾人都會做鼠殼粿,鼠殼粿既是特色小吃,又是祭祀的供品。
  • 桌球粿(潮汕小吃之三十一)
    在吃野菜過程中,發現了一種叫"鼠殼草"的,不僅無毒好吃,同時還有香味。後來,日子太平了,有人便用"鼠殼草"混合糯米去碾成粉,然後以粉為粿胚加佐料做成粿,蒸熟後呈暗褐色,吃起來別有風味。因為它是黑色的,所以揭陽人便稱之為"烏粿"。爾後,人們每逢喜慶之事,都要做"烏粿",但因"烏"字不大好聽,人們遂用粿胚的原料一一"鼠殼草"來為它的名稱,改稱為"鼠殼粿"了。
  • 潮汕經典美食:普寧粿肉
    經典潮汕小吃【粿肉】猛火油炸外酥裡嫩
  • 潮汕傳統美食鼠殼粿製造過程 看到流口水……
    鼠曲粿也稱茨殼粿(官方名稱「鼠粬粿」),廣東潮汕地區的漢族傳統小食之一,棉湖民間年節祭祖一般都會有鼠曲粿。
  • 清明草和「鼠殼粿」
    當年玩仙劍一的時候,每次收穫「鼠兒果」,我都想起「鼠殼粿」。那時只知道「鼠殼粿」要加一種叫「鼠殼」的植物。幫奶奶和母親製作過「鼠殼粿」。植物早已曬乾,灰白的顏色看不出原貌。於是很天真地想,設計者想念家鄉的「鼠殼粿」了。「鼠兒果」是「鼠殼」的果實,或者代表著「鼠殼粿」。念起來多諧音。直到母親退休了,她說,有空「鼠殼」還是自己曬,乾淨。
  • 紅粿桃紅桃粿經典潮汕小吃製作全攻略
    經典潮汕小吃,第一時間想吃的有哪些?
  • 不要再問潮汕人什麼是粿啦!潮汕11種粿介紹給你!
    於是,那頓飯,我向她普及了關於河粉和粿條的若干區別,順道也把大潮汕的粿也一 一介紹個遍,於是就有你今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啦~如果你是一個潮汕人,不用多說你也懂如果你不是一個潮汕人,那你一定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好吃的東西叫粿。嘿嘿嘿~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 潮汕 甜粿 芋條 菜頭糕 馬鈴薯糕 菜頭條
    >潮汕小吃【糕粿】包裝!潮汕粿類【記憶潮汕味】潮汕傳統粿品新品潮汕粿肉 潮陽鱟粿 豬腸脹糯米 紅桃粿鼠殼粿 無米粿 燒賣 蝦餃 筍粿 水晶粿【糕粿】桅粿 甜粿 菜頭糕 芋粿 馬鈴薯粿韭菜粿 筍粿潮汕經典小吃新品【薯粉皮韭菜粿  筍餃】餡料充足 慢火油煎  粿香酥脆
  • 「鼠殼粿」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潮汕人看到流口水……
    鼠曲粿也稱茨殼粿(官方名稱「鼠粬粿」),廣東潮汕地區的漢族傳統小食之一,潮汕民間年節祭祖一般都會有鼠曲粿。凡是提到潮汕小吃,都不能不提到「鼠曲粿」,這大概是因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歷史最為悠久,最為大眾化的原因吧。
  • 不要再問一個潮汕人什麼是粿啦!潮汕11種粿全面介紹給你!
    於是,那頓飯,我向她普及了關於河粉和粿條的若干區別,順道也把大潮汕的粿也一一介紹個遍,於是就有你今天看到的這篇文章啦~如果你是一個潮汕人,不用多說你也懂如果你不是一個潮汕人,那你一定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好吃的東西叫粿。嘿嘿嘿~無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餡多用蔬菜雜糧來做。
  • 六甲番人談美食文化|甜粿、紅桃粿、鼠殼粿,說說潮汕粿品的故事
    顧名思義,粿就是用米製作而成的果品,也就是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後製作成的食品,流行於閩南語系地區,包括廣東潮汕、福建、海南、臺灣等地區。潮汕人和福建人、臺灣人、海南人一樣,先祖都是來自中原地區,是保留傳統文化較為完整的漢人。
  • 潮汕人民:排排坐,分粿粿~
    我們的好朋友「地道風物」就寫過這樣一篇詳盡有趣的,介紹潮汕粿的文章。鼠殼粿與老鼠有什麼關係?水粿是水果麼?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噠! 說到地方美食,潮汕,絕對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 鼠麴草鼠殼粿與老鼠可沒什麼關係,它是潮汕粿品中有名的甜食小吃,也是祭祖的傳統糕點。之所以取名鼠殼粿,與制粿的原料為鼠殼草相關。鼠殼草,又叫鼠麴草,實為藥材。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無論加熱一下再吃,還是在油鍋裡走一趟,煎得兩面焦脆而內軟,都是至上的美味。 〖鼠殼粿/鼠曲粿〗春節至元宵期間,除了紅殼桃粿之外,潮汕人有食鼠殼粿的習俗。傳說鼠殼粿來源於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潮汕,攪得當地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 潮汕「粿」很牛逼,「粿」類總動員!你都吃過嗎?
    潮汕百草良方載:「本品微苦、涼,有清熱、涼血的功用。」樸子樹葉富含葉綠素,色翠、味甘,具有清熱、去積、和胃的功效。加上樸子樹葉特有的芳香,作為綠色食品,深受潮汕老少歡迎!  NO.5梔粿粿皮由大米粉和置而成。蒸十五分鐘,就可以直接食用,吃不完第二餐想吃時,用油炸一炸,更香!  NO.8鼠殼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