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疫情反彈,訂單回暖難,外貿企業下半年如何選擇……

2020-12-17 雨果網

在127屆廣交會官宣線上舉辦後,外貿圈一片譁然,輿論也呈兩極分化。

「流量高嗎?效果怎麼樣?」

「怎麼收費?還像之前一樣嗎?」

「網絡會不會延時?還是線下面對面的溝通好吧?」

在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尤為看好此次的線上廣交會。

「本屆廣交會有可能成為像雙11那樣的全球性消費活動,或許會湧入幾億的觀看人群和流量。」

「線上廣交會應該是未來全球相似展會模式發展的趨勢,我司定會積極參與,從中尋找新的商機。」

那線上廣交會到底效果會如何?廣交會後外貿企業新增長點在哪?

流量風口+官方加持,線上廣交會將迎來大爆發?

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機遇大、潛在風險也大。所以在面對首屆全線上廣交會時,疑問、甚至是質疑聲也總是難免的。

一位連續參加了20年廣交會的老展商,講出了他的幾點顧慮:

1、線下廣交會集中了大量出口企業,方便採購商短時間內可以拜訪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工廠也可以快速的了解到行業動態及同行競品,而這些都是通過線上渠道難以實現的;

2、線上商品的展示,也不會像線下展示那麼直觀,客戶沒辦法直接體驗,可能會影響成交效果;

3、包括交流方面,線下面對面的溝通,無論是感染力還是溝通效果,肯定也都比線上強的多,線上交流可能溝通成本更高。

4、成千上萬供應商和採購商齊聚,線上展會的流量承載能力和直播網絡配套設備是否完善,部分採購商的家用網絡和網際網路可能無法支持穩定和長時間的線上選品,影響下單;

5、線上對接的情況下,甄別海外採購商的真偽更需要展商的內功。

「為什麼採購商願意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什麼我們每年都堅持參加廣交會?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就是老客戶的維繫。對於很多展商和客戶來說,廣交會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場社交活動。」

從商人的角度出發,其實永遠考慮的都是「投入產出」,對於線上廣交會的那些質疑聲,本質上也是如此,展商更在乎的是線上模式是否能達到其預期的目標。當然,這些顧慮,在商務部免收參展費的決定公布後,似乎也顯得沒那麼重要了。但話說回來,線上廣交會效果到底如何?

其實,早在2003年非典期間,首次「網上廣交會」就已經亮相,並在當年以2.9億的成交意向和7664萬美元的確認成交完美收官。在此之後,網上廣交會又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此期間有些展區也已轉為線上展覽的形式,並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廣交會」。而此次的廣交會的「全線上」的方式,也是經過17年的技術沉澱和經驗積累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是此次線上廣交會的一大特色——即將時下最火的直播帶貨模式應用到外貿行業。廣交會為每家企業單獨設立10×24小時全天候網上直播間,參展商可以獲得比以往線下廣交會更長的展示時間。要知道,近兩年,直播、短視頻行業正處在風口之上。薇婭直播賣火箭,羅永浩首播賣貨破億,製造業、網際網路大佬也紛紛加入直播賣貨行列。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規模將翻一番。而海外,如YouTube、Instagram、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等社交網紅營銷媒體平臺,也覆蓋全球幾十億的用戶。更有研究數據表明,49%的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定時依賴有影響力的網紅推薦,由此可見直播帶貨的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根據中國商務部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此屆廣交會已經向全球超過40萬的歷屆採購商發出了參展邀請。出口展商方面,已有約2.5萬家企業獲得展位安排;進口展方面,也有約30個多家和400家企業應約參展。

直播的流量風口+廣交會官方背書,一旦廣交會火力全開結合騰訊技術和全球大數據向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廣告投放,屆時流量的反饋預估將達到千萬層級;當然展商自身的前期宣傳和推廣也十分重要,可利用郵件告知往屆採購商,或在海外線上媒體和社交媒介進行軟文宣傳。

傳統工廠如何玩轉線上廣交會?

