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訂單狂漲十幾倍,外貿企業樂瘋了!

2020-12-15 雨果網

好像除了一次性醫用手套、防護服、消毒液、消毒紙巾、免洗洗手液、呼吸機等防疫用品的企業,剩下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但往往挑戰與機遇都是並存的。疫情雖然限制了人們外出,同時也催生了宅經濟需求的空前增加,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

今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

一些產品因疫情的催化而火爆異常,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 2020外貿爆單產品大盤點,你爆單了嗎?

一、防疫物資

自疫情爆發起,與口罩相關的一系列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一度出現缺貨狀態。很多其他企業也爭相加入口罩生產大軍。

一位做貿易的朋友,復工後當機立斷放棄了往常主營的行業,很早就開始為客戶採購防疫物資,半年竟賺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據海關數據表明,我國出口前三季度累計增長1.8%,主要歸功於防疫物資——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2.2個百分點,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1.04萬億元,增長36.5%。

口罩的風口尚未過去,一次性醫用手套、防護服、消毒液、消毒紙巾、免洗洗手液、呼吸機等防疫用品繼續引爆市場。

而備受疫情肆虐的歐盟國家、美國、拉丁美洲國家因為對相關產品的產能有限,並無力全面復工,紛紛降低甚至取消了防疫物資的進口關稅,這進一步刺激了我國的產品出口。

海外一些國家暴發了第二波疫情,這波風口應當會在再持續一段時間。

二、家具

受海外疫情第二次暴發的影響,海外「宅經濟」正在上演,各國家具產品需求增加,生產家具的企業停工,來自中國的家具正在被海外搶購。

據海關數據統計,三季度以來。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191%,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112%。出口的熱門產品主要為沙發、床、辦公桌椅、餐桌椅、兒童床等。其中在9月採購節期間,家具行業交易額同比增長224%,支付訂單數同比增長212%。

據業內人士介紹,家具產業鏈正迎來一輪前所未有的行情,訂單暴增、原材料供不應求。

對於中國中國家具行業來說,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死守線下的市場,願意與線上經濟聯接,注重品牌力量,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都將迎來持續增長。

三、家電

由於疫情原因外出就餐被限制,居家時間大幅延長,廚房小家電、環境清潔小家電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也出現顯著增長,這兩類小家電產品的出口量也因此大幅提高。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中國家電出口累計數量的增速從1-6月的-2.8%提高到1-10月的9.7%,累計金額的增速也從4.2%提高到19.1%。今年上半年,我國電炒鍋、麵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下半年,咖啡機的出口同比增長至少在2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今年廚房小家電、環境健康小家電、美健個護等產品的訂單出現大幅增長,這些品類仍有機會在明年的海外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四、自行車

海外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居家辦公成為常態,以家具家電為代表的「宅經濟」相關產品爆單,那麼為何自行車也遭到哄搶?

自行車的爆火類似於很多流量小生的一夜爆紅一樣,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隨著新冠疫情在歐美蔓延,健身房紛紛關閉,公共運輸隱患重重,海外消費者紛紛選擇了自行車作為運動和出行方式。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自行車出口金額自4月份至8月份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出口金額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別為8.07億美元、11億美元。這是自1995年以來自行車行業首次單季度出口金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記錄新高。

為防止出現疫情再次出現,各國政府制定相應的社區隔離政策,限制公共運輸,鼓勵步行、單車出行,這樣不僅能防止疫情蔓延,還能鍛鍊身體,綠色出行。同時,中國製造的自行車質量可靠、價格實惠,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

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已經固化在全球民眾的腦海裡,騎自行車出行成為一種時尚。也使中國的自行車企業,迎來了久違的春天。

五、電子產品

由於疫情影響,上網課、線上辦公、網絡娛樂等「宅生活」瞬間讓包括電腦、平板在內的大屏電子產品成為「搶手貨」。

居家辦公和遠程教學模式帶動了家用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在全球的銷量。

上半年,「宅經濟」消費提升帶動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電腦的熱銷果然延續下去,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增長12.7%,創下了10年新高。

海關總署在介紹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時指出,我國消費類電子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明顯,合計出口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電等「宅經濟」商品8808億元,增長17.8%。

隨著soho一族人數的增多,居家辦公類電子產品需求量會持續增加。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表示,居家辦公和居家學習讓家庭對PC的需求不再是一家一臺,而是一個人一臺。所以,PC需求增長的趨勢是長期持續的。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外貿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挑戰一旦出現機遇必在其中,為了讓自己的外貿企業得以穩定的發展,很多企業使出渾身解數,一旦企業抓住了機遇,將逐漸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疫情影響形勢下,你所在的行業今年怎麼樣?

