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畫 | 水墨牡丹圖

2021-02-19 九染

明   徐渭   水墨牡丹圖

紙本   水墨   縱109.2釐米   橫33.0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Ink Peony

Xu Wei,Ming Dynasty

Ink on paper,109.2cmx33.0cm

The Palace Museum

本幅自識:「四月九日,蕭伯子觴吾輩於新複之蘭亭,時費先生顯父至自鉛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陽,並有作。餘勉構一首,書小染似伯子。命駕皆千裡,流觴複九回。馬嘶不出穀,鳥影屢橫杯。分水鄰封會,雙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見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鉛建兩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關,故頸聯雲。」鈐:「文長氏」(白文)、「天池漱仙」(白文)、「青藤道士」(白文)印。鑒藏印:「蘇士伯安珍藏」(朱文)、「正氣齋鑒賞印」(白文)。  牡丹是徐渭最喜歡畫的花卉之一。徐渭的大筆寫意牡丹前無古人。他不用色彩,僅以潑墨為之,無論花頭及葉皆大筆點染而成,僅枝莖及葉脈用線條畫出。此作牡丹花頭用蘸墨法點花瓣,花瓣內端深外端淺,花頭中部淺周邊深。花頭點成後,趁濕用重墨點花蕊。整幅作品無論佈局、筆墨,均潑辣豪放,氣勢逼人,立意鮮明,水墨潤澤,極有生意。雖是水墨畫成,卻有富貴莊嚴之相,屬徐渭代表作之一。

往期回顧

免費試課 | 九染工作室中國畫課堂花鳥大明湖校區

34部+ 中外藝術家傳記電影(附影片資源)