線上廣交會的號召力和流量規模毋庸置疑,但此次廣交會的新模式、玩法,對於不少傳統的外貿工廠展商而言,還是比較陌生。面對新的領域,浸淫外貿行業幾十年的老闆一下成了門外漢。

其實,自廣交會官宣線上舉辦以來,官方已經組織多場直播並發布參展指引,做了比較詳細的闡述,但在此還是要提醒參展商幾個細節:

1、展會前做好人員配備和基礎工作

除了常規備展工作之外,參展企業需及時培養、招聘熟悉線上應用的相關人員從事線上展會的籌備工作。

同時,針對網上廣交會無法實地驗廠的局限,建議展商可事先錄製驗廠視頻或提供實時驗廠直播,以此建立採購商對企業的信任度。

2、針對性的選品

線上展會對產品的新穎性、吸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參展企業以適當比例選擇新品、爆款和走量款,優先甄選可直觀展示產品賣點的選品。例如,針對部分外形簡單、內部構造複雜的產品,可考慮使用圖文講解、數學建模或3D視覺動畫進行呈現,避免口頭宣傳不夠說服力。

3、前期的資料上傳宣傳準備

建議參展企業需要最遲5月底完成展品資料和宣傳材料。每家企業每個展區至少需準備10個展品宣傳材料,每增加一個展位,至少需要增加5個展品,以此類推。

同時,參展企業應該為每款展品的材質用料、功能特點和適用場景提供中英文介紹,重點強調產品賣點和核心優勢;包括產品說明書、視頻演示材料和宣傳資料等,每個展區必須準備一個中英文宣傳視頻;部分銷往小語種國家市場的產品,也需提供多語種材料準備。

4、線上直播間的搭建和場景模擬

直播是企業在此次廣交會上能否吸引到優質流量的關鍵。建議有條件的企業提前尋找中英文主播或其他有直播經驗的搭配直播,事先對主播進行產品內容的相關培訓;完成選品時,展商便可根據產品適用場景搭建符合主題風格的實體直播間,進行直播場景模擬和機位調整保證直播呈現效果;線上直播面向的是來自全球各地的採購商和買家,應事先針對目標消費者所在國的工作日時間,提前敲定直播時間;與此同時,鑑於各國風俗習慣的不同,直播前也應該事先了解各國禁忌用詞或動作手勢。

5、充分利用好「第三方平臺同步活動」

根據官方發布的信息顯示,本屆廣交會約2.5萬個企業展位在4月底已經安排完畢。也就是說,除了往年已經預約展位的企業外,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企業,是無法直接獲得線上廣交會的展位的,但可以通過廣交會第三方平臺同步活動進行參與。如國內知名跨境電商B2B出口平臺敦煌網,已經受邀參與本次線上廣交會,並與主辦方聯合推出「同步廣交會,環球享商機」活動。報名該項目的企業將分享敦煌網的廣交會專區,在獲得廣交會流量資源的同時,觸達敦煌網16年運營積累的2800萬+海外採購商,在敦煌網的Goolge、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海外全渠道營銷投放中獲得優先推廣權,進一步擴大交易,。商家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平臺提供過的短視頻製作、直播帶貨培訓、多語言主播直播開箱等運營服務。如果已經是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可額外享受免除一年敦煌網平臺使用費的權益。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未來可期,外貿企業如何打破疫情瓶頸獲得新增長?

「以往年後都會去參加各種展會,獲取新訂單,但受疫情影響,線下展會無法開展,詢盤也少了一個重要來源。所以,我們對此次線上廣交會抱著很大的期望」某外貿廠商講道。

其實,每年的2、3、4月份,都是外貿工廠的高峰月,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2月份,國內疫情爆發,工廠復工生產難,發不出貨;3月份海外疫情爆發,大批訂單被取消,有貨發不出;4月份開始訂單開始有點好轉,但同比往年,訂單、詢盤以及物流問題都更嚴峻。所以,對於大部分外貿企業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期盼廣交會的到來。

廣交會的舉辦,勢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外貿企業訂單的回暖,但廣交會後,外貿企業如何持續的獲得新的增長?

