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有意緩解對華關係,美國不高興了,聯合在野黨收拾他

2020-12-15 火星方陣

作者:刺客

加拿大國防部長薩詹日前表示,加拿大已不再與中國軍隊一起訓練。原因是一些保守黨政客認為「加拿大與中國交往是危險而又天真的做法,將加拿大和我們的民眾置於危險之中」。

軍方取消與中國聯合訓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感到很憤怒」。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稱,特魯多給軍方的一份通知表明,他對取消聯合訓練計劃的憤怒,並指責軍方「任何削減關係的決定,都應該慎重考慮,以避免發出任何沒有幫助或者無意的錯誤信息」。

在中加關係因為孟晚舟事件持續惡化的敏感時刻,加拿大軍方此舉,勢必會給本來就夠緊張的中加關係火上澆油。對此,加拿大外交部也表示擔憂,稱此舉會讓中國覺得,加拿大是在報復孟晚舟事件。

事實上,加拿大軍方違背政府的意願,宣布取消與中國軍隊的年度聯合訓練計劃。主要來自於美國的施壓,《環球郵報》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加兩國軍隊進行聯合訓練表現出「高度關注」,華盛頓擔心解放軍會從中得益,因此施壓加拿大,迫使其取消今年中加兩國軍隊的聯合訓練計劃。

美國阻止加軍方與中國軍隊舉行聯合訓練,所謂「安全風險」只是一貫的藉口,重要的是,美國是要阻止特魯多政府在孟晚舟事件上,做出對中國有利的決定。畢竟,近段時間以來,加拿大孟晚舟事件似乎正朝著對孟晚舟有利的方向發展。

日前,孟晚舟引渡案在加拿大卑詩省法院繼續審理,一名曾駐溫哥華機場的警官在法庭上作證,稱協助美國聯邦調查局讓他感到「非常不舒服」。

這就等於在向加拿大民眾證明,該國警方逮捕孟晚舟,就是接受美國指令行事。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這並非一起簡單的經濟案件,而是一場由美國指使,加拿大執行的政治陰謀。而在第三階段審理中,是否受到政治幹預,就是加方拒絕美國引渡要求的一個關鍵條件。

在上月,加拿大地方法院首次允許孟晚舟團隊出示證明孟晚舟被誣陷的證據,當時有外媒就指出,「這是在為釋放孟晚舟創造條件」。很顯然,這些原本從一開始就可以就可以證實孟晚舟無辜的證詞,加方等到現在才讓其浮出水面,只能說明一個事實:特魯多想儘早了解孟晚舟案,為緩解中加緊張關係掃清障礙。

不過,特魯多政府急於擺脫孟晚舟事件這個「燙手山芋」,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特魯多不聽話,美國就利用加拿大在野黨想搞垮特魯多的心理,與他們裡應外合繼續製造中加兩國矛盾,讓特魯多在對華政策上左右為難。

加拿大雖然沒有和澳大利亞一樣受到中國反制,但在疫情防控和貿易等方面上,卻有可能會失去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更何況,在孟晚舟事件懸而未決的情況下,中國什麼時候會對加拿大採取反制措施,特魯多估計心裡也沒底。

在中國取消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之後,加拿大煤炭巨頭就盯上中國這個世界第一市場,將出口目標鎖定在250萬噸。不過,就當下中加兩國的這種關係,加拿大煤炭巨頭想要搶奪澳大利亞在中國的市場,談何容易?

在後疫情時代,美國自己都自身難保了,根本就沒有能力帶領加拿大擺脫疫情和經濟危機的泥潭。現如今,只有中國巨大的經濟引擎能夠帶動全球主要經濟體擺脫經濟困境,如果加拿大搭不上中國的這趟車,特魯多估計下屆總理就別想幹下去了。

所以說,保守黨政客可以叫囂「加拿大需要一個敢於站出來對抗中國的政府」,但肩負著加拿大民眾柴米油鹽需求重任的特魯多,卻不能這麼任性。日前,加拿大外長就曾表示,對中國說硬話沒有用,處理中加關係要保持理智。

只可惜,此次加拿大在野黨政客與美國裡外勾結,迫使軍方取消與中國的聯合軍演。說明他們為了自身利益,寧可犧牲國家尊嚴和民眾利益,也要協助美國給特魯多改善對華關係設置障礙。

