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姜珊 通訊員 肖亞輝 衡東報導
「楊橋麩子肉」又稱「麩子肉」,因菜品中用有紅曲紅,故又名「東方紅雲」,在衡東地區已流傳千年。
相傳盛唐時,蓬源仙頂峰上一廟竣工祭祀時,有一盤祭菜噴香油亮,引得一片稱奇。詢問得知,在東方衝居住著一劉姓農家,熱情大方,四方過路客都受過她家招待。而那盤祭菜正是劉家祖傳特製的紅曲米麩子肉。後經人們不斷地改造創新,如今的楊橋麩子肉就成型了。
八十歲的侯國良和年逾古稀的劉雲娥是精製楊橋麩子肉的好手,他們在金城大酒店已經做了近二十年的麩子肉。每次製作麩子肉時,他們都會精心挑選符合標準的紅曲米與米酒,而後將五花肉切成薄片並放入菜盆中,添加食鹽、米酒預醃製三十六小時。預醃製結束後,均勻抹上麩子粉再放到木炭火上烘乾,並適時翻邊,等兩邊烘烤均勻以後,麩子肉的整體便完成了,再放到瓷罈子裡收藏,有貴客來臨,再取出來招待客人。食用時,或蒸或煎,或者蒸熟以後再用熱油輕微油炸一下,完全按照個人口味。
楊橋麩子肉這道菜由於色香味俱佳,而且又便於收藏,在衡東及周邊地區流傳甚廣,經久不衰,深受人們喜愛。現在讓我們通過視頻和圖片,用味蕾感受穿越千年的味道。
楊橋麩子肉
紅雲落玉盤 麩子夾肩豚
相關推薦:
衡東味兒①丨酒麴餅:米酒的靈魂 土菜的催化劑
衡東味兒②丨農家米酒:衡東人眼中的「本土茅臺」
衡東味兒③丨曬紅薯:曬出來的家鄉味道
衡東味兒④丨油茶籽:霜降到,開山採茶籽咯
衡東味兒⑤丨冬至掛風肉:人間煙火味 最撫凡人心
衡東味兒⑥丨古法榨油:茶油是怎樣榨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