儘管現在歐美等國家都在積極的復工復產,但其實疫情本身的發展情況並不容樂觀,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5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5380774例,累計死亡343800例,其中,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1640972例,死亡97679例,逼近10萬例。另據《紐約時報》統計,過去14天以來,包括德克薩斯州等9個州新增病例出現上升,其他州持平或下降。截至20日,美國50個州都已經部分解禁。有專家預測,整個疫情可能斷斷續續持續2-3年,而在疫情未得到控制情況下,強行重啟經濟可能會導致疫情再次暴發。實際上,目前多國已就可能出現的疫情反彈,作出了應急預案,像委內瑞拉等國封鎖措施也再次延長30天。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球貿易額比前一季度下降3%,二季度國際貿易可能加速下滑,預計環比將下降27%。也就說,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外貿企業生存環境可能不容樂觀。

但在此情況之下,與傳統外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線上電商渠道率先實現訂單回歸,有部分地區、平臺甚至實現「報復性」增長,

根據敦煌網提供的數據,近一個月,口罩等防疫用品呈爆發式增長,4月初環比3月初銷售額增長72倍。此外,嬰幼兒洗浴用品比春節前增長了18倍,護膚品增長1.6倍,適合居家辦公學習和娛樂使用的儀器儀表、家用工具、筆記本電腦、運動健身、休閒遊戲等用品也都達到翻倍以上增長。

其實,在疫情的衝擊下,傳統的線下外貿,無論從詢盤的獲取、備貨、發貨、供應鏈等諸多環節,都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在全球疫情發展尚不明朗的當下,外貿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創新、轉變勢在必行。

敦煌網創始人王樹彤表示,全球疫情下,供應鏈既有局部斷流;也有轉移、重構;更有新的長出。其實,供應鏈創新和實踐的路徑很清晰,那就是線上化和數位化。「比如:60多年的廣交會,今年第一次線上化;比如:直播帶貨,線上化辦公、教育、娛樂,疫情期間爆發式增長;比如:康師傅迅速把重點從線下和大型零售渠道轉向O2O、電子商務和小型零售店,靈活調整供應鏈。疫情爆發幾周後,供應鏈恢復50%以上,是主要競爭對手的三倍;餐飲業還有眉州東坡的線上化、數位化的成功嘗試……所以,對於中國的外貿行業來說,要抓住供應鏈率先復甦的『時間紅利』,加速產業鏈升級,加快線上化、數位化轉型,向高端生產製造和高效流通快速升級,『先人一步,勝人一籌』。」

