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過一段喜歡和家長唱反調的經歷,這讓家長怒火衝天,畢竟說了無數回了,依然記不住,任誰都會生氣。
不過,有些時候確實不能怪孩子,因為孩子唱反調還真的不是故意的。
楚楚家孩子很喜歡去樓下的棧道玩,因為棧道底下有水,裡面有小金魚和小烏龜,他特別喜歡蹲在棧道上,透過縫隙看小金魚。
但是,由於棧道的木板經過了長時間的風吹雨淋,所以有些爛,需要重新翻新,小孩子也就不能夠再去看小金魚了,只有修好了才可以去。
為此,楚楚特地囑咐孩子千萬不能去棧道上看小金魚,不然木板要是塌了就得掉水裡去了,雖然水也就到腳踝部分,但是衣服溼了也是不好的。
然而,楚楚的兒子每次玩耍依然會忍不住繼續去到那個地方,也掉水裡好幾次了,但就是聽不進楚楚的話。
楚楚真的很生氣,說不讓還偏要去,總是喜歡唱反調的孩子真的讓人很無奈。楚楚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三令五申的讓孩子不準去、不要去,可是孩子卻跟沒聽見似的。
01為什麼家長越說「不」,孩子越不聽話呢?
家長說「不」,孩子越愛唱反調,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的「指令」在孩子腦海中呈現的形式並不是家長所期望的,孩子對家長的指令存在著理解上的誤差,我們可以藉助「白熊效應」來理解。
白熊效應哈佛大學的丹尼爾魏格納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們的腦海裡不要想像一隻白熊,但是實驗結果卻表面,當教授越不讓他們想像這隻白熊,他們的腦海越會出現白熊。
對於「不要」這個指令,大家幾乎沒有辦法做到。這就叫「白熊效應」,也被稱為「反彈效應」。
從心理學上來說,當我們越不想要想某件事情時,這件事情反而會縈繞在腦海,這叫無意識的「自主監視」。
比如說,楚楚不讓孩子去棧道上看小金魚,孩子的腦海裡反而會對看小金魚這件事印象深刻,所以會忍不住繼續去看;比如第二天要趕車,我們會在晚上睡覺的提醒自己一定不能熬夜,不要胡思亂想要早睡,不然明天就起不來了,但是,之後的腦袋裡反而會想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於是更加輾轉反側。
包括平時我們心煩的時候總是告訴自己不要想這些事情,但是卻依然遏制不住自己繼續想的念頭。
我們的思維對於含有「不」類指令的信息會選擇性地記住後面的關鍵詞,所以楚楚的孩子會記住看小金魚,我們也會記住後面的煩心事。
02對於孩子來說,孩子對父母的語言存在著理解上的偏差
1.對否定信息的自動「過濾」
1.家長不妨試試做個實驗:讓孩子一個小時後去拿桌上的蘋果,不要拿香蕉,孩子拿出來的水果中百分之八十都會有香蕉。
這並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家長作對 ,孩子的小腦袋瓜能夠記住蘋果和香蕉已經不容易了,所以家長關於否定信息的指令在孩子的腦海中幾乎被過濾掉,只剩下蘋果和香蕉這兩個關鍵詞,所以會出現同時拿兩種水果的情況。
2.將否定信息轉化成肯定信息
這是白熊效應的反彈機制在「作祟」,會讓孩子把一些本就是錯誤的行為在腦海中轉化成正確的行為。
比如說,家長告訴孩子不要在家裡的牆壁上亂寫亂畫,並且還親身給孩子示範在牆上畫畫的動作時,孩子的腦中只會記住「亂寫亂畫」這4個字,同時記住家長所做出來的示範,並下意識認為這是對的,所以會在牆上亂寫亂畫。
所以,孩子對於父母語言信息的處理遠遠沒有想像中的準確,而是存在著很大的偏差。這也是很多孩子為什麼看起來很愛和父母「唱反調」的原因,他們有時候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無心之失罷了。
03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說才能幫助孩子更好處理父母的語言信息呢?
1.弱化否定的信息,用肯定的方式告訴孩子
比如楚楚不讓孩子去棧道上看魚這件事,楚楚的原話是「千萬不能去棧道上看小金魚」,她若是換成「最近棧道上的木板壞掉了,施工的伯伯還沒有空修,所以我們只能站在亭子的旁邊看小金魚。」
這樣說,孩子腦海中的信息就變成了「在亭子旁邊看小金魚」而不是「去棧道上看小金魚」,也就是給了孩子另外一種選擇的方式,讓孩子繼續做這件事,而不是否定、制止孩子的行為,把「不能」轉化成了「只能」,弱化了否定的詞彙,用肯定的形式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孩子自然能夠理解家長的話。
2.允許孩子犯錯
家長應該學會接納孩子的錯誤,允許孩子犯錯,不要一看見孩子犯錯就要求孩子「你不能這樣做」。
大人對於事情的判斷無非就是對和錯,但是在孩子的眼裡,事情其實對錯,只有想做和不想做,能做和不能做,所以即便家長勒令孩子不準做,說這是錯的,孩子也不會理解。
家長應當允許孩子犯錯,並且讓孩子自行承受犯錯的後果,他才會知道這件事情是錯的。
比如說,楚楚的孩子執意要去看小金魚,把衣服和鞋子弄溼了,楚楚就該告訴孩子「若是感冒要打針,怕痛也得打;自己弄溼的衣服和鞋子,則需要自己清洗乾淨並且晾曬好。」
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應當讓孩子自行承擔後果,他才會知道在棧道上看小金魚是需要他付出「代價」的,是錯的,才會進行改正。
家長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越要做,有時候並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家長唱反調,有時候只是單純地不理解家長的語言信息,或者是理解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所以,家長要更加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學會用正面的溝通方式,將否定的信息轉化成肯定的信息,孩子能夠更聽懂你的話。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經常唱反調嗎?你是如何和孩子溝通的?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