央美、國美等藝術院校公開課全網免費

每日一畫 | 叭叭鳥圖

每日一畫 | 松柏圖

每日一畫 | 蓮鶺鴒圖

每日一畫 | 驢背吟詩圖

九染」是以欣賞學習古畫/推薦藝術家為主

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美學和繪畫的公眾號

如果需要某一張古畫/歷代皆可

關注九染公眾號回復畫名/畫家

即可獲得高清資源

後臺回復「水墨牡丹圖」獲高清圖片

投稿請點擊「閱讀原文」

寫留言

相關焦點

  • 歷代水墨牡丹作品欣賞
    作品樸茂厚重、大氣磅礴、個性鮮明,並在長期的實踐中,在書法、水墨畫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蔡茂友探索獨創的青花瓷書畫藝術。他分別在瓷板、瓷瓶、瓷盤的多維空間上進行創作,其所作青花瓷書法,筆意灑脫、筆力雄健;所作青花瓷花鳥畫,筆精墨妙、生動傳神;尤其是他領略獨特的個人藝術格調。
  • 畫牡丹:水墨牡丹畫法圖文教程十招教你學會寫意牡丹用水法
    下面介紹牡丹水墨畫法技巧:一、牡丹的寫生方法畫好牡丹首先臨摹和借鑑他人畫法,臨摹是為了掌握各種運筆的規律以及表現方法,這是學習傳統的重要過程。但是,要想進一步把牡丹畫好,還需要到大自然中去。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對牡丹進行體察寫生,認真了解牡丹的生長規律,對牡丹的形體特點進行細緻的觀察分析。寫生有三個過程:一是觀察,二是描寫,三是整理。
  • 吳昌碩筆下的牡丹圖
    吳昌碩 牡丹水仙圖 吉林省博物館藏吳昌碩的寫意牡丹,一是重氣尚勢,以渾厚豪放為宗,二是「直從書法演畫法」,以書入畫,以印入畫,以金石氣入畫,如寫如拓,高古凝重。吳昌碩 牡丹水仙圖 北京故宮藏吳昌碩在談創作牡丹的經驗時說:「畫牡丹易俗,畫水仙易瑣碎,只有加上石頭,才能避免這種弊病。」
  • 每日一畫 | 紫芝山房圖
    元   倪瓚   紫芝山房圖紙本   水墨   縱80.5釐米   橫34.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穀雨花」開正豔,帶你畫裡看牡丹
    ,李公麟、趙昌、趙仲佺、易元吉、張希顏、崔白、馬遠等都曾畫過牡丹。 明 徐渭 《水墨牡丹圖》局部 紙本墨筆 故宮博物院藏 牡丹是徐渭最喜歡畫的花卉之一。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拉薩不比江南水鄉紹興具有明顯的中國傳統藝術韻味,但是,墨色的摻入使得以拉薩為主題的《拉薩節日》水彩作品顯示出了水墨畫的意境。《姑嫂》和《兩個藏民》是水彩人物畫向水墨畫借鑑的代表性作品。這兩幅畫在畫面的用色、構圖、筆法等方面大量借鑑了中國水墨畫在創作人物畫的時候所運用的技法,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這兩幅畫中看到水墨寫意山水畫和寫意花鳥畫的影子。
  • 十分鐘學會一幅水墨畫 | 和溫瑛一起畫「春暉」(牡丹花)
    原創 藝術頭條 雅昌藝術網水墨小品教學系列為什麼要建立這樣的課程?當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我們已經多久沒有拿起畫筆認真去畫一幅畫了呢?同時,她還涉及中國繪畫史論研究,為中國寫意花鳥畫傳承、發展有一定貢獻。物意、人意、心意、情意,依筆意而出畫意。——溫瑛(北京畫院畫家)【本期主題】春暉我們今天準備一張四尺六開的紙,一開冊頁那麼大,用寫意的辦法來畫兩朵兒牡丹。
  • 牡丹如何成為藝術家筆下被永恆演繹的經典
    滕昌祐 《牡丹圖》   唐末五代時期,徐熙祖孫和黃筌父子也是畫牡丹的宗師,徐熙的傳世之作《玉堂富貴圖》,牡丹採取沒骨之法,畫面飽滿富麗,是沒骨法代表之作,其孫徐崇嗣則開創了沒骨牡丹的先河此外,這一時期以畫牡丹名垂畫史者的還有於競、滕昌祐、王畊、劉寀、梅行思等。其中,騰昌祐的《牡丹圖》,藝術家採用勾勒暈染法繪就牡丹,敷彩豔麗,線條疏密相應,構圖豐滿,水平極高。
  • 新配色穿出年味 水墨畫風綻放朵朵牡丹Curry 7 Chinese New Year
    今年設計團隊帶入中國傳統繪畫形式當中極具代表性的水墨畫,一改系列作先前 『Chinese New Year』 版本多半圍繞應景紅、金色係為主視覺之手法,牡丹花含苞初綻的模樣讓 Curry 7 流露雅致氣息,既契合華人新年氛圍也很搭現在準備由冬轉春的時節;華人傳統文化裡牡丹花象徵富貴吉祥的好兆頭,春天則是萬物復甦之時,充滿活力與生機,因此編輯看到 Curry 7 『Chinese New Year』
  • 富貴牡丹掛畫欣賞 當代國禮書畫家石開的手繪真跡
    石開鬥方牡丹畫《富貴吉祥》(67*67cm)家裡掛放牡丹畫,當代「國禮書畫家」,也是一位古稀高齡畫家,石開創作的寫意牡丹圖,用色鮮麗,豔而不俗,構圖精妙,用高超的畫技,詮釋「花大色豔,儀態萬方,雍容華貴,富貴吉祥」的牡丹品格。不信你瞧瞧老師的這幾幅牡丹畫,每一幅都美醉人心。
  • 劉尚勇:水墨畫的歷史淵源