相關焦點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白明認為,在其他國家產業鏈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眾多外貿訂單轉移到了中國,這也為我國外貿企業贏得了發展先機。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東莞的外貿回暖具有標本意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東莞外貿進出口9685.1億元,同比下降2.2%,總量排名全國第五,降幅較上半年收窄9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收窄,連續4個月實現當月正增長。而進入10月份,東莞外貿回暖態勢更加明顯。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世界工廠」東莞的外貿正在快速回暖。海天彈簧五金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彈簧的金屬零件加工企業。在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緊張地忙碌著。作為一家出口型企業,海天彈簧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4月份。現在,公司所有的生產線已經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這段時間,海天彈簧品牌事業部負責人楊帆也異常忙碌。
  • 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 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外貿企業生存現狀調查:訂單大增利潤卻被吞噬,探索出口轉內銷新路作者:於長洹1月14日,廣東東莞,雖然是隆冬時節,南方的寒意已經逐步消散。作為國內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世界工廠」東莞的外貿正在快速回暖。海天彈簧五金製造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彈簧的金屬零件加工企業。
  • 訂單下滑 外貿企業直面「二次打擊」
    但現在疫情在全球蔓延,140多個國家出現疫情,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實施封城、入境管制、港口封鎖等舉措,很多外貿企業轉而更加擔憂海外客戶需求端的問題。部分外貿人士感嘆,「現在想把貨物運到義大利,太難了!」3月1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
  •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紡織人苦笑:難啊!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紡織人苦笑:難啊!杭州百濠羊絨有限公司創始人滕金玉近幾個月的時間也被訂單擠滿了。「大概從6月左右忙起來的。」滕金玉認為,歐美國家對於秋冬裝的需求不會在疫情中消失,但東南亞國家與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好轉跡象,很多訂單自然就轉移到了中國。「這兩個月訂單明顯多起來了,還有不少新客戶,工廠也都說很忙。」
  • 2020年下半年外貿應該怎麼做?你想看的都在這裡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4月份以前我國外貿形勢絕對稱不上樂觀,各中小外貿企業面臨較大壓力,但相對於全球範圍內來說仍然有明顯優勢。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我國外貿發展面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我們也看到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足、迴旋餘地大,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應的持續釋放,外貿增長正在逐漸回暖。那麼對於挺過了上半年的中小外貿企業而言,2020年下半年的外貿應該怎麼做?
  • 海外疫情蔓延,外貿企業如何「接招」?外貿專家獻策,溫州企業家做了...
    3月24日下午,一場關於《海外疫情蔓延,溫州外貿企業如何應對》的在線訪談節目,在世界溫州人家園15樓世界溫州人云社區融媒體演播廳舉行,特地趕到現場的溫州尚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袁三連激動地說。 新的訂單還下嗎?   隨著疫情在境外不斷擴散,其影響也越來越多地傳導到國內,外貿企業可謂首當其衝。而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去年溫州外貿出口增速全省第一,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不容小覷。
  • 國內剛復工,國外訂單取消了!外貿企業:誰敢比我慘?
    3月19日,商務部召開網上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坦言,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蔓延之勢,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確診病例,一些國家生產、消費等領域受到衝擊,貿易活動減少,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外貿企業可能將遇到外需不振、訂單減少等問題。「外貿企業要做好未來3~5個月沒訂單的準備,一切為活下去做準備,並做好最壞的打算。
  • 解讀2020下半年趨勢,行業大賣如何看待後疫情時代的跨境電商