(來源:外貿加油站)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多國疫情反彈,訂單回暖難,外貿企業下半年如何選擇……
    其實,每年的2、3、4月份,都是外貿工廠的高峰月,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2月份,國內疫情爆發,工廠復工生產難,發不出貨;3月份海外疫情爆發,大批訂單被取消,有貨發不出;4月份開始訂單開始有點好轉,但同比往年,訂單、詢盤以及物流問題都更嚴峻。所以,對於大部分外貿企業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期盼廣交會的到來。
  • 訂單下滑 外貿企業直面「二次打擊」
    而從對外貿易的相關數據來看,歐盟、東協、美國、日韓正是國內外貿企業的核心陣地。「我們現在很被動。」華北一家紡織類外貿企業負責人老周向小編坦言,疫情對公司的進出口業務影響很大,現在國內一些生產企業沒有完全復工,導致現在部分出口訂單無法執行,只能繼續延期。「海外的情況也不樂觀,最近部分國家還曝出碼頭工人罷工問題,導致我們好不容易向海外發出的貨物也不能及時交到買家的手上。」
  • 廣西融安:竹製品外貿企業趕訂單忙生產
    日前,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內的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園區竹製品外貿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在完成外貿訂單的同時主動對接國外市場,研發新的竹製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華社記者 趙曼君 攝【來源:新華網】 4月24日,在廣西融安縣農產品加工暨粵桂扶貧協作產業園的一家竹製品外貿企業,工人準備切割竹料。
  • 「我們的訂單正回流」——江西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新華社南昌3月4日電 題:「我們的訂單正回流」——江西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見聞新華社記者程迪走進江西省最大的加工貿易企業,位于吉安市的江西立訊智造有限公司正加大馬力生產。一批批海外訂單促使立訊恢復滿產。預計2020年,公司產值將達300億元,同比增長57.9%。
  • 眼鏡外貿企業借道電商「回國」攬訂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訂單銳減的溫州眼鏡企業自3月底以來借道電商,快速轉戰國內市場,並取得驕人戰績。據溫州眼鏡行業界人士估計,目前我市已有1/3左右的眼鏡外貿企業「回歸」到國內市場。  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溫州眼鏡的出口步伐,大量眼鏡企業訂單被國外客商取消。溫州市眼鏡商會在今年3月份曾對我市52家眼鏡企業調研發現,不少眼鏡企業的訂單被取消或延遲發貨,其中有17家企業的訂單取消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當中又有4家企業的訂單流失金額超過2000萬元。
  • 攜手穩住外貿訂單
    攜手穩住外貿訂單(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海外訂單下滑、物流運輸不暢,疫情對我國外貿進出口造成較大影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是眼下各地各部門的一項重點任務。  今年一季度,江西省外貿進出口增速數據亮眼。而這其中,隨著海外防疫物資的需求激增,防疫物資出口成為江西省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以南昌市口罩出口情況來看,由3月18日的68萬隻增加到目前的3824.34萬隻。截至5月8日,南昌市防護物資企業直接報關出口金額達2106.7萬美元。  儘管海外市場潛力巨大,但防疫物資的出口與其他產品相比卻有著更高的門檻。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白明認為,在其他國家產業鏈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眾多外貿訂單轉移到了中國,這也為我國外貿企業贏得了發展先機。凱勵電子廠副總經理易建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今年以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催生了對3C電子產品的旺盛需求,電子企業訂單普遍有所增長。易建軍說,「疫情對國外的產業鏈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我們一些競爭對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促使不少訂單轉移到了我們公司,東莞許多電子企業也遇到了同樣的利好。」
  • 國內剛復工,國外訂單取消了!外貿企業:誰敢比我慘?
    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本文來自公眾號獵雲網,TechWeb經授權發布ID:ilieyun作者丨林京、呂夢「2020年還有比外貿更慘的行業嗎?國內剛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外貿人現在太難了。」
  •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
    歷經中國出口一波又一波浪潮的滕金玉沒有替訂單的出路擔憂,在中國外貿工廠最忙的年份,他們誰沒有經歷過「一個月加班30天,每天都是通宵趕貨」的狀態呢。「那時候真是外貿工廠最好的時光。」滕金玉依舊懷念那種狀態,在他眼裡,目前的訂單量不過是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後返回的量,與改革開放之初的那種增量沒法比。忙著「雙十一」與秋冬兩個節點出貨的他,沒時間細算訂單量。
  • 東莞:一張外貿訂單帶活多家企業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中國外貿面臨"貨櫃荒":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