    畫家們開始加強了對於水和墨的表達之後,讓繪畫的表現語言從此也更加的豐富,墨的運用得到了釋放,不僅眾多筆墨技法、皴法得到開創,更充分釋放了中國水墨畫的表現力,讓中國繪畫體系到達了一個巔峰性的成熟階段。像宋代著名畫家範寬、倪瓚、蘇軾等等,都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畫家,他們畫的畫都是水墨畫。
  • 怎樣畫牡丹:國畫牡丹技法秘籍,值得收藏細細品味
    初學練筆應先從摘枝牡丹開始,從水墨入手。熟練後再畫色牡丹,多提煉取捨,作品自然生動。 「色分紅粉白,黃綠墨紫藍。瓣根或邊緣,有深也有淺。嬌容三變奇,二喬一捻綠。聞香白紫黃,香味有濃淡。」牡丹以八大色系著稱。
  • 哪位畫家畫的牡丹好?牡丹國畫的寓意你知道嗎
    畫牡丹的畫家有很多,當代也不乏擅長畫牡丹的畫家,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幾幅當代實力派畫家筆下的牡丹國畫,每一幅都可謂是妙筆丹青,足以震撼你的心靈,讓你領略到真正的牡丹之美、國畫之韻!牡丹國畫欣賞——詩人畫家鄭曉京筆下的牡丹畫生香腕底花,妙筆蘸雲霞。
  •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鄭曉京,當代實力派詩人畫家,他喜歡用詩畫結合的方式創作, 所作的花鳥畫也詩情畫意、文人藝術氣息十足,是一位非常有投資價值的當代畫家,他的作品無論是作為字畫收藏還是家居裝飾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鄭曉京老師筆下也有一系列清雅動人的墨竹畫,話不多說,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水墨蘭竹國畫:
  • 臥室床頭掛什麼畫好 石開牡丹綬帶圖寓意富貴雙壽
    臥室床頭掛什麼畫好?人看到喜歡的事物,總是會心情愉悅,所以在挑選臥室床頭畫的時候,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積極向上,寓意好的作品就很好,這可以讓臥室環境溫馨。舒適,有助身心放鬆,愉悅。石開精美牡丹綬帶鳥圖《福壽長春》劃重點!關於臥室床頭畫的選擇,今日推薦講解石開國畫牡丹綬帶鳥圖,讓臥室倍增溫馨浪漫的藝術品,你一定會喜歡。
  • 看看白石老人的富貴牡丹圖!
    以物象入畫作為祝福的寓意,是中國傳統文人畫的門津之一。壽桃,因其諧音「壽」而寓意長壽;瓶即平安是永固的喻性暗示;牡丹則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的象徵。把三者統一入畫,顯然是非常高的祝福。此幅作品畫了白石老人從未畫過的「五爪降龍」,龍的布局更經過詳密的思考,非隨性落筆,生動傳神。
  • 吹風機一吹,畫上牡丹紛紛變色
    神奇顏料已獲國家專利,但有專家稱技術含量不高,變色畫古已有之  □記者 寧田甜 實習生 李志東 文圖  閱讀提示 | 掛在牆上的畫,能變顏色,你見過嗎?鄭州一位專畫牡丹的王姓畫家致電大河報稱,他用5年時間潛心研製了一種畫畫的顏料,用這種顏料畫出的牡丹獨特、神奇,顏色能來回變換,堪稱「活畫」,目前已申請了國家專利。記者探訪發現他所言不虛。這位畫家所畫牡丹為什麼能變色?記者向化學教授請教得知,使顏料來回變色的添加劑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更深入了解後發現,早在唐代,我國就有能隱能顯的潛彩畫,鞏義農民畫家崔永仁生前就掌握了這種繪畫技能。
  • 畫竹子的畫家 水墨竹子畫欣賞
    畫竹子的畫家,張小偉國畫竹子/水墨竹子畫欣賞。從古至今,竹子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他們以竹自居,多因竹子本身的幾大特點。竹子堅強,不管環境如何艱苦,竹子總能鬱鬱蔥蔥;竹子虛心,田野巨竹也好,房前竹枝也好,大都空心,從不妄自尊大。因此,竹子便成了畫家、詩人吟詠的對象。
  • 名家畫綬帶鳥國畫 當代名家石開牡丹綬帶圖欣賞
    「綬帶」即「壽帶」,一鳥二吉名!它常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藝術品中,如在中國明、清兩代的青花瓷器中常見「花卉綬帶鳥紋」圖。明清時期器物上的《齊梅祝壽》圖,根據「舉案齊眉」的故事,繪成一對綬帶鳥雙棲雙飛在梅花與竹枝間,以雙寓「齊」,以梅諧「眉」,以竹諧「祝」,以綬諧「壽」,寓意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 張大千筆下最富貴的牡丹圖!
    牡丹雖美卻極難畫好,若只重妝彩穠豔,必定俗麗不堪,尤其是畫工筆牡丹,更易刻板僵滯。張大千畫花卉原本是取法於元明文人寫意風格,但自1943年從敦煌臨習壁畫歸來後,開始轉變畫風,致力於精筆工細、賦彩妍麗的畫法、直朔唐宋諸家,所作牡丹較宋之前賢,別自俏立,獨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