    幸運的是從6月開始,市場訂單已出現回暖趨勢。後疫情時代,聽聽這些大賣們對接下來的預測和布局會是什麼? 陳志鐵:在3月初的時候,亞馬遜開始採取了一些列的措施,那時候我覺得傳統外貿不會有影響。但是到了3月底、4月初,海外客戶取消訂單接踵而來。我們主要是戶外的產品,有些客戶問說是否能推遲出貨。對我們自己來說,推遲出貨既佔資金又佔倉庫。而且我預測接下來傳統外貿可能沒有辦法像跨境電商那麼快回暖。
  • 紡織外貿生意還有什麼利潤可言?
    來源:EMBA微金近幾個月來,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不均衡、世界多地疫情大幅反彈,同時聖誕、新年等傳統運輸旺季到來,導致歐美多港口出現擁堵,國內很多港口貨櫃卻極度缺乏。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貨櫃航運「漲價潮」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各國經濟恢復程度不同。當前運價已經幾乎處於最高位,隨著運輸旺季過去和全球經濟的復甦,運價才將慢慢回落。與我國外貿出口增長局勢相對應的,是全球貨櫃航運運力資源的明顯不平衡。
  • 傳統外貿企業如何降低獲客成本,提升布局轉化?
    根據雨果網上半年發布的2020跨境電商行業調研數據顯示,在第一季度,超過9成的外貿出口企業訂單同比去年減少,其中55%的外貿企業訂單量跌幅超過50%;而到了第二季度,情況開始有所好轉,訂單回暖趨勢明顯。在分析上半年及8月出口數據中發現,布局線上,特別是跨境出口電商,成為了諸多受困於傳統訂單下滑的外貿企業轉型脫困的首選渠道。
  • 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和複雜市場情況,許多企業直呼「日子不好過」,復工復產難、物流通道關閉、訂單驟降……經過半年探索,東莞企業出現可喜變化——訂單進入活躍期,甚至「多得接不過來」。東莞企業快速增長有何秘密?增長的背後又面臨哪些壓力?對上下遊企業帶來什麼影響?東莞製造業的發展之路有何變化?
  • 大量印度訂單轉到中國?紡織業久違火爆 這家A股公司訂單已排到明年...
    紡織業久違火爆 這家A股公司訂單已排到明年1月】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江蘇、山東、廣東等地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發現,多數企業訂單狀況較上半年有大幅改善,部分企業訂單暴增。在紡織重鎮蘇州盛澤,有面料企業上個月一次性接到100萬米的外貿訂單——這樣的大單今年以來並不多見。同處該鎮的紡織龍頭東方盛虹,也在加班加點忙生產;位於山東高密的毛巾龍頭孚日股份,訂單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
  • 疫情下的外貿裂變③:外貿B2B企業如何做好線上營銷工作?
    2月份,國內疫情爆發,工廠復工生產難,發不出貨;3月份海外疫情爆發,大批訂單被取消,有貨發不出;面對這樣的局面,雨果網特別推出《疫情下的外貿裂變》系列報導,將深入剖析疫情下傳統外貿企業的生存現狀,並邀請行業專家,群策群力,為處在迷途中的傳統外貿企業指明出路!
  • 今年訂單狂漲十幾倍,外貿企業樂瘋了!
    2020外貿爆單產品大盤點,你爆單了嗎? 一、防疫物資 自疫情爆發起,與口罩相關的一系列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一度出現缺貨狀態。很多其他企業也爭相加入口罩生產大軍。 一位做貿易的朋友,復工後當機立斷放棄了往常主營的行業,很早就開始為客戶採購防疫物資,半年竟賺了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 如何備戰線上廣交會?外貿B2B企業如何做好營銷推廣增加訂單?
    近期,商務部再釋放重大利好,第127屆廣交會不向企業收取參展費用,也不向參與同步活動的跨境電商平臺收取任何費用。 該消息出爐令一眾外貿企業歡欣雀躍,但對於網上廣交會,外貿企業仍有深深的擔憂。對於他們而言,一貫專注於產品生產及研發,並未過多嘗試過線上交易,對於直播等新興事物也並未有過多的接觸。如何備戰線上廣交會?如何做好營銷推廣增加訂單?
  •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
    「最近這類間接出口的訂單又動起來了。」單鳳梅說。杭州百濠羊絨有限公司創始人滕金玉近幾個月的時間也被訂單擠滿了。「大概從6月左右忙起來的。」滕金玉認為,歐美國家對於秋冬裝的需求不會在疫情中消失,但東南亞國家與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好轉跡象,很多訂單自然就轉移到了中國。「這兩個月訂單明顯多起來了,還有不少新客戶,工廠也都說很忙。」
  • 外貿人肝腸寸斷,外貿企業絞盡腦汁……
    從鹽田港務集團消息人士處獲知,貨櫃相對短缺的情況確實存在,針對此情況,港口和航運方面一邊增加訂單,一邊加緊調度。 據了解,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國內的對外貿易集運需求在下半年得到充分釋放。數據顯示,9月深圳鹽田港單月吞吐量超146萬標箱,刷新了8月由它自己創造的全球單一碼頭單月吞吐量紀錄。
  • 外貿訂單好轉,卻仍有企業無單可接!八月行情提前啟動,「金九銀十...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外貿人在經歷了5、6月份「訂單荒」的至暗時刻後,終於在7、8月份感受到了暖意。 「最近我廠的外貿訂單也開始增多,外貿單子的進倉數量要佔到整個斜管車間的60%。有幾個大客戶,每天坯布進倉都是1-2個櫃進的,最多的一天一個客戶就進倉了5個櫃的坯布。愁啊,這樣一來交期要延長很久,沒個10天出不了貨。」
  • 東莞:一張外貿訂單帶活多家企業
    一張外貿訂單帶活上下遊多家企業。疫情之下,東莞傳統製鞋產業正面受壓。一些外貿企業通過上下遊協作,通過一張大單盤活上下遊企業。幸運的背後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的承壓韌性,以及傳統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的堅強支撐。