相關焦點

  •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還是贏不了蔡英文?
    導語:據中評社的報導,自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成立,截至今年,在這14年歷史中,首次出現了新聞臺不換取執照的事件,變相的等於將中天新聞關臺;之前臺灣行政部門前發言人丁怡銘為達自己政治私慾,不惜惹出「牛肉麵」風波。
  • 美國結束「妖魔化」中國?德媒:拜登將重啟對華關係
    撰文:小王 近期,德媒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美國迎來新一屆政府成員後,拜登團隊將會重啟對華關係且會分步驟行事他認為川普的做法是造成美國的國際吸引力受到損害的主要原因,而中國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雖然來於自身日益增強的實力,但是也可以說是美國自己的示弱。
  • 安倍逃不了了?在野黨蠢蠢欲動,舊交菅義偉翻臉不認人
    據環球網報導,安倍因「挪用公款舉辦宴會」一事身陷囹圄,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野黨終於露出獠牙,對此事件展開詳細調查,以求將其政治生涯「終止」。而身為安倍莫逆之交的現任日本首相菅義偉卻緊急與安倍撇清關係,表示他對此事毫不知情。看來,安倍這次是真得逃不了了。
  • 拜登不愧是美國「總統」,中美關係或就此轉變?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都是壓迫和挾制的,並且隨著川普的上臺,中美關係進一步緊張了。最近一則重磅消息傳出,讓我不得不感嘆,拜登不愧是美國「總統」,很多人都認為中美關係或就此轉變。
  • 鈴木退出美國 巖瀨大輔臨危受命赴華解圍
    每日經濟新聞2012年11月8日報導 當在美國市場遭遇嚴重危機後,鈴木將業務重心放在了中國。11月6日,鈴木公司宣布退出美國汽車銷售市場。美國鈴木汽車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今後將集中於摩託車銷售業務。
  • 鈴木汽車退出美國市場 巖瀨大輔受命赴華解圍
    當在美國市場遭遇嚴重危機後,鈴木將業務重心放在了中國。11月6日,鈴木公司宣布退出美國汽車銷售市場。美國鈴木汽車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今後將集中於摩託車銷售業務。11月15日,鈴木中國將迎來新任掌門人巖瀨大輔,他將正式接替山本克朗成為鈴木中國總經理。這是2007年以來鈴木在華的第五次換帥。
  • 張文宗:美國政治極化與對華政策的極端化
    美國部分學術界精英等提出為了凝聚人心和強化國家認同,呼籲與中國開展新冷戰。這股強大的力量與中美兩國結構性矛盾趨於尖銳一起,共同推動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極端化。但與中國對抗無法緩解美國激烈的黨爭,難以改善其國內的不平等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國家認同面臨的長期挑戰。美國要走出政治極化,需要共和黨或民主黨通過選民重組獲得對另一方的壓倒性優勢,從而長期主導政治議程。
  • 關於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聽聽曾陪同拜登出訪中國的他怎麼說
    他表示,相比於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會更具組織性和戰略性,可以接受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尋求合作,同時不太會蓄意製造議題激怒中國。他希望中美雙方都能抓住機會使雙邊關係重回建設性軌道。拉塞爾曾在歐巴馬政府先後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曾陪同時任副總統拜登出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 求援美國,澳大利亞的主權還在嗎?西方政治雙子星的聯合之路
    澳大利亞政府自1931年後一直採取比較溫和的外交政策,在極力保持同美國、英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維持盟友關係的同時,亦在1980年代開始後因為地理位置因素積極的拓展同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的關係,近年來與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及中國交往密切。作為大英國協中的主要國家之一,澳大利亞一直是以英美馬首是瞻的。
  • 真當中國不敢還擊?20日,美國突然在三個方向對華下手,絕不姑息
    距離美國大選僅有十多天時間,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之間的「戰火」愈演愈烈。面對不利的選情,川普和共和黨人基本無牌可打,只好通過對華展示強硬來撈取競選籌碼。僅僅在20日這一天,美國至少從三個方面對中國下黑手。
  • 趙明昊:警惕美國對華政策的「俄羅斯化」
    無疑,從加大運用制裁手段、強化意識形態施壓、糾集國際聯合陣線等方面看,美國對華政策出現一定程度的「俄羅斯化」態勢,這值得引起警惕。近年來,隨著應對「中國挑戰」成為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首要優先議題,一些原本不以中國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美國專家愈發積極地參與美國對華政策的辯論,並從國際秩序、維護「技術領導地位」等更宏闊的角度切入,如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託馬斯•懷特(Thomas Wright)。
