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養心為主 心為陽髒 主陽氣

2021-03-04 兒康在線健康育兒

點擊下面播放按鈕,

可收聽兒康在線關於立夏節氣的精彩講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夏季養生要以「養心」為主。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汗出,「汗」為心之液,立夏時節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

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

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夏天天氣炎熱潮溼是細菌、黴菌滋生的時期,食物、餐具極易受汙染。兒童抵抗力弱,受涼受熱、或飲食不當、暴飲暴食後,都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患上胃腸道疾病。例如急性胃腸炎、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等。臨床表現多見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

立夏小兒養生食譜推薦

立夏要養心:蓮子養心 養心季節是夏,此時小孩子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 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蓮子食譜推薦:蓮子豬肚 

材料:豬肚子1個,蓮子肉50克,香油、生薑、蔥、蒜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豬肚子洗乾淨,蓮子(去心)用水泡發,然後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將豬肚放入鍋內,加清水燉熟透; 

2、後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將香油、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益胃。

        因此立夏節氣時節,兒康在線提醒家長朋友們注重節氣前後兒童推拿保健以增強體質,為整個夏季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相關焦點

  • 心為「陽髒」,立夏過後要注意「3忌2宜」,養心,防止陽氣外洩
    心為「陽髒」,立夏過後要注意「3忌2宜」,養心,防止陽氣外洩所謂「春生、夏長……」,立夏為夏天之始,「立夏」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到這時候已經直立長大了。夏季是許多農作物生長最為旺盛的季節。因此,夏季雖然是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同時也是耗損陽氣最多的季節,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止陽氣外洩,過度透支。心為「陽髒」傳統中醫認為,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
  • 立夏時節話養生,養心護心是關鍵!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立夏過後,天氣轉熱,溫度升高,此時,植物繁盛,雨水增多。中醫理論認為,夏季氣候炎熱,五行屬火,與人體五臟中的心相對應,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盛,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故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
  • 立夏心火旺,傷津耗氣,巧用經絡養心安神
    立夏之名,寓意著「告別春天,夏天的開始」,它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認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心通於夏氣,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從養生的角度看,立夏後,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在養心。
  • 【節氣】今日,立夏
    」節氣。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你造嗎?其實立夏也是個「吃貨節」哦~立夏到底有什麼習俗,又怎麼養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今天是立夏,小編去扒了一下發現,原來立夏也是個「吃貨節」哦!
  •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有什麼含義
    立夏,顧名思義就是夏天的開始。立夏時,鬥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立夏之後,就進入了夏天。這個時候萬物生命力旺盛,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也進入了一年中生長的旺季。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的立夏節氣,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立夏」節氣到,風雨來相伴! 特別要注意這幾點...
    今天,5月5日9點41分,「立夏」來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入夏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的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四月節,立,建始也;夏,假也,萬物至此皆已長大。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
  • [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一一一立夏
    立夏在農曆上的日期並不固定,為每年四月初一前後,此因農曆是陰陽曆。「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後,萬物繁茂,氣溫逐漸升高,人體的消耗也隨之加大,人往往會覺得疲倦,再加上晝長夜短,此時人的作息規律不能再一成不變。
  • 立夏,我們借這個夏天再長大一次
    ——《鶡冠子》所以今天2018年5月5日,農曆三月二十,等下到21點25分,「立夏」就來了!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入夏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 今日立夏,全家一定要這麼吃,一年健康少生病!快收藏傳閱~
    2018年立夏時間:2017年5月5日,星期五,農曆為2018年三月二十。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 二十四節氣 | 立夏: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立夏,被視為夏天的開始。2020年5月5日8時51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這一天在天文學上是告別春天、迎來夏日的轉折點,標誌著春季已經結束,夏季正式開始。按氣候學的標準來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南方一些地區進入「青草池塘處處蛙」的夏季,而北方大部分地區則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時節。
  • 二十四節氣·立夏
    江浙有俗流傳甚廣,春分豎蛋,立夏吃蛋。傳說女媧告黎民以五色絲網兜蛋懸小兒胸前,作不逼害記,瘟神奔命死,童子嬉笑,以卵互撞分勝負而食。此蛋取圓滾「滾」過夏季意,謂食拄心,投煮吃剩的七家茶中又加桂皮八角等成。
  • 2018年立秋_二十四節氣查詢
    摸秋,夏曆八月十五日,是為中秋節。這天夜裡婚後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 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 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 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 立夏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也意味著春天要走了,炎熱的夏天就要來臨,屬於夏天的故事就要發生,而關於描寫立夏節氣的古詩有哪些呢?關於立夏的詩詞大全有哪些呢?以下就是總結的所有內容,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今日立夏! 高唐迎來入夏首場雨,還有.......
    」節氣逢此時節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外文名:Beginning of Summer代表寓意:告別春天,夏天的開始氣候特點:炎暑將臨,雷雨增多風俗活動:鬥蛋遊戲、嘗新活動風俗食物:嫩蠶豆、立夏飯、立夏蛋農事活動:已成熟的春花作物要及時搶晴收割養
  •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原文
    (是為可耕之候。)(二月)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二候,倉庚鳴;(黃鸝也。)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
  • 立夏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
    以冬至起算,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到冬至為一歲。這二十四節氣根據地球繞太陽的黃道而分,故稱為陽曆。一節一氣為一月,以冬至起(即子月),後來至夏朝,則以立春為一年的開始,即寅月,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夏曆。
  • 今日立夏,養生要點!
    農曆時間二〇二〇年四月十三,星期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鬥指東南,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標誌著孟夏時節的開始。 立夏,一個最偉大的節氣,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沒有夏的成長,就不會有秋收冬藏!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 現代民俗夏至節氣開始於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太陽黃經為90°。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也是陽氣盛極之時。此後,太陽直射點日漸南移,白晝也隨之日漸縮短,陰氣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