    今年「先抑後揚」的中國外貿大幅超出預期,這導致外貿航運領域出現一系列始料不及的極端狀況,缺箱、爆艙、甩櫃、塞港、天價運費、搖號訂艙等前所未見的現象頻頻曝出,成為橫亙在外貿企業面前最大的難題。與此同時,訂艙難也成為外貿企業繞不開的難題,海運費在半年之內激增數倍,連創天量紀錄,並大幅擠壓了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針對上述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提問時指出,運力供需不匹配是缺櫃、爆艙、運價大幅上漲的直接原因,貨櫃周轉不暢等因素又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 浙江江蘇等地外貿訂單應接不暇 企業開足馬力搶生產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20年,我國通過穩外貿、穩外資、保市場主體等一系列政策,有效助力我國外貿企業渡過難關,走出了一條亮麗的反轉線。2021年元旦剛過,浙江江蘇等地的外貿訂單已經應接不暇,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班加點搶生產。
  • 一張外貿訂單,東莞多家企業被帶活了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
  • 廣東家電企業的訂單保衛戰
    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2019年的外貿進出口總額7.1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4年保持全國第一。在市場中踏浪前行的廣東外貿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如何未雨綢繆、危中尋機,如何抗衝擊、求發展?南方日報記者深入企業發展的第一線,挖掘全球疫情下的外貿企業故事,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透視疫情下外貿企業的發展路徑和未來。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 晶片緊供應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電子配件企業外貿負責人方面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不少電子配件工廠生產出現了停滯情況,國內電子配件外貿訂單量增加。而在蘋果方面宣布這一消息後,適配蘋果手機的20w快充充電器訂單出現大幅增加。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 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在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緊張地忙碌著。作為一家出口型企業,海天彈簧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4月份。現在,公司所有的生產線已經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這段時間,海天彈簧品牌事業部負責人楊帆也異常忙碌。談及2020年,他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企業境況。全年下來,令楊帆感到驚喜的是,企業2020年的出口訂單比2019年還增長了10%。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世界工廠」東莞的外貿正在快速回暖。海天彈簧五金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彈簧的金屬零件加工企業。在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緊張地忙碌著。作為一家出口型企業,海天彈簧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4月份。現在,公司所有的生產線已經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這段時間,海天彈簧品牌事業部負責人楊帆也異常忙碌。
  • 聽外貿企業談轉內銷的那些難事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中國數以萬計的外貿企業把目光投向恢復迅速、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希望融入「雙循環」的新格局中,為企業找到新發展道路。 超四成外貿企業「轉內銷」 對於數量眾多的外貿企業而言,今年上半年無疑是最為煎熬的一段時間。
  • 一季度外貿兩位數下滑, 廣東探索新玩法:外貿企業「直播帶貨」轉...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當日發布會上直言,受疫情影響,沿海外貿大省廣東、江蘇一季度外貿呈現兩位數下滑,「從一些商品情況看,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1.5%,重點行業如手機出口下降10.8%。」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研亦發現,廣東省內外貿企業不少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籤約困難、物流運輸不暢等諸多問題。面臨眼下的巨大衝擊,廣東卻呈現出強有力的發展韌性。
  • 21深度丨「訂單全部被取消,員工做一休一」外貿工廠自救之路:全年...
    該平臺近日上線了數位化「外貿專區」,計劃在今年內推動50萬外貿企業實現2000億內貿線上批發交易。朗天服飾的負責人李敬峰遭遇了同樣的「海外訂單荒」,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這家東莞的服裝外貿企業上半年的外貿訂單預計會下降90%,而且直到現在還沒有獲得下半年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