  • 關於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聽聽曾陪同拜登出訪中國的他怎麼說——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文/劉品然)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主席丹尼爾·拉塞爾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分別對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予以評價和展望。他表示,相比於川普政府,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會更具組織性和戰略性,可以接受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尋求合作,同時不太會蓄意製造議題激怒中國。
  • 紐西蘭總理表示對華關係是新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外交部:讚賞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7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紐西蘭總理阿德恩20日出席在奧克蘭舉行的新中商業峰會時表示,對華關係是新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中國是新最大貿易夥伴。面對新冠疫情,雙方應繼續加強在自由貿易、優化營商環境、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
  • 或聯合抗中 越南與美國關係空前友好
    為了共同對抗中國,曾經結下血海深仇的美國與越南關係如今空前良好。據該報指出,美國與越南和解的主要拜中國所賜。越南現在是東亞地區最強烈反對中國擴張主義的國家,雙方在南海僵持不下。據聯合新聞網今天引述《亞洲時報》說,共同對抗中國,美國與越南關係空前友好。
  • 「2020年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圓桌訪談
    第三個特點是美國一部分極端反華勢力正利用「中國議題」炮製「中國幹預美國大選」假象,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就借他的新書《多事之屋:白宮回憶錄》炒作川普為了農業州的選票而在中美經貿戰中妥協,美不少媒體也開始炒作中俄利用新媒體影響美國選情,試圖把中國拉入美國政治內鬥的漩渦。 《世界知識》:川普是否會在大選期間奉行更激進的對華政策,使中美關係進入更困難的狀態?
  • 爭分奪秒的川普:再不瘋狂,我就收拾收拾回家了!!!
    相信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該吃吃該喝喝、peace & love地度過,但川普這位倔強的老人他偏不。 川普一聽急了,你這是不尊重我這幾年在制裁伊朗方面的努力啊!想緩和關係?那我就下令攻打伊朗核設施,讓你舉步維艱!
  • 川普瘋狂對華下狠手後,美國內部發現不對勁了:中國一點沒上當
    眾所周知,近期隨著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川普除了在經濟和政治上瘋狂對華下狠手外,更是不斷在涉臺問題上指手畫腳。比如在政治上,川普除了縱容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國華為、騰訊等企業不斷加碼打壓外,更是對蓬佩奧大興「外交戰」,意圖挑起對華「新冷戰」的行為視而不見,就連川普自己也多次拿疫情抹黑中國。而在臺灣問題上,美國一眾高官不斷煽風點火,甚至派軍艦、軍機公然穿越臺灣海峽。然而,川普瘋狂對華下狠手後,美國內部發現不對勁了:中國一點沒上當。
  • 哈裡斯將成美國第一任女總統?渣打銀行八大預測:拜登上臺即辭職
    眾所周知,美國大選現已落下帷幕,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已成定局,但也有不少美國人認為川普留下的爛攤子拜登恐怕難以收拾。與此同時,渣打銀行對明年的國際局勢還做出了一些預測,具體有八個方面,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預測拜登在上任後很快就會辭職。
  • 收拾不了美國,那就收拾美國小弟?伊朗突然出手,韓國商船被扣!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在伊朗高級軍事將領蘇萊曼尼被美軍暗殺一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近期美軍終止了將中東地區唯一航母「尼米茲」號轉場到其他地方的計劃,這艘10萬噸級航空母艦將繼續留在該地區。
  • 智庫|美國百名「中國通」的籤名信粉碎了「美國對華共識」嗎
    總之,不踹石頭下坡,不把雙邊關係推向敵人的心理設定,這本身就需要眼界,勇氣與力量。四十年後,中美關係變化前景再一次成為世界的中心。沒有欣喜,我們將冷靜對待。(馬曉野,瑞士通用公證行中國區副總裁 前中國駐WTO觀察員)劉鳴:中美關係變化中我們要保持住基本定力這封聯名信代表的應該是對華接觸派對目前對華關係、戰略發展趨勢的嚴重擔憂,因為這種政策基於對中國力量與意圖的判斷過度,不符合美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